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自学指导书
课程名称 : 教师姓名 : 所属系所: 适用专业: 学历层次 :
国际法学
法学专业 函授本科
继续教育学院制
《国际法学》自学指导书
编写者:
总学时:80学时(面授课20学时,自学60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内容
国际法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发展历史、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则,涉及国家间政治、经济、法律、文化和科学交往的各个领域的法律专门学科。国际法学是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材,满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
二、学习目的和要求
讲授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国际法是国家进行国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国家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国家只有严格遵守国际法,才能与别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促进本国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以利于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的建设与发展,更好地保护本国和本国人民在外国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学习和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运用它们维护我国的权益,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1)通过系统讲授涉外民商事法律冲突的产生及法律冲突的各种途径,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2)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3)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涉外实际纠纷的能力。
三、学习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6
学习内容 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 第二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第三章 国际法主体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第五章 国际法律责任 第六章 领土法 自学学时 2 2 4 4 2 4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第七章 国际海洋法 第八章 国际航空法 第九章 外层空间法 第十章 国际环境法 第十一章 外交关系法 第十二章 领事关系法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第十八章 4 4 4 2 4 4 4 4 3 3 3 3 国际条约法 国际组织法 国际人权法 国际刑法 国际刑法 战争法 60 合计
四、自学内容与指导
第一章 国际法导论
1.内容:国际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法效力的根据、国际法的渊源与《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的关系、国际法的编纂、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现代国际法的产生与趋向以及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2.重点:国际法渊源;国际条约与国际习惯。 3.难点:国际法的效力根据。 4.思考题:
(1)简述国际法的含义和特点
(2)试述国际法渊源的概念及其范围,并分析各种渊源的地位 (3)试述关于国际法效力根据问题的各种理论
第二章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1.内容:《联合国宪章》与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现代国际法其他基本原则。
2.重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难点:国际强行法及其与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关系。 4.思考题
(1)简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2)试述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 国际法主体
1.内容:国际法主体的范围、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及其特点、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以及中国在国际法主体方面的理论与实践。
2.重点: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继承。 3.难点:国家继承制度和承认制度。 4.思考题
(1)简述国家的要素
(2)试述国家基本权利的内容
(3)试述承认的法律效果,并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实践 (4)试述国家继承的概念和规则 (5)试述政府继承的概念和规则 (6)试述国家责任的构成、形式及其免除
第四章 国际法上的居民
1.内容:国籍的取得、丧失与恢复、国籍冲突的产生与解决、外国人的法律地位问题、引渡、庇护和难民以及中国对国际法上的居民及其管辖的理论与实践。
2.重点:引渡、庇护。
3.难点:国籍冲突的产生与解决。 4.思考题
(1)简述国籍的概念和意义。
(2)试述国籍取得与丧失的条件与方式。 (3)简述外国人的待遇原则。 (4)试述庇护的原则。 (5)试述引渡的原则。
第五章 国际法律责任
1.内容:国际不当行为的构成要件、国际不当行为责任与国际损害责任的区别、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以及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2.重点:国际不法行为有哪些构成因素。
3.难点:国际不当行为责任与国际损害责任的区别。 4.思考题
(1)国际不当行为的构成要件。
(2)国际法律责任的免除以及国际法律责任的形式。
第六章 领土法
1.内容:国家领土的构成、领土主权及其限制、内水的概念、领土的变更方式、边境法律制度、南极地区的法律制度和北极地区的法律问题以及中国对钓鱼岛、南海诸岛主张主权的理论依据。
2.重点:领土的变更方式。
3.难点:国家领土的变更方式到底有哪些条件是什么。 4.思考题
(1)何谓领土主权? (2)分析台湾问题?
第七章 国际海洋法
1.内容:海洋法公约对各类海域的界定、海洋内水、领海的法律性质、法律地位和法律制度、毗连区、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公海的法律地位和公海自由制度、国际海底区域以及我国有关海洋立法的规定。
2.重点:九大海域的法律地位。
3.难点:比较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法律地位。 4.思考题
(1)简述内海域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 (2)简述毗连区的划分方式及其法律地位 (3)试述领海的法律地位及其通行制度 (4)试比较大陆架与专属经济区的法律地位 (5)试述公海自由的内容
(6)试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 (7)试述群岛水域的划定及其通过制度
第八章 国际航空法
1.内容: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国际航空公约的体系、《芝加哥民用航空安全公约》、国际航空安全公约的内容。
2.重点:国际航空公约的条约体系。 3.难点:国际航空安全公约。 4.思考题
(1)空气空间的法律地位。
(2)三个公约对民用航空安全非法行为的规定。 (3)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全行为的管辖权 。
第九章 外层空间法
1.内容: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外层空间活动原则、制度、外层空间的条约体系、外层空间的法律问题。
2.重点:外层空间的条约体系。 3.难点:空间碎片的法律问题。 4.思考题
(1)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是什么? (2)营救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结合有关案例,分析外层空间活动中的国家责任。
(4)结合当前国际实践,谈一谈你对我国外空法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5)结合中国目前外空实践,论述如何完善中国外层空间立法
第十章 国际环境法
1.内容:国际环境法的特点、海洋环境的法律制度、空间环境的法律制度、物种多样性及其保护制度及有关法规和国际水域的保护规则和制度。
2.重点:斯德哥尔摩会议、里约会议。
3.难点:“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制度,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4.思考题
(1)简述国际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2)简述国际环境法的产生与发展
第十一章 外交关系法
1.内容:《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机关体系、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外交特权与豁免的内容以及外交机关对接受国所负的义务。
2.重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和内容。 3.难点: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根据和内容。 4.思考题
(1)简述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概念和根据。
(2)试述使馆(或外交人员)的特权与豁免 (3)试述使馆及其人员对接受国的义务
第十二章 领事关系法
1.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领事特权与豁免的根据和内容、领事特权与豁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比较和领事机关等内容。
2.重点:领事特权与豁免的根据和内容。
3.难点:领事特权与豁免和外交特权与豁免的比较。 4.思考题
(1)试述领事和外交代表的区别 (2)简述领事的职务
第十三章 国际条约法
1.内容:条约的概念、条约的一般缔结程序、条约的解释、条约的修改、条约的终止、条约的保留以及我国缔结条约和批准的程序。
2.重点:条约的保留。
3.难点:条约必须遵守原则,条约解释的规则。 4.思考题
(1)简述条约的概念和特征 (2)试述缔约的程序 (3)试述条约的效力 (4)试述条约的解释规则
(5)试述条约的修改与修正及其效果 (6)试述条约失效(或无效)的各种情况
第十四章 国际组织法
1.内容: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特征、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国际组织的法律制度、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联合国的主要机关、联合国的维和行动以及区域性国际组织。
2.重点:联合国的六大机关及其职能。 3.难点:安理会的表决制度。 4.思考题
(1)简述国际组织的概念和类型。 (2)简述国际组织法的概念。 (3)试述联合国的主要机关及其职能。 (4)理解国际组织的法律人格与对外权利。
第十五章 国际人权法
1.内容:人权的概念及基本人权、《联合国宪章》与人权的国际保护、国际人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实施、主要的人权公约以及中国关于国际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2.重点:国际人权保护的主要内容与实施、主要的人权公约。 3.难点:如何认识“人道主义干涉”。 4.思考题
(1)试述国际人道主义法的内容 (2)简述战争罪行的种类和内容
第十六章 国际刑法
1.内容:国际刑法的概念和特征、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国际犯罪的种类、国际刑法的适用、国际犯罪的构成、国际刑法的执法模式以及国际刑事管辖。
2.重点:国际犯罪的构成。 3.难点:国际刑事管辖 4.思考题
(1)简述国际刑法的概念、特征和渊源。 (2)简述破坏人类和平与安全的犯罪。 (3)简述危害国际航空安全的犯罪。 (4)试述国际刑法的适用模式。 (5)简述国际刑事法院的特点。
第十七章 国际争端法
1.内容:国际争端的概念和种类、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以及国际组织与国际争端的解决。
2.重点: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 3.难点: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与政治方法的比较。 4.思考题
(1)试论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在国际法实践中的运用。 (2)阐明国际仲裁与政治方法在解决国际争端中的区别。 (3)简述国际仲裁与司法解决在处理国际争端中的区别。 (4)论我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理论与实践。
第十八章 战争法
1.内容:战争的概念和特征、战争开始的法律后果、战争结束的法律后果、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和禁止规范、战时中立法、国际人道主义法、惩办战争罪犯的国际法原则、以及纽伦堡审判。
2.重点:国际人道主义法。
3.难点:战争与武装冲突有何区别。 4.思考题
(1)战争与武装冲突有何区别。 (2)简述禁止战争的国际法规范。
(3)简述限制和禁止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国际法规范。
(4)论战争犯罪及其个人的刑事责任。
五、作业题(面授时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 A.任意法的性质 B .强行法性质 C. 国内法性质 D.硬法的性质 2.特别使团是( )。
A.国家派往外国的使馆 B .派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使团 C. 外交团 D.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 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非常任理事国由( )选举产生。 A.联合国大会 B .联合国秘书处 C .安全理事会 D .行政与预算委员会 4.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 A.189个 B .180个 C. 51个 D.60个
5.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 A.19世纪 B.18世纪 C.20世纪 D 17世纪
6.第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法院法官是( )。 A. 梅汝嗷 B .倪征噢 C. 史久铺 D.王铁崖
7.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之下的义务与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优先适
用的原则是( )。
A. 后订条约应居优先 B.先订条约应居优先
C.依其他国际协定之规定 D.宪章之下的义务应居优先 8..首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是( )。 A.中国与前苏联 B.中国和印度
C.中国与法国 D.中国与菲律宾
9.派遣国在正式任命使馆( )前需征得接受国的同意。 A .领事 B .武官 C .参赞 D,秘书
10.12 ,下列属于合法交战者的是( )。 A.武装部队 B.平民 C.占领区的敌侨 D.本国国民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国际罪行应包括( )。 A 战争罪 B .反和平罪 C 反人道罪 D.空中劫持罪
2.国际法的直接渊源包括( )。 A. 国际条约 B.国际习惯 C. 联大决议 D.一般法律原则
3.按1971年《蒙特利尔条约》规定,以下行为属于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罪( )。
A 故意传送虚假情报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B.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足以危及该航空器的航行安全 C 破坏停放在机场未交付使用的航空器 D.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其不能飞行
4.国际组织会员资格的不同形式有( )。 A.完全会员 B.准会员 C 观察员 D.联系会员
5.外国船舶在领海中实行以下行为属于非无害行为( )。 A. 捕鱼 B.收集情报
C. 起落飞机 D.进行军事行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18世纪末期,英国学者 首先提出了编纂国际法的倡议。 2.传统国际法学派有 , 。
3.国家的基本权利
有 , , , 。
4.《国际法院规约9第38条规定的国际法的辅助资料有 和 。
5.传统国际法上领土取得的方式有 , , , ,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领陆 2.庇护 3.毗连区 4.引渡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 2.简述条约的缔约能力和缔约权。
3.战争法规定了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战手段和方法? (六)论述题(共15分) 1.论述公海上的管辖权。
六、指定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指定教材:白桂梅:《国际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1、程晓霞、余民才(主编):《国际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3、余民才(主编):《国际法专论》,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