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2025-04-26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例2。 教材分析:

本例采用天平的原理,让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物体同样重,从①图看出1个西瓜4千克,从②图看出4个苹果1千克,思考:一个西瓜和多少个苹果同样重?运用等量代换,即16个苹果天平才能平衡。 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排列、组合、推理、统计、概率等数学思想方法,但本节课的知识比较抽象,如果学生想像有困难,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学具等教学辅助手段,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互之间的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2、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猜想、分析等过程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解决问题时找出这个代换的规则。

3、让学生初步体验代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并能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西瓜图、砝码、苹果卡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启发探究。

(课前播放幻灯片2,大风车儿童游乐园五一期间特举行开心欢乐送优惠活动。)

师:大风车儿童游乐园五一期间特举行开心欢乐送优惠活动。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你在五一假期里想到大风车儿童游乐园去玩吗?之前要做哪些准备呢?

师:小明和小红也准备在五一假期里想到大风车儿童游乐园去玩,看看他们在做哪些准备呢?

二、探究新知,建构概念 。

1、课件播放与主题图相关的视频短片(幻灯片3、5)

师:从短片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教师向学生说明:在本例中,我们假设每个西瓜同样重,每个苹果同样重。】

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写出信息:(幻灯片4、6)

1、

1、

2、从以上信息中,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呢?(那几个苹果与一个西瓜同样重呢?也就是说这个西瓜可换回多少个这样的苹果?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互相说一说。

小组汇报:怎么想的?(教师板书,课件演示:西瓜换苹果的思考过程。) 生1:一个西瓜4千克(等于4个砝码), 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4个砝码),总共要换4次,因此是16个。(幻灯片8)

生2:因为1千克(1个砝码)和4个苹果的重量相等,4个砝码就和16个苹果一样重,把4个砝码换成16个苹果,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的重量相等。(幻灯片9)

师小结:根据重量相,我们借助砝码作为中间量,从而得出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16个苹果的重量。在生活中借助中间量进行等量代换的思想一直应用到现在。

[设计意图:直接出示立体例题,让学生根据水果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推理,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放手让他们自己观察,充分地与小伙伴交流,并让学生说一说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探究等量代换的具体策略。从而初步感受简单的等量代换的思想。]

三、尝试运用,解决问题。

师: 小明和小红来到儿童游乐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课件出示:游乐园的小动物正准备分组玩跷跷板游戏,组。)

我们先看一看

这一组家畜是按什么方法进行跷跷板游戏的?

为一组,

为一

(课件出示,完成教材等109页“做一做”。)

( 幻灯片12 )

师: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数学信息?(2头羊的重量=1头猪的重量)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翘翘板是平衡的。

师:图示“做一做”图2,并问:这幅图又告诉我们什么呢?(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

师:牛儿有一个问题请大家帮忙,有信心帮它解决吗?2头牛的重量=( )头羊的重量?(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两种不同情况的代换过程) 生1: 1头猪的重量=2头羊的重量,4头猪的重量=8头羊的重量, 8头羊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16头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 (幻灯片13)

生2: 4头猪的重量=1头牛的重量,8头猪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 1头猪的重量=2头羊的重量,二八十六,所以16头羊的重量=2头牛的重量。 (幻灯片14)

师小结: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现了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条件入手,一步一步往下走,一种是从问题入手,一步一步往回走,同学们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你们在做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你认为简捷的方法来算。

[设计意图:这个题比上一题多了一步,学生会出现多种思维过程,老师都给予简单的介绍,但我没有作出评价,让学生有不定势中产生定势。从学生的心理年龄出发,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让学生尝试运用初步体会的等量

代换的数学思想,帮助小动物解决体重大比拼的问题,提高了学生分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辨析交流,深化提高。

师:小明在跷跷板乐园还看到了一些家禽课件出示,完成教材第111页第4题。

也在玩跷跷板,多媒体

(幻灯片15)

师:出示量=1只鹅的重量)

并问从这幅图上知道了什么信息?(2只鸭的重

师:出示并问从这幅图上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4只鸡的

重量比2只鹅的重量轻一些)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翘翘板倾斜了重的一边会更低)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那么,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学生互相交流后回答)

师:谁先来说一说讨论的结果?(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出现相应幻灯片演示推理过程)

生1:2只鸭=1只鹅,4只鸭=2只鹅,4只鸡 < 2只鹅,所以4只鸡 < 4只鹅,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幻灯片16)

生2:1只鹅=2只鸭,2只鹅=4只鸭,所以4只鸡 < 4只鸭,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幻灯片17)

生3:4只鸡 < 2只鹅,2只鸡 < 1只鹅,2只鸭=1只鹅,所以2只鸡 < 2只鸭,因此1只鸭比1只鸡重。(幻灯片18)

(提示:直接比较1只鸡和1只鸭谁重一些比较困难,可以转化为2只鸡和2只鸭,或4只鸡和4只鸭的比较。)

师:同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第111页第4题练习,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灵活应用的解题能力。]

五、应用新知,自主练习

1、换一换,你真行。(幻灯片19)

△+□=240 △=□+□+□ △=( ) □=( ) 2、古代的等量代换。

课件出示,“远古时候的物品交换”,提问:老爷爷:我今天带了一只鸡,可以换些什么呢?学生交流汇报。

(幻灯片20)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他们真正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小结:通过上面的一些活动,我们发现,在生活中,经常用这种找中间相等的量的方法来进行互相代换的。我们可以用这种代换的方法来解决许多数学问题。

2、课后练习:完成P111页第3题、第5题。

附:教学课件《数学广角之等量替换》ppt


人教课标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水利工程 施工监理工作常用表格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