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业大学2014级博士生 2014-15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论文封面)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学号 B2014 姓名 冯俊凯 成绩 一、论文要求
本门课程考试采取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论文要求如下: 1.根据本课程教师指定的选题范围或课程大纲要求自选题。
2.论文要求观点正确、有理有据、逻辑清晰、行文流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勿抄袭,引用他人成果应标明出处。
3.论文篇幅要求在5000-6000字。
4.论文递交截止本学期末(2014年11月30日以前)。
5.论文提交电子版或纸质版(只需其中1种)。请用word或pdf格式文档提交您的电子版课程论文,并务必用您的学号命名该文件。文件发至:zgmkszy@126.com 并保存教师的回信。此封面和其他教学文档可用zg000000密码登录上述邮箱的网盘中获取;若交纸质论文请交至人文楼912陆学艺学术思想研究中心或920马克思主义学院办公室(交电子版论文就不需要交纸质论文)。
6.钱伟量联系电话:67396327,13522486917
二、课程论文选题参考范围
1. 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驳“中国威胁论”
3. 如何深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4. 论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5. 科学究竟是什么?如何深刻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观? 6. 后工业社会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前景
7. 中国和平发展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战略 8. 价值思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请将本页附在论文前面,不要忘记写上自己的姓名、学号)
驳“中国威胁论”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序开展,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凯歌高奏,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国防军事实力脱胎换骨,于此同时,各种“中国崛起”,“强国战略”等连篇累牍,充斥媒体,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对此,本文从多方面剖析国内国外形势,揭露叫嚣中国威胁论的真正目的——别有用心与无稽之谈。 关键词:国防崛起,中国威胁论,
1 概述
随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三十年前作出改革开放的政策,中国这个曾经的东方睡狮,用极短的时间取得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用了将近200百年才发展出来的社会成果,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显著提高。中国人用实际行动证明,中国人民真的站起来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加入世贸组织,奥运的召开,太空探索,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前不久APEC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让世界认识了中国,更让中国走向了世界。随着中国社会的和平崛起,国际贸易,金融流通,文化沟通和科技交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人民对于中国的和平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他们了见其成,因为“中国制造”在利用本国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环境资源和人力资源来供给着世界。当然,之所以中国威胁论不绝于耳,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总是有一些具有强盗血统并心怀叵测的国家,政客,媒体,对此颇有微词,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和平发展,害怕中国的强大,妄加揣测一个强大了的中国会立即挑战世界秩序,对他国构成威胁,便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蓄意破坏我国国家形象,诋毁我国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挑拨国际关系,以期达到制约中国,限制中国的目的。在次奉劝那些贼喊捉贼之人:历史无法改写,但历史仍旧要继续;虽然中国整个近现代史都满满的写着被动挨打和屈辱,但是中华民族不是不是好战民族,也没有强盗血统,中国人民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望是诚挚的,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中国是世界一份子,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 2 中国威胁论的产生 2.1“始作俑者”
关于中国威胁论的由来,首先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威廉二世的“黄祸论”。其次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也曾炒作过\中国威胁论\,即所谓中国革命的胜利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从而对美国形成\红色威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提出\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蔓延\的口号,美国在联合国宣传\中国对邻国的威胁\,麦克阿瑟公开辱骂新中国是\共产主义黄祸\。[1] 再次是在中苏关系紧张的时候,苏联也曾兜售过“中国威胁论”。
2.2“新的花样”
新时期的“中国威胁论”出现在冷战后,苏联解体后两极对立的世界格局消失,于此同时,中国经济,军事逐渐强大,“中国威胁论”开始在美国,菲律宾,日本等过泛滥起来,第一次泛滥是在1992-1993年间,鼓吹者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乃至文明角度展开了对\中国威胁论\的具体论证。美国费城外交政策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芒罗首先发难,发表了《正在觉醒的巨龙:亚洲真正的威胁来自中国》,一时间\中国威胁论\风靡太平洋东岸,芒罗因而也声名显赫。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那篇高论《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也在这个大背景下问世。前者渲染中美军事冲突不可避免,后者断言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教文明的结合将是西方文明的天敌,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美国学者哈克特更是危言耸听,\在苏联解体后,一个新的邪恶帝国正在出现,它的名字叫中国\。此后,每隔一段时期,\中国威胁论\都会出现。[2] 第二波发端于1995-1996年,主要与李登辉访问美国后两岸关系紧张,中美围绕台湾问题发生军事对峙有关。第三次发生在1998-1999年,其背景是在亚洲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逆势崛起,经济影响力迅速扩大。[1]进入21世纪后,“中国威胁论”已经是第四波了,其特点是威胁论的内容日益扩大,往往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中国计算机黑客威胁论、食品安全威胁论、环境威胁论等等。 2.3“老调重弹”
中国正常的经济建设,国防建设都会被放到放大镜下,当成是中国威胁。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2010年公布年度《全球军力平衡报告》,对全球军费支出进行解读。报告称,西方国家军费支出进入下行通道,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国家军费开支却在“继续大幅增加”。报告称,全球防务支出保持稳定,从2006年的1.3万亿美元增加到2008年的1.55万亿美元,2009年的数字可能更高。报告认为,与西方国家军费开支进入下行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从全球经济衰退中迅速复苏,军费开支将持续上扬。中国在国防预算中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而中国官方公布的2009年度财政预算包括了15%的军费增长。[3] 西方媒体和些智库始终在说,亚洲军费在增加,欧洲军费在下降,字里行间有意无意透露出亚洲军费增长和隐形的亚洲军备竞赛都是源于中国,这在一定程度上渲染了“中国威胁论”,罔顾中国军事基础薄弱,中国军费以这样的速度增长是在为过去军费投入过低还债的事实。 3 简析“中国威胁论”
“中国威胁论”涉及中国和平发展的方方面面,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影响很大,当然说的客气点,也说的简单点,影响就是会阻碍中国的正常发展,影响中国的社会主义进程。论国情,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仍旧相对落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仍旧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首要任务。而“中
国威胁论”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为何? 3.1 国家安全的纠葛
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包括自甘堕落,以脱亚入欧为自豪的某些东方国家,所以热炒“中国威胁论”,首当其冲的原因即是上层建筑的分歧,而政治从来都是为经济服务的。中国奉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西方社会当然不愿意看到一个经济充满活力,国力强盛,制度优越的东方强国出现后,每每发出与之不同的声音。当然,始作俑者,对“中国威胁论”最趋之若鹜的莫过于日本,历史上日本曾深深的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远者不说,从明朝开始,日本就一各种形式对中国实施掠夺,侵吞,抢占,甚至发动战争。
嘉靖二年(1523)六月,日本封建主大内氏使臣宗设、谦导与细川氏使臣瑞佐、宋素卿,因争夺对明贸易,在中国土地上相互厮杀。宗设格杀瑞佐,又以追逐宋素卿为名,大掠宁波、绍兴一带。杀掳明朝指挥刘锦、袁琎等,夺船出海而去,此即震动朝野的“争贡之役”。福建巡抚在谭纶、戚继光、总兵俞大猷等领导下,东南沿海军民浴血奋战,抗击倭寇。三十二年,俞大猷率精兵夜袭普陀山倭寇老营,重创倭寇,又在王江泾歼灭倭寇两千人。四十年,戚继光率戚家军等在台州九战九捷,痛歼入寇台州之敌。此后,戚、俞联合,基本肃清福建、浙江倭寇。四十四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广东、南澳的倭寇。至此,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4]侵华战争期间,从1937-1945年8月15日,8年中,除西藏、西康、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川外,我国其它省份皆遭日军铁蹄蹂躏,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和间接财产损失共达620多亿美元,冻死、饿死者不计其数,从1874到1945日本侵华时期,中国非正常死亡累积人数至少达2.8亿,经济损失50万亿美元,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自古文可安天下,武可定家邦,中国人民绝不会再让历史重演,加强军队国防建设是国策,更是保证人民安居,国家长治久安的后盾。近年来,日本政坛右倾化加剧,屡屡做出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国有化钓鱼岛,凡此种种,恶行昭彰,不得不引起亚洲邻国的警惕,加强武备,实施不得已而为之之事,因为历史不能重演。当然,强盗的逻辑是永远不可理喻的,始终想着扮演一个受害者,受威胁的角色,如此,“中国威胁论”在日本便大有市场,登堂入室了。 3.2 政治因素
除开与日本的地缘政治因素,“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大行其道的原因离不开政治意识形态分歧,冷战思维的延续是其根深蒂固的关键原因。在战后40多年的大环境中,人们观察国际事务的特有的思想模式或认识框架严重的对立。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国际关系中出现的一种政治思想模式,从美国的角度来讲,它又特指“战后世界两极化时期美国奉行冷战政策的意识定式,其内容是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对抗为核心,以遏制共产主义力量和影响为目标,以维
护国际秩序确保美国称霸世界为宗旨。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争霸格局变为美国一家独大的单边格局,美国为了巩固并发展其霸主地位,不断强化其在国际社会中的领导者形象并且遏制一切会对其霸主地位产生影响的不稳定因素。由于冷战思想的延续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敌视,尤其是世界资本主义第一强国的美国。美苏争霸虽然以美国获胜而告终,但是也是的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看见了社会主义的的优越性和好的发展潜力,美国为了避免历史再次发生同样为了巩固其国际地位和国内环境将社会主义大国中国作为其假想敌,肆意宣扬中国威胁论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目标。 3.3经济的原因
虽然中国全国GDP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但是人均GDP却远远低于西方国家,这与经济大国的说法相去甚远。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具有积极作用,并不是威胁;中国不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相继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亚洲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促进亚洲经济发展,而且中国在入世后在享受入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积极承担自己相对应的国际责任,在平等,互利原则下和世界各国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这当然是各国老百姓关心首要问题,经济好民生才能强,各国的老百姓才能过上好日子。应当理性的看待“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历史潮流,西方社会当然有炒作经济威胁论当然有其土壤,不免让一些人产生酸葡萄心理。对此,应当理性的看待,中国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是巨大的,发展经济也是全世界人民的美好愿望,符合历史潮流和趋势。 3.4文化的差异
现实主义产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逐渐发展成为现实主义大国崛起理论,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大国崛起往往和战争挂钩,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美国。许多现实主义者认为当前国际社会出于无政府状态,因此各个国家就必须自己提供安全保障,只有自身实力强大了,才能保护自己,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就要不断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在崛起过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以保护自己时,势必会对现有的霸权国家带来威胁,当崛起国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其实力和地位不一致,变会通过战争的形式改变现有的世界格局。另一方面,大国崛起就是霸权国遏制崛起国发展以维持其霸主地位的过程,因此中国威胁论成为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利器。 4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
虽然中国威胁论众说纷纭,但是归根结底,也只是军事威胁论、经济威胁论和资源环境威胁论曲调甚高。日本每年发布的《防卫白皮书》大力渲染“中国威胁”、扩大钓鱼岛以及南海问题势态的论调,是一种无稽之谈,中国长期以来一
直都是发展防御型的国防,我国国务院办公厅于1995年发表了一本名为《中国的军备控制与裁军》的白皮书,书中指出:“中国的国防政策是防御型的,基本目标是巩固国防,抵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的安全,维 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的防御性国防并不会对世界和平产生威胁,对于最近美国等国家对中国2014军费上涨产生的质问也是经不起推敲的,2014中国军费支出仅占全国GDP的2%,而世界平均水平的占其中的3%,美国和俄罗斯则占4%,平均每位中国军人每年的军费则更低,中国国防以及军费支出较世界其他国家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关于中国关于研究制造航空母舰和新型作战飞机也只是以防御为目的的。
中国自古以来的崇尚和平的传统以及儒家思想的深入人心使得中国只会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威胁论是西方国家不了解中国而凭空捏造的,中国只有坚持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用事实说话,使西方国家了解中国,那么中国威胁论则会不攻自破。胡锦涛主席曾说过:“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名族。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只会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共同繁荣。”中国不会通过战争的形式来发展自己,只会通过和平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通过创建中国国内的和谐社会来为世界的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
反省诸己,中国本身面临的经济和环境压力巨大,由于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有限,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难免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如果不发展,自身将面临问题,甚至于向其他国家传播,中国的不发展反而会对其他国家带来伤害和威胁。中国发展了,解决13亿人的吃穿住行,是世界1/6的人口处于安定状态,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都是一种贡献,所以说中国发展对其他国家造成威胁是毫无道理的。但是,发展不可避免的遇到环境问题,这也是全世界人类社会面临的共荣问题,所以,中国必须走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摒弃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粗放型经济路线,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2007年以来,中国也致力于国内资源环境的保护,并在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高能耗、高污染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效,为世界范围内资源环境的保护做出了重大贡献 5综述:理性看待“中国威胁论”
无论是从哪个方面说起,“中国威胁论”都是站不住脚的,是少数国家的臆想和某些别有用心的政客博取政治资本的噱头。自古以来,中华民族都是崇尚和平,爱好和平的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过巨大贡献,也做出巨大的牺牲,但是,“和”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在2008年的奥运会上,中国就自信的向世界展示了这一思想和价值观。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国历届政府都坚持和奉行和平主义,坚守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不渝的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崇尚互利共赢。一个发达的,稳定的中国,将会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如何应对中国威胁论》-----金灿荣 [2]《自产自销的中国威胁论》-----搜狐网
[3] 《全球军力平衡报告》-----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 2010.3
[4] 戴裔煊 .明代嘉隆间的倭寇海盗与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