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易错训练6生物与环境

2025-04-27

专题易错训练6 生物与环境

1.如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解析】 由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可知,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是捕食关系;引入暴猎蝽,桑毛虫因天敌的捕食作用,环境容纳量减小;暴猎蝽最初呈“J”型增长,一段时间后因食物、空间的资源有限,种群数量不再增加,呈“S”型增长曲线,B点暴猎蝽数量约为K/2,增长速率最快。

【答案】 D

2.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可被另一个群落替代,若以P代表群落的总同化量,以R代表群落的总呼吸量,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度放牧的草原,先发生初生演替,后发生次生演替 B.当群落受到外界干扰或破坏,群落的演替不会受影响 C.当P/R≈1时,表明群落演替不再进行

D.当P/R>1时,表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增大

【解析】 过度放牧的草原,仍保留着土壤等条件,因此,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A项错误;外界的干扰或破坏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B项错误;当P≈R时,表明该群落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群落,但群落演替仍会发生,C项错误;当P>R时,说明会积累大量的有机物,群落处于发展时期,因此,生物种类可能会增加,其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能会增大,D项正确。

【答案】 D

3.下列有关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有一定影响

1

B.各个年龄段人数相等的人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C.出生率或死亡率是指种群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 D.迁入率和迁出率可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答案】 A

4.(2016·甘肃兰州调研)如图是某牧场划区轮牧的示意图(黑点密度代表草的长势)。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羊群与牧草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其共同进化

B.若调查牧场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可在区域1采用样方法进行 C.利于保护草地资源的轮牧顺序为1→2→3→4

D.过度放牧的草场与该草场的群落演替方向和速度有差别

【解析】 不同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与发展,体现了共同进化,A项正确。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该遵循随机取样的原则,不应该只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B项错误。划区轮牧,一般是在植被丰富的区域先放牧,C项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项正确。

【答案】 B

5.(2016·黑龙江大庆高三期末)图1和图2所示的过程为不同环境中的群落演替过程且群落演替结果相同。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2

A.图1所示演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比图2所示演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长 B.图1所示演替类型和图2所示演替类型的主要区别是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C.若不受外界干扰,上述两种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都会使生物多样性增加

D.人类活动会使上述两种群落的演替都向良性方向发展,且速度要快于自然条件下的演替

【解析】 选项A,从定义上看,一般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次生演替过程经历的时间要比初生演替过程经历的时间短(在达到最终演替结果的情况下),A项错误。选项B,从概念可推知两种类型的演替结果都是出现新的群落,只是二者的初始条件不同,初生演替的初始条件是没有生物,就连生物痕迹都没有;次生演替的初始条件是有少量的生物或者有生物痕迹,所以两种演替的主要区别是起始条件不同,而不是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B项错误。选项C,若不受外界干扰,群落演替的趋势是生物数量越来越多,种类越来越丰富(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的结构也越来越复杂,稳定性增强,C项正确。选项D,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条件下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如砍伐森林、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生产活动,会使群落向不良方向演替,不利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而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等生产活动,又会使群落演替向良性方向发展,这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D项错误。

【答案】 C

6.(2016·吉林长春质检)关于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如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3

B.③和④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

D.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答案】 B

7.下图是能量流经某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该营养级能量的摄入量,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为400 J/(cm·a) B.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J/(cm·a) C.能量由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20% D.该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5 J/(cm·a)

2

22

【答案】 A

8.如图为能量流动示意图。其中a1是流入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 B.能量散失a3,不能再被生物同化利用

4

C.a1、a2、a3、a6中的能量都以稳定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是a6÷a2

【解析】 由题图可知,第一营养级传递给分解者的总能量是a4+a7。a1是生产者同化固定的能量,散失的能量a3以热能的形式存在,热能不能再被其他营养级利用,这也是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重要原因。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a6÷a1。

【答案】 B

9.(2016·河南平顶山调研)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爆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反馈调节 B.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C.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缺少阳光 D.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

【解析】 藻类爆发,覆盖整个湖面,而使水草因缺少阳光而死亡,C项正确;水草死亡腐烂,水质变坏引起水生动物以及鱼类的死亡,是属于(正)反馈调节,A项正确;藻类爆发的原因是条件适宜,缺少天敌,所以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D项正确;人工鱼塘需要投饵向该生态系统中提供物质和能量,所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输入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B项错误。

【答案】 B

10.(2016·北京西城一模)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能促进落叶中纤维素的分解 B.果蚁与真菌之间的共生关系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共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 D.果蚁从落叶中同化的能量可通过排泄物传递给真菌

【解析】 果蚁排出的排泄物(即粪便)不属于果蚁同化的能量,D项错误。 【答案】 D

11.在人为干预下,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恢复过程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5

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约为15.6% 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 kJ/(m·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所以受影响较大的生物为营养级较高的生物,A项正确。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14+2)×10-(4+9+0.5)×10=2.5×10=7.5×10,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2.5×10)∕×100%≈15.6%,B项正确。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外界能量的补偿。肉食动物共需要能量为(2.1+5.1+0.05+0.25)×10=7.5×10,其中从植食动物获得2.5×10 kJ/(m·a),因此还需要外界补偿能量为5×10 kJ/(m·a),C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输入的能量之和,D项错误。

【答案】 D

1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3

2

3

2

3

3

3

3

3

3

33

2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

6

A.在这场地震中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受到的影响较大 B.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约为15.6% C.肉食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为5×10 kJ/(m·a) 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解析】 营养级越高的生物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多,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所以受影响较大的生物为营养级较高的生物,A项正确。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为(14+2)×10-(4+9+0.5)×10=2.5×10=7.5×10,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2.5×10)∕×100%≈15.6%,B项正确。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不能自给自足,需要外界能量的补偿。肉食动物共需要能量为(2.1+5.1+0.05+0.25)×10=7.5×10,其中从植食动物获得2.5×10 kJ/(m·a),因此还需要外界补偿能量为5×10 kJ/(m·a),C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输入的能量之和,D项错误。

【答案】 D

12.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3

2

3

2

3

3

3

3

3

3

33

2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 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

6


高考生物专题易错训练6生物与环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2025年中国盾构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