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2025-05-01

四川省新都区2017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本试卷分A卷和B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模样mú 襁褓qiǎng 亵渎落yǔn ...dú 陨.B 勾当gōu 给予jí 解剖...pōu 扶掖.yè C 妖娆睢zì 掺杂chān 拮据.ráo 恣...jū D 蓦然m? 嬉闹xī 挑衅...xìn 強聒.guō 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正是在夜幕下的大水上,它们才忽然觉得自己已成了无家的飘游者了。 B.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C.我和母亲也都有些惘然,于是又提起闰土来。

D.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久,雪停了,田野披上一望无垠的地毯,太阳出来,红妆素裹,粉妆玉砌,分外妖娆。 ....B.老师教育我们:做人要言行相顾,不要说一套,做一套,这样不会招人喜欢的。 ....

C.对于已度过原始积累期的企业来说,在树立品牌上做足文章,是赢得永久信任的不二法门。 ....D.学生向老师倾吐心声时,老师应洗耳恭听,这是师生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我区举办的“名师好课”系列送教活动,促进了全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B.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C.调查表明,我国有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青少年认为“诚实守信”是优秀的传统美德。 D.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宁:难道 B.岂直五百里哉 直:仅仅 ..C.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抑:而且 D.利尽南海 利:利益 ..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信义著于四海 受地于先王 ..B.徒以有先生也 扶苏以数谏故 ..

C.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挟天子而令诸侯 ..D.时人莫之许也 天子之怒 ..7、下列断句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8、下列对课文内容、句子翻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对策中,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再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可能性。

B.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

D.“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这句话翻译为: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请安陵君扩大领土。秦王摆出施惠者的伪善面孔质问唐雎,不难看出秦王的阴险狡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分)

⑴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②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③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⑵请写出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下片。(4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在无趣的时代有趣地生活

周国平

⑴有趣的是,你们会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

⑵我朝四周看,看见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或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 ⑶我看见学者们繁忙地出席各种名目的论坛和会议,在会上互选为大师,使这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有了空前热闹的学术气氛。我看见出版商和媒体亲密联盟,适时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畅销书,成功地把阅读由个人的爱好转变为大众的狂欢。

⑷我看见开发商和官员紧密合作,果断地将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老街区夷为平地,随后建造起千篇一律的大广场和高楼群。我看见许多有趣的事物正在毁灭,许多无趣的现象正在蔓延。我不得不说,我生活在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

⑸不过,我相信,对于一百年后的你们来说,凡此种种已变得不可想象。在你们的时代,孩子们会有快乐的童年,大人们会有健全的常识,兴趣而非功利会成为生活的动力。当我在此刻对你们说话时,惟这样的展望使我感到了些微的乐趣。

⑹我的人生观若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真性情。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例如金钱、名声之类。他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

⑺这就好像一个园丁,他仅仅因为喜欢而开辟了一块自己的园地,他在其中培育了许多美丽的花木,为它们倾注了自己的心血。无论他走到哪里,他也都会牵挂着那些花木,如同母亲牵挂着自己的孩子。这样一个人,他一定会活得很充实的。

⑻人做事情,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我常常看见名利场上的健将一面叫苦不迭,一面依然奋斗不止,对此我完全能够理解。我并不认为他们的叫苦是假,因为我知道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做的事情,愉快就是基本的标准。

⑼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事情,报酬都在眼前。爱情的报酬就是相爱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缔结良缘。创作的报酬就是创作时的陶醉和满足,而不是有朝一日名扬四海。事情本身不能给人以陶醉和满足,就不足以称为美好。

⑽此生此世,当不当思想家或散文家,写不写得出漂亮文章,真是不重要。我唯愿保持住一份生命的本色,一份能够安静聆听别的生命也使别的生命愿意安静聆听的纯真,此中的快乐远非浮华功名可比。

⑾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他仍然可以生活得有趣。 10.本文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

11.第⑼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12.下面三则论据中,不足以证明本文观点的是哪一则?请简要阐述理由。(4分)

⑴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放弃安乐闲适的养老生活,到贵州偏远山区支教九年,条件非常恶劣,却乐在其中。

⑵张纪清老人化名“炎黄”,默默为敬老院和小学捐款,坚持了27年,而自己节衣缩食,生活简朴。

⑶陶艳波陪着失去听说能力的儿子一起上学,和儿子做了16年的同桌,儿子终于如愿考上大学。 五、作文(共60分)

13、请以“留点快乐给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问题。

杂诗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1、诗中一、二两句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 2、此诗在写景抒情方面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

“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

“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

修泣而志之不敢忘。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与朝,始得赠封其亲。天子推恩,褒其三世。

(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以长以教( ) (2)不及事吾姑..( )

(3)此死狱也( ) (4)因指而叹..( )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

(2)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

5.欧阳修的父亲在为人处世上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根据文意概况并做简要说明。(2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他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你知道他在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时所发生的精彩故事吗?请概括出其中的一件事。(2分)

7.某同学抄录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的回目时,遗漏了下句,只记得那句与杨志有关。请你从下列句中帮他找出该回目的下句。(2分)

《水浒传》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A、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B、青面兽双夺宝珠寺 C、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D、小李广梁山射雁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2题。

寻芳习家池 李春雷

(1)秦巴余脉绾结于襄阳城南五公里,仿佛孔雀的一根尾羽,名曰凤凰山。而习家池,又像这根尾羽末梢的一面晶莹的圆镜,镶嵌在山之阳,江之滨。

(2)习郁,字文通,东汉初年人,因功被光武帝封为襄阳侯。习郁富且贵,儒而雅,涉水跋山,法眼堪舆,遂择此宝地,凿池引流。其后,植佳木,筑华屋,聚灵石。习家池渐成宴游名园。

(3)三百年后,习氏世孙凿齿在此隐居。凿齿少有奇志,博学能文,名播天下,曾任荥阳太守。后因脚疾,解职返乡。惟大才不废,敕命编修国史。他在钓台上增建书亭,周匝雕花石栏,赏荷观鱼,听风品香。斯时斯地,凿齿笔下生花,司马再世,著就《汉晋春秋》五十四卷。书成,举家迁居江西,远离尘嚣。

(4)白骑过隙,倏尔三百春秋。孟浩然生于习家池附近的涧南园村。在池塘的映照下,孟氏悄然长成,渐悟经诗堂奥。据统计,孟浩然留存作品中,直接赞美习家池的诗作竟达十首。彼时,李白、杜甫、皮日休、贾岛等一干魁星迤逦而至,临水赋诗,且觞且咏,纵心宇宙,快哉快哉。

(5)鸟飞兔走,又三百载。欧阳修、米芾、曾巩等人频频造访。尤其米氏嗜书如痴,以山为砚,临池而墨,心摹手追,探幽索微,成就绝代行草。兰亭之后,天下独步。

(6)公元2014年夏天,我来到这里踏访寻芳。

(7)穿过凤凰山,走进凤林关,沿石板路觅行,渐次进入一个幽邃世界,俨然桃花源中。路两侧是青青的草坪,森森的梧桐,间或有刻着李白、杜甫、孟浩然、皮日体、欧阳修等人诗词的碑刻。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

(8)走出一片松林,眼前豁然一亮。箕形山坡下,累累卧石和簇簇青葱之间,荷叶田田,萼红灼灼,一池晶莹,笑容可掬。

(9)习李池约三四亩,澄澈宁静,碧玉温润,映照着青山绿树,蓝天白云,日月沉浮,好一个安详的世界!那是大地的脉络,那是历史的记忆。池中有一座湖心亭,重檐六角,斗拱高耸,恰似魏晋高士的峨冠。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

(10)池塘西南侧,依偎着两个造型别致的副池,小如戏台。一个满圆似日,芳名溅珠;一个半圆如月,雅号半规。山风拂过,两池涟漪,表情各异,一面蛾眉忧戚,一面笑靥如花。千百年来,此间主人,以大池为心髓、小塘为耳目,坐卧台上,静观水面,枯荣更替,盛衰化变,参悟万物,叩问天机,真高士也。

(11)池畔四旁遍植杂树,扁扁圆圆的叶片们,像手掌,像旗幡,向人类表达着亲情与善意树下是纷纷繁繁的花草,姹紫嫣红,葳葳蕤蕤。池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根草,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爱心生命,茎脉里的汁液都是汉江最微小的支流。我细细谛听,仿佛有一阵阵惊雷般“隆隆”的声响。那是大地的耳语,那是自然的节律,那是时间的脚步。

(12)是的,夏天是永远的快节奏,风雨雷电,云蒸霞蔚,潮涨潮落,花发花谢,大开大合,大舍大得。一切都在成长,一切都在争鸣,一切都有可能!

(13)独坐幽篁里,处处闻啼鸟。孟浩然的故园就在近旁。尽管他一生漂泊,八方宦游,但他最眷恋的还是故乡。五十二岁的时候,夜来风雨声,悄然花落了!他,永远春眠在这里。

(14)驻足北望,高岗之上,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习家祠堂,祠堂古色古香,深邃典雅。襄阳习氏南迁江西之后,开枝散叶,人丁繁茂,四处流徒,遍布全国,早已与整个民族融为一体了。

(15)我正与池水凝视,一只鲁莽的黑鼋猛然探出头来,恶作剧般“嘭”地一跃。刹那间,天空破了,涟漪乱了,一片惊恐,满池碎影,整个池塘顿时成为一个振荡世界,分不清是幻境,还是现实。但是,转眼间,便又恢复了原来模样,丽日蓝天,风清气朗,祥静安泰,江山稳固。

(16)是的,风清气朗,江山稳固,一如这千万年的秦巴,千万年的汉江!

(本文略有删改)

8. 本文以“寻芳习家池”为题,作者寻到了哪些芳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答:

9. 本文以“寻芳习家池”为题,可文章前5段未写“我”踏访寻芳的用意在何?(3分) 答:

10.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下面词句的表达效果(5分)

(1)一粒粒黑黝黝的饱满的汉字,好似圣哲先贤们的一颗颗瞳仁,静谧、肃穆而又慈祥。(3分) 答:

(2)池水周围是一丛丛毛竹,滴青流翠,楚楚动人,又如美女明眸的睫羽。(2分)

答: 1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这一说法,你如何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四、语言实际运用。(12分)

12.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下面是记者在美国、英国、中国等6个国家,分别对1000名18岁以上网民进行的一项网络购物比较调查情况。结果统计如下:

法国、荷兰、德国 每月网购所占11℅ 比例 ⑴你从图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4分)

⑵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很大。网上购物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4分)

⑶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更好地促进电子商务的良性发展?如何让消费者能够更放心地进行网络购物?请你给相关主管部门提出两条建议。(4分)

2℅ 1℅ 6℅ 中国网民 英国网民 网民 美国网民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湖北省丹江口市大坝中学2024届九年级收心考试英语试题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