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者: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复习资料
1.在种子 发芽 所需的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设计实验。 实验1(参考:科学书第4页) 实验2(参考:科学书第6页) 实验3(参考:科学书第6页) 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空气)吗? 问题:种子发芽必须要有(光)吗? 猜想: 猜想: 猜想: 材料:绿豆种子、盒子、水、滴管、材料:绿豆种子、盒子、水、滴管、材料:绿豆种子、盒子、水、滴管、纸巾 实验方法: 实验法 纸巾、透明塑料袋 实验方法: 实验法 纸巾、透明杯子、不透明杯子 实验方法: 实验法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1)准备6粒完整的绿豆种子和(1)准备6粒完整的绿豆种子和(1)准备6粒完整的绿豆种子和2个盒子。 2个盒子。 2个盒子。 (2)在盒子内都垫上一些纸巾。 (2)在盒子内都垫上一些纸巾。 (2)在杯子内都垫上一些纸巾。 (3)每个盒子里各放3粒绿豆。 (3)每个盒子里各放3粒绿豆。 (3)每个盒子里各放3粒绿豆。 (4)在一个盒子里经常滴水,保(4)在两个盒子里都经常滴水,(4)在两个盒子里都经常滴水,持湿润。另一个盒子不滴水,保持都保持湿润。 都保持湿润。 干燥。 (5)把两个盒子放在相同的地方 (5)把两个盒子放在相同的地方。 (5)把两个盒子放在相同的地方 (6)把其中一个盒子装进透明塑(6)在其中一个盒子外罩一只透 料袋内,扎紧袋口。 明杯,在另一个盒子外罩一只不透(6)每天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情(7)每天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情明杯。 况并记录。 (7)每天观察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并记录。 况并记录。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2.在绿豆芽 生长 所需的条件中,选择一个条件设计实验。(参考上一题) 绿豆芽生长需要 阳光 吗? 绿豆芽生长需要 水 吗?
3. 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 例1(参考:科学书第9、10页) 例2(参考:科学书第10、11页) 问题:蚯蚓喜欢黑暗还是明亮的生活环境? 问题: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生活环境? 猜想: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猜想:蚯蚓喜欢 的生活环境。 材料:蚯蚓、盒子、吸水纸 实验方法: 实验法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光线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土壤的湿度、蚯蚓品种与数量、土质、温度、空气 材料:蚯蚓、盒子、干土、湿土 实验方法: 实验法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土壤的湿度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光线、蚯蚓品种与数量、 土质、温度、空气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1)找一个长方形 ,里面涂成 色。 (1)找一个长方形 。 (2)在盒子的一端剪掉一块,底部铺上吸水纸。 (2)在盒子的一端铺上干土,另一端铺上湿土。 (3)在盒子的中间放一些(5条或更多)蚯蚓,盖(3)在盒子的中间放一些(5条或更多)蚯蚓,盖好盖子。 好盖子。 (4)等待5分钟以后观察:哪边的蚯蚓要多,记录(4)等待5分钟以后观察:哪边的蚯蚓要多,记录下来。 下来。 (5)反复做几次。 (5)反复做几次。 实验现象: 环境中的蚯蚓要多。 实验现象: 环境中的蚯蚓要多。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提供者: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关系
我的问题:物体的颜色与吸热本领有关系吗?
我的猜想: 材料:黑色纸、粉色纸、铝箔纸、黑色蜡光纸、白纸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时要控制不同的条件:物体的颜色
保持相同的条件: 纸的大小、实验场地、温度计 实验过程:
(1)奖五种不同颜色的纸折成大小相同的纸袋,平放在同一个有阳光的地方 (2)在每个纸袋里插上一支温度计。
(3)每隔2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直到温度停止上升。 实验现象: 纸袋中的温度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是: 纸、 纸、 纸、 纸、 纸 实验结论: 。
5.模拟实验:岩石会改变摸样吗?(参考:作业本第23页、书本第50页)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问题:冷和热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问题:流水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摸问题:植物的作用能使岩石改变摸样摸样吗? 样吗? 吗? 猜想: 猜想: 猜想: 材料:岩石、酒精灯、镊子、烧杯、水 材料:岩石、瓶子、水 材料:杯子、石膏、豌豆、水、盘子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过程: (1)点燃酒精灯。 (2)用镊子夹住岩石,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岩石。 (3)奖烧热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过程: (1)准备一个塑料瓶,装一些水。 (2)将几块岩石放入瓶内剧烈晃动一段时间。 (3)观察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过程: (1)准备一个杯子,倒入石膏糊。 (2)撒上几粒豌豆(或其它种子),再倒入一些石膏糊. (3)将结成块的石膏糊放入盛水的盘子里。 (4)观察豌豆发芽后的石膏有什么变化。 (4)反复做几次。 (5)观察岩石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6. 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原因(土地坡度、有无植物覆盖、雨量大小) 实验1(参考:科学书第4页) 实验2(参考:科学书第6页) 实验3(参考:科学书第6页) 问题:土地的坡度对侵蚀有影响问题:有无植物覆盖对侵蚀有影响问题:雨量大小对侵蚀有影响吗? 吗? 吗? 猜想: 猜想: 猜想: 实验方法 : 实验法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方法: 实验法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实验过程: (1)制作两块坡度不同的土地模型。 (2)用喷水器从同样的高度“降 实验过程: (1)制作两块相同的土地模型,一块有植物覆盖,另一块没有植物覆盖。 (2)用喷水器从同样的高度“降雨”,实验过程: (1)制作两块相同的土地模型。 (2)用喷水器 “降雨”,一块下大雨、一块下小雨。 (3)观察两块土地被侵蚀的情况。 降雨量相同。 雨”,降雨量相同。 (3)观察两块土地被侵蚀的情况。 (3)观察两块土地被侵蚀的情况。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提供者: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 陈梅娟
7. 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参考:书本第70、71页))
实验材料:小车、细绳、回形针、垫圈(拉力大小用垫圈的个数来表示。)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实验过程:
(1)安装一个小缆车。细绳拴在小车上的位置要与运动方向一致,细绳的长度要适中。 (2)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3)从挂一个垫圈开始,一个一个增加垫圈,直到小车可以动起来。 (4)再多个多个地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结论:拉力越大(垫圈个数越多),小车运动越 。
8、物体运动受到的摩擦力与什么有关呢? 实验1(参考:科学书第80页) 实验2(参考:科学书第81页) 实验3(参考:科学书第82页) 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有问题: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程度有关系吗? 关系吗? 式有关系吗? 猜想: 猜想: 猜想: 材料:小车、一面光滑一面粗糙的材料:小车、钩码(或其它重物)、材料:小车、弹簧秤(或垫圈)、木板、弹簧秤 弹簧秤 透明胶带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方法: 实验法 实验方法: 实验法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两个组不同的条件 :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物体重量、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两个组相同的条件: 物体运动方式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1)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车(1)把小车放在 的表面上,(1)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摩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 力。 擦力。 轮滚动时的摩擦力。 (2)把小车放在 的表面上,(2)在小车放一个钩码(重物),(2)用透明胶带固定车轮。 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 力。 用弹簧秤(或垫圈)拉动,测出摩(3)反复做几次并记录、比较。 擦力。 实验现象: (3)增加小车上重物的数量,用弹簧秤(或垫圈)拉动,测出摩擦力。 (3)用弹簧秤拉动小车,测出车轮滑动时的摩擦力。 (4)反复做几次并记录、比较。 (4)反复做几次并记录、比较。 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 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 ;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车轮滚动前进时,摩擦力 ;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 。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 。 车轮滑动前进时,摩擦力 。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
9. 找一找:自行车上有哪些设计是增大来了摩擦力?哪些设计减小减小了摩擦力?(各回答3个) 增大摩擦力的设计有: 、 、 减小摩擦力的设计有: 、 、
10. 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怎样设计?(参考:书第86页)
(1)轮胎的设计要能够 摩擦力,避免、打滑。 (2)要设计 的发动机。
(3)车身要很 ,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要 ,可以使赛车的行驶更稳定。 (4)设计 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