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案

2025-04-27

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课时《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2)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 2、能力目标:能谨慎地处理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提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探究和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理解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2)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正确看待生命,敬畏生命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

三、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一组图片:清明祭祖,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5·12人们寄托哀思。

(2)学生讨论、交流:这些图片中的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3)教师:是呀,生命至上,我们要对逝者有尊重、敬畏的情怀,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这一方面的话题——敬畏生命。

(二)新课教学: 1、生命至上

活动一:探究与分享(教材第94页)

(1)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94页“探究与分享”活动。

(2)学生讨论、交流:你认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寻找失联的MH370客机值得吗?为什么?

(3)教师归纳: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要有敬畏。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教材第94页名言警示) (1)学生读自己搜集的生命重要的名言。

(2)学生讨论、交流:①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 ②陶行知的警言告诉我们什么?

(3)教师归纳:告诉我们,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为此我们要尊重生命,只有真正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全社会才能创造出其他一切价值,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文明。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教材第95页)

(1)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94页“探究与分享”活动。

(2)学生讨论、交流: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3)教师归纳:生命至上,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主动向陷入困境的生命伸出援助之手。

(4)小结:关爱他人生命,这是敬畏生命的要求。“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能更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2、休戚与共

活动四:阅读与感悟(教材第96页)

(1)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我是一个生命”,谈谈自己的感悟。

(2)教师归纳: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怀,尊重他人的生命,我们要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教材第97页)

(1)组织学生进行教材第97页“探究与分享”活动。

(2)学生讨论、交流:①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②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3)教师归纳:四幅图中人物的行为令人温暖,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善。因为他们心中有善,所以他们关怀其他生命。为此,我们要不漠视生命,多一点关注、多一份尊重,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生活会很美好、很温暖的。

(4)小结: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资源选择。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

(三)课堂小结:

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我们对生命应该有一种敬畏的情怀,每个人的生命都有其自身的价值与意义。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生命要休戚与共。

(四)作业布置: 1、复习

2、完成本课学导案

3、完成教材第98页“拓展空间”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8.2 敬畏生命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上海自贸区成立的现实意义及前景展望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