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6-20. ACABB 21-25. ADCCB 26. C
( C )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属性的反映。
A、 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 B ) 2、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内隐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技能记忆
( D ) 3、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___________。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D ) 4、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随之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暂留现象,这被称为___________。
A. 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感觉融合 D. 感觉后像 ( A )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加快 D. 前后一样
( C ) 6、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个组块。
A、3±2 B.、5±2 C、7±2 D、 9±2
( B ) 7、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 C.相对运动 D.诱导运动
( A ) 8、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___________。
A、感觉记忆 B、知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形象记忆
( B )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___________。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D ) 1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___。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C ) 1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A.语义编码 B.动觉编码 C.视觉编码 D.听觉编码
( C ) 12、乔治·斯波林进行图象记忆的实验使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整体报告法 B.重学法 C.部分报告法 D.节省法
( B ) 13、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___________。
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C.正迁移 D.负迁移
( B ) 14、关于感觉的差别阈限,以下那项不属于韦伯(Weber )定律: ___________。 A、韦伯分数是一个常数 B、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
C、仅在中等刺激强度范围有效 D、不同感觉系统韦伯分数差异很大 ( B ) 15、以经历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___________。
A 逻辑记忆 B 情绪记忆 C 动作记忆 D 形象记忆
( A ) 16、象棋大师和新手对棋局进行复盘的差异最能说明:___________。
A、 短时记忆系统容量有限 B、 短时记忆容量存在个体差异 C、组快的大小与人的知识经验有关 D、 短时记忆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C ) 17、完成信息从一个记忆阶段转移到另一个记忆阶段的关键是:___________。
A. 编码 B. 强化 C. 复述 D. 抑制干扰 ( A ) 18、感觉与知觉最本质的差异体现在:___________。
A. 选择性 B. 理解性 C. 适应性 D. 稳定性 ( B ) 19、“月明星稀,月暗星密”这是属于:___________。
A. 感觉适应 B. 感觉对比 C. 联觉 D. 知觉后像
( D ) 20、 把下图知觉为圆形时,遵循的知觉组织原则是___________。
A、闭合原则 B、连续原则 C、相似原则 D、邻近原则
( D ) 2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深度知觉单眼线索的是___________。
A、空气透视 B、纹理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 C ) 22、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这是___________。 。
A、知觉的整体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恒常性 D、知觉的选择性
( D ) 23、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影响他对于某个外界刺激的知觉结果,这个过程是知觉的___________。
A、自下而上加工 B、数据驱动加工 C、自上而下加工 D、知觉定势
( B ) 24、从漆黑的屋子马上到明亮的室外时,要过一会才能慢慢睁开眼睛,这是感觉的_________现象。
A.对比 B. 适应 C.后像 D. 分辨
二、多项选择题:
( ACD )1、记忆的三个过程是:___________。
A、编码 B、组块 C、提取 D、存储
( ABCD )2、似动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 ABC )3、短时记忆的编码形式有 。
A.视觉代码 B.听觉代码 C.语义代码 D.程序代码
( ABC )4、发散思维的特征为___________ 。 A.流畅性 B.变通性 C. 独特性 D.敏感性 ( ABD )5、知觉的特性有___________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适应性 D.整体性
三、填空题:
1、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___7±2个组块______。
2、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这种现象叫做____系列位置效应_______。 3、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______感觉阈限_____。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率是___先快后慢_______。 5、扩大短时记忆信息量的有效途径是_____组块______。 6、艾宾浩斯用实验证明,遗忘的速率表现为先快后慢
7、当刺激止后,视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视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 感觉后像 。
8、在测量感觉器官的感受性时,多次测试中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强度为_____感觉阈限______。
9、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______编码_____、______存储_____ 和 _____检索______的过程。
四、判断改错题:
1、大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揭示并赋予整体意义的加工过程称为知觉。 √
2、过度学习就是超任务量的学习,次数越多越好。 × 过度学习的次数不是越多越好。
3、在思维活动中,对刺激能灵活地作出多种反应的能力,称为思维的流畅性。 √
4、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进程是先慢后快。 × 遗忘进程是先快后慢
5、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根据由浅入深、动态发展的三个不同的相互联系的加工层次,可以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6、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可以用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来解释
×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是短时记忆中信息受到的干扰的两种形式,不能解释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五、简答题:
1、简述影响遗忘的因素。
答:(1)时间。艾宾浩斯发现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识记后最初级阶段遗忘速度快,随后逐渐变缓。
(2)材料的性质。有意义材料比无意义材料遗忘得慢;形象比抽象材料遗忘得慢;熟练动作技能遗忘最慢。
(3)系列材料的位置。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部分和末尾部分记忆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这种现象叫做序列位置效应,可能与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有关。
(4)学习程度。达到一次完全背诵后的后继学习成为过度学习。研究表明,过度学习50%左右的记忆效果最佳,超过150%的学习呈报酬递减的趋势,即学习者从每次过度学习中所获回报越来越少。
(5)加工深度。将记忆材料与已有经验尽可能建立丰富的联系,将记忆材料整理为有内在联系的整体等,都可能减少遗忘。
(6)动机。有重要意义的、容易引起兴趣的、伴随深刻情绪体验的材料不容易遗忘。 2、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答:(1)相对性。知觉的相对性是指我们的知觉体验不单是由刺激物体单独引起的,而是由物体周围存在的其他刺激共同引起的。
(2)理解性。知觉的理解性指我们在感知某些事物或现象时,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队事物或现象加以解释或判断,从不同方面加以理解。
(3)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知觉有选择地接受外界事物的刺激产生知觉体验。
(4)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指我们由多种属性或部分构成的客体事物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的现象。
(5)组织性。知觉的组织性指知觉对感觉信息选择与整合的处理过程具有主动的、系统的和逻辑的特点。
(6)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指因知觉条件的改变,知觉对象的网膜成像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的心理形象维持不变的现象。 3、结合实际谈谈在学习中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答:(1)一天二十四小时,人所拥有的记忆能力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有些差异。我们要弄清楚自己最佳的记忆时间,选择在记忆力最强的时候学习。
(2)多重复,多滚固。对于新的知识,如果只记忆了一边,只能形成短期记忆,过不了几天,所记忆的东西将全部忘光。要想形成长期的记忆,一定要对知识进行反复的滚固,遗忘的速度是先快后慢。对刚学过的知识,趁热打铁,及时温习巩固,是强化记忆痕迹、防止遗忘的有效手段。
(3)注意集中。记忆时只要聚精会神、专心致志,排除杂念和外界干扰,大脑皮层就会留下深刻的记忆痕迹而不易遗忘。如果精神涣散,一心二用,就会大大降低记忆效率。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情,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须一心一意,否则效率会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