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2025-04-29

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 课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 ○物物交换的困难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教 学 目 标 ○商品流通。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通过简要概括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培养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教学重 点 教学难 点 教学时 数 教学方 法 1、商品的含义;2、货币的本质和两种基本职能。 年 月 日 星期 货币的本质和纸币的发行 1—2课时。 讲授法;活动探究法;情景活动教学法;讨论法。 1 / 8

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货币的本质 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与一般等价物的产生 板 书 设 计 揭 开 货 币 的 神 秘 面 纱 货币的含义与本质 价值尺度 货币的基本职能 流通手段 货币的其他职能 纸币的优点及含义 纸 币 纸币的发行规律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2 / 8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及其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教学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课本上第4页的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第4页三个思考题。 3 / 8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河南省郑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数学(理)试题(扫描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