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备人: 课时安排: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校审核人: 学生姓名: 4.3《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第一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生的意义,初步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尝试寻找自己的价值定位;
2、理解人生意义不是某种固定模式,也没有某种简单的标准答案,是个人在生活中不断思考、认识、探索的精神活动和实践过程。
教学重点:探索人生意义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探索人生意义的必要性 二、预习交流展示学案
1、自学导航第一节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人和其它动物的区别是什么?
(2)什么是人生意义?
(3)为什么要思考人生意义?
2、自学导航第一节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如何在追求人生意义中实现成长?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三、导入:
美国大片《阿甘正传》中阿甘曾说过:“人生就像那装在玻璃瓶中的彩色巧克力豆,五颜六色,只有你亲自尝一尝,才会知道其中是什么滋味。”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巧克力豆,只不过这颗巧克力豆有一块已经被我们品尝,这就是对于我们来说成为已经过去的童年。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是美好的。 四、课堂展示学案 (一)小组交流展示: 活动一:毛毛虫的悲剧
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利用毛毛虫做过一次不寻常的试验。法伯把他们安排在花瓶边缘,走成一个圆圈。花瓶旁边放了一些松针,这是毛毛虫喜欢的食物。毛毛虫前后盲目的跟随,绕着花瓶一圈一圈,一连七天七夜,直至筋疲力尽而死去,却不知去觅食。说明它们只会随着同类,糊里糊涂地走下去,不会选择自己的目标。
毛毛虫的悲剧告诉我们什么?
活动二: “探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对以上关于人生的观点你怎么看?要求:是否同意人物的观点,并结合学海导航相关
内容说明理由。 1、(1)图一: (2)图二: 2、(3)图三: (4)图四:
活动三:在百次献血中追寻人生的意义
2012年3月24日,50岁的杨泽予第100次献血。当时,《河南日报》对他做过专题报道,他告诉记者,只要身体健康,他要献到55岁。杨予军,献血史15年,捐献全血15次5600毫升,成分血88次175个治疗量;冯会军,献血史15年,捐献全血100余次,近9万毫升。一个治疗量相当于献出200毫升全血。献血上百次是什么概念?以一个成年人全身的血液量约为4000~5000毫升计算,杨予军他们每个人的献血,都等于将周身的血液换了几十遍。 生活中,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大众;人群中,他们可能随时和我们擦身而过。杨予军、杨泽予是基层职工,冯会军是名铲车司机。可当他们撸起袖子,任流淌在血管中的热血一次次抽离身体,化为患者生命与健康的希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平民英雄”。
(1) 以上材料说明人生的意义怎样才能实现?
(2) 有人建议应该应该设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上述材料中的人物,并且衡量人生
意义的大小,你赞同这一建议吗?为什么? 活动四:我的生命极有意义
活动目的:促进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明白每个人的人生意义都不一样。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我的存在有哪些意义?
我可以为身边哪些人带来怎样的快乐? 我的存在将会为社会带来什么意义?
我希望我的人生将会在世界上留下怎样的痕迹? 2、小组代表发言。 五、当堂达标
金牌学案57页1~5题 六、课外作业 1、整理笔记;
2、金牌学案58页6题,59页1~6题 七、教学反思
主备人: 课时安排: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校审核人: 学生姓名: 主备人: 课时安排: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校审核人: 学生姓名: 4.3《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第二课时)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懂得人生的意义必须经过具体的行动才能实现,明白今天珍惜时光,认真学习认真
做事,也是在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2、能在不断的追寻和发现中思考生命的意义,去探索和获得个人价值感。
教学重点: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教学难点: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二、预习交流展示学案
1、自学导航第三节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什么是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内涵?
(2)怎样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三、导入:
订立目标,规划人生只不过是理论,纸上谈兵,没有行动就没有结果。理论都是好东西,但是如果不能依附在行动上,那只是一种空谈。人只要活着,边必须考虑行动。 四、课堂展示学案 (一)小组交流展示:
活动一:情景剧--你在做什么?
时间:某天 地点:某建筑工地
人物:一名路人,甲,乙,丙三名建筑工人(一字排开正在砌墙) 剧情:一名路人一时兴起,用同一个问题分别询问三名工人。
路人问甲:师傅,请问,您在做什么呢?甲(继续砌墙动作,没好气地):没看见我在砌墙么? 明知故问!
路人问乙:师傅,请问,您在做什么呢?乙:(抬了抬身子,回头)我在盖一栋高楼。 路人问丙:师傅,请问,您在做什么呢?丙: (直起腰,回过头,面带微笑)我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市。
旁白:10年后,甲仍在砌墙。 乙升任总经理助理。成就卓著的丙成了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这个情景剧说明了什么?
活动二:我们这样创造人生意义
活动目的:思考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并落实到行动上。 活动过程:
1、搜集让人充满意义的人物故事,同时思考这些人物给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带来哪些启示。
2、或者读一下材料,思考这些人物给自己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自己的人生规划带来哪些启示。 【感动人物】:刘盛兰——高龄老人拾荒助学子
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活动三:我的生涯规划书
活动目的:思考人生意义,初步确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 活动过程:
1、填写自己的生涯规划书
一、我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三样东西: 二、我的态势分析: 我的优势以及使用: 我的优势及其劣势:
我的机会及其利用:
我面临的威胁一起解决办法: 三、本学期要解决的几件事情: 时间: 任务:
四、我的人生目标 五、当堂达标
金牌学案57页1~5题 六、课外作业 1、整理笔记;
2、金牌学案58页6题,59页1~6题 七、教学反思
主备人: 课时安排: 使用时间: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校审核人: 学生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