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规划书
从千军万马的高考考场中杀出来,确实很不容易。能进入XXX大学,作为一个本科生,在书香气息浓重的校园中度过四年大学生活,我也倍感荣幸。初次踏进校园,心中满满的兴奋,只是其中也掺杂了些担忧。不过经历了两周的军训和一周的学习,我的担忧也慢慢褪去,目标渐渐明朗。有了明确的方向去为之奋斗才不会误入歧途,才更容易走向成功。所以,现在我就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一个明确的规划:
一、 大一时期打牢基础,培养自主自觉学习意识
我还记得我们初中学校的校训“脚踏实地,异想天开”,大学学习不会再有老师家长逼迫着监督着我们学习,我们只能靠自己,培养独立自主的意识,踏踏实实学习文化知识,上课专心听讲,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尤其,课后的学习和课外知识的阅读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我们自觉完成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同时,我们还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特别是对于我们跟文学语言有关的专业的学生。
我现在有这样的打算,每天的课程结束,自主及时完成作业,并对第二天的课程进行预习,对重点知识标注,有疑问的地方等待第二天老师上课的讲解,课堂上认真听讲。每天给自己留出课外阅读的时间,利用大一一个学年,精读一到两本国外英文名著和鲁迅的一些著作。
对于国外名著的阅读,一定要精细,对于单词不懂的用法要及时查字典,对于特殊的语言现象要留心记录,并尝试利用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这样慢慢下来,增强了自己对国外名著与文学知识的了解和
1
认识,积累的自己的英文词汇量,而且也会大大加强自己的英文文章阅读水平。可谓是一举多得。这样也为自己大二及以后的英语考级在无形中做了准备。
此外,就是对中文名著的阅读。大一时期,鲁迅的文章是必读的。读鲁迅的文章几乎可以说是在享受一场文学的盛宴,能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活在旧世界里,被封建制度压迫,那种“彷徨”和心底里撕心裂肺的“呐喊”,那平淡中又蕴涵着激扬的文字在每次阅读后品味时都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灵震撼。这就是鲁迅文字的力量,总是能带给人深深的启迪和反思。
另外就要说说大学生活中应该怎样做了。很多学生在大学前没有离开过家,没有一个人在外一下子住那么久。我还好,从初中就开始住校,也比较适应住校生活,也有自己对住校独到的见解。我也会在做好自己的同时努力帮助身边的同学,尤其是外省的同学。特别是在刚刚开学这个特殊的阶段,很多外地不回家的同学都会想家,想家里的亲人。这时候,我应该主动去帮助他们,开导他们,以至于不让他们觉得孤单寂寞,这样也可以帮助他们分散注意力,找到家的温暖。
二、 学会与人相处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们 许多大学生入校时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自己生长的环境。进入校园开始集体生活后,如何与同学、朋友以及社团的同事相处就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内容的一部分。大学是大家最后一次可以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培养、训练如何与人相处的机会。在未来,人们在社会里、在工作中与人相处的能力会变得越来越重要,甚至超
2
过了工作本身。所以,大学生要好好把握机会,培养自己的交流意识和团队精神。
每个人对于交流合作,如何对待他人都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虽然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是特别好,但是我还是给自己树立了与人交往的“准则”:
1、坦诚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别人要抱着诚挚、宽容的胸襟,对自己要怀着自我批评、有过必改的态度。与人交往时,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这就好比照镜子一样,你自己的表情和态度,可以从他人对你流露出的表情和态度中一览无遗。你若以诚待人,别人也会以诚待你。你若敌视别人,别人也会敌视你。最真挚的友情和最难解的仇恨都是由这种“反射”原理逐步造成的。因此,当你想修正别人时,你应该先修正自己。你想别人怎么对你,你就应该怎么对人。你想他人理解你,你就要首先理解他人。 2、秉承团队精神,增强个人的交流能力。社团是微观的社会,参与社团是步入社会前最好的磨练。在社团中,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和领导才能,也可以发挥你的专业特长。但更重要的是,你要做一个诚心诚意的服务者和志愿者,或在担任学生工作时主动扮演同学和老师之间沟通桥梁的角色,并以此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为同学和老师服务。这样的学习过程也不会很轻松,挫折是肯定有的,但是不要灰心,犯了错误也可以重头来过。在失败中我们也能成长,并且不断完善自己。
3、虚心请教,注意观察,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在班级里、社团
3
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比如,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说话是采用何种方式交流的,语言习惯有什么不同;在与人产生矛盾之后是如何调解的;如何与身边亲近程度不同的人开玩笑的等等。通过观察和模仿,你渐渐地会发现,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会有意想不到的改进。在学校里,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成为你的良师,他们都可以成为你的学习对象。同时那些你不喜欢的人和事也要提醒自己“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防微杜渐,同时也要学会选择性学习。
其实与人的交流也是一门艺术,甚至连“开玩笑”也是一门学问 。人都是在不断的摸索中获取经验的,会失败,会碰钉子,但给我们的教训都是受益终生的。
4、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如果觉得没有特长、没有爱好可能会成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一个障碍,那么,你可以有意识地去选择和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你与朋友建立深厚感情的途径之一。很多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都不是只会闭门苦读的书呆子,他们大多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业余爱好不仅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式,还可以让大家发掘出自己在读书以外的潜能。例如,体育锻炼既可以发挥你的运动潜能,也可以培养你的团队合作精神。如果真的没有什么兴趣爱好,那么,多读些好书丰富自己的知识也可以改进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因为没有什么比智慧和渊博更能体现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了。
4
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路。 到了大三,无论是选择考研继续进修还是准备找工作,都应该抓住当时的各种机遇和条件,制定一个确定的人生方向,并准备去为之奋斗。了大四,对于前途的思考,已经基本定型,要干什么,大家都已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想法。无论有怎样的想法,有两点是绝对不应该也是不能丢失的,那就是一种生活的信念,一种学习的习惯。对于保研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学业压力已很轻松,但是就是这样一种不用为了考试而学习、自主性非常大的阶段却也是一个非常肥沃的学习机会。在这个时候,就应该而且能够抓起曾经失落的各种学习机会,再进行一次充电。
而对于找工作和考研的同学来说,目标很明确,过程也很辛苦,但是只要努力地去做,却终会见其效果的。
而对于我来说,大三过英语六级,大四一年准备考研,同时也要参加一些必要的社会考试,拿到一些有用的证书。
大学是一个有耕耘就会有收获的地方,只要渴望进步,踏实地学习,大学会是每个人圆梦的摇篮。
路在前方,虽然现在只是开了个头,我仍然要珍惜每一天,珍惜与朋友老师相处的日子,在大学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全面发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