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双基练(七)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计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自变量是( )
A.作物的细胞液浓度 B.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C.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 D.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根据题意,要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需要制备一系列浓度梯度的外界溶液,与植物细胞组成渗透体系,运用渗透原理以判断细胞液的浓度。
答案 C
2.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制成临时装片,实验试剂有滴加了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蒸馏水等。如图是某同学根据光学显微镜所观察到的图像绘制而成的。下列对图和有关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图绘制正确,处于该状态的细胞依然保持活性 B.该图所示细胞一定正在发生质壁分离,1内液体为红色 C.除图中5以外,其他细胞成分均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 D.若将该图所示细胞放于清水中,预测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解析 本题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为背景,考查细胞的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分析能力。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等亚显微结构,A错误;该图所示细胞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错误;原生质层仅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而细胞核不属于原生质层的范畴,C错误;红墨水未进入细胞质,说明该细胞依然保持活性,将其置于低渗溶液中将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正确。
答案 D
3.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1,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蔗糖不能透
1
过半透膜),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2,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2中B的浓度等于C的浓度
C.图1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 D.图2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解析 本题考查渗透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渗透作用实验的理解。图2漏斗中的液面不再变化,处于平衡状态,H1高于H2,所以图1、2中B的浓度均大于C的浓度。
答案 B
4.(2015·山西四校联考)如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 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 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
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
解析 由题图知,细胞质壁分离程度越大,细胞吸水力越强,所以,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逐渐降低,A错误;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B错误;细胞吸水力与细胞液浓度有关,不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同样具有一定的吸水力,C错误;当外界溶液浓度增大时,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间的浓度差增大,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可能会更高,D正确。
2
答案 D
5.某同学从紫色洋葱植株上取该植株上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中从洋葱植株上所取的细胞为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B.由图甲中O的通透性特点可知,Q处充满了KNO3溶液 C.只有将图甲中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质壁分离才能复原 D.图乙中①可表示K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洋葱植株上最适合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A项正确;图甲中O指的是细胞壁,因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Q处充满KNO3溶液,B项正确;将图甲中的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当KNO3溶液浓度适宜时,图甲中的细胞能够自动复原,C项错误;图乙中曲线①对应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而K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项正确。
答案 C
6.撕取细胞生理状态一致的紫色洋葱外表皮,制成甲、乙、丙三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移动装片,使视野全为紫色,然后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2 g/mL、0.3 g/mL、0.5 g/mL的蔗糖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都用清水再处理。实验过程中视野里紫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比例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3
A.a曲线说明细胞既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又可以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c曲线表明细胞可能由于过度失水而死亡
C.实验结果说明洋葱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小于0.2 g/mL D.a、b、c三曲线分别代表乙组、甲组和丙组
解析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a曲线代表的细胞紫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比例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的复原,故A项正确。用清水处理后,c曲线代表的细胞紫色部分的面积占整个视野面积的比例基本不变,原因可能是细胞在高浓度蔗糖溶液中过度失水而死亡,故B项正确。三条曲线刚开始都下降,表明细胞都发生了质壁分离,则细胞液浓度应该比三组蔗糖溶液浓度都小,故C项正确。a、b、c三曲线应分别代表甲组、乙组和丙组,故D项错误。
答案 D
7.将一新鲜马铃薯块茎切成4根粗细相同且长为5.0 cm的小条,再将这4根马铃薯小条分别放在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分两次(浸入30分钟和4小时)测量每一根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a中马铃薯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 B.b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 C.c中马铃薯细胞质壁分离
D.d中马铃薯细胞外KNO3溶液的浓度增加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马铃薯小条a的长度增加,说明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A项正确;马铃薯小条b的长度先缩短后复原,说明细胞失水后又吸水,即发生质壁分离后逐渐复原,B项正确;马铃薯小条c的长度变短,说明细胞失水,细胞发生质壁分离,C项正确;马铃薯小条d的长度变短,说明细胞失水,细胞外KNO3溶液的浓度降低,D项错误。
答案 D
4
8.如图为某学生在做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实验中所观察到的细胞图,请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1、2、6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B.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此时6处的浓度一定大于7处的浓度 C.图中1是细胞壁,6中充满了蔗糖溶液
D.图中7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其颜色逐渐变浅
解析 考查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理解与应用。图中结构1为细胞壁,2为细胞膜,3为细胞核,4为液泡膜,5为细胞质,6为蔗糖溶液,7为细胞液。其中2、4和5组成原生质层;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此时的细胞也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答案 C
9.如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
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3,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解析 此题为信息给予题,将题图信息与水分及矿质代谢相关知识有机结合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综合分析题图可知,甲组幼苗应处于较低浓度的KNO3溶液中,3 h时幼苗出现萎蔫
+
-
5
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速率大于根对水分吸收的速率,而随着根对K、NO3吸收量的增多,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使得幼苗鲜重逐渐提高,依图中趋势,12 h后,可能超过处理前;而乙组幼苗应处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3 h时幼苗出现萎蔫主要是因为根细胞失水,蒸腾作用加之细胞失水,使得乙组幼苗鲜重不断降低,最终死亡。B选项错误是因为根系吸收K、NO3不是从6 h后开始的,而是从开始就进行着,只不过植物幼苗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 B
10.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
A.图中②步骤主要观察细胞质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B.图中⑤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C.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D.本实验不需设立对照实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
解析 这是一道简单的试题,考查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图中②步骤主要观察原生质层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答案 A
11.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 )
解析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体积由大变小;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大。
答案 B
6
是因为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速率大于根对水分吸收的速率,而随着根对K、NO3吸收量的增多,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使得幼苗鲜重逐渐提高,依图中趋势,12 h后,可能超过处理前;而乙组幼苗应处于较高浓度的KNO3溶液中,3 h时幼苗出现萎蔫主要是因为根细胞失水,蒸腾作用加之细胞失水,使得乙组幼苗鲜重不断降低,最终死亡。B选项错误是因为根系吸收K、NO3不是从6 h后开始的,而是从开始就进行着,只不过植物幼苗吸收水分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答案 B
10.如图为某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
A.图中②步骤主要观察细胞质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B.图中⑤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C.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D.本实验不需设立对照实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
解析 这是一道简单的试题,考查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图中②步骤主要观察原生质层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答案 A
11.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 )
解析 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体积由大变小;而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逐渐增大。
答案 B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