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
(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K—39 Cl—35.5 Na—23 一、 分)
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 ) A.由空气制氧气,冰雪融化 B.镁带燃烧,铁生锈 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 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 2.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
A. B. C. D.
3.分类法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海水、石灰水、氧气 B.氮气、氯酸钾、硫 C.纯净的空气、水、液氧 D.石灰水、冰水混合物、干冰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5.对于下列说法,有关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主要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
B.将水加热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体积变大 C.食物腐烂的实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
D.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氢原子和氧原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6. 地壳中含有丰富的氧、硅、铝、铁等元素。其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
B.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C.铝离子(Al3+)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D.铁原子的质量为55.85g
7.下面关于“2”的含义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2O2中的“2”表示2个原子
B.Fe2+中的“2+”表示1个亚铁离子带有2 个单位的正电荷 C.H2SO4中的“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2个氢元素
-2 D.Al2(SO4)3中化学式上方的“-2”表示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8.超导材料为具有零电阻及反磁性的物质,以 Y2O3、BaO和CuO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可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YBa4Cu6Ox,假设在研磨烧结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则x的值为( )
A. 12 B. 13 C.15 D.26
9.诺贝尔获得者屠呦呦发现并提取出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青蒿素在加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蒿素属于氧化物
B.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C.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D.提取青蒿素宜在低温环境下进行
10.下列各选项中,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制备蒸馏水 C.氢气验纯 D.探究分子运动 二、非选择题(每格1分,共40分)
11.(13分)“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化学思维方法。 I.从宏观知微观(“见著知微”)
(1)氯化钠是由 ▲ (填写微粒的符号,下同)构成,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成分是 由 ▲ 构成的;
(2)50mL水与50mL乙醇混合后,溶液体积小于100mL,微观解释为 ▲ ; (3)气体X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X分子中一定含有的原子是▲和▲(填符号)。 II.从微观知宏
(1)微粒A、B、C、D、E中,对应单质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 (填编号,下同),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 ,属于阳离子的是 ▲ ; (2)如图是在一容器中的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①该反应属于 ▲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②反应前两物质在一起属于 ▲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③下列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 A. B.
C.
和
D.
的粒子的个数比是 ▲ 。
④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12.(8分)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I.某实验小组从长江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在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加入的物质是明矾,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三种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__ ▲____;
(2)操作②选用___▲___除去水中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是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丹同学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 ▲ ___,振荡,发现有少量泡沫且有大量垢状物产生,说明液体D是硬水。 II.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
(1)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 ,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试管B中气体的体积为n时,试管A中气体体积约为 ▲ ; (2)下列反应中,不能用来确定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 ▲ __。 A.H2和O2反应 B.电解水 C.H2和Cl2反应 D.H2和CuO反应
13.(1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常常用到下列装置,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② ▲ ;
(2)若该实验选择装置A来制取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 (3)若选择高锰酸钾制取O2,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若该瓶氧气用于铁丝的燃烧实验,最好选用的装置组合为 ▲ ,该套装置有一处不足的地方,请你指出并加以改进: ▲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 ,用图G装置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 (填“a”或“b”)端通入,若瓶中装满水,气体从 ▲ 端通入广
口瓶;
(4)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不溶于水的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剧烈反应放热发生装置炸裂,则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 ▲ ,收集装置是 ▲ ;
(5)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还可用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作催化剂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化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剂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① ② KClO3质量 1.2g 1.2g 无 CuO 0.5g 待测数其他物质质量 据 ② a b G
③ 1.2g MnO2 0.5g (1)上述实验你设计的“待测数据”是 ▲ ;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 ▲ (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化钾的分解速率;
(2)将实验②反应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若得到0.5g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倒入适量双氧水,观察到大量气泡产生,说明 ▲ ;
(3)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 ▲ 。
14.(4分)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氯化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 ▲ ; (2)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3)氯化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结果精确到0.1%)
(4)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九年级化学试卷(答案)
一、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C D C B B B 二、
非选择题
11.I. (1) Na+、Cl—
, N2 ; (2)分子之间有间隙; (3)C和H II.(1)B , CE , A ,C ;
(2)① 化合 ② 混合物 ③ D ④ 1:2
12.I. (1)过滤,玻璃棒; (2)活性炭,物理; (3)肥皂水
II.(1)H2O H2+O2 ,2n; (2)C 13.(1) ① 锥形瓶 ,② 长颈漏斗 ;
(2) H2O2 H2O+O2 ;
(3) KMnO4 K2MnO4+MnO2+O2 , CD ,
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 Fe+O2 Fe3O4 , a , b (4) B , D 。 【设计实验】
(1) 收集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 , 小 ; (2) 氧化铜还能作氯酸钾的催化剂 ;
(3) 探究氧化铜和二氧化锰哪一个催化效果好 。
14. (1)KCl (2)74.5 (3)39.3%
(4)设一个人每天摄入的低钠盐不宜超过的质量为X,
Xx70%x x100% = 2.3g
9 10 D A
;
X = 8.4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