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三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学年12月月考
理 科 综 合 测 试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模型或科学研究方法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推论出“基因在染色体上” B.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D.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或者细胞内化合物相关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酵母菌和蓝藻等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B.脂肪、肝糖原、肌糖原和淀粉均为人体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C.蛋白质空间结构变化一定会导致细胞内酶活性的变化 D.乳酸菌、豌豆细胞内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使细胞功能趋向专门化,所以不同生物的细胞中mRNA不同 B.细胞凋亡有助于多细胞生物体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C.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等生命活动的基础 D.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加深
4.人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交换,下列有关内环境成分及稳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和含量相同
B.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淋巴 D.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总是保持恒定不变
5.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种生物抗药性个体的产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C.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形成了多样的生态系统 D.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生物产生了定向变异
6.生物体在产生后代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新的类型,运用不同生物学原理适当的选育,即可培育出各种符合人类需要的生物品种。下列关于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植株联会紊乱,无法产生正常的配子,因此该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B.培育矮秆抗病小麦,可用杂交育种或单倍体育种的方法,二者相比前者简便后者快捷 C.多倍体育种与单倍体育种都要用到秋水仙素,其中后者得到的品种植株矮小且不育
- 1 -
D.纯种高杆抗病利用r射线照射培育出的矮杆抗病品种,特点是周期短,容易获得
7.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 2NH3(g) ΔH<0,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0秒内,c(H2)下降了0.75mol/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v1大于0.05 mol/(L·s)
B.氢气的起始瞬时速率为0.075mol/(L·s)
C.10秒内氨气的平均速率为0.05mol/(L·s)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v1增大,阴影面积减少
8.对于常温pH=1的硝酸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该溶液加入等体积,0.1mol/L的Ba(OH)2溶液恰好完全中和 B.该溶液硝酸电离的c (H) 与水电离的c (H)之比值为10 C.该溶液1mL稀释至100mL后,pH为3 D.该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是吸热反应
9.CH3COONa稀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或改变如下条件,能使比值 c (CH3COO-)/ c (Na+) 一定减小的是:
①固体NaOH ②固体KOH ③固体NaHSO4 ④固体CH3COONa ⑤冰醋酸 ⑥降温 A.只有①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⑥ D.③④⑥
10.低温脱硫技术可用于处理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4NH3(g) + 6NO(g)
5N2(g) + 6H2O(g) ΔH<0
+
+
-12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 B.其他条件不变,使用高效催化剂,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增大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增加NH3的浓度,废气中氮氧化物的转化率减小 D.单位时间内消耗NH3和H2O的物质的量比为2∶3时,反应达到平衡
11.右图是三种稀酸对Fe – Cr合金随Cr含量变化的腐蚀性实验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稀硫酸对Fe – Cr合金的腐蚀性比稀硝酸和稀盐酸的强 B.稀硝酸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 6HNO3(稀) = Fe(NO3)3 + 3NO2↑+3H2O
C.随着Cr含量的增加,稀硝酸对Fe – Cr合金的腐蚀性减弱 D.Cr含量大于13%时,因为三种酸中硫酸的氢离子浓度最大,所以对Fe – Cr合金的腐蚀性最强
12.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Si(s)+4HCl(g) ΔH=+QkJ/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s)的产量
- 2 -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大于Q kJ
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中和
13.下列有关现象及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酸性高锰酸钾可使草酸溶液褪色,其离子方程式为: 2MnO4- + 5C2O42- + 16H+ = 2Mn2+ + 10CO2 ↑+ 8H2O B.S2O3在酸性环境中不存在,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S2O3+ 2H = S↓ + SO2↑ + H2O C.K2Cr2O7在水中存在平衡:Cr2O72- + H2O
可由溶液颜色判断其酸碱性
D.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遇水有雾及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SOCl2 + H2O = 2HCl↑ + SO2 ↑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线的疏密可以代表电场的强弱,而磁感线的疏密不能代表磁场的强弱 B.电场线是不存在的,而磁感线是真实存在的 C.除永久磁铁外,一切磁场都是由运动电荷产生的 D.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15.如图所示,有一长直导线放在A位置,在其正上方有另一长直导线放在B位置,导线都通以垂直纸面向里的恒定电流,现将导线从B位置移动到C位置,已知导线A始终静止,则导线在C点稳定后和原来在B位置相比较: A.导线A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始终向下 B.导线A对桌面的压力减小
C.导线A对桌面的摩擦力始终为零
C B A 2 CrO42- + 2H+
2-
D.导线A对桌面的摩擦力增加
16.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着其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同学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其受压面上放一物体,开始时电梯静止,后来电梯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和静止时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压敏电阻的阻值一定增加
B.电流表示数增加 a C.电压表示数增加
D.定值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减小
17.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物体(可当作点电荷)从A点由静止释放,在A点的右方有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绝缘物体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由A点经B点运动到C点,已知AB=BC,地面绝缘且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设从A到B和从B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做功分别为W1和W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1
C.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动能一直在增加
A B C+D.从A到C的运动过程中系统的电势能一直在增加
18.三个带正电的粒子a、b、c以相同的初动能从同一点水平射入正交的电磁场中,不计带电
- 3 -
+ - + a - + c - + b -
粒子的重力,粒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粒子中a的质量最小 B.三个粒子中c的电荷量最大
C.b粒子从电磁场右端射入时也能沿直线前进 D.在电磁场运动的过程中a粒子的动能增加
19.如图所示,已知一带电小球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经电压U加速后,水平进入互相垂直的匀强电场E和匀强磁场B的复合场中(E和B已知),小球在此空间的竖直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小球可能带正电
B.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1B2UE gB
?2?E BgD.若电压U增大,则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UE
周期增加
20.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粒子重力),在O点以某一初速度与水平成60射入磁场区域Ⅰ,粒子沿曲线Oabc运动,Oa、ab、bc都是半径相同的圆弧。粒子在每段圆弧上运动的时间都为t。现规定垂直纸面向外为磁感应强度的正方向,则水平宽度相同的磁场区域Ⅰ、Ⅱ、Ⅲ三部分的磁感应强度B随x变化的关系是下图中的:
B ?m3qt0
ⅠⅡⅢc a 600 b O
L 2L B 3L X
B ?m3qtB ?m2qt ?m2qtO?L 2L 3L x ?
O?m3qt
OL 2L 3L x ?L 2L 3L x ?O?m2qtL 2L 3L x ?m3qt?m2qt C D
A
B 2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三个特殊材料制成的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S闭合稳定后:
A.L1、L2、L3的电阻相同 B.L3两端的电压为L1的2倍 C.通过L3的电流是L1的2倍 D.L3消耗的功率为0.75W
甲
I/A 0.3 0.2 0.1 0
1.0
2.0 乙
3.0
U/V 第Ⅱ卷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 题为必考题,每个小题考生必须作答。第 33 题-第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 4 -
22.(4分)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是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内部电路图,其中测电流和测电压时各有两个量程,还有两个档位用来测电阻。电流的量程分别是2.5mA和10mA,电压表的量程分别是10V和50V。
在进行电阻测量时,应将S拨到 或 位置,在进行选用量程是2.5mA电流表测量时,应将S拨到 位置,在进行选用量程是50V电流表测量时,应将S拨到 位置,
23.(10分)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5 V,内电阻小于1. 0Ω) B.电流表A1(0~3 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0~0. 6 A,内阻Rg2=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 A) E.滑动变阻器R2(0~2000Ω,l A) F.定值电阻R0 (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
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根据右图所示的电路图,在下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 = V,内阻r = Ω。(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I1/mA 1.5 + -
1.4 1.3 + -
1.2 1.1 1.0 0 0.1 0.2 0.3 0.4
0.5 I2/A
24.(15分)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E大小为2.0×102V/m。现有质量m=1.0kg,带电量大小为q=+3.0×10-2C的小球,从高为H=8.0m的水平桌面边缘处以速度V0=10.0m/s水平飞出。(g=10m/s2) 求:(1)小球落地点与桌面的水平距离S。 (2)小球落地时的动能。
- 5 -
Ev0 +S
25.(18分)如图所示,abcd是长为2L、宽为L的长方形区域,该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在ab边中点M有一粒子源,该粒子源能不断地向区域内发出质量为m、电量大小为q的带负电的粒子,粒子速度的大小恒定,沿纸面指向各个方向,不计粒子重力。其中垂直于ab边入射的粒子恰能从ad边中点N射出磁场。求: (1)粒子入射的速度大小;
b c (2)bc边有粒子射出的宽度。
26.(15
分)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a N
d M
2Fe3++2I-2Fe2++I2设计成带盐桥原电池。
试剂:FeCl3溶液,KI溶液;其它用品任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设计的原电池装置图,并标出电极材料,电极名称及电解质溶液。
(2)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为电池的 极,其电极反应式为 。 (3)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电路导线中 (填“有”或“无”)电流通过。
(4)平衡后向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FeCl2固体,当固体全部溶解后,则此溶液中电极变为 (填“正”或“负”)极。
(5)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溶液中同时存在Fe3+ 、Fe2+ 。 27.(15分)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 气体A和b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A(g)+yB(g) pC(g)+qD(g)。 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C=1/2vA;反应2min 时,A的浓度减少了1/3,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a/2mol,有a mol D生成。 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方程式中,x= 、y= 、p= 、q= ; (2)反应2min内,vA = ;
(3)反应平衡时,D为 2amol,则B的转化率为 ; (4)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 该反温度℃ 1000 1150 平衡表达
平衡常数 4.0 3.7 1300 3.5 应的常数
式
K=_____________,ΔH ________0(填“>”、“<”或“=”);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 ①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
。 28.(13分) I.某中和滴定实验过程如下:
(1)取一支用蒸馏水洗净的酸式滴定管,加入标准的盐酸溶液,记录初始读数
(2)用碱式滴定管放出一定量待测液,置于未用待测液润洗的锥形瓶中,加入酚酞2滴
- 6 -
(3)滴定时,边滴加边振荡,同时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4)当滴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颜色稳定后停止滴定,记录液面读数
请选出上述实验过程中的错误之处 (填序号)。
II.某烧碱溶液中含有少量杂质(不与盐酸反应),现用盐酸溶液测定其浓度。 (1)滴定:右图表示某次滴定时50 mL酸式滴定管中前后液面的置,请将相关数据填入下表空格中。
滴定序号 1 2 3 待测液体积 (mL) 25.00 25.00 25.00 所消耗盐酸体积(mL)(滴定前) 0.50 6.00 所消耗盐酸体积(mL)(滴定后) 25.12 30.58 所消耗盐酸体积(mL) 24.62 24.58 位
(2)盐酸浓度为0.1000mol/L。根据所给数据,计算样品中烧碱的物质的量浓度c = 。 (3)下列几种情况所测烧碱浓度与实际浓度相比:(填“无影响”、“偏高”、“偏低”)
a.若滴定前用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则测定结果 ;
b.酸式滴定管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结果 ; c.酸式滴定管中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
III.向25mL 0.1mol/L NaOH 溶液中加入25mL 0.2mol/L CH3COOH溶液,充分反应后
(pH<7),溶液中下列微粒:Na+,OH-,CH3COO-,H+,CH3COOH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9.(11分)下列各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的因素外,其他环境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分析下列各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图中b点的限制因素是 。乙图中d点生成C5的速率比c点 。(填“快”或“慢”)。丙图中P点的限制因素是 。
(2)从甲—丙图分析可以看出要想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必需控制环境因素在最适范围。但要想提高农作物产量,还必须要控制 ,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该代谢活动最常利用的是葡萄糖,请写出其化学反应式 , 该代谢活动的场所是 。
(3)综合上述分析,要想提高大棚作物产量,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7 -
30.(8分)下图是一个二倍体动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④图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有8条染色单体的是 ,可能发生基因重组的是 ,染色体组数分别是 。
(2)该动物 (可能或不可能)是雌性个体,从图中推出其体细胞的染色体、DNA、染色单体数分别是 。
31.(8分)下列甲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在a、b、c、d四处安放灵敏电流计;乙图是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请回答:
甲
(1)刺激甲图中箭头处,a、b、c、d各点可检测到膜电位变化的是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a处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 B.b处电流计的指针最先发生偏转
C.c处电流计的指针首先向左偏转 D.d处电流计的指针不发生偏转
(2)乙图的结构保证了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原因是 。
(3)若某药物Y能抑制乙图突触的信号传递过程,则为了探究该药物的具体作用,请你写
出一个研究课题的名称:
32.(12分)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人类某些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 8 -
(1)调查最好选择 (单基因遗传病或多基因遗传病)。
(2)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怎样选择调查对象 。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又该如何选择? 。
(3)请你为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4)假如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数共:3500人,其中男生1900人,女生1600人,男生红绿色盲60人,女生10人,该校高中学生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1.57%。请你对此结果进行评价 。
(5)调查中发现一男生(9号)患红绿色盲(基因用B、b表示),咨询中知道其同胞姐姐(10号)患有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接着他们对该家族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其家族的系谱图如下,据图回答问题。
①8号的基因型为 ,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②若12号与9号结婚,属于近亲婚配,此行为违反婚姻法,请预测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如果不考虑白化病,他们能否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孩,请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表现型不作要求):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设法使其温度升高而压强减小,则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可能不变
B.气体必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必定增大
D.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撞击器壁单位面积的次数一定减少
(2)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个高为h=40cm的金属容器内度为t1=27℃空气,容器侧壁正中央有一阀门,阀门细管直径不计。质量为m=5.0kg,横截面积为s=20cm2。现打开阀门,让活塞下降直至止。不计摩擦,外界大气压强为p0=1.0×105Pa 。阀门打开时,容器有温活塞静 - 9 -
内气体压强与大气压相等,g取10 m/s。求:
(1)若不考虑气体温度变化,则活塞静止时距容器底部的高度h2;
(2)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对气体加热使容器内气体温度升高到327℃,求此时活塞距容器底部的高度h3。
34.(15分)
(1)(5分)一个平行板电容器电容为C,若要使该电容器的电容变为2C,则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只把电容器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 B.只把电容器的电量变为原来的2倍
C.只把电容器两极板间距变为原来的2倍
D.只把电容器两板的正对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
(2)(10分)如图所示,两平行导轨相距0.2m,与水平面夹角为370,金属棒MN的质量为0.1kg,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整个装置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电源电动势E=6.0V,内阻r=1.0Ω,电阻R=2.0Ω,其它电阻不计,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为使MN处于静止状态,求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g=10 m/s2 )
35.【物理-选修3-5】(15分)
(1)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假定用光子能量为E的一束光照射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氢原子吸收光子后,能且只能发出频率为γ1、γ2、γ3、γ4、γ5、γ6六种频率的光,频率从γ1到γ6依次增大,则E等于: A.hγ
1
2
E、
B.hγ2 C.hγ5 D.hγ6
(2)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轨道AB、EF,他们的圆心角均为90°,半径均为R。一质量为m、上表面长也为R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CD上,小车上表面与轨道AB、EF的末端B、E相切。一质量为m的物体(大小不计)从轨道AB的A点由静止下滑,由末端B滑上小车,小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小车右端与壁DE刚接触时,物体m恰好滑动到小车右端相对于小车静止,同时小车与DE相碰后立即停止运动但不粘连,物体则继续滑上圆弧轨道EF,以后又滑下来冲上小车。求:
(1)物体从A点滑到B点时的速率和滑上EF前的瞬时速率; (2)水平面CD的长度;
(3)当物体再从轨道EF滑下并滑上小车后,如果小车与壁BC相碰后速度也立即变为零,最后物体m停在小车上的Q点,则Q点距小车
右端的距离。 36.(15分)已知:
①25℃,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常数:Ksp[CaF2]=1.5×10-10,Ksp[Mg(OH)2]=1.8×10-11,Ksp
-20
[Cu(OH)2]=2.2×10
②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常数:例如一元弱酸HAH++A-,其电离常数表达式
- 10 -
Ka= c(H+)·c (A-)/ c (HA)(各浓度为平衡时浓度)。该常数与浓度、压强无关,只是温度的函数。25℃,醋酸的Ka=1.76×10-5
③25℃时,2.0×10-3mol·L-1氢氟酸水溶液中,调节溶液pH(忽略体积变化),得到
-c(HF)、c(F)与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点pH=3.45 b点c=4.0×10-4
-3
d点c=1.6×10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_________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5℃时,HF电离常数的数值Ka? ,列式并说明得出该常数的理由 。
-1
(3)25℃时,向浓度均为0.1 mol·L的相同体积的HF和醋酸两种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足量锌粒,初始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关系为 (填“>”“=”或“<”,下同)。反应结束后,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为 ,两溶液中c (F) c (CH3COO)。 (4)25℃时,4.0×10-3mol·L-1HF溶液与4.0×10-4 mol·L-1 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调节混合液pH为4.0(忽略调节混合液体积的变化),通过列式计算说明是否有沉淀产生。
37.【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请回答氯碱的如下问题:
(1)氯气、烧碱是电解食盐水时按照固定的比率k(质量比)生成的产品。理论上k=_______(要求计算表达式和结果)。
(2)原料粗盐中常含有泥沙和Ca2+、Mg2+、Fe3+、SO2-4等杂质,必须精制后才能供电解使用。精制时,粗盐溶于水过滤后,还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①Na2CO3、②HCl(盐酸)③BaCl2,这3种试剂添加的合理顺序是 (填序号)。
(3)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电)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所用的离子腊都只允许阳离子通过。
--
- 11 -
①图中X、Y分别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分析比较图示中氢氧化钠质量分数a%与b%的大小_________;
②分别写出燃料电池B中正极、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_____________; 负极:_______________;
这样设计的主要节(电)能之处在于(写出2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PC是一种可降解的聚碳酸酯类高分子材料,由于其具有优良的耐冲击性和韧性,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某研究小组开发的生产PC的合成路线:
已知以下信息:
①A可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B中有五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③C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④D不能使溴的CCl4褪色,其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是 ; (2)B的结构简式为 ;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写出结构简式);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 种,其中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丙两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1的是 (写出结构简式)。
- 12 -
3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下面是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和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装置。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充气口
选挑葡萄 冲洗 榨汁 排气口
(1)完成图1中的实验流程,则矩形框内应为 。
果酒
果醋
图2
图1 果酒、果醋制作流程 酒精发酵
出料口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分别利用了 和 (填生物名称)两种微生物的发酵
原理。由果酒转变成果醋的制作时,需要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和 ,主要原因是 (答出两点)。
(3)图2装置中的充气口在 过程中要关闭,而排气口在该过程中应开放,目的是用来排出 产生的 。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 。
(4)果汁发酵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用 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呈现 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5)葡萄是否需要灭菌?为什么? 。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下图是从酵母菌获取某植物需要的某种酶基因的流程,结合所学知识及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cDNA文库 基因组文库(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①过程提取的DNA需要 的切割,B过程是 。
(3)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目的基因,可用 扩增的方法,其原理
是 。
(4)目的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 ,其组成,必须有 以及标记基因等。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5)将该目的基因导入某双子叶植物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 ,其能否在此植物体内稳定遗传的关键是 ,可以用 技术进行检测。 (6)如果要想使该酶活性更强或具有更强的耐受性,需要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这要通过基因工程延伸——蛋白质工程。首先要设计预期的 ,再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 。
(7)除植物基因工程硕果累累之外。在动物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也取
- 13 -
得了显著成果,请列举出至少两方面的应用:
。
哈三中2010—2011学年度高三学年12月月考
理 科 综 合 测 试 答 案
1.D 2.D 3.A 4.B 5.B 6.B
7.B 8.C 9.A 10.D 11.C 12.D 13.A 14、D 15、C 16、B 17、AC 18、A 19、BC 20、A 21、BD
22. 3、4 2 6 (每空1分)
23.①D (2分) ③1.48(士0.01) V (2分) 0.84(士0.04) Ω (2分) ②(4分)
24.解:(1)小球飞出桌面后,受到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公式得:
qE?mg?ma ?① S?v0t ?② H?S?10m??⑤
12at ?③ 得S2+ - + -
?v02HmqE?mg?④
(2)从桌面平抛到落地有动能定理得:
?qE?mg?H?EK?12mv0??⑥ 得:EK??qE?mg?H?212mv0??⑦
2 EK?178J??⑧(其中①3分,②③④⑦各1分,⑥ 4分,⑤⑧ 各2分,共计15分 )25.解:电荷在磁场里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充当向心力,从M点垂直进入磁场的粒子到达N点,运动轨迹如图Ⅰ所示,则: (1)qvB
?mvr2?①
2v?2qBrm ?②
?④
L?2由几何关系:r???r???L
2??b Ⅱ M Ⅰ a o1 Ⅲ o2 o3 c
得r?5L4 ?③ 所以:v?5qBL4md (2)由于粒子的速度大小相同,所以粒子在磁场里做圆周运动的半径均为r?5L4
- 14 -
粒子打到bc边上的最左端是粒子速度竖直向上时,如轨迹图Ⅱ,设轨迹与bc边的交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为x1 由几何关系:r2??r?x1?2?L?????2?2 ?⑤ 得:x1=
54L?214L
由图可知:x1=4L?5214L?⑥
粒子打到bc边上的最右端是粒子的运动轨迹与bc相切时,如轨迹图Ⅲ,设轨迹与bc边的交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为x2 由几何关系:r2L??2??r???x2
2??2?⑦ 得:x2=L?⑧ =
21?14L所以:?x?x2?x1 ?⑨
?x?⑩
①②④⑤⑥⑦⑧⑩各2分 ③⑨各1分 共计18分
26.(15分) (1)(3分) (2)正(2分),Fe3++e-=Fe2+(2分)
(3)无(2分) (4)负(2分)
(5)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硫氰化钾,显红色,说明有Fe3+、;(2分)另取少量待检液于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退色,则有Fe2+。(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2分) 27.(15分)(1)2,3,1,6(4分) (2)a/12 mol·L-1·min-1(2分)
(3)a/b×100%(2分)
(4)K= c (C)·c 6 (D)/c 2(A) ·c 3(B) (2分);<(2分) (5)①增大(1分) ②减小(1分);体积减小,气体的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少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因而使反应物转化率减小(1分) 28.(13分)I. (1) (3) (2分) II.(1)0.30,24.90,24.60 (3分)
(2)0.09840mol/L (2分) (3) a.无影响 b.偏低 c.偏高(3分)
-++- III.c(CH3COO)>c(Na)>c(CH3COOH)>c(H)>c(OH)(3分)
29.(11分)除标注外其它各1分 (1)二氧化碳浓度,快,温度
(2)细胞呼吸强度,反应式(2分)略,细胞质基质(1分)和线粒体(1分) (3)适当增加光照强度;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昼夜温差(3分) 30.(8分)除标注外其它各1分 (1)1 2 3(2分),23,2,4222(2分) (2)可能,4 4 0 31.(8分)每空各2分
(1)b c d ,C
(2)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药物Y分解神经递质从而阻断突触间信号传递。 32.(12分)除标注外其它各1分
(1)单基因遗传病。
(2)患有该遗传病的多个家族(系);(随机)的一个(较大)群体 (3)表格略(2分)
- 15 -
(4)该基因频率不准确,因为数据中缺少携带者的具体人数。(2分)
(5)①AaXX,1/6 ②1/18。能生出,图解略(2分)。 33.(1)BCD(5分) (2)解析:(1)活塞经阀门细管时,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P1=1.0×105Pa。
-43-43
容器内气体的体积为:V1=20×10×0.2m=4.0×10m
活塞静止时,气体的压强为:P2=P0+mg/S=1.0×105+5.0×10/20×10-4=1.25×105 Pa 活塞静止时,气体的体积为:V2= h2×20×10m 根据玻意耳定律:P1V1=P2V2 (3分) 代入数据得:h2?P1V1P2S?1.0?10?4.0?101.25?10?20?1055?4?4-43
Bb
m3?0.16m (2分)
5
(2)活塞静止后关闭阀门,此时气体的压强为:P3= P2=1.25×10 Pa
等压变化: T2=273+27=300K T3=273+327=600K V2=3.2×10m V2=h3×20×10 m 根据玻盖-吕萨克定律:V2T2?V3T3-63
-4
2
(3分)
?6代入数据得:h3?V2T3?3.2?10?600m?0.32m (2分)h3=0.32 m 小于容器高度
?4T2S300?20?1034.(1)D (2) 由全电路欧姆定律得:
I?ER?r?2A ?① 由左手定则可判定导线受到的安培力沿斜面向上 ,当磁感应强度最小时:
导线受到的摩擦力达到最大,方向向上,则由平衡条件得: mgsin??BminIL??mgcos??②
Bmin?mgsin???mgcos?IL Bmin?0.5T?③
mgsin???mgcos??BmaxIL?④ Bmax?mgsin???mgcos?IL Bmax?2.5T?⑤
0.5T≤B≤2.5T?⑥
①②④⑥各2分 ③⑤各1分 共计10分 35.(1)A(5分)
(2)(10分)①设物体从A滑落至B时速率为v0 mgR?12mv0 (1分) v0?22gR (1分)
物体与小球相互作用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设共同速度为v1
2gR2 mv0?2mv1 (1分) v1? ②设二者之间的摩擦力为f fSCD?
(1分)
12mv0?212mv1(2分) fR?212mv0?212?2mv1(2分)
2- 16 -
得SCD?32R (2分)
2++
36.(15分)(1)Cu(OH)2(2分), Cu+2NH3·H2O=Cu(OH)2 ↓+2NH4(2分) (2)Ka=0.4×10-3或10-3.45。(3分)
+-+-HF电离平衡常数Ka= 【c(H)c(F)】/ c(HF),其中c(H)、c(F)、c(HF)都是电离达到平衡时的浓度,选择中间段图像求解。根据图像:PH=4时,c(H)=10,c(F)=1.6×10、c(HF)=4.0×10, Ka=0.4×10。(或根据a点数据c(H)=10
10-3.45)(2分)
-4
-3
+
-3.45 +
-4
--3
、c(F)=c(HF)得Ka=
-
(3)>,= ,>(3分)
(4)PH=4.0,则c(H+)=10-4,此时:根据HF电离产生的c(F-)=1.6×10-3,而溶液中的c(Ca)=2.0×10。c(F)×c(Ca)=5.12×10,5.12×10此时有少量沉淀产生。(3分)
37.[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1)k=M(Cl2)/2 M(NaOH)=71/80=1:1.13或0.89
2+
-4
2
-2+
-10
-10
大于Ksp(CaF2)=1.5?10?10,
2)③①② (3)①Cl2 H2 a%小于b% ②O2+4e-+2H2O=4OH- H2-2e-+2OH-=2H2O ③燃料电池可以补充电解池消耗的电能;提高产出碱液的浓度;降低能耗(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丙烯 (2)
(3)
(4)CH3CH2CHO (5)7
39.(15分)(除标明2分外,其它空每空1分)(1)醋酸发酵(2)酵母菌;醋酸菌;氧气;温度30—35℃。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2分)
(3)酒精发酵;酵母菌无氧呼吸;二氧化碳;避免空气中其它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 (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4)重铬酸钾、灰绿色
(5)不需要,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灭菌会杀死葡萄皮上附着的酵母菌,使发酵不能进行(2分) 40.(15分)(除标明2分外,其它空每空1分) (1)小于
(2)限制酶,反转录 (3)PCR技术,DNA复制
(4)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启动子、终止子、目的基因(复制原点可不答)(2分) (5)农杆菌转化法,目的基因是否整合到植物细胞的染色体上,DNA分子杂交 (6)蛋白质结构,脱氧核苷酸序列
(7)乳腺生物反应器,体外基因治疗复合型免疫缺陷综合症。(2分)其它合理均给分
- 17 -
-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