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汕头市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一)
选择题部分(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安装煤炭“固硫”装置,降低酸雨发生率
B.日用铝制品表面覆盖着氧化膜,对内部金属起保护作用 C.研发易降解的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D.氮的固定只有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8.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或分子是
A.Na+、K+、SO32、Cl2
-
-
B.NH4、H、NO3、HCO3
-
-
++-
C.Na+、CH3COO-、CO32、OH- D.K+、Al3+、SO42、NH3·H2O
9.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H 1,O 16)
A.标准状况下,22.4 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8g水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C.1 mol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O分子数为nA D.1L1.0 mol·L1 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数为 nA
-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醇与乙酸都存在碳氧双键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淀粉和纤维素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卤代烃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根据生成的卤化银沉淀颜色检验卤原子 11.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甲<乙 B.非金属性:乙<丁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丙<丁 D.最外层电子数:丙>丁>戊
12. 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甲 丙 乙 丁 戊 ·1·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只选一个且正确得3分,但只要选错就得0分)
22.下列关于0.1 mol·L1 NH4Cl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溶液中加滴加几滴浓盐酸,c(NH4+)减少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c(NH4+)减少 C.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c(NH4+)>c(H+)>c(OH)
-
-
D.向溶液中加适量氨水使混合液的pH=7,混合液中c(NH4+)>c(Cl)
-
23.氢氧燃料电池以氢气作还原剂,氧气作氧化剂,电极为多孔镍,电解质溶液为30%的氢氧化钾
溶液。下列说法正取的是:
A.负极反应为:2H2+4OH- - 4e- == 4H2O B.负极反应为:O2+2H2O+4e- == 4OH- C.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阴离子移向正极 D.电池工作时正极区pH升高,负极区pH下降
非选择题部分(64分)
30.(16分)呋喃酚是合成农药的重要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A物质核磁共振氢谱共有 个峰,B→C的反应类型是 ; 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 。
(2)已知x的分子式为C4H7C1,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 。
(3)Y是X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无支链且不含甲基,则Y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下列有关化合物C、D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可用氯化铁溶液鉴别C和D ②C和D含有的官能团完全相同 ③C和D互为同分异构体 ④C和D均能使溴水褪色
(5)E的同分异构体很多,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芳学优网香族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2·
。 ①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②含有酯基 ③能发生银镜反应
31.(16分)CO2和CH4是两种重要的温室气体,通过CH4和CO2反应制造更高价值化学品是目前的研
究目标。
(1)在一定条件下,CH4和CO2以镍合金为催化剂,发生反应:CO2 (g)+CH4(g)
其平衡常数为K,在不同温度下,K 的值如下:
2CO(g)+2H2(g),
①从上表可以推断:该反应的逆反应是 (填“吸”、“放”)热反应。 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__________。
(2)以二氧化钛表面覆盖Cu2Al2O4为催化剂,可以将CO2和CH4直接转化成乙酸。
①在不同温度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与乙酸的生成速率如右图所示。250~300℃时,温度升高而乙酸的生成速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
②为了提高该反应中CH4的转化率,可取的措施
是 。
40200催化剂的20催化效率0乙酸的100生以采
成速率200300反应温度/℃4000③将Cu2Al2O4溶解在稀硝酸中的离子方程式 为 。 (3)Li2O、Na2O、MgO均能吸收CO2。
100①如果寻找吸收CO2的其他物质,下列建议合理的是________。
a.可在碱性氧化物中寻找 b.可在ⅠA、ⅡA族元素形成的氧化物中寻找 c.可在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中寻找
②Li2O吸收CO2后,产物用于合成Li4SiO4,Li4SiO4用于吸收、释放CO2。原理是:在500℃,CO2与Li4SiO4接触后生成Li2CO3;平衡后加热至700℃,反应逆向进行,放出CO2,Li4SiO4再生,说明该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2.(16分)以黄铜矿为主要原料来生产铜、铁红颜料和硫单质,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
·3·
其主要流程如下 回答下面问题:
(1)从黄铜矿冶炼粗铜的传统工艺是将精选后的富铜矿砂与空气在高温下煅烧,使其转变为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要消耗大量的热能以及 (完成合理的一种即可)。 (2)过滤③得到的滤渣成分是 (填化学式)。 (3)反应Ⅰ~Ⅴ中,共有 个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溶液A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5)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 。
(6)①反应Ⅲ是是FeCO3在空气中煅烧,写出化学方程式 。
②反应Ⅳ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3.(16分)CaCO3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另外有少
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浓盐酸配制1:1(体积比)的稀盐酸(约6 mol·L),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上述装置中,A是 溶液,其作用是 。 (3)上述装置中,B物质是 。
(4)一次性饭盒中石蜡和CaCO3在食物中的溶出量是评价饭盒质量的指标之一,测定溶出量的主
要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剪碎、称重 → 浸泡溶解 → 过滤 → 残渣烘干 → 冷却、称重 → 恒重
·4·
-1
①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石蜡属于有机物中的 类,为了将石蜡从饭盒中溶出,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学优网
a.氯化钠溶液 b.稀醋酸 c.稀硫酸 d.正已烷
②饭盒中的碳酸钙常用稀醋酸将其溶出,试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理综化学一模参考答案】
? 选择题(36分):7.D、8.C、9.B、10.C、11.C、12.A;22.B C、23.A D ? 非选择题(64分) 30.(16分)
(1)3(1分)取代反应(1分)、 羟基 醚键(2分) (2)
(3) 4-氯-1-丁烯 (2分) (4)① ③ ④ (3分,每个1分) (5)
·5·
3分)
(
31.(16分)
(每个2分,共4分)
(1) ①放热 ② (4分,各2分) (2)①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2分)
②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 (2分)
③3Cu2Al2O4+32H++2NO3- = 6Cu2++ 6Al3++2NO↑+16H2O (3分) (3)①a b (2分) ②CO2 + Li4SiO4 32.(16分)
(1)SO2会导致大气污染 (2分) (2)S(2分) (3)2(2分)
(4)CuCl2、 NaCl (2分)
(5)CuFeS2 + 3FeCl3 = CuCl↓+ 4FeCl2 + 2S↓(3分)
(6)①4FeCO3 + O2 4CO2 + 2Fe2O3 (3分) ② Cl- + CuCl = [CuCl2]- (2分) 33.(16分)
(1)烧杯、玻璃棒、量筒 (每答对1个的1分,全对给4分) (2)NaHCO3;吸收酸性气体或 吸收SO2气体 (各2分,共4分) (3)无水CaCl2 或硅胶或P2O5固体 (2分)
(4)①烃、d(提示:石蜡属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 (各2分,共4分)
② 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Li2CO3 + Li2SiO3 (3分)
·6·
31.(16分)
(每个2分,共4分)
(1) ①放热 ② (4分,各2分) (2)①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 (2分)
②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 (2分)
③3Cu2Al2O4+32H++2NO3- = 6Cu2++ 6Al3++2NO↑+16H2O (3分) (3)①a b (2分) ②CO2 + Li4SiO4 32.(16分)
(1)SO2会导致大气污染 (2分) (2)S(2分) (3)2(2分)
(4)CuCl2、 NaCl (2分)
(5)CuFeS2 + 3FeCl3 = CuCl↓+ 4FeCl2 + 2S↓(3分)
(6)①4FeCO3 + O2 4CO2 + 2Fe2O3 (3分) ② Cl- + CuCl = [CuCl2]- (2分) 33.(16分)
(1)烧杯、玻璃棒、量筒 (每答对1个的1分,全对给4分) (2)NaHCO3;吸收酸性气体或 吸收SO2气体 (各2分,共4分) (3)无水CaCl2 或硅胶或P2O5固体 (2分)
(4)①烃、d(提示:石蜡属于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 (各2分,共4分)
② CaCO3+2CH3COOH=2CH3COO-+Ca2++H2O+CO2↑ (2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Li2CO3 + Li2SiO3 (3分)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