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冷轧厂
作 业 文 件 卷取岗位作业指导书(试行)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1页 共13页
一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 主题内容
本作业指导书包括卷取岗位技术操作、设备使用维护、安全操作及环境方面的要求等。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冷轧厂卷取及相关岗位。
二 岗位职责
1 负责完成本岗位生产操作任务。
2 负责按规程要求检查带钢表面质量,作出质量判定决定。 3 负责本岗位质量记录的填写,保证清晰并具有可追溯性。 4 协助其它岗位人员工作,协助解决轧机区域操作难题。 5 协助编制、完善岗位作业制度。
6 参与班组建设、6S管理、合理化建议等活动。
7 负责本岗位管辖范围内设备相关的使用、点检、维护。 8 负责本岗位范围的文明卫生。
9 配合相关岗位人员处理生产和设备故障。 三 作业程序与要求
1 班前准备
1.1 提前30分钟到班组,按岗位规定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换下的服装及所携带的物品按规定摆放,保持环境整洁。
1.2 参加班前会,认真听取领导对生产情况的通报及工作安排,了解本班次的作业任务和各项要求。
1.3 认真查阅交接班记录和各种原始记录、台帐,问清上一班生产安全情况。
1.4 准备好工作中所需的各类工具,保证各类装置完好,安全性能达标。
2 接班
2.1 检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交班者提出并共同处理。
2.2 听取上班作业人员交待的注意事项,并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后接班。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2页 共13页
3 班中作业
3.1 技术方面的要求 3.1.1操作准备
1)按下灯测试按钮,检查信号灯是否正常 2)检查卷取机是否打到远程控制
3)检查急停是否复位,没有要复位,复位后通知主操人员确认 4)确认转盘挡块是否锁紧,没有锁紧要锁紧 5)确认转盘锁定销是否锁定,如锁定要解锁 6)卷筒涨开
7)皮带助卷器上升且抱臂合拢 8)接通助卷器皮带张力 9)通知主操接通卷取张力 10)穿带位外支撑臂抬起
11)卷取位上入口和下出口缓冲压辊在缩回状态 12)根据计划确认套筒摆放情况,若摆放出错及时与主操联系,并由主操处理
13)检查台钢卷小车在中间位置
14)检查台缓冲压辊、压辊、引导板在缩回位置 15)检查台侧导板在打开位置 16)检查台夹送辊在打开位置 17)废料剪处于打开位置
18)开卷机卷筒处于收缩状态 3.1.2卷取操作(穿带)
3.1.2.1正常情况下,自动穿带或卸卷操作,只要在画面中选择各自对应自动模式程序执行命令 3.1.2.2手动穿带操作
1)带头咬入穿带位置卷筒且包上3-5圈,皮带助卷器抱臂松开并下降
2)穿带位置外支撑臂缩回 3)转盘挡块缩回
4)转盘逆时针方向旋转1800卷筒由穿带位置切换至钢卷位置 5)转盘挡块锁紧
6)卸卷位置钢卷小车驶入卷筒下 7)关闭保护门 3.1.3手动卸卷操作
1)打开钢卷小车侧保护门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3页 共13页
2)钢卷小车上升(钢卷接触位置)
3)钢卷小车上升(至HIGH PRESS位置) 4)上、下入口缓冲压辊打开 5)外支承臂缩回 6)卷筒收缩
7)用钢卷小车将钢卷运送至步进梁接管位置 3.1.4套筒安装准备
1)套筒收集框在占用位置且装满套筒 2)套筒1#挡块关闭 3.1.5套筒运输及装载操作 1)套筒1#挡块打开
2)打开套筒2#、3#挡块使套筒滚下至4#套筒挡块上并且完成对中
3)将套筒伸出臂前进至套筒装载小车上放下套筒 4)套筒装载小车前进将套筒装上卷筒,卷筒涨开 5)套筒装载小车返回 3.1.6检查台操作
3.1.6.1自动上卷操作
在正常状态下,钢卷上检查台检查质量为自动程序执行,只要将程序设定为自动方式 3.1.6.2手动操作
1、 操作检查小车将钢卷装上卷筒 2、 卷筒涨开
3、 检查小车下降,压辊和缓冲辊应用压住带头,引导板升起。 4、 点动卷筒打开带钢
5、 带头至1#夹送辊后夹送辊压下,夹送带钢 6、 将侧导板关闭至对中位置 7、 点动带钢进行剪切
8、 检查结束后将钢卷重新卷取 9、 压辊和缓冲辊缩回,引导板降下 10、 钢卷小车上升,顶住钢卷 11、 卷筒收缩
12、 卸下钢卷至出口步进梁的接管位置 3.1.6.3冷轧板取样
1)取样大小:能反映钢板上的缺陷为准,辊印等周围缺陷至少包含一个周期,有特殊要求的另行规定。
2)取样频率:轧机产生缺陷封闭,钢卷能取样时应取样,技术通知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4页 共13页
单或技术人员有特殊要求,按要求执行。 3)保存期限:无特殊要求,保存9个班次 3.1.6.4控制内容
1)控制项目:宽度和表面质量、板形、外观 2)控制标准:
板形标准见工艺技术规程 3)检查频度:
? 轧机出口宽度变化后第一卷进行宽度测量
? 表面质量、板形、宽度按分选度标准要求实施开卷检查。轧硬卷检查频度以入口母卷为标准实施。 ? 对板形的测量:
a) 测量工具:锥尺测量浪高,卷尺测量浪距 b) 测量内容:带钢边浪
c) 测量部位:带尾板形较平直处测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d) 急峻度计算公式:浪高/浪距×100% ? 边部毛刺、边裂和外观每卷检查。 4)处理流程
? 根据检查结果填写原始记录,宽度的实测值要在原始记录上注明
a)实施开卷检查的钢卷要详细填写质量检查记录,注明封闭或放行
b)未实施开卷检查的钢卷质量合格的注明放行即可。如有问题,除注明封闭外,还要在原始记录上注明缺陷情况发现出口挡辊辊印,利用挡辊刷对挡辊进行清扫,出现轧辊辊印及时换辊 c) 根据主操通知对厚度不合格钢卷进行封闭 d) 板形不合格及时封闭并通知主操加以调整 e) 宽度不合格及时通知圆盘剪修改宽度
f) 发现毛刺边裂时及时与圆盘剪联系加以调整 g) 有需传递的质量信息写在钢卷外圈
? 不符合放行标准的钢卷开封闭单,贴封闭标签, 并通知轧机主操在PCS封闭此钢卷信息
? 检查台上开卷检查发现质量问题时,应根据经验判别此卷前后未进行开卷检查的质量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3.1.6.5不合格品控制
1)根据放行标准不能放行的,应予以封闭处理,能取样的要取样,并贴上取样标签,所取样板保留三天(9个班次)
2)钢卷封闭必须在检查记录中注明,并通知主操在系统中封闭此钢卷信息。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5页 共13页
3.2 设备方面的要求
3.2.1保证在生产过程中本岗位辖区内的设备安全、可靠、正常、经济的运行,从而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3.2.2熟练的掌握设备的技术性能参数。 3.2.3熟练正确的操作设备。
3.2.4做好班中的日常操作、维护、点检工作,并填写《冷轧厂酸轧机组轧机段点检作业卡》。
3.2.5保持设备见本色,负责工作场地的卫生清洁工作。
3.3 安全方面的要求
3.3.1严格执行《检修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通用规程》。 3.3.2处理事故时,必须插好安全销。
3.3.3卸钢卷时,必须卸到鞍座中心,防止运输时翻卷。
3.3.4在检查带钢表面质量或取样时,必须戴手套,按规定的剪切规格进行剪切。
3.3.5翻板检查后确认钢卷背后无人再进行回翻。
3.3.6检查带钢质量必须停机,并将机架的快停拍下。 3.3.7翻板检查质量时,两人协调作业,避免伤人。
3.3.8在卸废板头时,严格执行好操作确认制,严禁人进入卷取机地坑前进行处理。
3.3.9严禁在卷取机周围或翻越栏杆进行处理问题。 3.3.10严禁步进梁运行时横跨步进梁。
3.3.11严格执行厂“三违”行为规范及本岗位安全危害因素及主要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3.4 环境方面的要求
3.4.1工作中所需的各类工具、物品按规定摆放,按照“6S”要求保持工作场所环境整洁。
3.4.2现场含油破布、生活垃圾等物品要及时清除到指定堆放处,不能随处乱丢随意处置。
3.4.3注意观察设备运转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现象。发现问题本岗位处理不了,应通知当班专业维护人员到场处理,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的污染。
4 异常与紧急情况的处理 4.1卷筒涨缩无动作
1)检查电气联锁是否到位 2)检查液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3)确认涨缩间隙内是否有废带钢卡住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6页 共13页
4.2钢卷内径抽芯
1)缓慢移动钢卷小车并反转卷筒
2)在未发生抽芯部分打上横向捆带,避免连带抽芯 3)钢卷到达旋转台后用电动剪手动剪切带尾 3)情况特别严重的通知机械方气割处理 4.3注意事项
4.3.1卸卷操作中防止钢卷翻倒落入地沟。
4.3.2钢卷在进过渡平台时不得用手、脚搬弄带尾。
4.3.3卸小卷时视钢卷外径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在过渡平台加放垫木。 4.3.4卸异常抽芯卷时要注意卷的重心是否在过渡平台中心。 4.3.5确认套筒装入情况。
4.3.6进入卷取机区域处理异常事故时将卷取机使能远程操作打到“禁止”状态,按下急停并挂好自立牌。
4.3.7钢卷上检查台开卷时,须确认高度对中是否正确,避免翻卷。 4.3.8在检查台平面上通过研磨、擦拭等方式检查带钢表面质量时,不得点动带钢。
4.3.9确认检查台周围场地安全情况,防止人掉入地下油库。 4.3.10戴好棉手套进行剪切或取样工作。 5 交班前的准备
提前三十分钟开始进行交接班,做好以下工作: 5.1对作业场所进行清理和清扫,保持环境整洁。 5.2对使用后的工具进行清点。
5.3填写好交接班记录本,注明作业及设备运行的有关情况。
5.4当班人员把生产或维修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收集到厂里指定地点。
四 交班
1 运行中设备的交班,交待清楚设备的状态等情况。 2 停车状态交接班,交待清楚设备停机原因,停机期内的注意项目,并作记录。 五 补充规定
1 BG312-008《圆盘剪、离线检查站检验规定(试行)》 2 BJ312-008《轧机机架岗位作业指导书》 3 BJ312-001《冷轧厂酸轧机组工艺规程》 4 《质量检验作业指导书》
5 BG312-001《现场环境管理考核规定》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7页 共13页
6 BG312-017《检修安全管理制度》 7 BG312-053《员工安全通用规程》 8 BG312-054《固体废物管理办法》
9 BG312-058 《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10 BG312-047《油液滴漏管理制度》 11 BG312-024《X射线测厚仪管理办法》 六 附录
1 《冷轧厂酸轧机组轧机段点检作业卡》
2 JL/BJ312-010-01《冷轧厂酸轧机组离线检查记录》 3 JL/BJ312-010-02《冷轧厂产品取样记录》 4 本岗位安全主要危害因素 5 本岗位主要环境因素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8页 共13页
冷轧厂酸轧机组轧机段点检作业卡
年 月 日
点检项目 11#纠偏辊 事故剪 测厚仪 测张辊 7#、8#张力辊 排雾系统 轧机 板型辊 夹送辊 飞剪 卷取机 点 检 内 容 辊面良好,纠偏效果良好,感应系统清洁 刀架移动正常、剪刃正常 机架移动正常、到位准确,信号灯正常 辊面良好,旋转正常、无异音 辊面良好,刹车正常,压辊正常 转动平稳、无异音, 液压缸、喷嘴、限位开关正常,挡辊、轧辊辊面良好,带钢压紧装置、穿带台、门、接轴正常,测速仪正常 辊面良好,旋转正常、无异音 辊面良好,旋转正常、无异音 滚筒转动正常、剪刃正常,转向辊辊面良好 转盘旋转、锁紧正常,无异音;助卷器、外支撑、 压辊良好 运行平稳,升降正常,到位准确 夜 早 中 钢卷小 车 出口步运行平稳,升降正常,到位准确 进梁 打包机 气压正常,机架移动正常,无异音,到位准确, 检查站 开卷机正常,压辊、夹送辊、检查台表面良好、清洁 换辊车 移动正常,无异音,到位准确 乳化液泵、过滤器等运转正常,无异音,阀开关正常,加热器 间 正常,各部件连接良好 异常情况及处理说明: 注:设备良好时在相应表格内打“√” ,异常时打“×” ,定修打“△”,停机8小时打“○” ,设备异常情况要在上表中详细说明。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9页 共13页
操作员: 夜 早 中 设备点检员:夜 早 中 电气点检员:夜 早 中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10页 共13页
冷轧厂酸轧机组离线检查记录
NO.
编号:JL/BJ312-010-01 卷 号 规格(厚×宽) 乳化实际 实际 辊印夹杂液残厚度 宽度 情况 情况 留 离 线 检 查 情 况 粗糙边划度裂 痕 (毛辊) 板形情况 判定日班记录结期 别 人 果 冷轧卷号 来料 轧后 备注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11页 共13页
冷轧厂产品取样记录
NO.
编号:JL/BJ312-010-02
实 验 项 目 班次/ 产品卷号 班别 规 格 厚度×宽度 取样数量(块) 化学分析 塑性拉应变伸比试(r9验 0值) 应变硬化指数(n90值) 表面粗糙度 杯突实验 弯曲实验 取样记录人 时 间 钢 种 取 样 位 置 其他 注:每次取样在所对应的实验项目下打“√”,如需做其他实验,在“其他”栏下注明。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12页 共13页
本岗位安全主要危害因素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作业活动 危 害 未戴手套检查带钢 在吊物下行走 工作场地有油污 上下楼梯未扶栏杆 卸钢卷时,没有卸到鞍座中心,运输时翻卷 在卷取机周围,翻越栏杆处理问题 翻板检查质量时,两人未协调作业 检查带钢质量未停机,未将机架的快停拍下 翻板检查后未确认钢卷背后无人进行回翻 步进梁运行时横跨步进梁 打包机出现故障时没有带手套处理 指挥行车吊钢卷时手势不正确 可能的事故 划伤 砸伤 摔伤 摔伤 砸伤 摔伤 碰伤 碰伤、压伤 撞伤、碰伤 撞伤、压伤 割伤 撞伤、压伤 危险级别 现有控制措施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监督、作业指导书 现场教育、作业指导书 监督、作业指导书 监督、作业指导书 现场教育、作业指导书 监督、作业指导书 监督、作业指导书 现场教育、作业指导书 现场教育、作业指导书 现场教育、作业指导书 监督、作业指导书 现场教育、作业指导书 卷取、离线检查作业
编号:BJ312-010
页码:第13页 共13页
本岗位主要环境因素 环 境 影 响 序号 环境因素 水 √ 7 8 9 电辐射 压缩空气消耗 X射线的辐射 大 废 噪辐 √ √ 资源 √ √ √ √ √ √ √ 其 状 态 正√ √ √ √ √ √ √ √ 异 √ 紧 现有控制措施 体 气 物 声 射 1 2 3 4 5 6 电的消耗 水的消耗 油的消耗 破布消耗 油脂消耗 油的滴漏 他 常 常 急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 成本考核 《现场环境管理考核规定》、《油液滴漏管理制度》 无 成本考核 《X射线测厚仪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