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1. 2.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影响价格的因素:①理解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2. 理解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3. 理解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4. 理解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1、懂得价格的不断变动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2、难点:价值量、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的关系。
【课前预习案】(15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1—P14,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一、供求影响价格 一、判断以下句子并说明理由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①供不应求,价格 。这就出现 现象。 (1)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②供过于求,价格 。这就出现 现象。 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价格是由 决定的, 是 的基础, 是 的货币表现(其它条件不变的情(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3)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它要求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况下,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2.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商品的价值量由 决定(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二者成 比。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 的生产条件下,在 和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3.劳动生产率及其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致。 (4)价格经常背离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6)“优质优价”意味着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二、问题探究 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刚上市的时候价格比较高,过一段时间,价格就会下降。运用所学知识谈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成 比, 谈电子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的原因。 劳动生产率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 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是什么? 2、表现形式是什么?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15分钟)
探究一:《大宅门》中七爷一行人在药材市场先是高价购买黄连100斤,继而放出口风还需1000斤,并持币待购。各药商见有利可图纷纷收进黄连,结果几天内市场上黄连泛滥,价格狂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批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1) 七爷为什么要放出口风说还需1000斤黄连?
(2)黄连的价格高能高过人参的价格吗?低能低过萝卜的价格吗?为什么?
探究二:现有甲、乙、丙、丁等布匹生产商,同样生产一匹布,甲用时4小时,乙用时8小时,丙用时12小时,丁用时24小时。
(1)请问甲、乙、丙、丁谁家的布匹价值最高?为什么?
(2)能否由甲、乙、丙、丁或任何一个生产商来确定一匹布的价值,为什么?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产者有什么意义?
(4)假如你是某布匹生产者,你会怎样应对?
(5)当大家都这样做时,会出现什么情况?
(6)假设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12小时,每小时的价值是2元。甲乙丙丁四人24小时创造的价值总量各是多少?据此总结归纳并填写下表
价值量 社会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生产率 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价值总量
【当堂检测案】(1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北京市郊铁路S2线是北京北站通往延庆县的市郊铁路。过去由于票价高和距离县城较远,与直达延庆县城的919路公交车相比,不具有吸引力。现在S2线票价大幅下调,新增公交“一卡通”付款方式,同时,换乘线路和方式也在优化,S2线的客流量有较大增幅。这表明( )
A.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 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 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
《经济日报》载文指出:“农产品从长期短缺到相对丰裕,并不意味着‘物多必贱’。相反,农民们可通过改变作物种植方式以及搞好储藏,巧妙地利用好时间差,从微观上创造出大量‘物以稀为贵’的市场机会,使产品保值增值”。据此回答2—3题
2.这里“物以稀为贵” ( )
A.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B.是正确的,它是指商品的价值受供求关系影响 C.是错误的,它承认供求关系对价格有决定作用 D.是错误的,它否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值
3.上题中“物多必贱” ( ) ①看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②未看到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③确认了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制约 ④坚持了价值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 )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5.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生产电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 2 B.4 C.8 D.16
6.假定原先1台电脑与4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现在某企业生产电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而生产手机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到原来的一半,其他条件不变,则现在1台电脑与 部手机的价值量相等。( )
A. 2 B.4 C.8 D.16
7.受禽流感影响,去年活鸡和鸡蛋价格持续下跌,养鸡户纷纷压缩产量。今年三月份以来,鸡蛋价格不断走高,小张作出扩大养鸡规模的决定。这表明( )
A.商品的价值总是围绕价格波动 B.利益最大化是生产的根本目的 C.价格与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D.企业生产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8.劳动价值论认为,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在货币产生以后,下列关于价格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流通中商品价格的高低是由流通中货币的多少决定的 ②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
③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④价格是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人民币对美元贬值的背景下,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右侧所列图示中,能反映以进口大豆为原料的国内企业对进口大豆需求变动的是( )
二、非选择题:
10.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
把国内外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应和认识: 甲农民:农产品价格涨跌与其市场销售以及质量状况有直接关系,棉花收购价格下降是正常的。
乙农民:我不该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钱今年还能赚,明年干脆不种棉花,改种蔬菜得了。
(1)运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对两位农民的认识进行评价。
(2)结合(1)中的结论,说明农民如何面对价格涨跌
1. 2. 2《价格变动的影响》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识记替代品、互补品等概念;理解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对生产的影响。 运用有关知识说明价格变动前后商品供应量和需求量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进行消费选择的能力。提高他们理解和参与经济生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学习重难点
1、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2、难点: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15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4—P16,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一、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之间的一般规律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该商品的价格变动反应程度不同: (1)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2)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一、判断以下句子并说明理由 1.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 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 2.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3. 消费者既定商品的需求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1)互为替代品 (2)互补商品 二、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3、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 二、问题探究 某地是我国冬季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春节期间,为了多赚钱,当地的酒店和餐饮企业大幅度提高价格,结果游客急剧减少,这些企业的收入也下降了。 (1) 你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见过类似的情形? (2) 为什么涨价后,企业的收入反而下降? 二、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课堂探究案】(15分钟)
探究一:
材料一:近日来受批发源头紧张、粮食价上涨、养殖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家庭生活必须的鲜鸡蛋和猪肉价格明显上涨,.蛋、肉受涨价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量目前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大。
材料二。在谈及几大国产彩电巨头降价后国产品牌等离子彩电的销售情况,国美电器业务总部部长刘飞表示:“非常火爆,在降价头两天,光北京、沈阳两地到目前为止已售7000台。而降价前月销售记录20台”
请同学思考:
(1)蛋、肉受涨价因素影响,市场需求量目前有所下降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蛋、肉涨价后,市场需求量下降幅度并不大?
(3)高档彩电大降价后,市场销售非常火爆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一、二,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探究二:生活中我们常用液化气、木材、煤块做燃料,它们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在经济学上,我们把它们称之为什么?若液化气涨价了,木材、煤块的需求量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探究三:2014年9月17日零时起,汽柴油价格将迎来近6年来的首次“四连跌”,而部分型号的油品则将重新回归到“6时代”。9月29日又将迎来汽柴油调价节点,根据目前的国际油价走势,不排除9月29日成品油零售限价再次下调可能。届时如果继续下调则将创下有记录以来首个月内“三连跌”并创首次“五连跌”。这可让一直发愁养车成本过高的李华异常高兴。结合材料,请思考下列问题:
(1)汽车和汽油在功用上有什么共同点?它们之间的需求变化有什么特点?
(2)面对汽油价格下跌,一直发愁养车成本过高的李华会动心买车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探究四:两位农民向农业专家打听棉花价格行情,农业专家把国际、国内棉花供大于求的信息告诉了他们,并分析棉花收购价格会比上年略有下降。下面是两位农民听后的反映和认识: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了钱,今年还能赚,我们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这下不赔了吗?!,明年干脆不种了,全部改种西瓜、蔬菜得了。
结合材料说明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当堂检测案】(1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引起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其中受价格变化影响最大的有( ) ① 蔬菜② 家用轿车 ③ 食盐 ④ 珠宝 ⑤ 粮食 ⑥ 电脑 A ①②④ B ②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③⑥
2.在商场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陈列是很讲究的。例如:在鸡翅旁边陈列炸鸡调料,在香皂
旁边陈列皂盒或者在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等等。上述陈列的几组商品是: A.互补商品 B. 替代商品 C. 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D. 使用价值相同的商品 3.商品的价格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下列消费品的消费受价格影响较小的是( ) A.米面、青菜、鸡蛋等 B.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 C.金银首饰、高档化妆品等 D.健身器材、家庭轿车等
近两年来,由于受粮食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所提高,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据此回答4——5题。
4.上述材料表明( )
A. 商品的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B. 商品价格变化对商品生产产生影响 C. 商品的供求关系对价格变化产生影响 D. 只要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其产量会不断增加
5. 粮食价格上涨引起产量增加表明( )
A. 价格变动调节产量 B. 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C. 粮食没有替代产品 D. 粮食没有互补产品
6. 药品定价不仅关系到药品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 合
理、公正地制定药品的价格,即有利于优势企业发展,又能减轻群众的用药负担。合理的价格有利于优
势企业的发展,这是因为( )
A. 价格合理有利于促进公平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B. 价格合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商品价值量
C. 价格合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D. 价格合理能杜绝假冒伪劣商品的生产 7. 一般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大幅下跌时,则会引起这种商品生产的( ) A. 规模扩大 B. 产量增加 C. 生产缩小 D. 获利增加 8. 物丰价廉和物美价廉分表表明( )
A. 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B. 供求与价格相互制约;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 C. 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最佳结合;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D. 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供求与价格的相互制约 9. 2015年春季山东省某地西葫芦便宜到极点,该县领导说:菜农盲目种植的趋向比较明显,虽然说什么赚钱种什么,但结果往往是你种我种大家种,你有我有大家有,导致西葫芦烂市。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 商品生产者应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的产量 ② 商品生产者应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③ 商品生产者应面向市场 ④ 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应及时推出该产品的生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10.为了解决煤电矛盾,国家实行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近年来国家适当提高了用电价格。国家提高电价对生产的影响是( )
A.直接导致电力生产供过于求 B.促进新能源的开发和生产 C.导致煤炭供不应求 D.促进电力企业增加劳动时间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家发改委公布信息显示,据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4月份全国汽车市场价格继
4月份国产汽车价格比3月下降0.18%,同比下降0.10%。其中,乘用车价格延续下降走势,环比下降0.19%,同比上涨0.19%;商用车价格振荡走低,环比下降0.20%,同比下降0.45%。进口汽车价格稳中略降,环比下降0.12%,同比下降3.42%。
(1)汽车价格下降对需求量的变动有什么影响?(7分)
(2)请简述价格变动对汽车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8分)
1. 2. 1《影响价格的因素》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一、(1)错,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2)错,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个别劳动生产率。(3)错。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并非要求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与价值相一致。(4)价格经常背离价值,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恰恰是价值规律的表现。(5)错,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6)错,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影响价格。一般来讲,使用价值好的商品价值量大,价格较高,所以“优质优价”。
二、供求影响价格,价值决定价格。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刚上市的时候,价值量大,市场需求多,价格高。过一段时间,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价值变小,需求也会减少,所以价格下降。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1)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会使供给量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七爷放出口风说还需1000斤黄连,各药商纷纷收进黄连,使市场上黄连供给增加,导致价格下降,七爷等人此时购进大批黄连,节省了大批银两。
(2)不能,不能。因为尽管供求影响价格但是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
探究二:(1)一样高。因为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2)不能。同一商品生产者,个别劳动时间不同。如果价值量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同一商品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量。而且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显然这不符合事实。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这就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
(4)依靠科技、管理等手段,缩短个别劳动时间,使其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处于有利地位。
(5)会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推进社会进步。 (6)甲:144元;乙:72元;丙:48元;丁:24元。
【当堂检测案】1.D 2. A 3.B 4.C 5.B 6.C 7.C 8.D 9.B 10、(1)价格的变化主要受供求关系的影响,由于国内外市场棉花供大于求,所以棉花的价格必然下降。
甲农民坦然面对价格的下跌,把这种现象与市场销售和质量状况联系了起来,符合价值规律,所以是正确的。
乙农民对价格涨跌沉不住气,一味跟风而动,没有认识到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缺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是错误的。
(2)面对农产品价格涨跌,农民要遵循价值规律,要注意市场调查,在价格上涨的时候要预见价格的下跌,及时调整种植结构,在产品价格下跌时,要注意将要出现的价格上涨,合理调整种植结构。
1. 2. 2《价格变动的影响》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一、1、错,比较大2、错,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互 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3、错,扩大生产。 二、(1)见过这种现象;(2)因为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这是价格与消费需求的一般规律。
【课堂探究案】
探究一:(1)这说明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
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这是价格与消费需求的一般规律。 (2)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 (3)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4)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探究二:互为替代品——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为替代品。会增加。当两种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一种商品涨价(降价),需求量变小(增大),会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减少),需求反向变动。 探究三(1)汽车销售量减少;汽油销售量增多。
(2)互补商品——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当两种商品为互补商品时,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下降),需求量减少(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增加),需求正方向变动。
探究四:答:①调节产量,由材料中的俩农民总以为去年种棉花赚了钱,今年还能赚,我们投资上千元,一下子扩种了10亩棉花,可见,价格上涨,刺激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价
格下跌,导致生产者缩小生产规模。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堂检测案】1.B 2. A 3.A 4.B 5.A 6. A 7.C 8.B 9.C 10.B
(1)汽车是高档耐用品,其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2)①价格变动会促使企业调节生产产量。汽车的供求情况和价格变动状况会促使汽车企业调节生产规模,增加或减少产量。②价格变动会促使企业调节生产要素投入。汽车企业降低成本,在竞争中争取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