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2025-04-30

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摘要:中国民族声乐的存在,不仅是中国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民族声乐所代表的文化是中国各个区域中所独有的民族的、大众的文化,虽然世界文化存在不同,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民族文化所能够代表的都是最为揭示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

本文从民族声乐的定义和内涵出发,阐述了中国民族声乐在当今时代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于现状的阐述和认识,进而总结和归纳出中国民族声乐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族声乐; 文化; 中国; 发展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is not only treasure of Chinese nation's splendid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world culture, because culture represented by the national vocal music is unique among different regions in China national, popular culture,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t cultures in the world, but in general, national culture can represent are most revealing an important witness to the social development.

The from the definition and connotation of national vocal music of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in the modern era, through to explain and understand the situation, then summarizes and concludes the futur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national vocal music.

Key words: national vocal music; culture; China; development

目 录

引言 .................................................................................................................................................. 1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及内涵 ................................................................................................... 1

(一)中国民族声乐概念的界定 ........................................................................................... 1 (二) 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 ......................................................................................... 1 二、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现状 ........................................................................................................... 1

(一)对原生态唱法的尊重和改革 ....................................................................................... 1 (二) 民族声乐对于其他艺术的借鉴 ................................................................................. 2 (三) 对于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形式的更新 ......................................................................... 2 (四) 对民族声乐传统诉求的转换 ..................................................................................... 2 三、 中国民族声乐在发展中的积极变化 ..................................................................................... 2

(一)作品形式的丰富 ........................................................................................................... 2 (二)作品的改编与创作 ....................................................................................................... 3 (三) 作品题材的多样化 ..................................................................................................... 3 (四)日臻完善的表演技巧 ................................................................................................... 3 四、 中国民族声乐在发展中的弊端显露 ..................................................................................... 3

(一) 对于市场的过度迎合 ................................................................................................. 3 (二) 对传统继承的忽视 ..................................................................................................... 4 五、 中国民族声乐弊端的处理策略浅析 ..................................................................................... 4

(一) 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 4 (二)建立有序的声乐文化市场 ........................................................................................... 4 (三) 以主流舆论引导审美取向 ......................................................................................... 5 总结 .................................................................................................................................................. 5 参考文献........................................................................................................................................... 5

引言

民族声乐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的特有音乐表现形式,而且还能够泛指在全球范围内的多个民族和国家的声乐,并且这种民族声乐的创作者基本上都是从传统题材中跳脱出来的,因此民族声乐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对其进行研究是具有充分的现实意义以及学术意义的。

一、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及内涵 (一)中国民族声乐概念的界定

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距离今天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的远古时代,但是对于中国民族声乐概念的界定却是随着中国近当代民族声乐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提出的,其中有三种最为主要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用中国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的中国文化特色的声乐艺术就是中国民族声乐;另外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民族声乐中指向了中国的民族以及声乐,因此在审美取向和演唱方法上呈现出浓厚的中国特色的就是中国民族声乐;最后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民族声乐包括众多艺术形式,其中有戏曲艺术、曲艺艺术以及民歌等演唱形式。将这三种观点简单的结合在一起,中国民族声乐的概念可以简单的被认为是中国各民族的声乐作品及表演形式,其中包括民歌、 戏曲,说唱以及近现代与当代的创作歌曲及演唱形式。 (二)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

由于语言在中国民族声乐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民族声乐更加突出对于吐字发音的要求,强调每一个字词出现的字正腔圆。中国民族声乐还尤其注重对于表演者形体的高度要求,并且由于对于韵味的追求,使得中国民族声乐在表演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于唱功的锤炼,还需要对于眼神、体态、手势等各个身体部位控制能力很高。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是建立在中国文化审美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民族声乐的内涵相对于西方的民族声乐来说,更加强调精、气、神、韵,强调演唱的即兴性与个体的创造性。并且语言、韵味在歌唱中主往往占主导地位。

二、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现状 (一)对原生态唱法的尊重和改革

中国是一个多数民族构成的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文化特点以及民族传统等,在语言和思维方式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民族音乐上也有很大的不同,很多不同区域的人们在进行民族声乐创作的时候,也会尽最大

1

的可能去保留住本民族所特有的、传统的音乐形式,因此民族声乐呈现出了较多的原生态特点。

但是这种情况随着中国现代化经济进程的发展,已经呈现出了更多的普适性特点,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市场经济的接触也越来越频繁,对于原有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等并没有以往的那么重视,加上为了迎合更多人的口味,这种原生态的民族声乐已经演变成了一种经过了精致加工的产品。 (二)民族声乐对于其他艺术的借鉴

民族声乐在我国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交流和沟通方面存在一定的文化阻碍、地域阻碍,因此也能够较好的保持住民族声乐的不同特色,但是这种情况到随着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改变。

首先,随着中国艺术高校以及其他高校艺术专业对于民族声乐重视程度的上升,对于民族声乐多元化的发展形式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很多西洋民族声乐的理论知识和演唱技巧等传入中国,对民族声乐起到了重要的变革作用,将传统民族声乐的受众由普通百姓转移到了更加普遍的社会群体中。

另外,民族声乐的发展还借鉴和吸收了中国戏曲文化中的众多元素,一方面,中国戏曲文化和民族声乐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以及审美取向,因此两者之间有很多地方可以融会贯通,再加上现代人审美取向的转换,因此对于身体语言的要求更高,这也是传统戏曲艺术的一个强项所在;另一方面,传统戏曲中对于气息的控制和训练方法,也被大量的运用到民族声乐的训练过程中去。 (三)对于传统民族声乐表演形式的更新

目前中国民族声乐的表演形式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表演模式,这是由于人们的审美取向以及时代快速变化造成的一个结果,因此在现代的民族声乐表演过程中,可以看到众多的创新,其中在表演形式上更加趋向于灵活多变,以能够对于观众的喜好进行充分的调整,而在迎合观众的过程中,原本的原生态慢慢隐退,取而代之的是对于原生态作品的再次创作,使其变得更有舞台性和可看性。 (四)对民族声乐传统诉求的转换

在以往民族声乐的表演中,更加倾向于对于本民族所特有的文化、风俗以及习惯进行表达,让这种表达更多的烙印上民族的痕迹,但是在现在民族声乐的表演中,这种诉求已经发生了转变,更加倾向于对大众口味的迎合以及对于时代特征的追赶,这种转换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没有完全开放,但是也能够看到民族声乐中所包含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三、中国民族声乐在发展中的积极变化 (一)作品形式的丰富

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现状中可以看到,目前中国民族声乐在形似上已经进

2

行了丰富的创新。

首先,在民族声乐的创作中,以往占据形式的独唱作品慢慢的呈现出了更多的个性化特征,这种个性化特征指的是根据演唱者个人的个性和嗓音区域等,进行更加合理的制作,

另外,重唱也成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丰富作品形式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运用西洋美声的唱法,对于原有歌曲进行重新的编排和演唱,使其能够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和习惯。 (二)作品的改编与创作

伴随着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中国人的创作拥有了较好的环境,同时也涌现了一大批的艺术创作者,能够对于作品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并且这种创作是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的。

在作品创作中,主要包括改编和原创,在改编作品中主要作品有《兰花花》,在经过改编之后,在叙事上有了更多的可看性,在音域上也更加宽广。原创作品主要有著名影视作品《大宅门》歌曲的创作,这一类型艺术作品在借鉴了民族声乐的基础上,又融入了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戏曲元素,因此能够带给中国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

(三)作品题材的多样化

在以往,中国民族声乐主要承担了娱乐和宣传的责任,因此在题材上主要沿袭了反映民族生活、赞扬党和政府、宣传主流观念,但是在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为了迎合观众审美的变化,出现了一大批多样化的题材,其中包括对于自然事物的热爱、对于生活的期待、以及众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构成的反映社会现实变化的民族声乐,尤其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交流与娱乐功能的进一步发展,民族声乐也出现了较多的娱乐功能,甚至有一些歌曲借用民族声乐的演唱技巧来进行“吐槽”,虽然这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族声乐,但是也能够看出民族声乐的变化趋势。

(四)日臻完善的表演技巧

在以往,民族声乐的流传主要是依靠于民间力量的支撑,民族声乐获得完整的训练体系也是随着中国高校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在演唱技巧上,不能同日而语。

随着中国民族声乐对于传统戏曲艺术以及其他传统艺术的借鉴,以及西洋美声唱法技巧的传入,使得中国民族声乐面临着一个全新的发展机遇,不论是在唱腔还是在表演形态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演技巧日益完善。 四、中国民族声乐在发展中的弊端显露 (一)对于市场的过度迎合

中国民族声乐的生存和发展之所以能够拥有悠久的历史,主要原因在于中国

3

民族声乐是根植于中国人民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这种文化背景的存在,能够为中国民族声乐提供稳定的受众,并且中国民族声乐对于原生态的反馈能够吸引到众多的观众,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这种原生态的表演更是难能可贵,但是在市场竞争态势的影响之下,中国民族声乐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肯定,从演唱、表演、形式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改进,这种改进在短时间内能够吸引观众,但是中国民族声乐所富含的文化意义才是真正的财富,因此对于市场的过度迎合会带来后期的发展问题。 (二)对传统继承的忽视

中国民族声乐是在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艺术而演过来的,一种是戏曲,另一种是民歌,因此中国民族声乐从内在的文化意义上来说,是具有独特的中国民族审美的,但是新时期中,中国民族声乐一方面继续借鉴了传统的艺术,另一方面,又对西洋声乐用众多的借鉴和模仿,这种中西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平衡的基础被打破,那么势必会造成对于传统继承的缺失。

中国传统艺术对于中国民族声乐的借鉴作用,远远不止在形式上的借鉴那么简单,而是提供了一种更加系统的、多样化的、自由的模式,通过主体自己的创作,而形成了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艺术形式,这和西洋音乐对于理论的严格遵守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这种严格遵守能够减少错误,但是也会带来很多的局限,难以保证,为了迎合市场审美,中国民族声乐不会将西方音乐中引人注目的、爆炸性的、短暂的表演方式不断的引入进来,造成传统继承意识的缺失,当中国民族声乐中不再存有中国文化的影子,那么就不再是中国民族声乐了。

五、中国民族声乐弊端的处理策略浅析 (一)有选择的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传统文化,是离不开传统文化的浸润与滋养的,如果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声乐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即便能有短暂的成功,也将是昙花一现。当然,对于传统的继承不是无条件地全盘接受,而是要善于扬弃。 尤其是要有针对性的对于符合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要进行借鉴和传承,这样一方面能够有利于中国民族声乐的长远发展,也能够更好的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认知。 (二)建立有序的声乐文化市场

造成了目前中国民族声乐市场竞争激烈的原因主要是有很多作品以单方面的迎合市场,不惜降低自身品格,用低俗取代高雅、用喧闹取代质朴,但是由于自身噱头和善于炒作,因此能够带来短暂的市场追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市场就会出现混乱的竞争格局。

4

为了解决这种市场竞争混乱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首先就需要建立科学和规范的文化市场准入制度。 对于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具有主旋律精神的作品要优先准入。对消极、低俗甚至带有反动思想和黄色的不健康的音乐垃圾要坚决抵制,不能让其流入声乐文化市场。

另外,我们还需要建立起良性的市场竞争环境,在通过对于文化的竞争、表演形式的竞争以及表演题材等的竞争来激活中国民族声乐文化市场,让更加多元化的中国民族声乐得以生存和发展。 (三)以主流舆论引导审美取向

前文所提到的无序的市场竞争所存在的土壤就在于人们审美观念的转换,很多受众在经历了网络文化之后,更加倾向于对文化娱乐功能的需求,因此很多的受众在选择中国民族声乐表演时,更多的会考虑到有没有看点,也就是所谓的“性”、“星”、“腥”,但是这种审美观念是反智文化的主要代表,并不应该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审美,因此需要用主流舆论来对其进行引导。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大力宣传,来对优秀的中国民族声乐对于宣传,让受众在不断的接触之中,产生了解中国民族声乐的兴趣,从而将他们吸引到中国民族声乐中来。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上各种社交软件以及平台,来对中国民族声乐进行更加活泼的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活泼的、幽默的宣传仅仅只能是作为一种宣传手法,并不能降低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总结

中国民族声乐拥有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在当今时代中,也呈现出了全新的变革,这些变化的存在,为中国民族声乐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激发了中国民族声乐的活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的发展问题,但是无论如何,只要中国民族声乐依然能够秉持原本的初心,就一定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中生存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肖玲.传统戏曲演唱技巧在民族声乐中的运用与借鉴———以创作歌曲《梅兰芳》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 [2]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15

[3]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伦[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 [4]崔伟.《中国国粹艺术读本-京剧》[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38 [5]周东恩.论新时期民族声乐的特征与发展D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东北师范大学,2010.

5

[6]王丽娟.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时代特征[[D].[D].甘肃,西北民族大学,2010. [7]胡郁青.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J1.中国音乐期 刊,2007 (04).

[8]宁岩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族声乐发展脉络探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5.

[9]殷志华.且把旧貌换新颜—析《玛依拉变奏曲》[J].大舞台,2010.

6


论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环保教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