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大连理工第五版

2025-04-27

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自测练习题

第一章 气体

一、判断

1、氨的沸点是-33℃,可将100kPa、-20℃时的氨气看作理想气体。... ...... ...( ) 2、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气体的物质的量与它的体积成反比。... ..... ... ..........( ) 3、质量相同的N2和O2,在同温同压下,它们的体积比为7:8。..... ... ..........( ) 4、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某组分的摩尔分数与体积分数不相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混合气体中,某组分气体的分体积是指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温度、相同压力时该组分气体单独存在所占有的体积。... ... ... ... ... ... ... ... ... ... ... ......................( ) 二、单选题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用于真实气体的条件是. ... ... ... . ... ... ... ... ... ... ...............( ) (A)低温、高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2、 在温度相同、容积相等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

A和B。若气体A的质量为气体B的二倍,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B的0.5倍,则p(A):p(B) =................................................................................................( ) (A) 1/4; (B) 1/2; (C) 2; (D) 4。

3、 对下列各种烃来说,使其在充有足量氧的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若燃烧前后容器内的温度(120℃)和压力都保持不变,则此气态烃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C2H6; (B) C2H4; (C) C2H2; (D) C3H6。 4、某气体A3按下式分解: 2 A3 (g) → 3 A2 (g) 在298K、1.0L容器中,1.0molA3完全分解后系统的压力为..... ... ... .................( ) (A) 3.7 ×103 kPa (B) 2.5 ×103 kPa (C) 1.7 ×103 kPa (D) 101.3 kPa

5、 已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在1273 K时,98.7kPa压力下,硫的蒸气密度 6、为0.5977g·L-1,则硫的化学式为..... ... ... ... ... ... ... ... ... ... ... ... ... ... ... ...........( ) (A) S; (B) S8; (C) S4; (D) S2。 三、填空题 1、 已知混合气体中C2H3Cl、HCl、C2H4的体积分数分别为88.0%、10.0%、2.00%。 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在101kPa下,除掉全部HCl后,剩余气体中p(C2H3Cl)= ______ kPa,p(C2H4)=_____ ___ kPa。

2、在25℃和相同的初始压力下,将5.00LN2(g)和15.0LO2(g)充入容积为10.0L的真空容器中,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152kPa,则p (N2) = ______kPa,p (O2 ) = _______kPa,当温度升至250℃时,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总压力为______kPa,25℃时N2(g)的起始压力为_______kPa。

3、27℃时,将电解水所得到的含氢、氧混合气体干燥后贮于60.0 L容器中,混 .

合气体的质量为36.0g,则p(H2 ) = ______kPa,p(O2 ) = ______kPa, p(总) = _____kPa, 氢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4、 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恒压下,温度变化时,各组分的体积分数_ _变。恒温下,压缩体积,使压力变化时,各组分的分压将__ _变。

1、× 2、× 3、× 4、× 5、√

1、99.0;2.02。 2、38.0;114;267;76.0。 3、83.1;41.6;124.7;66.7。 4、 不; 改。

第二章:热化学

一、判断 1、相同质量的石墨和金刚石,在相同条件下燃烧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2、已知在某温度和标准态下,反应2KClO3 (s)→ 2KCl (s) + 3O2 (g)进行时, 有2.0 mol KClO3 分解,放出89.5 kJ的热量,则在此温度下该反应的△rHmΘ= -89.5 kJ·mol-1。........................ .... ............................ ........................ ........................

(√ ){此时做为反应关于反应进度所接触的第一个例子} 3、气体膨胀或被压缩所做的体积功是状态函数。........... ....................................(×) 4、所有气体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都为零。.............. .........................................(×) 5、298K时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二、单选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D) (A) 单质的焓等于零; (B)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的焓变; (C) 单质的生成焓为零; (D)石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等于零。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B) (A) 只有等压过程,才有化学反应热效应;

(B) 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C) 焓可以被认为是系统所含的热量;

(D) 在不做非体积功时,等压过程所放出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焓值。 3、已知298K时△fHmΘ (Fe3O4,s) = -1118.0 kJ·mol-1,△fHmΘ(H2O,g) = -241.8 kJ·mol-1,则 反 应 Fe3O4 (s) + 4H2 (g) → 3Fe(s) + 4H2O(g) 的△rHmΘ= .... ......( B) (A) -150.8 kJ·mol-1; (B) 150.8 kJ·mol-1; (C) 876.2 kJ·mol-1; (D) - 876.2 kJ·mol-1。 4、 已知在相同温度下,金刚石和石墨与O2(g)反应生成1.0molCO2(g)的反应热 分别为-395.4kJ·mol-1和-393.5 kJ·mol-1,则C(石墨)→C(金刚石)的反应热为.......(A) (A) 1.9kJ·mol-1 (B) -1.9kJ·mol-1 (C)38kJ·mol-1 (D) -38 kJ·mol-1

5、 下列各物理量中,为状态函数的是.. ........................ ....................................( B) (A) △U; (B) U; (C) Q; (D) W。 三、填空题

1、已知1.00molCH4(g)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时放出890.2 kJ热量。其燃烧反应式为_CH4(g) + 2O2(g) → CO2 (g) + 2H2O(l);__; 在25℃、100 kPa下燃 烧 5.00molCH4 (g)需消耗____248___ L O2, 产生____124___ L CO2,并放出___4451___ kJ热量。

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又恢复到初始状态,则系统的△U_ _=_ _0,△H_ =_ _0。(用= 或≠ 填写)。 3、某系统吸收了1.00×103J热量,并对环境做了5.4×102J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能变化△U = ___4.6 ×102__J,若系统吸收了2.8×102 J的热量,同时环境对系统做了4.6×102J的功,则系统的热力学能的变化△U = __7.4 ×102__J。 4、 已知反应H2O2(l) → H2O (l) +1/2O2 (g) 的△rHmΘ= -98.0 kJ·mol-1,H2O (l) → H2O (g) 的△rHmΘ= 44.0 kJ·mol-1,则1.00×102gH2O2(l)分解为H2O(l)和O2(g)时放出_288.2__kJ的热量,反应H2O(g) +1/2O2 (g) → H2O2 (l) 的△rHmΘ= ___54.0__ kJ·mol-1 。

第三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一、判断

1、溶液中,反应物A在t1时的浓度为c1,t2时的浓度为c2,则可以由(c1-c2)/(t1 -t2)计算反应速率,当△t→0时,则为平均速率。... ........ ........ ........ ........ .....() 2、化学

反应3A(aq) + B(aq) → 2C(aq) ,当其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均为

1.0mol·L-1时,其反应速率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其反应速率。. ........ .................() ?3、可根据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来确定反应级数。若k的单位是 mol1-n·Ln-1·s-1, 则反应级数为n。..... ........ ........ ........ ........ ........ ........ ........ ........ ........ ............() 4、通常升高同样温度,Ea较大的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 ...................() 5、一般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如果活化能越大,则反应速率受温度的影响也越大。.. ........ ............ ........ ........ ........ ........ ........ ........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A) 复杂反应是由若干元反应组成的; (B) 在反应速率方程式中,各物质浓度的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时,此反应必为元反应;

(C) 反应级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计量数之和; (D) 反应速率等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

*2、 对所有零级反应来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 ........ ..........() (A) 活化能很低; (B) 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 (C) 反应速率与温度无关; (D) 反应速率系数为零。

3、 反应X + 2Y → Z 是一个2.5级反应,下面的速率方程式中,可能正确的是. ........ ........ ........ ........ ........ ........ ........ ........ ........ ........ ........ ........ ...............( ) (A) v = k c (X)[c (Y)]2; (B) v = k c (X)[ c (Y)]3/2; (C) v = k[c (X)]2 c (Y); (D) v = k [c (X)]0[ c (Y)]2。 4、反应

CCl4?2N2O5 ??? 4NO2 + O2,v (N2O5)、v (NO2)、v (O2)之间关系正确的

是.. ........ .............................. ........ ........ ........ ........ ........ ........ ........ ........ ..........( )

(A) v (N2O5) / 2 = v (NO2) / 4 = v (O2); (B) v (N2O5) = v (NO2) = v (O2); (C) 2 v (N2O5) = 4 v (NO2) = v (O2); (D) 2 v (N2O5) = 4 v (NO2) + v (O2)。

*5、反应A2 + B2 → 2AB 的速率方程为v = k c (A2) c (B2),此反应............() (A) 一定是元反应; (B) 一定是复合反应;

(C) 无法肯定是否为元反应; (D) 对A来说是一个二级反应。

1、A 2、B 3、B 4、A 5、C

三、填空题

1、元反应A + B → C 的反应速率方程式v =_ ___,其反应级数为_ _。 2、某反应的反应速率系数单位为:mol·L-1·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 若反应速率系数的单位为:L2·mol-2·s-1,则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___。

3、某气相反应:2A(g) + B (g)→C(g)为元反应,实验测得当A、B的起始浓度分

别为0.010mol·L-1和0.0010mol·L-1时,反应速率为5.0×10-9 mol·L-1·s-1,则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式为_ _ , 反应速率系数k = __ _。 4、800K时,反应CH3CHO(g)→CH4(g)+CO(g)的反应速率系数k=9.00×10-5 mol-1·L·s-1,当CH3CHO的压力为26.7kPa时,其CH3CHO的浓度为__ __ mol·L-1,此时CH3CHO的分解速率为___________mol·L-1·s-1。

1、 kc(A)c(B);2。 2、0;3。

3、v = k[ c (A)]2 c (B);k = 0.05 L2·mol-2·s-1。 4、 4.0 ×10-3;1.44 ×10-9。

第四章:化学平衡 熵和Gibbs函数

一、判断 1、只有当化学反应的反应商Q = 1时,该反应才能处于平衡状态。...... ..........( ) 2、对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 ) 3、对没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压力的改变不一定会引起平衡移动。..........( ) 4、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时,标准平衡常数一定不改变。. ........ ...... ......................( ) 5、减少反应生成物的量,反应必定向正方向进行。.... ........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在一定条件下,反应A(g) + B (g) C (g) 的 K= 10-10。当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时,........ ........ ........ ........ ........ ........ ........ ........ ........ ........ .......................( ) (A) 相同物质的量的A、B、C气体混合,平衡后,气体C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 (B) 由于反应逆向进行,气体C不存在;

(C) 由于反应具有可逆性,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混合物中,A、B、C物质的量一定能相等;

(D) 由于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A、B、C气体平衡混合物中,C的物质的量相对较小。

2、已知298K时,反应 Ag2O (s) → 2Ag (s) +

12O2 (g) 的△rS=66.7 J·mol-1·K-1,

△fH(Ag2O , s) = -31.1 kJ·mol-1,则Ag2O的最低分解温度约为. ........ ...........( )

(A) 740 K; (B) 466 K; (C) 233 K; (D) 194 K。

3、1 mol A2和1mol B2,在某温度下,于1L容器中建立下列平衡:A2 (g) + B2 (g) 2AB (g),则系统中.................. ........ ........ ........ ........ ........ ........ ....................( ) (A) c (AB) += 2 mol·L-1; (B) 一 定 是 c (AB) = c (A2); (C) c (A2 ) < c (B2 ); (D) 0 < c (AB) < 2 mol·L-1。 4、已知反应FeO (s) + C (s) → CO (g) + Fe (s) 的△rH > 0,△rS > 0,(设△rH 、△rS 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 (A) 标准态、低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B) 标准态、高温下反应可自发进行,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C) 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不能自发进行; (D) 标准态、任何温度下反应均能自发进行。

5、 某温度下,在溶液中发生可逆反应: A (aq) + 2B (aq) 2C (aq), K = 0.10,则当反应开始时c (A) = 1.0 mol·L-1, c (B) = 0.50 mol·L-1, c (C) = 0.5 mol·L-1,则达到平衡后........ .... ........ ........ ........ ........ ........ ........ ........ ..........( ) (A) c (A)、c (B) 增大,c (C) 减小; (B) c (A)、c (C) 减小,c (B) 不变; (C) c (A) 减小,c (B)、c (C) 增大; (D) c (A) 、c (B)、c (C) 不变。

1、D 2、B 3、D 4、B 5、A

三、填空题过

1、温度一定时,反应C (s) + 2N2O (g) CO2 (g) + 2N2 (g) 的标准平衡常数K = 4.0 ;则反应2C (s) + 4N2O (g) 2CO2 (g) + 4N2 (g)的 K= ________;反应 CO2 (g) + 2N2 (g) C (s) + 2N2O (g) 的 K = ___________。 2、判断下列反应的标准熵变( 用 < 或 > 填 空)。

2NaOH (s) + CO2 (g) → Na2CO3 (s) + H2O (l),△rS ____ 0;

CaCO3 (s) + 2H+ (aq) → Ca2+ (aq) + H2O (l) + CO2 (g),△rS _____ 0。

3、298K时,NaCl(s)的溶解度为 36.2 g / (100 g H2O),在1.0L水中加入10.0 gNaCl(s),则此溶解过程的△rS m _____ 0,△rG m _____ 0。 4、对某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改变某一反应物的浓度,K _ __, 平衡___ ___; 改变温度,K __ __, 平衡____ _。

1、16;1/4 。2、<,> 。

3、>;< 。 4、不 变; 移 动; 变 化; 移 动 。

四、计算题

1、已知反应:SbCl3 (g) + Cl2 (g) SbCl5 (g), 在 298 K 时,△fG (SbCl5,g ) = -334.3 kJ·mol-1, △fG(SbCl3,g ) = -301.1 kJ·mol-1 。 (1) 计算298K时该反应的K ;

(2) 同温下;在1.0 L容器中,n ( SbCl3 ) = n ( Cl2 ) = 0.10 mol,n (SbCl5 ) = 2.00 mol 时,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SbCl3 (g) + Cl2 (g)

ln KK

(1) △rG

SbCl5 (g)

= [-334.3 - (-301.0)] kJ·mol-1 = -33.3 kJ·mol-1

3??33.3?10= 8.314?298

= 6.87 ×105

2.0 mol RTVp?210 mol RT)(0.2.0?1.0?1002 = (0.10)?8.314?298 = 8.1 < K

(2) Q =

Vp?

所以反应向右进行。

2、在10.0 L容器中,含有H2、I2和HI的混合气体。在698 K时反应:H2 (g) + I2 (g) 2HI (g) 达到平衡,系统中有0.10 mol H2、0.10 mol I2 和 0.74 mol HI。 若保持温度不变,再向容器中加入 0.50 mol HI,重新达到平衡时 H2、I2 和HI的分压各是多少?

解: H2 (g) + I2 (g)

2HI (g)

平 衡 (1) n / mol: 0.10 0.10 0.74 平 衡 (2) n / mol: 0.10 + x 0.10 + x 0.74 + 0.50 - x

(n(HI)RTVp?)2K

n(H2)n(I2)(RT?)2Vp= (0.74)(0.10)22(1.24-x)22 = (0.10?x)

x = 0.078

(0.10+0.078)molp (H2 ) = p (I2 ) = ×8.314 J·K-1·mol-1 ×698 K 10.0L = 1.0 ×102 kPa

(1.24-0.078)molp (HI) = ×8.314 J·K-1·mol-1 ×698 K 10.0L = 6.7 ×102 kPa

第五章:酸碱平衡

一、判断 1、在一定温度下,改变溶液的pH值,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不变。..................( ) 2、水的标准离子积常数与温度有关。.... ........ ........ ........ .................................( ) 3、当H2O的温度升高时,其pH < 7,但仍为中性。.............. .. .......................( ) 4、在某溶液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后,溶液显黄色,则该溶液一定呈碱性。....( ) 5、纯水中加入酚酞指示剂,呈无色。.. ........ ........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其pH值最小的是... ....................................... .............................( ) (A) 0.010 mol·L-1 NaOH; (B) 0.010 mol·L-1 H2SO4; (C) 0.010 mol·L-1 HCl; (D) 0.010 mol·L-1 H2C2O4。 2、pH = 2.00 的溶液与 pH = 5.00的溶液,c (H+ )之比为.. .................................( ) (A) 10; (B) 1000; (C) 2; (D) 0.5。

3、等体积混合pH = 1.00和pH = 4.00的两种强酸溶液,所得溶液的pH 值为. ............................. ............................. ............................. ...............................( ) (A) 2.00; (B) 1.00; (C) 2.50; (D) 1.30。

4、等体积混合pH=2.00和pH=11.00的强酸和强碱溶液,所得溶液的pH值 为............( C )

(A) 1.35; (B) 3.35; (C) 2.35; (D) 6.50。

5、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 .........................................................................( ) (A) 2.5~3.0; (B) 3.1~4.4; (C) 3.8~5.0; (D) 4.9~ 6.2。

1、B 2、B 3、D 4、C 5、B

三、填空题 1、0.20mol·L-1 HAc溶液中,c(H+)= ___ ___mol·L-1,pH = ___ ___。(K(HAc) = 1.75 ×10-5 )

2、已知:K(HNO2 ) = 7.2 ×10-4, 当HNO2溶液的解离度为20%时,其浓度为___ _ mol·L-1,c (H+ ) = ___ __mol·L-1。 *3、浓度为0.010 mol·L-1的一元弱碱(K= 1.0 ×10-8 )溶液, 其 pH = __ ___, 此碱溶液与水等体积混合后,pH = __ __。 4、1.5×10-2 mol·L-1 NH3·H2O溶液中c (H+ ) = __ _mol·L-1,pH = ___ __。 (K (NH3·H2O) = 1.8 ×10-5 )

1、1.9 ×10-3;2.73。 2、1.4 ×10-2;2.8 ×10-3。 3、9.0;8.85。 4、 1.9 ×10-11;10.72。

第六章:沉淀-溶解平衡

一、判断题

10、一定温度下,AgCl的饱和水溶液中,[c(Ag+)/c]和[c(Cl-)/c]的乘积是一个常数。........................... ............................. ............................. ............................. ( ) 2、任何AgCl溶液中,[c(Ag+)/c]和[c(Cl-)/c]的乘积都等于K( AgCl )。...( ) 3、Ag2CrO4的标准溶度积常数表达式为: K( AgCrO4 ) = 4 [ c ( Ag+ ) / c]2·[ c ( CrO42- ) / c]。....................................( ) 4、难溶电解质的K是温度和离子浓度的函数。................. .............................( )

-17

5、已 知 K( ZnCO3 ) = 1.4 10-11, K( Zn(OH)2 ) = 1.2 ? 10,则在 Zn(OH)2饱和溶液中的c(Zn2+)小于ZnCO3饱和溶液中的c(Zn2+)。.............................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在AgN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达平衡时.. ..................................... ( ) (A) c ( Ag+ ) = c ( Cl- ) ;

(B) c ( Ag+ ) = c ( Cl- ) = [ K( AgCl ) ]1/2 ; (C) c ( Ag+ ) ≠ c (Cl- ) ,[ c (Ag+ ) / c]·[c (Cl- ) / c] = K( AgCl ); (D) c ( Ag+ ) ≠ c (Cl- ) ,[ c (Ag+ ) / c]·[c (Cl- ) / c] 1 K( AgCl )。

-5

2、已知298K时,K( PbCl2 ) = 1.6 ? 10, 则此温度下,饱和PbCl2溶液中,

-c(Cl)为........................ ............................. ............................. .............................( )

-2-2

(A) 3.2 ? 10 mol·L-1; (B) 2.5 ? 10 mol·L-1;

-2-2

(C) 1.6 ? 10 mol·L-1; (D) 4 .1 ? 10 mol·L-1。

-8-15

3、 已知 K( AB2 ) = 4.2 ? 10,K( AC ) = 3.0 ? 10 。 在 AB2 、 AC 均

-3

为饱和的混合溶液中, 测得 c ( B - ) = 1.6 ? 10 mol ·L -1 ,则溶液中c(C-)为 ..... .............. ............................. ............................. ....................................... ( )

-13-13

(A) 1.8 ? 10 mol ·L -1; (B) 7.3 ? 10 mol ·L -1; (C) 2.3 mol·L -1

; (D) 3 .7 mol ·L -1。

-6

4、在Ca3(PO4)2的饱和溶液中,已知c ( Ca2+ ) = 2.0 ? 10 mol·L -1 , c ( PO43- ) =

-6

1.58 ? 10 mol·L -1 , 则 Ca3 (PO4 )2的 K为.. ..........................................( )

-29-12-18-27

(A) 2.0 ? 10 ; (B) 3.2 ? 10; (C) 6.3 ? 10; (D) 5 .1 ? 10。

-5-12

5、 已 知 K( Ag2SO4 ) = 1.4 ? 10 ,K( Ag2CO3 ) = 8.1 ? 10 ,

-10-17

K( AgCl ) = 1.8 ? 10 ,K( Ag I ) = 8.3 ? 10。在下述各银盐饱和溶液中,c(Ag+)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Ag2SO4>AgCl>Ag2CO3>AgI ;(B) Ag2SO4 >Ag2CO3 > AgCl > AgI ; (C) Ag2SO4 > AgCl >AgI > Ag2CO3 ;(D) Ag2SO4 > Ag2CO3 > AgI >AgCl。

1、C 2、A 3、A 4、A 5、B

三、填空题

1、 Fe(OH)3 、Ca3 (PO4 )2的标准溶度积表达式分别为 ? _、 ??。 2、已知K( CuS ) = 6.3 ? 10-36, 则其溶解度为 ?? mol·L-1 ,在0.050mol·L-1 CuSO4 溶液中,CuS的溶解度为 ? mol·L-1 。 3、已知K( Mg3(PO4)2 ) = 1.0 ? 10-25,则其溶解度为 __ _ mol·L-1, 饱和溶液中c ( Mg2+ ) = ?? mol·L-1 。

4、已知K(Mg(OH)2 ) = 1.8 ′ 10-11 ,则Mg(OH)2在0.10 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为__ _ mol·L-1 ;在 ___ _ mol·L-1 NaOH溶液中的溶解度与在0.10mol·L-1 MgCl2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

1、K ( Fe (OH)3 ) = [ c ( Fe ) / c ] ·[ c ( OH ) / c ] ; K ( Ca3 (PO4 )2 ) = [ c ( Ca2+ ) / c ]3·[ c ( PO43- ) / c ]2 。 2、2.5 × 10; 1.3 × 10 。 3、3.9 × 10-6 ; 1.2 × 10-5 。 4、6.7 × 10 ; 1.6 × 10 。

-6

-3

-18

-343+

-3

四、计算题 1、已知K(LiF) = 3.8 ×10-3,K(MgF2 ) = 6.5 ? 10-9 。在含有0.10 mol·L-1 Li+ 和 0.10 mol·L-1 Mg2+ 的溶液中,滴加NaF溶液。(1) 通过计算判断首先产生沉淀的物质;(2)计算当第二种沉淀析出时,第一种被沉淀的离子浓度。 解:

(1) Li+ 沉 淀 时,c( F- ) = 3.8 × 10-2mol·L-1 Mg2+沉 淀 时,c ( F- ) = 2.5 × 10-4 mol·L-1 所 以 MgF2 先 沉 淀 。 (2) Li+ 沉 淀 时, c ( Mg2+ ) = 4.5× 10-6 mol·L-1

-17-38

2、已知K(Zn (OH)2 ) = 1.2 ? 10, K(Fe (OH)3 ) = 4.0 ? 10,在c (Zn2+ ) = 0.68 mol·L-1,c (Fe2+ ) = 0.0010 mol·L-1 的溶液中,要将铁除净,加H2O2将Fe2+氧化为Fe3+,再调节pH值。试计算要将铁除净,而锌不损失,pH值应控制的范围。

1.2?10?17解: Zn (OH)2 开 始 沉 淀 时, c (OH- ) =

pH = 5.62

0.68 mol·L = 4.2 ? 10 mol·L

-1-9-1

Fe(OH)3 沉 淀 完 全 时,c ( OH- ) = mol·L

pH = 3.20 应 控 制:5.62 ? pH ? 3.20

-1

34.0?10?51.0?10?38-11

mol·L-1 = 1.6 ? 10

第七章: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

一、判断

1、2H2O2 → 2H2O + O2 是分解反应,也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所有的分解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 2、 2CCl4 + CrO42- → 2COCl2 + CrO2Cl2 + 2Cl-,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 3、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还原剂失电子。............................. ( ) 4、在3 Ca + N2 → Ca3 N2 反应中,N2是氧化剂。.................. .............................( )

5、理论上所有氧化还原反应都能借助一定装置组成原电池;相应的电池反应也必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CH3CSNH2 + H2O → CH3COONH4 + H2S; (B) XeF6 + H2O → XeOF4 + HF; (C) 2XeF6 + SiO2 → SiF4 + 2XeOF4; (D) XeF2 + C6H6 → C6H5F + HF + Xe。 2、下列电对作为原电池的半电池,不需使用惰性电极的是................................( ) (A) AgCl / Ag; (B)PbO2 / Pb2+; (C) O2 / OH-; (D)Sn4+ / Sn2+。

3、将银和硝酸银溶液组成的半电池与锌和硝酸锌溶液组成的半电池通过盐桥构成原电池,该电池符号是............................. ............................. ...........................( ) (A) (-) Ag | AgNO3 (aq)|| Zn (NO3 )2 (aq) | Zn (+); (B) (-) Zn | Zn (NO3 )2 (aq)|| AgNO3 (aq) | Ag (+); (C) (-) Ag,AgNO3 (aq) || Zn (NO3 )2 (aq) | Zn (+); (D) (-) Ag | AgNO3 (aq)|Zn (NO3 )2 (aq) | Zn (+)。 4、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和原电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从理论上讲,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有可能组成原电池; (B) 只要原电池的两极的电极电势不相等,就能产生电动势;

(C) 电对相同的两个半电池,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能组成原电池; (D) 在一个原电池中,总是电极电势高的电对作正极,电极电势低的作负极。 5、关于Cu-Zn原电池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保持两个半电池中的电荷平衡; (B) 盐桥用于维持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 (C) 盐桥中的电解质不能参与电池反应; (D) 电子通过盐桥流动。

1、D 2、A 3、B 4、C 5、D

三、填空题

1、在NaBH4中,B的氧化值为__ ___ ,H的氧化值为_____。

2、在反应H3AsO4 + Zn + HNO3 → AsH3 + Zn (NO3 )2 + H2O 中,被氧化的物质是___ __, 被还原的物质是__ _ ;氧化剂是__ __ ,还原剂是 ___ __。 3、对任意状态下的氧化还原反应,当相应原电池的电动势E>0V,反应向 进行。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电动势E ______ 关。

4、电对H+/H2,其电极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大而_____ ;电对O2/OH-,其电极电势随溶液的pH值增大而____ 。

1、+ 3; - 1 。

2、Zn; H3AsO4; H3AsO4; Zn 。 3、 正 向; 无。 4、减 小; 减 小 。

四、计算题

1、已知:E( A2+ / A ) = -0.1296 V, E ( B2+ / B ) = -0.1000 V。将A金属插入金属离子B2+ 的溶液中,开始时c( B2+ ) = 0.110 mol·L-1 ,求平衡时A2+和B2+的浓度各是多少?

解 : A + B2+ A2+ + B

平衡 c /(mol·L-1) 0.11 - x x

zE? lgK= 0.0592V K=10.0

c(A2?)/c?c(B2?)/c??K

x0.11?x?10.0 x = 0.100

c ( A2+ ) = 0.100 mol·L-1 c ( B2+ ) = 0.010 mol·L-1

2、已知298K时E( MnO4- / Mn2+ ) = 1.51 V, E ( Fe3+ / Fe2+ ) = 0.771 V。 用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两者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1) 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298K时该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 ; (2) 若开始时 c ( Fe2+ ) = 5.000 × 10-2 mol·L-1, c ( MnO4- ) = 1.000 × 10-2 mol·L-1, V ( Fe2+ ) = 20.00 mL,则反应达到平衡时,需要多少毫升KMnO4 溶液; (3) 平衡时,若c ( H+ ) = 0.2000 mol·L-1, 则 c ( Mn2+ )、c ( Fe3+ )、c ( MnO4- )、c ( Fe2+ )各为多少?

(4) 平衡时E( MnO4- / Mn2+ )、E ( Fe3+ / Fe2+ )各为多少?

解:

(1) MnO4- + 5Fe2+ + 8H+

zE? Mn2+ + 5Fe2+ + 4H2O

lg K= 0.0592V K

= 2.6 ? 1062

?5?(1.51?0.771)0.0592

1

(2) c ( MnO4- ) V ( MnO4- ) = 5c ( Fe2+ ) V ( Fe2+ )

V ( MnO4 ) =

-

(5.000?10?2?20.00?25?1.000?10)mL?20.00mL

(3) 设 平 衡 时 V(总)= 40.00 mL, c ( MnO4- ) / c= x, K

很大。 则

c ( Mn2+ ) / c c ( Fe3+ ) / c

[c(Mn= 5.000 ? 10-3 , c ( Fe2+ ) / c= 2.500 ? 10-2

2+??3+?5+= x,

)/c][c(Fe2+)/c]

[c(MnO 4)/c][c(Fe?3-)/c][c(H?25?5)/c]62?8?K

5.000?10?(2.500?1068)3125x(0.2000)?2.6?10

x = 1.7?10-12

c ( MnO4- ) = 1.7? 10-12 mol·L- 1 ; c ( Fe2+ ) = 8.5 ? 10-12 mol·L-1

c ( Fe3+ ) = 2.500 ? 10-2 mol·L-1 ; c ( Mn2+ ) = 5.000 ? 10-3 mol·L-1

(4) 平 衡 时 E ( MnO4- / Mn2+ ) = E ( Fe3+ / Fe2+ )

2.500?10?2

= 0.771 V + 0.0592 V lg 8.5?10?12

= 1.33 V

第八章:原子结构

一、判断

1、原子轨道就是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这与宏观物体运动轨道的含义相同。.... ......................... ............................. ............................. ...................................( ) 2、在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级只与主量子数n有关,n越大,能级越高。. .................... ............................. ............................. ...........................................( ) 3、原子的s轨道角度分布图是球形对称的。..... ...................................................( ) 4、对任何原子核外某一电子来说,只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确定后,其能量才有一定值。... ................... .................................... ............................. ...............................( ) 5、4f能级对应的量子数为n = 4,l = 3。...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 多电子原子的能量决定于量子数. ...................................................................( ) (A) n; (B) n 和 l; (C) n、l 和 m; (D) n、l、m 和 ms。 2、 原子的核外M层可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 .......................................................( ) (A) 8 个; (B) 18 个; (C) 32 个; (D) 50 个。 3、下列各电子亚层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 8 s; (B) 6 d; (C) 5 p; (D) 2 f。 4、主量子数n=4时,原子轨道的数目最多是. ......................................................( ) (A) 32; (B) 16; (C) 8; (D) 4。

5、关于pz原子轨道角度分布图与电子云角度分布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前者有正、负,后者全为正(习惯上不标出+); (B) 前者为\双球形\,后者为\双纺锤\形; (C) 前者\胖些\,后者\瘦些\; (D) 前者值小,后者值大。

1、B 2、B 3、D 4、B 5、D

三、填空题

1、f原子轨道的主量子数n≥ ____,角(副)量子数l为_____,f原子轨道在空间可有 _____个伸展方向,最多可容纳_____个电子。

2、量子数n = 3、m = 0时,各亚层所填充的最多电子数是_____;n = 4、ms = -1/2 时,各亚层所填充的最多电子数之和是_____;n = 2、l = 1 时,可填 充的最多电子数之和是______;n =3、l = 2、m = -1 时,可填充的最多电子数是_____。 3、每一个原子轨道要由___个量子数规定,它们的符号分别是__ ___; 表征电子自旋方向的量子数共有___个数值,具体数值为__ __。

4、量子数n =2、l = 1、m = 0的原子轨道符号是_ __;n = 4、l = 0、m = 0 的原子轨道符号是_ _;n = 5、l = 2、m = 0的原子轨道符号是__ __;n = 4、l = 3对应的亚层是_ _。

1、4; 3;7;14。 2、6;16;6;2。 3、3;n、l、m;2;+1/2 、-1/2 。 4、2pz;4s;5dz2 ;4f。

第九章:分子结构

一、判断 1、氢氧化钠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 .........................................( )

2、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 3、离子晶体中的化学键都是离子键。.. .............................................................( ) 4、CO分子含有配位键。....... ............................. ....................................................( ) 5、NaCl(s)中正、负离子以离子键结合,故所有金属氯化物中都存在离子键。(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化合物中没有共价键的是....................... ...................................................( ) (A) PBr3; (B) IBr; (C) HBr; (D) NaBr。 2、下列各组卤化物中,离子键成分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 ) (A) CsF > RbCl > KBr > NaI; (B) CsF > RbBr > KCl > NaF; (C) RbBr > CsI > NaF > KCl; (D) KCl > NaF > CsI > RbBr。

3、下列叙述中,不能表示s键特点的是............ .................................................( ) (A) 原子轨道沿键轴方向重叠,重叠部分沿键轴方向成\圆柱形\对称; (B) 两原子核之间的电子云密度最大; (C) 键的强度通常比p键大; (D) 键的长度通常比p键长。 4、下列化合物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的是....... ...............................( ) (A) KF; (B) H2SO4; (C) CuCl2; (D) NH4NO3。

5、NCl3分子的几何构型是三角锥形,这是由于N原子采用的轨道杂化方式是. ................................... ............................. ............................. .............................( ) (A) sp; (B) 不 等 性 sp3; (C) sp2; (D) dsp2。 三、填空题

1、第二周期某元素的卤化物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该元素为___ ___, 它的原子采用__ __杂化轨道与卤素原子X形成__ _ _ 键( s键?p 键 ? ), 分子式为__ __。

2、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是由____ ____线性组合而成,分子中的电子是在___ ___中运动,而不属于某个原子。

3、在高空大气的电离层中,存在着N2+、Li2+、Be2+等离子。在这些离子中最稳定的是___ ___,其键级为___ ___;含有单电子s键的是___ __, 含有三电子s键的是__ _。

4、下列分子BCl3、CCl4、H2S和CS2中,其键角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 __, 其中属于极性分子的是___ ___。

1、B;sp2;σ;BX3。 2、原 子 轨 道; 整 个 分 子。

3、N2+;2.5;N2+、Li2+;Be2+。 4、 H2S < CCl4 < BCl3 < CS2;H2S。

第十章:固体结构

一、判断 1、固体物质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 2、仅依据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半径的相对大小即可决定晶体的晶格类 型。. ............................. ............................. ............................. ................................ ( ) 3、自然界存在的晶体或人工制备的晶体中,所有粒子都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排 列的,没有任何缺陷。............................. ............................. ..................................( ) 4、在常温常压下,原子晶体物质的聚集状态只可能是固体................................( ) 5、某物质可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晶体,这种现象叫做类质多晶现象。........(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p键和分子间力的是....................( ) (A) 金刚砂; (B) 碘; (C) 石墨; (D) 石英。

2、氯化钠晶体的结构为.... ............................. ......................................................( ) (A) 四面体; (B) 立方体; (C) 八面体; (D) 单斜体。 3、下列各组离子中极化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Si4+ > Mg2+ > Al3+ > Na+ ; (B) Si4+ > Al3+ > Mg2+ > Na+ ; (C) Si4+ > Na+ > Mg2+ > Al3+ ; (D) Na+ > Mg2+ > Al3+ > Si4+ 。 4、在离子极化过程中,通常正离子的主要作用是................................................( ) (A) 使负离子极化; (B) 被负离子极化;

(C) 形成正离子时放热; (D) 正离子形成时吸收了负离子形成时放出的能量。 5、下列两组物质:

① MgO、CaO、SrO、BaO ② KF、KCl、KBr、KI

每组中熔点最高的分别是............. ............................. ...........................................( ) (A) BaO 和 KI; (B) CaO 和 KCl; (C) SrO 和 KBr; (D) MgO 和 KF。

1、C 2、B 3、B 4、A 5、D

三、填空题

1、指出下列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的类型:

Ba2+ __ __ e-;Mn2+ __ __ e-;Sn2+ _ _ e-;Cd2+ _ _ e-。 2、钾原子半径为235 pm,金属钾晶体为体心立方结构。试确定每个晶胞内有___个原子,晶胞边长为__ __pm, 晶胞体积为__ _cm3,并推算金属钾的密度为_ _ g·cm-3。(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

3、试判断下列各组物质熔点的高低(用\或\符号表示): NaCl ___RbCl,CuCl____NaCl,MgO ____BaO,NaCl____MgCl2。

4、氧化钙晶体中晶格结点上的粒子为_ _和_ _;粒子间作用力为_ _,晶体类型为__ __。

1、2;9~17;18 + 2;18。 2、2;543;1.60 ×10-22;0.812。3、>;<;>;>。 4、 Ca2+;O2-; 离 子 键;

离 子 晶 体。

第十一章:配合物结构

一、判断

1、价键理论认为,配合物具有不同的空间构型是由于中心离子(或原子)采用不同杂化轨道与配体成键的结果。............................. ............................................( ) 2、已知K2 [ Ni (CN)4 ]与Ni(CO)4均呈反磁性,所以这两种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均为平面正方形。............................. ............................. ..............................................( ) 3、所有金属离子的氨配合物在水中都能稳定存在。............................................( ) 4、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 ........................................( )

1、√ 2、× 3、× 4、×

二、单选题 1、配合物的磁矩主要取决于形成体的.. ................................................................( ) (A) 原子序数; (B) 电荷数; (C) 成单电子数; (D) 成对电子数。

2、某金属离子所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磁矩为μ = 4.9 B. M.或0 B.M.,则该金属最可能是下列中的... ............................. ............................. ...............................( ) (A) Cr3+; (B) Mn2+; (C) Fe2+; (D) Co2+。

3、下列八面体配离子中,中心离子的d电子排布为de6 dr0(t2g6 eg0)的是...........( ) (A) [ Co (CN)6 ]3-; (B) [ CrF6 ]3-; (C) [ MnCl6 ]4-; (D) [ Ti (H2O)6 ]3+。 4、下列关于晶体场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晶体场理论不能解释配位体的光谱化学序; (B) 分裂能小于成对能时,易形成高自旋配合物;

(C) 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的分裂能△0 = 10Dq, 所以八面体配合物的分裂能都相等;

(D) 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为零的配离子也能稳定存在。

5、某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的八面体配合物,晶体场稳定化能为-12 Dq,则该金属离子的d电子构型可能是............................. ..........................................................( ) (A) d3 或 d6; (B) d4 或 d7; (C) d6 或 d9; (D) d3 或 d8。

1、C 2、C 3、A 4、C 5、D

三、填空题

1、从配合物的磁矩判断下列配合物中成单电子数: [Mn (SCN)6]4- μ= 6.1 B. 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_; [Co (NO2)6]4- μ = 1.8 B. 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 [Pt (CN)4]2- μ = 0 B. 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 [MnF6]2- μ= 3.9 B. M. 成单电子数为_______。 2、在[ CuI2]- 配离子中,Cu+采用___ ___杂化轨道成键,Cu+的电子构型为_ _。该配离子的几何构型为__ _ 形, 磁 矩 μ = __ __B. M.。

3、对八面体配合物来说,在确定其中心离子d电子在分裂后的d轨道中的排布时,应考虑__ __ 的相对大小的同时,还应考虑 。 4、 [Co(H2O)6]2+、[Co(H2O)6]3+、[Rh(H2O)6]3+ 的分裂能(△o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 ___;它们的稳定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

1、5;1;0;3 2、sp;3d10; 直 线;0 3、分 裂 能 和 电 子 成 对 能; 能 量 最 低 原 理、 洪 德 (Hund)

规 则、 泡 利 (Pauli ) 不 相 容 原 理。 4、 [Co(H2O)6]2+ < [Co(H2O)6]3+ < [Rh(H2O)6]3+; 同 上。

第十二章:s区元素

一、判断 1、氢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 ............................................( ) 2、常温下H2的化学性质不很活泼,其原因之一是H-H键键能较大。.............( ) 3、在H[Cr(CO)5 ]2 分子中存在着Cr-H-Cr氢桥键。.............................................( ) 4、碱金属熔点的高低次序为Li>Na>K>Rb>Cs。.. ............................................( ) 5、碱土金属氯化物的熔点高低次序为:BeCl2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碱金属氢化物可作为.... ............................. ......................................................( ) (A) 氧化剂; (B) 还原剂; (C) 沉淀剂; (D) 助熔剂。 2、灼烧下列元素形成的可挥发性盐时,火焰呈黄色的是....................................( ) (A) Rb; (B) Na; (C) Be; (D) Mg。 3、下列物质在炼钢炉的钢水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 ) (A) MnSiO3; (B) CaSiO3; (C) Ca3 (PO4 )2; (D) CaCO3。 4、下列物质与水反应,不产生H2O2的是............................. ................................( ) (A) KO2; (B) L i2 O; (C) BaO2; (D) Na2O2。

5、在水中,Li的还原性比Na强,是因为.. .........................................................( ) (A) Li的电离能比Na大; (B) Li的电负性比Na大;

(C) Li的原子半径比Na小;(D)Li+(g)的水合热比Na+(g)的大。

1、B 2、B 3、D 4、B 5、D

三、填空题

1、碱金属氢化物均属于__ _ 型氢化物,受热分解为氢气和游离金属。同族从上至下,碱金属氢化物热稳定性逐渐__ __。

2、稀有气体中,生成化合物最多的是_ __,在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__ _,具有放射性的是_ _ _,最初由太阳光谱中发现的是__ _。

3、CaCO3、Na2CO3 和 BaCO3 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_ _;SrCO3、CaCO3 和 Ca (HCO3 )2 的热稳定性由弱到强的顺序为__ _ _。

4、碱金属氯化物中,熔点最低的是__ __,这是由于 , 造成的。

1、 离 子; 减 弱。 2、氙; 氩; 氡; 氦。 3、Na2CO3、BaCO3、CaCO3;Ca (HCO3 )2、CaCO3、SrCO3。 4、 LiCl;Li+ 极 化 力 较 大,Li+ 与 Cl- 间 极 化 作 用 强,键 型 发 生 转 变。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

一、判断 1、硼在自然界主要以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 2、硼是非金属元素,但它的电负性比氢小。............. ..........................................( ) 3、碳酸盐的溶解度均比酸式碳酸盐的溶解度小。.............................................( ) 4、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它是颗粒状的石墨。.. ..............................................( ) 5、Pb2+、Mg2+ 是无色的,所有的镁盐都是无色的,而铅盐由于极化作用强,能呈一定的颜色。............ .............................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BCl3 是一种............................. ... .............................. ........................................( ) (A) 离子型化合物; (B) 高熔点化合物; (C) 缺电子化合物; (D) 路易斯碱。

2、在温度相同、容积相等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气体A和B。若气体A的质量为气体B的二倍,气体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气体B的0.5倍,则p (A) : p (B) = . ................................................ ............................. ........................................( ) (A) 1/4; (B) 1/2; (C) 2; (D) 4。 3、在SnCl2溶液中滴加少量HgCl2,最终出现沉淀的颜色是.. ...........................( ) (A) 白 色; (B) 黑 色; (C) 棕 色; (D) 黄 色。

4、有三种氧化物:GeO2、SnO2、PbO2,其中能与浓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并使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是.. ..................... ............................. ...............................................( ) (A) GeO2; (B) SnO2; (C) PbO2; (D) 三种氧化物都可以。 5、关于乙硼烷的结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B 原子采用s p3杂化; (B) 含有B-B键;

(C) 四个B-H键共平面; (D) 有二个三中心二电子键。

1、C 2、D 3、B 4、C 5、B

三、填空题

1、硼砂的水溶液是很好的缓冲溶液,这是因为硼砂水解时,溶液中产生等物质

的量的___ __ 和__ __。 已知pK ( H3BO3 )= 9.20,故此缓冲溶液的pH值为_ _;在所形成的缓冲对中,__ __ 是共轭碱。

2、SiF4水解产物是______ 和___ __; 也可能是__ ___ 和___ __。 3、Pb(OH)2是_ 性氢氧化物,在过量的NaOH溶液中Pb(Ⅱ)以__ __ 形式存在,Pb(OH)2 溶于_____ 酸或__ _ 酸得到无色溶液。 4、Pb(Ac)2俗称为____ __,它是____ 电解质。

1、H3BO3;[B(OH)4]-;9.20;[B(OH)4]-。 2、HF;H2SiO3;H2SiF6;H2SiO3。 3、两;[Pb (OH)3]-;

硝; 醋。 4、 铅 糖; 弱。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一、判断 1、氮的最高氧化值为+5,可以推断NF5能稳定存在。........................................( ) 2、在任何条件下,P4O10与水反应的产物都是H3PO4。.......................................( ) 3、砷分族最高氧化值为+5。............................. ....................................................( ) 4、氧族元素氢化物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2O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 叠氮酸的分子式为..... .................... ..................................................................( ) (A) N2H4; (B) H3N; (C) HN3; (D) NH2OH。

2、 NaH2PO4的水溶液呈...................................(B)。 (A) 强碱性; (B) 弱酸性; (C) 弱碱性; (D) 中性。 3、下列溶液分别与Na2S溶液混合不生成黑色沉淀的是. ....................................( ) (A) Pb2+; (B) Sb3+; (C) Co2+; (D) Hg2+。 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 (A) H2O2分子构型为直线形; (B) 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H2O2是弱酸;

(D) H2O2在酸性介质中能使KMnO4溶液褪色

5、某未知液中含有K2SO4或K2SO3,要简便地鉴定它们,最好加入下列试剂中 的...... ............... ............................. ..........................................................................( ) (A) NaCl (aq); (B) Br2 (aq); (C) H2O2 (aq); (D) KOH (aq)。

1、C 2、B 3、B 4、A 5、B

三、填空题

1、气态三氧化硫的分子式为___ ___, 分子构型为 。S原子与O原子间以 __ _ 和 __ 键相结合。

2、在酸性溶液中H2O2可被氧化生成_ __;亦可被还原生成__ ___。

3、As2O3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 __, 它与NaOH溶液作用生成____ ____, 若 调 节 系 统 的 pH 至 5~8, 再 加 入 碘 水 则 生 成_______ 和___ ____。

4、H3PO3 为______ 元酸,其酸性比H3PO4 _______。H3PO3 ___ 还原性,在 H3PO3 分子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1、SO3; 平 面 三 角 形;σ; π46( 大π 键)。 2、O2;H2O。 3、增 大;Na3AsO3 + H2O;Na3AsO4;NaI。

4、 二;

强; 具 有;sp3

第十五章:p区元素(三)

一、判断

1、在氢卤酸中,由于氟的非金属性强,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 ) 2、高碘酸是三元酸。.. ........................ ........................ ...........................................( ) 3、卤化氢沸点高低的次序为 HF < HCl < HBr < HI。...........................................( ) 4、在氯的含氧酸中,随着氯的氧化值增加,其氧化性越来越强。....................(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卤素中电子亲合能最大的是.... ........................ ...............................................( ) (A) Br; (B) Cl; (C) F; (D) I。

2、下列氢化物热稳定性顺序正确的是........................ .........................................( ) (A) HF > HI > HBr > HCl; (B) HF > HCl > HBr >HI; (C) HI > HBr > HCl >HF; (D) HI > HBr > HF >HCl。 3、下列反应可以正向进行的是.. ........................ ...................................................( ) (A) 2HCl + Br2 → 2HBr + Cl2 ; (B) 2F- +I2 → 2I- + F2 ;

(C) 2HBr (g) + F2 (g) → 2HF (g) + Br2 (g) ; (D) 2Br- + I2 → 2I- + Br2。

4、某化合物(a)溶于水呈碱性,加入盐酸产生气体,若加入Pb (NO3 )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另一种化合物(b)的水溶液呈中性,加入盐酸无变化;若加入Pb(NO3 )2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这两种化合物是................... ........................ ........................( ) (A) Na2S 和 NaHCO3; (B) Na2SO4 和 KI; (C) Na2SO4 和 KNO3; (D) Na2S 和 KI。

5、下列试剂中,能同时鉴别六种未知溶液Na2S、Na2S2O3、Na2SO4、Na2SO3、Na3SbS3 和Na2SiO3的试剂是... .................................. ..........................................( ) (A) AgNO3 (aq); (B) BaCl2 (aq); (C) NH3·H2O; (D) 稀 盐 酸。

1、B 2、B 3、C 4、D 5、D

三、填空题

1、固体KClO3是强 _ _ 剂。 KClO3的水溶液 氧 化性。在酸性条件下,KClO3溶液与过量的KI溶液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__ __, 而过量的KCl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 _____。

2、FeCl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____ 和______; CuSO4 溶液与过量KI溶液反应的主要产物是___ _ __ 和_ ___。

3、卤化钠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______ _____;卤化硅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_____ _____。 4、ICl2+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为___ ____ ,杂化方式为____ _, 孤对电子对数为______,离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

1、 氧 化; 几 乎 没 有; I3- 和 KCl;KIO3 和 Cl2。 2、Fe2+; I2 ; [CuI2]- ; I3- 。 3、NaF > NaCl > NaBr > NaI; SiF4 < SiCl4 < SiBr4 < SiI4。

4、 四 面 体 形;sp3 ; 2 ; V 形。

第十六章:d区元素(一)

一、判断 1、所谓内过渡元素指的是d区元素。........................ ...........................................( ) 2、ds区元素原子的次外层都有10个d电子。. ...................................................( )

3、铁(Ⅲ)、钴(Ⅲ)、镍(Ⅲ)氧化性强弱的次序为:Fe(Ⅲ)>Co(Ⅲ)>Ni(Ⅲ)。...( ) 4、ⅥB族中各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为(n-1)d5ns1。. ...............................................( ) 5、经过灼烧的Al2O3、Cr2O3、Fe2O3 都不易溶于酸....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下列金属中,硬度最大的是.. ........................ ....................................................( ) (A) W; (B) Cr; (C) Mo; (D) Ni。 2、 下列氢氧化物中,颜色为白色的是. ........................ .......................................( ) (A) Cr (OH)3; (B) Mn (OH)2; (C) Fe (OH)3; (D) Ni (OH)2。 3、下列各组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 .......................................( ) (A) S2- 和 Fe3+; (B) Sr2+ 和 Cr2O72-; (C) Ag+ 和 H2PO4-; (D) I- 和 Fe3+。 4、下列各物质分别与酸化了的KMnO4 (aq)混合,不能变成近乎无色溶液的是. ................................... ........................ ........................ .......................................( ) (A) Na2O2; (B) NaNO2; (C) Na2SO3; (D) NaI ( 过 量 )。 5、在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分别通入 H2S, 有沉淀生成的是......................( ) (A) Cr3+; (B) Mn2+; (C) Fe3+; (D) Co2+。

1、B 2、B 3、B 4、D 5、C

三、填空题

1、多数过渡元素的离子___ ___ 未成对电子,所以相应的化合物具有______ 磁性;___ __的d电子数越多, 磁矩μ也___ ___。

2、铬绿的化学式是__ ____, 铬酐的化学式是________, 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___ ____, 红矾钠的化学式是___ ___。 3、MnO的沸点比Mn2O7 的 ,因为 。 4、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溶液中测定Fe2+ 时,应用______ 酸调节pH 值, 如果用HCl (aq),将会使测定结果Fe2+ 含量偏_______。如果滴定时,pH值偏高,将使测定结果____ ___。若改用硝酸,则使测定结果偏____。

1、有; 顺; 未 成 对; 越 大。 2、Cr2O3;CrO3;Fe (CrO2 )2;Na2Cr2O7。

3、 高;MnO 是 离 子 晶 体, 而 Mn2O7 是 分 子 晶 体。 4、 硫; 高; 无 法 确 定; 低。

第十七章:d区元素(二)

一、判断 1、铜、银、金均可以单质状态存在于自然界 。.... ................. ............................... ( ) 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够的浓盐酸可以形成绿色的[ CuCl4 ]2-。....................( ) 3、锌族元素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Zn > Cd > Hg。............... ........................( )

2+2+33

4、[ Cu (NH3 )4 ] 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u 以 sp 杂化轨道与NH形成配位键。........................ ........................ ........................ ...........................................( ) 5、AgNO3试液应存放于棕色瓶中。..................... ........................ ........................( )

1、√ 2、× 3、√ 4、× 5、√

二、单选题 1、金属银的表面失去光泽通常是由于形成了.............................. ........................( ) (A) Ag2O; (B) Ag2S; (C) Ag2CO3; (D) Ag3N 。

2、下列化合物中颜色为黑色的是........................ ........................ ........................( ) (A) CuO; (B) Cu2O; (C) CuCl ; (D) CuI 。 3、下列试剂能使Cu(OH)2完全溶解的是.............. ........................ ........................( ) (A) 稀 NaOH (aq) ; (B) Na2S (aq) ; (C) 浓 NH3 (aq) ; (D) K2CO3 (aq) 。

4、下列氢氧化物最易脱水的是............................. ........................ ........................( ) (A) Cr (OH)3 ; (B) AgOH; (C) Cd (OH)2; (D) Cu (OH)2。 5、下列试剂可用于分离 Al3+ 和 Zn2+ 的是................................ ........................( ) (A) NaOH; (B) Na2S; (C) NH3·H2O; (D) KNCS。

1、B 2、A 3、C 4、B 5、C

三、填空题

1、ds区元素中导电导热性最好的是__ __,延展性最好的是__ _,熔点最低的是 __ __,化学性质最活泼的是 __ __。 2、AgNO3溶液与过量的氨水反应生成 _色的__ _,该物质具有 性,可与葡萄糖溶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而在试管中形成_ ____。

3、在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CN (aq),溶液的颜色由____色变为____色,并有__ _气体生成。在所得溶液中通入H2S,将_____黑色硫化物沉淀生成 。 4、氧化锌是___色固体,属于____性氧化物,它___溶于盐酸,____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1、Ag ; Au ; Hg ; Zn 。 2、 无 ;[ Ag (NH3 )2 ]+ ;氧 化 性 ; 银 镜 。 3、蓝; 无;(CN)2;无。 4、

白;两;能;能。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第五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每课练习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