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高二政治必修4第五课第2框 (编号:GEZZ4-5-2) 编制日期:2015.3.6 制作人:赵子廉 校审:帅小敏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秘
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导学案(一课时)
一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理解“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 物”的原因;理解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人体生理 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2、能力目标: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地 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情取得成 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奋进;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二 教学重点、难点: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三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 小组讨论法 交流展示 四 自主学习:
1、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
人为什么能认识纷繁复杂的现象?
【学习建议】请同学们用5分钟的时间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结合预习中自己的疑问开始下面学习。
2、本课哲学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2)方法论要求:
3、个人问题清单
自主·合作·探究 五 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课堂探究一(教材第38页):
(1)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2)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课堂探究二(教材第39页):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哪里来的?意识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课堂探究三(教材第40页):有人说:“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能的。”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课堂探究四(教材第40页):做一件事情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首先要具备什么条件?你能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你的理由吗?
课堂探究五(教材第41页):
(1)该地区是针对什么来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的?
(2)如果你是这个地区的负责人,你会根据什么来制定你所管辖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课堂探究六:归纳概括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班级: 姓名:
课题:高二政治必修4第五课第2框 (编号:GEZZ4-5-2) 编制日期:2015.3.6 制作人:赵子廉 校审:帅小敏
六 达标检测
1.成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如“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非常富有哲理。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 )
A.物质的作用 B.意识的作用 C.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D.物质的反作用 2.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物质,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A.原创性,不受客观存在的制约 B.主观性,来源于艺术家的灵感和创意 C.创新性,充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客观性,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3.京剧脸谱是京剧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演员们把脸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如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创造性思维来源于人的主观想象 ③京剧脸谱是对人们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④京剧脸谱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近几十年来,人们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对人类能否征服癌症这个问题的回答越来越肯定了,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癌症生物系主任马克思·艾塞克斯预测:大约再过五十年到一百年,人类将摆脱癌症这个恶魔。这表明( )
A.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B.人们的意识活动欠缺计划性和目的性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D.人类的认识能力过于有限 5.广东省建成的世界第一大斜拉桥海印大桥是先由工程师设计图纸,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建设。这说明( )
A.人的意识能够决定客观事物产生 B.人的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D.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 6.《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指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的学校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力度一点放松不得。”德育工作一点放松不得,是因为( )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C.意识能够正确的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能在一定条件下制造出物质
7.著名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比尔·盖茨宣称“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新能够打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这段材料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让学生体验成功,让学生不断进步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C.正确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D.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8.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体现的哲理是( ) ①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③人只要发挥意识的作用,就能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④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广东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形成了许多可贵的精神.如敢为人先精神等。广东人发扬这些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这体现了( )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 ②先进文化源于社会实践 ③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0. 某地利用当地特色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旅游业: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亮点,建立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创建思路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有( ) ①从实际出发,发挥本地旅游资源的优势
②在历史与现实、经济与文化的联系中发掘有利因素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发展旅游业的规律、商机和条件 ④把握原生态文化凝固不变的特点,发展特色旅游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七 学后反思
1、学完本框后,你有哪些收获?
2、新生成的问题有哪些?
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课题:高二政治必修4第五课第2框 (编号:GEZZ4-5-2) 编制日期:2015.3.6 制作人:赵子廉 校审:帅小敏
答案
1、探究提示:(1)最蹩脚的建筑师在建筑之前,就已经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建筑物的主观构造,形成了计划、草图。而蜜蜂再灵巧,也只是本能地去建筑蜂房,而不会先形成对蜂房的认识而去建筑。 (2)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在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 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指导人们顺利开展实践活动。 课本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强调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目的性。从而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探究提示:①科学家关于电脑的设计理念是从客观事物中来的。因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意识能够制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东西。这充分说明了意识的巨大能动作用:一是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二是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世界。 ②而在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不同性质的意识起的作用不同。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入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3、探究提示:精神即是一种意识。意识来自于客观事物,没有客观事物就没有意识。人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进行实践,但并不是所有的意识指导下的实践都能取得成功,所以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意识指导的实践是不存在的,没有正确的意识指导的实践,也不会取得成功。因此没有精神又是万万不能的。比如在日常学习中,如果我们都有了坚定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就可以克服学习中的许多困难,取得成功。相反,如果缺乏信心,则往往会一事无成。 4、探究提示:做事情要想达到目的,首先应该具备必要的客观物质条件。如果只具有积极的精神状态,正确的指导意识,而不能够做到一切从客观存在的条件出发,那么,实践活动肯定达不到预期目的。比如在体育比赛中,如果只有昂扬的斗志,而没有强健的体魄,是不会取得比赛的胜利的。
5、探究提示:(1)该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客观要求,从本地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政策,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
(2)①根据该地风景秀丽、四季如春的实际,发展旅游事业。②根据该地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民族特色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③根据风景秀丽,但资源贫乏、基础产业薄弱,发展绿色经济产业。④根据该地地处边陲,发展边境贸易。
6、探究提示: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能够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 1.B 2. B. 3.A.4. C 5.B 6.B 7.B 8. A 9.C 10. A.
自主·合作·探究 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