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试卷、教案
买铅笔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师友交流预习情况 2、检测预习情况
(1)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 6+4= 9+6= 10-8= 15-5= + 8+7= 4+9= 16-5= 8+8= 5+9= (2)、 填一填
9+( )=13 ( )+9=1 二、互助探究
1、师友互助,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15—9= 师:说说你为什么用减法呢?
一年级试卷、教案
师:15-9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友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结果
请一组师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3、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5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2)把15分成5和4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5和4呢? 师板书:15-5=10 10-4=6
(3),破十法 把15分成10和5 先用10-9=1,再用1+5=6 师板书:10-9=1 1+5=6
(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9+6=15,所以15-9=6 师板书:9+()=15
3、尝试练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7―9= 12-9= 三、巩固反馈
1、完成算一算。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4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一年级试卷、教案
2、完成练一练第1、2、3题(生独立完成,师订正结果。)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题) 四、分层提高
投影主题图,让学生自由描述故事情节,提出数学问题。
师小结:松树上长了17个松果,小松鼠摘了一些后,还剩9个松果,小松鼠摘了多少个松果?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五、总结归纳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补充课题: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板书设计: 买铅笔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有15枝铅笔,卖出9枝,还剩多少枝? 15-9=6
方法:(1)数 一根一根的减 (3)把15分成10和5 (2)把9分成5和4 10-9=1 15-5=10 1+5=6 10-4=6 (4)9+(6)=15 15-9=6
一年级试卷、教案
捉迷藏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4-5页。 学习目标:
1、在捉迷藏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师友交流预习情况 2、检测预习情况 二、互助探究
1、师友互助,探索算法。 (1)、课件出示主题图。 (2)、师友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小朋友们,请看这副图,在图中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呢? 2汇报交流结果
生:我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师:刚才这位小朋友发现的这个问题,谁能帮他解答呢?请大家列出算式自己试一试。
一年级试卷、教案
(学生列算式,教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生:这里有两个信息,信息1:13人玩捉迷藏;信息2:外面有6人;那么有找到藏起来的人,就应该用减法。13-8=5(人) 师:说得非常好!加一颗星!今天我们就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让学生看着这图文应用题,不断的说,进一步明确减法运算的意义,加深对减法运算的理解。)
师:13-8怎样算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请小朋友们和同桌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师友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3、全班交流,师整理板书。
(1)数数法 从13里面1根1根地减。 师板书:数
(2)把8分成3和5
师:你为什么要分成3和5呢? 师板书:13-3=10 10-5=5
(3)破十法 把13分成10和3 先用10-8=2,再用2+3=5 师板书:10-8=2 2+3=5
(4),想加法算减法 因为8+5=13,所以13-8=5 师板书:8+()=13
师:孩子们真棒,想出这么多的算法,说明你们都是爱东脑筋的孩子。
一年级试卷、教案
你最喜欢哪一种?
师: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用你喜欢的方法算算“16-8=”你是这样算的?
师板书:16-8=(8) 10-8=2 2+6=8 3、尝试练习课本算一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12―8= 17-8=
请两位小朋友板演,其余小朋友做在自己本子上,师巡回指导。并请两位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三、巩固反馈
1、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生独立做,师巡回指导。 请2位小朋友说得数,你是怎么算的?生生评价,师写过程和得数。 2、完成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 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么画的。 3、游戏“摘苹果”(3页第4、5题)
师:苹果树上结了许多大苹果,可是每个苹果上有一个算式,同学们必须准确的计算出得数才能顺利的把苹果摘下来。比比看今天谁的苹果摘得最多。 当同学摘苹果时其他同学当裁判。 四、分层提高 (3页第3题)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列出算式,算出得数。(展示学生结果)
一年级试卷、教案
五、总结归纳
师:这节数学课你学地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小结)
板书设计:
捉迷藏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
13人玩捉迷藏,外面有8人,藏起来的有几人? 13-8=5
方法:(1)数 一根一根的减 (3)把15分成10和5 (2)把8分成3和5 10-8=2 13-3=10 2+3=5 10-5=5
(4)8+()=13 13-8=5 快乐的小鸭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6-7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十几减7、减6等数的减法,并能简单应用。
2、让学生在探索相关的退位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意识。
3、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7、减6的减法。 学习难点: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一年级试卷、教案
学具准备:课件、圆片。 学习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师友交流预习情况 2、检测预习情况 二、互助探究
1、师友互助,探索算法。 12-7=5的5要怎么算出来的。 (1)师友交流,老师巡回指导。
(2)学生尝试其他方法来算一算,小组内互相分享方法,比比看哪一组的方法多又对。 (小组交流,探讨多种算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知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①因为7+5=12,所以12-7=5。(师:看到减法,就马上联想到加法。)
②因为12=10+2可以先算10-7=3再算3+2=5所以12-7=5 ③因为7=2+5可以先算12-2=10再算10--5=5所以12-7=5 ……
(6)请几名学生上台讲述以上方法。
【设计意图】综合学生的发现,将凌乱的知识系统化。
一年级试卷、教案
2.小练习 11-6= 14-6=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
1.出示幻灯片:14-7=,12-6=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本子上试一试。 (2)学生做完后反馈,并说说方法。 四、分层提高 1.画一画。 课本P7,第2题。
生独立完成后,全班反馈。 2.比比谁算得快。
课本P7第4题,用最快的速度写出答案。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请个别学生说一说。 五、总结归纳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要提醒小伙伴的吗? 板书设计: 快乐的小鸭
有12只小鸭,7只到河里游泳了,草地上还有多少只? 12-7=5
一年级试卷、教案
①7+5=12 12-7=5
②12=10+2 10-7=3 3+2=5 ③7=2+5 12-2=10 10--5=5
开会啦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8-9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操作活动,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实际意义。
2、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减法的实际意义。
学习难点: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师友交流预习情况 2、检测预习情况 二、互助探究
1、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你会这个解决问题吗?并说出你的方法。 2、动手操作。
请你用准备好的图形来摆一摆。用○表示开会的人数,用△表示椅子
一年级试卷、教案
的把数。
一一对应,观察一下所摆的图形够吗?还缺几把椅子? 指名回答
3、谁能列出算式?说明理由。 11-7=4
指名说一说11、7、4各表示什么 三、巩固反馈
1、课本第9页第1、2题。
(考查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先让孩子们观察说一说,然后再列算式。)
2、课本第9页第3、4、5题。(让孩子们更进一步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加深印象,并提高孩子们的计算水平。) 3、小活动 四、分层提高
同伴互相说一说,有关20以内的退位减法。小组比赛。 五、总结归纳
今天你们学习了什么?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板书设计: 开会啦
有11人开会,才7把椅子,每人坐一把椅子,够吗? ○ ○ ○ ○ ○ ○ ○ ○ ○ ○ ○
一年级试卷、教案
△ △ △ △ △ △ △ 11-7=4
跳伞表演(一)
学习内容: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10-11页《跳伞表演》。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减法的含义。 2、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3、培养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学习难点:1、初步学习解决“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学具准备:课件、小棒和圆片。 学习过程: 一、交流预习: 1、师友交流预习情况 2、检测预习情况 二、互助探究
1、学生仔细观察图,提取数学信息。
3.学生汇报:看到了大森林里在举行跳伞表演;天上有红色降落伞、黄色降落伞和蓝色的降落伞在比赛;红色降落伞有14个、黄色降落伞有6个,蓝色降落伞有7个。(师板书:蜗牛的数目) 4.学生根据刚才说到的数学信息跟同桌提个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一年级试卷、教案
5.学生汇报所提问题并尝试解答。
生1:红色降落伞和蓝色降落伞一共有多少个?) 生2: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 ……
同学们观察得真认真,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4、刚才同学提出了“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几个?”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三、巩固反馈
1、请同学们拿出小棒和圆片,先摆14个红色的圆表示红色降落伞的个数,再摆6个黄色圆片表示黄色降落伞的个数。注意两种颜色一一对应后,多出的部分就是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的个数。 教师巡视、指导。
点名汇报。(红色降落伞比黄色降落伞多8个)
根据所摆学具列出算式。板书:14-6=8 让学生说出14、6、8表示的意思。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10,把一些信息填上。
3、学生试完成的“蓝色降落伞比红色降落伞少几个?”,教师评价学生。
4、这节课通过学习“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知道用减法计算。 四、分层提高 课件出示)
完成试一试第1、2题,点名回答,学生评价。
一年级试卷、教案
五、总结归纳
这节课你学得怎么样,有什么收获? 学生A:对于多少的题目我会做了。
学生B:我学会了“谁比谁多(少)几”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学生C: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学生D:两数相差用减法计算。 板书设计: 跳伞表演 (解决减法问题)
红色:14个 黄色:6个 蓝色:7个 14-6=8(个) 14-7=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