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九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高华治史的特长不在其获取史料的能力,而在其对史料解读时所显露出来的悟性。他能见微知著,通过细碎的史料洞彻历史的真相。 ....
B.针对每年节节攀高的茅台酒价格,贵州茅台公司高层曾三令五申要求各地经销商保持冷静,不要将现存茅台酒束之高阁,等待高价出售。 ....
C.领导干部学习应始终本着学无常师的态度,多方请教,不断学习,做到“专”与“博”....结合,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个人素质全面提高。
D.宋远方以深入浅出的语言,生动翔实的事例和鞭辟入里的分析,对大会报告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对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楼市步入调整期后,放松“一套房贷”政策的呼声不绝如缕,但银行界普遍担心,....房价正在下降,房贷风险高,不敢轻易改变政策。
B.2012年云南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
C.这起发生在辽宁省葫芦岛市的行政复议案,一波三折,扑朔迷离,不仅把当事人折....腾得筋疲力尽,而且折射出依法行政的尴尬与艰难。
D.民间流传着五花八门的“养颜秘方”,其中吃燕窝或许算得上是众望所归的一种。其....实,吃燕窝只能换取一点心理安慰而已。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目前,少数政府网站成为花架子的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原因是不少地方政府赶时髦,
仓促间“跟风上网”,而网络管理人员的建设没有跟上。
B.当今的环境保护技术不仅做到了生产过程不浪费资源,不污染环境,保证产品使用
的清洁高效,而且做到了产品使用后废弃物的有效回收和循环利用。
C.我国多地出现蔬菜、水果销售缓慢,价格走低,有些农产品价格甚至跌破成本价,
有关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联系流通渠道,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D.随着社会竞争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旅游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观察细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朗朗歌声,都能激发他的灵感,都能从中找到抒情叙事的切入点。
B.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是文物界出了名的“工作狂”,不仅他的节奏练就了自己坐在车上用电脑写稿子的本领,也影响并锻炼了身边的工作人员。
C.面对教育部推行的汉语四六级考试,国人纷纷质疑:这种考试真能改善“外语热、国语冷”以及网络语言不规范等语言现象吗?
D.测量结果显示,水城威尼斯的历史老城区正在缓慢地持续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气候变暖造成的海平面上升。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前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对经典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做学术研究的对象,从思想史、文化
1
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仅仅是学者的读法。 。
①惟其如此,不同时代的个人在阅读它们时,都会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②就像一个学者只会用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 ③真正的经典应该在当下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样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 ④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 ⑤从这个意义上讲,经典属于每一个人,理应有多种读法
⑥因为经典不仅仅属于历史,还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个不死的灵魂在其中永存 A.④②③⑥①⑤ B.④②③①⑤⑥ C.③⑥①⑤④② D.③⑥④②①⑤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①天涯海角、大小洞天、崖州古城、落笔洞三亚古人类遗址等都蕴涵着丰厚的历史文化。 ②早在秦始皇时期设置的南方三郡,崖州就是其中之一的象郡。 ③三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多姿多彩。
④汉代在现在的三亚市崖城镇设立了珠崖郡治,隋设临振郡,唐代改为振州。 ⑤因其远离帝京、孤悬海外,自古以来三亚一直被称为“天涯海角”。 ⑥宋代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地级规模的州郡。
A.③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④⑥⑤ C. ①⑤④②⑥③ D.①⑤②④③⑥
唐宋以后,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一直延续到元、明、清。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从此 “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这样,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加广泛,骡铃声声,马蹄阵阵,“茶马古道”沿线的民间贸易更加繁荣。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康藏地区的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虽然
2
最终消失,但它对促进康藏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汉藏民族融合、维护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不容低估。
7.下列关于“茶马古道”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所谓“茶马古道”是汉藏两族之间由于长期以茶易马而形成的贸易通道。 B.在宋代,“茶马古道”上的巨额茶利收入是当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C.“茶马古道”到元代已成为一条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和治藏安藏之道。 D.“茶马古道”为发展经济、团结人民和国家统一发挥了很大的历史作用。 8.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藏族等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同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B.以茶易马,可以满足国家连年战争中对马匹的迫切需要。 C.汉藏之间的贸易往来,有利于维护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9.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为了官营茶马贸易的需要,宋朝在四川一些地方设置了“茶马司”。 B.茶叶在藏区可谓物尽其用,除供人饮用外,煮过的茶叶还拿来喂牲畜。 C.历史上,藏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需要外界供给除茶叶以外的东西。 D.“边茶贸易”取代“茶马互市”,促使汉藏民间贸易更加繁荣兴旺。 三、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徐文长传 [明]袁宏道
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
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
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节选自《徐渭集·附录》)
3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 信:诚信 . 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 饵:诱捕 . 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阴:暗中 .
D.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显者:有名声地位的人 ..
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 ( ) 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 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5分)
译文: (2)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阳和力解,乃得出。(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22分)
14.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1)—(2)题。(11分)
[中吕]普天乐·秋怀
张可久
为谁忙,莫非命。西风驿马,落月书灯。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两字功名频看镜,不饶人白发星星。钓鱼子陵①,思莼季鹰②,笑我飘零。
注:①子陵:即严子陵,东汉著名隐士,隐于富春江。②季鹰:即张翰,西晋时人。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莼羹、鲈鱼脍,于是辞官回家。 (1)请简要分析这首元曲中诗人的形象。(6分)
(2)请赏析末句中“笑”字的妙处。(5分)
4
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11分) 南 歌 子
[宋]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①,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注】 ①扶头酒:醇厚浓烈易醉人之酒。
(1)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5分)
(2)这首词的下阕描写了哪些事情?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6分)
(三)16、名句名篇默写(10分)
(1)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孔子《论语》) (3)生亦我所欲, ,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孟子《鱼我所欲也》)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受中赏;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
(5)公曰:“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 ,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琵琶行》) ? ,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
(四)课内外文言文加点字解释(12分)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2)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3)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4)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5)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余嘉其能行古道 .
18、阅读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字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①,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曰:“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
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曰:“是盖有激者也。” .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 ①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5
解释:①尤: ②过 : ③安 : ④以: ⑤牧: ⑥顾:
四、作文(60分)
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怎样的体会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10月语文答案
1、B(不合语境。束之高阁:比喻放着不用,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 2、
3、【答案】B【解析】A项前后矛盾,“少数”和“普遍”矛盾;C项成分残缺,可在“走低”后加“的现象”;D项搭配不当,可在“竞争”后加“的激烈。 4、【答案】D 【解析】A项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承前省略不当,应在“都”前加“他”;;B.语序不当,“他的节奏”放在“不仅”前;C. “改善”与“现象” 搭配不当。
5、【答案】A 6、
7. 答案B。原句的表述是这样的:“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该句是说茶马互市是军费的“补充”,显然不是宋时全国军费的主要来源。
8. 答案D。本题要求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藏族喜欢饮茶,以马易茶是对他们茶叶需求的满足,这一表述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从道理上看,宋代统治者怎么会关心藏族人的生活呢?
9. 答案C。C项的载体是“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它的意思是,茶叶对于藏族人民来说必不或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外界供给其他物品,而是不需要“很多”东西。且后文又说“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C错无疑。 10、11、12、13、
6
附参考译文
文长是山阴的秀才,乡试多次未能中举。他性格直爽,无拘无束。总督胡宗宪知晓他的才能,聘请他做幕客。文长与胡宗宪约定:“如果要我做幕客,必须用接待宾客的礼节,不规定时间,让我能够自由进出。”胡宗宪都答应了他。文长于是穿葛布衣服,戴黑色头巾,拱手行礼入坐,放言畅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胡宗宪非常高兴。那时胡宗宪统率诸路军队,威振东南,部下将士晋见都是跪着说话,匍匐进退,不敢仰视;而作为下属的一个秀才,文长却傲然自得,随心行事,任意谈笑,丝毫没有畏惧顾虑。
文长对自己的才能谋略非常自负,喜欢出奇谋妙计,谈论军事大多得其要领。凡是胡宗宪所用来诱捕汪直、徐海等盗寇的计谋,都和他慎密商议,然后付诸实行。文长曾经在一座酒楼上喝酒,有几名军士也在楼下喝酒,酒后不肯付钱。文长暗暗写短函迅速告达胡宗宪,胡宗宪立刻命令将闹事者绑进衙门,一齐斩首,全军都极其震骇。有一个和尚依仗有钱财而行为不轨,文长在喝酒时偶尔对胡宗宪提起,后来胡宗宪借其它事把和尚以杖刑处死。文长受到胡宗宪的信任之处,多和这相仿。
文长既然科场失利,于是尽情地游山玩水,旅行于齐、鲁、燕、赵一带,遍历北方沙漠地区。他所见到的一切令人惊讶的情状,逐一在他的诗中表达出来。当时所谓的高官显贵、诗人文士,文长都大声地呵斥,把他们看作奴才,以和他们结交为耻辱而不来往,因此他的名声没有流传出越地以外,可悲啊!一日,在县令家饮酒,县令指着筵席上一件小东西求他做诗题咏,暗地里叫小仆人把纸张连接成一丈多长呈上,想以此难倒他。文长取笔在手,当场作诗,写满了那张纸,气韵刚健飘逸,那件东西的神态被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场的人都大为惊叹。文长喜欢书法,笔意奔放和他的诗一样,苍凉劲节中流露出婉媚的姿态,超拔飘逸,富有情趣。
他后来因猜忌而杀死他的后妻,被逮入狱,判处死刑。张阳和极力斡旋解救,他才得以释放。出狱后,倔强的脾气一如以往。晚年愤慨更深,颠狂更厉害。有名声地位的人登门拜访,他都拒不接待。本地官员来求他写字,连一个字也得不到。他常常带钱到酒店,呼唤地位低贱的人一起饮酒。有时拿斧头砍破自己的头,以至血流满面,头骨折断,以手摩擦,都会发出响声;然而文长始终在当时不得志,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7
15(1)疏雨飘洒,微风轻拂,繁茂幽深的树丛中黄鹂啼鸣,宽阔的水田里白鹭飞翔,(3分)描绘了一幅恬静、幽美、充满生机的夏日风光图。(2分) (2)词人一连写了饮酒、下棋、睡觉、题诗四件生活琐事,(2分)但饮酒而“易醉”;下棋而敌手“难逢”;寂寂长昼,词人以昏睡“相宜”来自我解嘲;睡起题诗则只能“自题”自赏,这些都表现了词人心中的孤寂无聊。(4分) 16、
17、答案1、卒:通“猝”突然;2、胜:承受、禁得起 3、次:旁边; 4、树:种植; 5、庸:怎么,难道 6、嘉:赞许,赞扬
18、答案①尤:责备 ②过:错 ③安:怎么 ④以:认为 ⑤牧:统治、管理 ⑥顾:回头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