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秋季高三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25-04-28

2017年秋季高三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 150分钟 总分 150分

第 I 卷 阅读题(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分享经济的诞生,源于社会资源的过剩。

从工业革命时代开始,所谓的“发展”即生产效率提高、投资不断加大,从而带来产量的增加。 这样的“发展”基于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社会物资是短缺的。时至今日,工厂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东西。直到某一天,我们发现生产出的东西已经远远大于我们的需要,我们把已经存在的东西重新分配。

此时,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可以分离,拥有一件物品的人和使用这件物品的人可以不是同一个人。这样物资就可以得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从而成为一种商业模式:拥有多余物资的人们,可以把物资的使用权让渡给不拥有物资的人,作为回报,后者给予前者一定的报酬,而提供这个服务的平台,也可以从报酬中抽取一定比例的佣金。

分享经济由此产生。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分享经济的创业者们,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细分领域的平台,供物资的所有者发布和分享,帮助有需要的人找到物资。不经意间,我们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出现了分享经济的身影。分享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消费方式,在许多领域,也都出现了不同的模式。

那么,分享经济究竟改变了什么呢?

首先,它改变了供给端。分享经济让产品的供给方从机构变成了个人。比如,原来人们出去旅行,只能住酒店集团提供的酒店,而分享经济让个人房主也可以提供相当于酒店的服务。原来人们只能坐出租车公司提供的车子,现在则还能坐个人开的私家车。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人们旅行的时候可以住各种风格的房子,人们出行的时候可以坐各种不同的车型,遇见各种性格的司机。 如今人们个性化的诉求越来越高,分享经济正好可以满足这一点。

其次,它让个人崛起。分享经济降低了个人“微创业”的门槛,让人们可以更简单地实现“微创业”——利用业余时间,做个小房主,做个专车司机,都是简单方便的“微创业”。 用户对个性化的需求,让作为供给端的个人,能够有空间发展自己的个性。比如,加入网络商店平台的手工艺者,可以把自己的个性作品售卖给匹配的人。伴随着“微创业” 的门槛降低和个性化被鼓励,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而每个人能力的激发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更大推动力。

最后,它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分享经济让资源被更加合理地分配给需要的人。

这对于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是极大的保护。据统计,每多一辆被充分利用的Uber

第 1 页 共 10 页

车辆,就可以从路上去掉8辆车子。这就意味着更少的拥堵、更少的雾霾和更少的能源消耗。

(摘编自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重新定义分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工业革命时代与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形式虽然不同,最终目的都是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

B.一女孩把自己穿过几次又不喜欢的衣服在淘宝上以二手衣形式卖给买衣人。这体现了分享经济的特征。

C.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成熟和迅速普及,使得物品的“拥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分享经济由此产生了。

D.随着人们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微创业”变得简单而易实现。人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在分享经济中获利。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分享经济在近些年才火起来。我们所熟悉的房屋租赁,就是典型的分享经济。 B.分享经济一方面带来了产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分享经济由于“ 拥有权” 和“ 使用权” 的分离,产品的拥有人和使用人不是同一个人。

D.分享经济极大地提升了产品的丰富度和个性化水平,也让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分配。

3.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首先分析了分享经济产生的背景,接着从三个维度阐述了分享经济给经济、生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B.文章运用例证法,通过个人房主和私家车主的例子,阐述了分享经济提供的产品具有丰富度和个性化特点。

C.文章通过阐述分享经济的产品重新分配属性,表达了共享经济具有促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公平的功能。

D.文章从个性化的需求、“ 微创业” 的兴起、自然资源的保护等方面逐层论述了分享经济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 6题。

租个儿子过年

宗利华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 启事的内容别具一格,“期望一名有爱心有亲情观念的男孩子和我们一道过除夕之夜。”署名是,一对年迈的老人。

他笑了。毫无疑问,那个地方太适合他当前的处境了。于是,他给老人打电话,说明自己的意思。那端的女人显得异常兴奋!他听女人说,老头子,终于有人打电话来了!

按照地址,他敲开了那家的门。是一个在这座边远小城常见的四合小院。迎接他

第 2 页 共 10 页

的两位老人比他想象的还要老,头发都花白了,而且步履蹒跚。

他正不知道称呼什么才好,却见女主人眼圈发红,张着双手,嘴角抽动着说,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他觉得什么部位被猛地敲击了一下,眼睛就潮润了。他不由自主就脱口而出,妈,儿子回来了!他一下想起自己的母亲了。

于是,一切顺理成章了,他被父母拥着走进屋子。一进屋,那股家的感觉就扑面而来。

母亲敲打着他身上的尘土,父亲不动声色地递过一杯红糖水。他开始逐渐进入角色。母亲领着他说,你的房间早就为你收拾好了,一切都是老样子。这边是洗手间,这边是厨房。你先洗一洗。然后,咱一起包水饺。

他洗了一把脸,一边擦着,一边踱进了他的房间。突然视线里就出现了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

那是我们的儿子。他一回头,就发现老头站在身后了。但老人说过这句,就闭了嘴。 这时,母亲在外面喊起来,洗好了没有,你们爷俩在那里磨蹭什么?老头马上换了脸色,笑着说,好了,我们就去。

水饺馅是早调好了的。母亲已在擀皮儿了。擀面杖在她的手下发出欢快的声音。他挽挽袖子,坐下来,开始揉面。以往春节,在家里就是这份情景。父亲的任务是烧水,这是一项轻快活,倒上水,打开炉子,就没事了。于是坐在一边,安静地瞧着娘俩快乐地忙活。母亲开始讲一些琐碎事情了。那些事情,他并不感兴趣,但他知道母亲喜欢,所以就听着,有时他会插问一句,母亲就把手里的活暂放一下,瞧着他,跟他解释。

水饺出锅以前,是要放鞭炮的。

母亲的情绪在这时达到了顶点。她站在屋檐下,看着夜空里烟花缤纷,脸上漾着光芒。指挥着说,咱们也可以点鞭炮了。于是,他点燃了,母亲竟拍着手到院子里来了,而且,在鞭炮声中,孩子般地跳起来!

然后,一起吃水饺,一起看春节晚会,一起说着笑着。直到母亲累了。母亲说,我真高兴啊!可我是真累了。父亲走过来,说,你得休息一下了。

他在那天晚上睡得非常踏实。连日的疲惫一扫而光了。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进窗口时,他突然醒来,一下子坐起。半天才清楚了发生的事情。

那对老人看上去神情黯然了。母亲走过来,给他系系扣子,说,孩子,我知道,无论怎样,我不会取代你母亲在你心中的位置,记着,漂泊在外的时候,常给父母打个电话,抽空儿回家看看他们……他觉得眼眶一热,看到母亲泪水下来了,于是伸手轻轻地替她擦拭,一边点着头,我知道了。

老头送出来,悄悄地掏出一张钱,说,真的非常感谢你,这是你的报酬,我们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了。

他坚决不肯要。他说,你们已让我明白太多东西了。

老头仍道着谢,是你了了我们一份心愿。你大妈,她实际上,活不了几天了,她得了癌症!她最大的心愿就是陪儿子在除夕夜再吃一顿她包的饺子。可我们的儿子,他,再也吃不到了。

他根本没听清老人后来在说什么,在那一瞬间,他忽然觉得自己变了模样。

第 3 页 共 10 页

辞别了老人,他飞快地奔向电话亭,拨通了自家的电话。话筒里传来老母亲的声音时,他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一下子叫出了他的名字!母亲没听到他说话,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了!

半天,他哭着说,妈,我想回家! 电话亭里的小姐莫名其妙地瞧着他。

她当然不可能知道,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

(选自微型小说集《租个儿子过年》 东方出版社)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小说中间插入“一张放大的照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男孩”情节,巧妙交代了老人租儿子过年的原因,同时揭示了社会对失独家庭缺少应有的关爱。

B.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了一个最终被温暖的家庭、温馨的亲情所感化的在逃犯形象,这说明有温度的亲情比冰冷的法律更有感召作用。 C.“ 看到那则启事,他的眼睛亮了一下。”小说从侧面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明他对 逃亡生活已经厌倦,渴望回归家庭的温暖。

D.春节浓浓的氛围起到烘托渲染的作用,既有失独老人对家庭亲情人的渴望,也突出小说主人公“他”对家庭温馨的向往。

5.小说以“租个儿子过年”为标题,结合小说内容,试简要分析标题的作用?(5 分)

6.小说结尾点出“这个打电话的人是一个在逃犯”,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 9 题。 材料一

采用所有数据而不是样本数据,增加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甚至挽救或者延长了人的生命,这就是大数据的魅力所在。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大数据的最大弊端就是隐私。Google、Yahoo!、微软搜索以及其他许多搜索引擎,使得所有人仅在搜索框中键入一两个关键字就能访问这些网页。然而在不经意间,搜索引擎记住了许多,比网上发布的信息多得多。Google能识别出我们每个人在什么时候搜索了什么的,以及我们可能觉得足够准确并点击进去的搜索结果是什么。毫不夸张的说,Google对我们的了解比我们自己能够记住的还要多。

他们得到了我们如此之多的隐私(并非我们自愿给予的),我们完全处于赤裸的状态(虽然Google等都对他们存储的信息进行定期的删除)。我们的隐私不再隐私。大数据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我们埋下了巨大隐患。

(摘编自张坤芳《论大数据时代的利与弊》)

材料二

第 4 页 共 10 页

在当下中国,对个人信息的各种商业利用已远远走在了隐私保护前面。登录电商网站,推荐商品多是依据浏览痕迹;打开微博微信,广告投放定向植入;打开理财客户端,首页也因人而异……通过对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信息,被不少企业视为理所当然的商机,然而在隐私保护方面鲜有人投入同等的关注,这无疑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隐私保护的粗放滞后,与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现状显然是不匹配的。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跑,如果任由信息流像脱缰野马一样,迟早会对公民个人生活产生破坏性影响。

个人信息保护不能纯粹指望约定俗成的自律,而要通过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之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目前流行的“个人许可”监管模式,搜集者的责任仅限于征得所有人的同意,并告知用途,而许可者无法确认信息的最终流向,权利和责任是失衡的。政府部门联合开展隐私条款专项工作的意义,不只是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进一步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的监管,更重要是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摘编自《让隐私保护跟上大数据时代》2017 年 8 月 3 日《人民日报》)

材料三

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指出,大数据时代可以不断采集数据,当看起来是碎片的数据汇总起来,“每个人就变成了透明人,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云端全部都知道。”他据此提出了大数据时代保护个人隐私的三原则。 第一,虽然这些信息储存在不同的服务器上,但你们觉得这些数据的拥有权究竟属于这些公司还是属于用户自己?在他看来,这些数据应该是用户的资产,这是必须明确的,就像财产所有权一样,以后个人隐私数据也会有所有权。第二,利用万物互联技术给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公司,需要把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和传输,这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第三,如果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所谓“平等交换、授权使用”,泄露用户数据甚至牟利,不仅要被视作不道德的行为,而且是非法行为。

(摘编自白雪《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如何保护》2014 年 9 月 25 日《中国青年报》) 7.下列关于大数据时代与个人隐私保护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大数据的魅力在于它采用的是所有数据而非样本数据,这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方法和能力,甚至挽救或者延长了人的生命。 B. 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个人信息的商业利用与隐私保护的发展进程并不同步,其中隐私保护相对粗放滞后。 C. 中国在智慧物流、移动支付等垂直领域全球领先,是世界上产生和积累数据体量最大、类型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D. 约定俗成的自律对个人信息保护已经没有用处,只能依靠具体而微的制度建设使个人信息保护变成一项可以积极主张的权利。

8.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较为合理的两项是(5 分) A. 大数据最大的弊端在于对用户隐私保护的问题。运营商高度重视,其中 Google 已采取措施对用户的隐私进行了有效保护。

第 5 页 共 10 页

B. 很多企业重视通过对人们浏览记录、点击频次的统计分析,从中挖掘出性别、职业、喜好、消费能力等商机信息,然而对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却缺乏关注。 C. 在具体政策层面上要进一步明确对数据搜集使用者的监管,要完善隐私保护的政策框架,要在个人生活、商业利益、社会治理之间寻求可能的平衡。 D. 大数据时代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埋下了个人隐私透明化的巨大隐患,每个人在干什么、想什么,云端全部都知道。

E. 如果企业要使用用户的信息,一定要让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要“平等交换、授权 使用”,不能泄露用户数据,也不能用之谋利。

9.为怎样才能在大数据时代有效保护个人隐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 分)

二、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褚翔,字世举,河南阳翟人。曾祖渊,齐太宰文简公,佐命齐室。祖蓁,太常穆子。父向,字景政。年数岁,父母相继亡没,向哀毁若成人者,亲表咸异之。既长,淹雅有器量。

高祖践阼,选补国子生。起家秘书郎,迁太子舍人、尚书殿中郎。出为安成内史,..还除太子洗马、中舍人,累迁太尉从事中郎、黄门侍郎、镇右豫章王长史。顷之,入为..

长兼侍中,向风仪端丽,眉目如点,每公庭就列,为众所瞻望焉。大通四年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卒官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曰弘治推华子嵩惭量酒归月下风清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翔初为国子生,举高第。丁父忧。服阕除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宣城王主簿。中.....大通五年,高祖宴群臣乐游苑,别诏翔与王训为二十韵诗,限三刻成。翔于坐立奏,高祖异焉,即日转宣城王文学,俄迁为友。时宣城友、文学加它王二等,故以翔超为之,时论美焉。

出为义兴太守。翔在政洁已,省繁苛,去浮费,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树,积年枯死;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寻征为吏部郎,去郡,百姓无老少追送出境,涕泣拜辞。

翔居小选公清,不为请属易意,号为平允。俄迁侍中,顷之转散骑常侍,领羽林监,侍东宫。出为晋陵太守,在郡未期,以公事免。俄复为散骑常侍,侍东宫。太清二年,迁守吏部尚书。其年冬,侯景围宫城,翔于围内丁母忧,以毁卒,时年四十四。诏赠本官。

翔少有孝性。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

(节选自《梁史·褚翔传》)

【注】?弘治:即杜弘治,古代美男;?小选:吏部郎的别称。

第 6 页 共 10 页

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四年/ 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 三年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 其略曰/弘治推华/ 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 风清琴上/ 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B.四年出/ 为宁远将军北中郎/ 庐陵王长史三年/ 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 其略曰/弘治推/ 华子嵩/ 惭量酒/ 归月下/ 风清琴/ 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C.四年/ 出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长史三年/ 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其略/ 曰/弘治推华/ 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风清/ 琴上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D.四年出/ 为宁远将军北中郎庐陵王/ 长史三年卒官/ 外兄谢举为制墓铭/ 其略曰/弘治推华/ 子嵩惭量/ 酒归月下/ 风清琴上/ 论者以为拟得其人。 11.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洗马,洗,通假于“先”,洗马也就是先马,意思是在马前做先导,是规谏太子的官职。例如晋代的李密,唐朝的魏征等。

B.“服阙”指古人在朝中为官,若遇父母去世,一般回家守孝服丧三年,待丧期满,除去孝服,才可以重新出来做官。 C.“践阼” ,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后称皇帝“即位”“登基”为“践阼” ,后来封侯也可以使用。

D.“国子生”又称国学生,也包括在国子监肄业的学生。国子生主要是官员的子弟,他们多数会参加科举入仕,也有被直接授予官职的。 12.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禇翔几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他哀痛欲绝,面容消瘦,亲戚们都感到惊异,等到长大后,他学识渊博性情儒雅有气量。

B.文才出众。梁武帝越级提拔他为宣城王文学之后,一次,梁武帝在乐游苑召集群臣宴饮,下诏命褚翔和王训作二十韵诗,褚翔一挥而就。

C.为官清廉。在地方,他廉洁自守,减少繁杂苛刻的政令,废除不必要的开支;在吏部,他公正清廉,不因别人的请托而改变自己的主张。

D.受百姓爱戴。他被征召为吏部郎,离开郡县时,百姓无论老少都追随着送他出境,人们哭泣着与他拜别告辞。 13.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翔至郡,忽更生枝叶,百姓咸以为善政所感。及秩满,吏民诣阙请之,敕许焉。(5分)

(2)为侍中时,母疾笃,请沙门祈福。中夜忽见户外有异光,又闻空中弹指,及晓,疾遂愈。咸以翔精诚所致焉。(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 题。

送李端

第 7 页 共 10 页

[唐]卢纶

故关 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①故关:故乡。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悲”紧承上句脱口而出,应接自然,看似平淡,却为本诗定下了深沉感伤的基调,起了提挈全篇的作用。

B.“人归暮雪时”与上句照应。“人归”照应“路出”、“暮雪”照应“寒云 ,自然和谐,与上句构成一幅完整的严冬送别图。

C.“少孤为客早”,诗人从“少孤”、“为客早”的角度,感叹友人小时丧父,身世飘零,从侧面表达对友人漂泊颠沛之苦的同情。

D.“风尘何处期”,诗人运用反问的手法,将笔锋转向对未来的预卜,写出了感情上的余波。含蓄委婉,言有尽而意无穷。

E.在严冬送别友人,诗歌全篇采用白描手法绘景抒情,语言自然,哀婉动人。全诗淡雅沉郁,情真意切,回味无穷。

15.尾联中的“泪”中包含了哪些情感?(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5 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孔子提倡“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面对别人的长处和短处,我们正确的态度是“ , 。”

(2)在谈话过程中,突然的安静比嘈杂的会场给人的感受更深,现在人们常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一句来比喻这种场景。 (3)《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文天祥民族气节以及舍生取义生千古名句是 “ ? 。”

第Ⅱ卷 表达题(80 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①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

②如果校园足球能够突破现有瓶颈,推进体育真正融入、回归到教育体系之中,无需拔苗助长,足球苗子自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

③《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第 8 页 共 10 页

④1992年11月17日这个冬天的早晨,路遥那双一生紧握着陕北的大手松开了,一个想要诉说的声音归于缄默,一个苍劲的手势在半空中戛然而止。 ....

⑤中国电影人的专业素质良莠不齐,因此冯小刚、张国立等人欲创办电影职业学校....来提升电影创作队伍的水准。

⑥世界把他忘了,他也好像忘了世界,从37岁至50岁,他只是和他的学生们厮守,优哉游哉,聊以卒岁。 ....

A. ①②③ B. ②④⑥ C. ①②⑥ D. ②⑤⑥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是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书”,其中思想的深刻,能够穿越时空,触及每一代人的心灵,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B. 去年中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达 3. 5 万亿元,有 6 亿人参与分享,有预测认为,未来几年,共享经济将保持年均不低于40%左右的增速。

C.被誉为“绵阳的维多利亚港”的三江码头整体建筑自从完工以后,美丽绵阳又多了一张城市宣传名片。

D. 在20世纪上半期“革命与战争”的语境下,聚焦这一时期中小学历史、社会教科书,你会发现书中有关民族问题的叙述是如此意趣盎然。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 分) A. 李明将自己的作文交给文学社王老师说:“奉上大作一篇,我才疏学浅,文中谬误一定不少,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B. 我今天作为一个长者跟你们讲,也许有人会说这老家伙是在倚老卖老,但是我见得太多了,我有必要告诉你们一点人生的经验。

C. 我令郎今年高考取得优异成绩,考上了他心仪的大学,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代表全家 对您表示衷心地感谢。

D. 今天活动也是两校师生的一个交流平台,我校文学院李教授也来到这里,并就今天的话题发表高见,请大家洗耳恭听。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 分)

① ,不提更远的传说,只凭史籍记载,周代的宫廷教育科目有“礼、乐、射、御、书、数”六项——“书”是识字,当然属于语文;“数”的教科书《九章算术》一直与“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学)同科,是用语文的方式编写的;“礼乐”要训练,但观念、规范写在经书上,也要阅读文本,理解文意,其实也是高级语文。当时的宫廷教育分文武两科,② ;但是,“射御”在“礼乐”的覆盖下,也是要阅读和理解文本的。所以,③ 。西周至今3000余年,不可谓不早。中国古代社会制度都是帝制,虽然固化,但上古、中

第 9 页 共 10 页

古到近古,内在的变化也很复杂。社会变,语文不能不变;但是,这样一门古老的课程,自然会有万变不离其宗的中国体式,保留着太多的传统,也形成了太多的习惯。 21. 下表列举的是部分产品在中国参与自主制造前后的国际市场价格,请根据该表内容,写出两条结论。(6 分)

品名 石墨烯 通讯交换机的面板 水泥厂磨机减速机 15英寸液晶面板 烷烃类气体

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参与制造前的价格 5000元/克 20万元/块 1000万元/台 260美元/个 45000元/公斤 中国参与制造后的价格 3元/克 1万元/块 300万元/台 60美元/个 28000元/公斤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将之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

活动发起者称,其宗旨是推动城市里阅读,推动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这一活动赢得了不少赞许,有人喜欢这种新颖的方式,觉得“读书也可以很好玩”;但也有人认为随意丢书,影响出行,也不见得能捡回阅读习惯;也有人说,“丢书大作战”不过是山寨英国演员艾玛·沃森在伦敦的“地铁藏书”创意的营销手段。也有人认为……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除诗歌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 10 页 共 10 页


2024年秋季高三年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翻译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