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2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一)

2025-04-29

第十四章 欧姆定律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知识点一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05·庐江县)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电压的关系\中: (1)我们首先会提出什么问题? ; (2)你或同学们有什么猜想?请说出来: ; (3)在设计实验时,需改变电压,你和同学们在实验中是采用什么办法的?(说出所用的器材和方法) ;

(4)通过分析记录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2、在电阻不变的条件下,实验中三个阶段的电路自左至右如图12—2—1所示,测得的读数如下表:

(1)研究这些数据,找出电流强度和电压关系。

(2)在这个电路中产生2A电流,需要加多大电压? (3)电路中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4)若换用较大阻值的电阻,安培表读数怎样变化?

图12—2—1

3、(04·万州)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实验中,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压的电阻,分别得了如下两组数据:

分析表1所列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一定时 。 分析表2所列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4、(04·黑龙江)图12—2—2是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至 端;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由5Ω变为10Ω时,为使R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片应

向 端滑动。

5、(05·贵阳实验区)我们已进行过\科学探究;欧姆定律\, (1)请你在上边方框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2).①由于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必须保持其它因素不变,即采用了 法。

②图12—2—3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像,其中表示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变化的图像是 图;表示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图像是 。(选填\甲\或\乙\

图12—2—3

(3)在探究过程中,使用滑动变阻器的目的是 和 。

(4)实验的结论是.① 。 ② 。 知识点二 欧姆定律 5、(05·汕头市)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为 ,在电压U一定的条件下,导体的电阻R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I越 。两个电阻R1和R2(R1>R2)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通过R2的电流。

6、对于一段导体来说,关于 的物理意义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B、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C、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之比

D、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通过的电流成反比

7、在一段导体两端加2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4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如果在它两端不加电压,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______A,这段导体的电阻是______Ω。 8、(05·福建省课改区)一只电流表,在指针指到最大值0.6A时,它的两端电压为75mV,电流表的电阻是多少Ω?当指针指到0.4A时,电流表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知识点三 欧姆定律的应用 9、一段铜线的电阻为R,两端电压为U,通过电流强度为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由铜线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决定 B.R的大小与U有关 C.铜线的电阻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 D.R的大小与I无关

10、将一个阻值R=1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中,当R两端的电压是3V时,R中的电流是 A;当R两端的电压是6V时,R中的电流是 A;如果R中的电流是100mA,那么R两端的电压是 V。

11、当加在某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6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为0.5A,则导体的电阻为 Ω;若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为12V,则该导体的电阻为 Ω。

巧练方法 事半功倍

方法技巧一 “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中的应用。 12、(05·长沙市)物理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法”等科学方法。在下列研究实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的是 ( )

A.研究电流的形成原因时,将电流与水流相比较,从分析水流的形成入手来分析电流的形成

B.研究电流的大小时,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大小来判断电流的大小

C.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时,求出电路的总电阻,用总电阻产生的效果来代替所有电阻产生的总效果

D.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大小关系时,保持电阻大小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值,观察电流如何随电压变化而变化

14、(05·长春市)

方法技巧二 应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首先应该通过画电路图分析明确电阻的串、并联并将已知条件在图上注明。

15、电阻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用电压表测得R1、R2两端电压分别是8V和2V,已知R1的阻值是2KΩ,则R2的阻值是多少?

16、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用电流表测得R1、R2的电流分别是0.2A和40mA,已知R2的阻值是0.1KΩ,则R1的阻值是多少?

17、如图12—2—4所示,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8A,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到0.6A,已知R2的阻值为2Ω,求R1的阻值及电源电压。

方法技巧三 在应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电路中电表示数变化时,必须从变量入手,以不变量为参考量进行分析。

18、如图12—2—5所示,若闭合开关,则( ) A、两只表的示数都减小 B、两只表的示数都增大 C、两只表的示数都不变

D、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图12—2—5 图12—2—6 图12—2—7 19、如图12—1—6所示,电源电压6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0Ω。当S闭合时,滑片P从a端向变阻器的中点c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 ,电流表的示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滑片P移到c点时,通过Rac的电流为 A。 20、(03湛江市)如图12—2—7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是:()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拓展思维 提升素质

能力点一 应用数学图象处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21、(04·大连)某同学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了如图12—2—8所示的一个图象,下列结论与图象相符的是( ) A、电阻一定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B、电阻一定时,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C、电压一定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D、电压一定时,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

图12—2—8 图12—2—9 22、(05湛江市课改实验区)小明在探究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得到了如图12—2—9所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甲、乙两个电阻之比R甲: R乙=________;并能得出如下的结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点二 综合应用学科内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从欧姆定律可以导出公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电压增大2倍时,电阻R增大2倍

B、当电流强度增大2倍时,电阻R减小为二分之一 C、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值不为零 D、当电压为零时,电阻R也为零

24、(04·苏州市)如图12—2—10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6Ω,R2=12Ω,已知通过电阻R1的电流I1=0.5A,求:

⑴120s内通过电阻R1的电荷量Q ⑵干路中的总电流I

图12—2—10 图12—2—11 25、(04·安徽省)如图12—1—1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2V保持不变,电阻R1=5ΩR2=1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 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 A。

能力点三 通过实验探究欧姆定律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04·苏州市)为了研究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某导体元件L的电学特性,小明和小华通过实验,测得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U/V 0 1 2 3 4 5 -30 20 80 180 320 500 I/(×10A) 观察表中的实验数据,小明、小华对I与U间的关系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甲: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猜想乙: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可能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猜想丙:加在导体元件L两端电压可能与通过它的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经分析与论证,你认为,表中的数据支持上述哪种猜想?答: 。 通过导体元件L的电流I与加在它两端电压U之间的关系式应是:I= 。 27.〔05年广东省茂名课改实验区)现要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关系”但没有滑动变阻器,只有新的干电池5个,阻值5Ω电阻5个,电流表(0~0.6A~3A)1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给出的实验器材完成该实验的探究。 ⑴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探究电路图。 ⑵写出你进行实验探究的步骤:

⑶在某次实验中,电流表示数如图12—2—12所示,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A.

图12—2—12 28、(05·安徽省课改区)现要保持电压U不变,探究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情况. ( 1 )要求:第一次是把15Ω的电阻接人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 . 5V ,读取电流表示数,请你根据要求在图12—2—13中连接第一次实验所需的电路.

( 2 )若将15Ω的电阻换成10Ω的电阻后,

a .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将 。 b .按照你连接的电路,你应该向 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并详细叙述你接下来的操作过程: 。

能力点四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9、甲、乙两根导线分别通过2A和3A的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导线的电阻大

B、乙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大 C、通过乙导线的电荷量大 D、通过乙导线的电流大

30、把两个电阻R1、R2串联在电路中,R1=12Ω,R2=9Ω,在相同通电时间内,通过R1、R2电荷量之比为 ,R1、R2两端电压之比为 。

31.导体两端的电压是4V,通过的电流强度是0.8A,如果使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那么导体的电阻和电流强度分别是[ ] A.5Ω,1.2A B.5Ω,2A C.7.5Ω,0.8A D.12.5Ω,0.8A

32、如图12—2—14所示,已知电阻R1=6Ω,通过R2的电流强度I2=0.5A,通过R1和R2的电流强度之比为I1:I2=2:3求R2的阻值和总电压U。

图12—2—14 33、(05北京)

34、(05临沂市课改实验区)孙楠同学用如图12—2—15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他先后将5Ω、15Ω和25Ω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下表)。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

图12—2—15

问:(1)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 (2)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


14.2.2 科学探究: 欧姆定律(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最全复习资料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