人教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第六单元
第一节 《面积和面积单位》
赣州市会昌县希望小学 . 肖佩珍
教材分析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70—74页的内容。
本节课在新课标中属于空间与图形一方面的内容。本单元主要包括: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面积计算相关应用题等四方面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是在学生初步掌握长度及长度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及周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在空间形式的认识上是一维空间向二维空间转化的开始,是一次质的飞跃。同时也是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基础内容。
《面积和面积单位》作为本单元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其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理解理面积的意义,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通过观察、操作,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和推理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难点是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正确表象。为面积计算的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正确地理解面积的意义,认识面积单位,是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必须学扎实。为了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课本安排了
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的表面(课本、练习本和树叶的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面积概念的实质。本节课学习的常用面积单位是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通过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手段,既帮助学生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形状、大小等空间观念,又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推理等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知道面积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一些事物或图形的面积。
2、在活动中,通过比较发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通过实物观察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并初步感知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大小,能根据物体或图形的大小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面积的意义,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面积的概念,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教具和学具:三张彩色的卡纸,2个信封,1号信封装有小正方形或小正方形,2号信封装有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和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个比赛,你们看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两个正方形,我想让两位同学们给它们涂上颜色,看谁先涂满谁就是冠军!(指名上台)下面的同学给他们加油!好吗? 生:好! 师:准备,开始! 生:加油!加油??
师:现在我宣布,***获胜,你们认为这样公平吗?为什么???(师引导学生说出一个面大一个面小不公平)
师:对,正方形面的大小不一样,所以不公平!刚才同学们提到了一个“面”字,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面的知识。出示课题(面积和面积单位)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游戏开启新课,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在具体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从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为理解面积定义做铺垫。】 二.充分感知,引导建构。 (1)通过物体的表面感知面积。
师: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许多物体都有它的面,(课件出示物体的面)比如我们电脑有显示屏的面,课桌有课桌的面,??现在请你摸一下你数学书的面,(师示范)再摸一摸文具盒的面,从一端摸到另一端,你发现了什么? 生:文具盒的面比数学书的面小很多
师:再摸一下你练习本的面、课桌的面,怎么样?
生:练习本的面比课桌的面要小很多
师:再看一下黑板的面比刚才那些物体的面怎么样? 生:黑板的面较大
师:再看黑板的面比这个教室地板的面怎么样? 生:地板的面大,黑板的面小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不错!刚才我们通过摸和看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板书: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尽可能地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学习材料;组织学生参加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他所看到的和摸到的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 (2)通过封闭图形认识面积。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以前我们也学过不少的封闭图形,(出示封闭图形课件)你们看这些图形它们有大小吗?谁最大?谁最小?
师:像这种封闭图形的大小我们也把它叫做面积(板书:封闭图形) 师:(出示课件不封闭图形)这些图形有大小吗? 生:没有
师:对了,因为这个图形不封闭,它的面可大可小,所以没有面积。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什么叫面积?
生: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面积,师板书(或)
师:说得可真好!现在请同学们大声齐读两遍!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将物体的“表面大小”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是一个数学化过程。教学时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数学概念。通过摸、看、想、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头脑中感受每一个物体的面的大小,进而比较它们的大小,初步形成面积的概念。之后,教师现场把物体的面换成平面图形,这一转化过程使学生把对物体表面面积的认识自觉地迁移到平面图形中来,从而获得全面、准确的面积概念。二是注重教学的有效性。简单地说,就是“教”在问题处,“导”在疑惑处,“帮”在需要处。】 三.体验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面积,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你们桌面上的这二张彩纸(黄纸和红纸),比一比这两张纸的面积谁大谁小? 生:黄纸面积大
师:那你能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吗?(指名比一比) 师:你的表现可真不错。你的结果呢? 生:和她一样
师:其它同学的结果也是和它们一样吗? 生:是
师:非常不错!刚才同学们用这种重叠的方法比较出了黄纸的面积大。 现在再请你们比一比这两张彩纸(红纸和绿纸)两个长方形它们谁大谁小? 生:答案不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