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修养 史广顺
《辩论修养》期末考试(20)
姓名: 班级:默认班级 成绩: 100.0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逻辑运用的角度不包括()。(1.0分)
1.0 分
?
A、
概念
? B、
价值主体
? C、
价值观
? D、
个人认知
我的答案:D
2
战场体系往往构成()、主从战场、全局-局部战场。 (1.0分)
1.0 分
?
A、
攻方战场
? B、
守方战场
? C、
平衡战场
? D、
攻守战场
我的答案:D
3
辩论中运用对“势”的理解时,首先要求对“势”进行静态和动态的()。(1.0分)
1.0 分
?
A、
归纳
? B、
反思
? C、
认知
? D、
强化
我的答案:C
4
()又称智力激励法,是现代创造学家奠基人奥斯本提出的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1.0分)
1.0 分
?
A、
头脑风暴
? B、
小组讨论
? C、
案例教学
? D、
自主学习
我的答案:A
5
辩论中,以下哪种行为是可取的。()(1.0分)
1.0 分
?
A、
偷换概念
? B、
篡改价值观
? C、
更换战场
? D、
符合逻辑的立论
我的答案:D
6
淳于髡对孟子关于“男女授受不亲”的反驳,采用了以下哪种手段。()(1.0分)
1.0 分
?
A、
或
? B、
假
? C、
援
? D、
效
我的答案:B
7
为防止价值主体的转换要注意价值主体的优先级和()。(1.0分)
1.0 分
?
A、
价值主体全称、特称的转换
? B、
价值主体的全称
? C、
价值主体的特称
? D、
价值主体全称、特称的一致
我的答案:A
8
逻辑论证的最终目标在于()。(1.0分)
1.0 分
?
A、
价值判断
? B、
价值表现
? C、
价值升华
? D、
价值泛化
我的答案:C
9
人们关于同性家庭收养的儿童是否有正常的社会生活这的不同看法,反映出()。(1.0分)
1.0 分
? A、
相同个体,相同价值
? B、
相同个体,不同价值
? C、
不同个体、相同价值
? D、
不同个体、不同价值
我的答案:D
10
关于“侔”的作用,表述错误的是()。(1.0分)
1.0 分
?
A、
做排比,加强情感
? B、
做并列,丰富内容
? C、
做对比,强调同异
? D、
做援引,产生共鸣
我的答案:D
11
在辩论中,将高考移民视为异地高考,是()。(1.0分)
1.0 分
?
A、
偷换概念
? B、
模糊概念
? C、
模糊内容
? D、
偷换内容
我的答案:A
12
在对“势”进行操作时,以下哪一方面可以忽略?()(1.0分)
1.0 分
?
A、
注意立足点
? B、
注意价值主体
? C、
注意平衡
? D、
注意概念
我的答案:D
13
辩题中经常出现两类概念——以事实判断为主的概念和以()为主的概念。(1.0分)
1.0 分
?
A、
价值判断
? B、
主观臆断
? C、
客观存在
? D、
群体意念
我的答案:A
14
“网络反腐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属于以下哪类辩题。()(1.0分)
1.0 分
?
A、
事实性辩题
? B、
判断性辩题
? C、
比较性辩题
? D、
猜测性辩题
我的答案:C
15
()是墨子七种逻辑方法中的核心。(1.0分)
1.0 分
?
A、
辟和效
? B、
或和效
? C、
推和效
? D、
援和效
我的答案:C
16
价值主体的()需要坚守,否则就会使优势变成劣势。(1.0分)
1.0 分
? A、
重要性
? B、
有效性
? C、
突出性
? D、
优先级
我的答案:D
17
弱化对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概念,有利于()。(1.0分)
1.0 分
?
A、
压迫对方概念空间
? B、
压迫我方概念空间
? C、
扩充对方概念空间
? D、
平衡我方概念空间
我的答案:A
18
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势”在知识、案例中的应用。()(1.0分)
1.0 分
?
A、
不对等强度
? B、
运动变化
? C、
客观理性的超越
? D、
更好的内容回应
我的答案:A
19
针对“男人有钱就变坏”的观点,可以采用()的逻辑方法进行反驳。(1.0分)
1.0 分
?
A、
辟
? B、
效
? C、
或
? D、
推
我的答案:C
20
“对等强度”是指()。(1.0分)
1.0 分
?
A、
一种强横
? B、
完全均等
? C、
攻破对方认为有利的人和事
? D、
忽视对方认为有利的人和事
我的答案:C
21
辩论中,对价值主体的定义越少,辩论越()。(1.0分)
1.0 分
?
A、
耗费时间
? B、
减少时间
? C、
容易操控
? D、
不易操控
我的答案:C
22
杀人游戏与社会生活均要求个体要主动()活动。(1.0分)
1.0 分
?
A、
顺从
? B、
抵抗
? C、
参与
? D、
操纵
我的答案:C
23
关于“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0分)
1.0 分
? A、
假使辩论内容充实
? B、
假反映出人的知识积累和社会阅历
? C、
假使辩论不着边界,失去意义
? D、
假是辩论中一种重要的逻辑
我的答案:C
24
“顺序而为”技巧的应用应该遵循()的原则。(1.0分)
1.0 分
?
A、
团队配合,避免单一辩手承担过多压力。
? B、
论据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
? C、
坚持同维竞争
? D、
在一句话上争长短
我的答案:A
25
战场是由若干核心概念、价值主体以及涉及的()构成的论辩空间。(1.0分)
1.0 分
?
A、
认知领域
? B、
创新意识
? C、
价值命题
? D、
理论倾向
我的答案:C
26
在辩论教育公平时,以下哪个因素可以暂且不给予考虑。()(1.0分)
1.0 分
?
A、
机会均等
? B、
资源分配合理
? C、
结果公平
? D、
性别平等
我的答案:D
27
“援”在使用时有三种技巧,哪一项除外()。(1.0分)
1.0 分
?
A、
援根节点
? B、
选择最有利于表达本方观点的“援”
? C、
时时刻刻采用“援“的思维
? D、
援对方的话
我的答案:C
28
新的认知和新的运用是()阶段的产物。(1.0分)
1.0 分
?
A、
把握
? B、
认知
? C、
引领
? D、
创新
我的答案:D
29
以下哪一点不属于使用“类比”的要求()。(1.0分)
1.0 分
?
A、
要有信心
? B、
判断类比是否恰当
? C、
对类比进行限定或调整
? D、
强行制造类比
我的答案:D
30
辩论时,需要考虑问题的必要性以及()。(1.0分)
1.0 分
? A、
前提的合理性
? B、
前提的完备性
? C、
前提的限定性
? D、
前提的局限性
我的答案:A
31
假若将辩题中心比喻为跷跷板中心,将正反两方视为与中心等距的跷跷板,那么从客观上讲,辩题正反方应该是()。(1.0分)
1.0 分
?
A、
等距的
? B、
均等的
? C、
均势的
? D、
对等的
我的答案:C
32
在学习中,最重要的是:()。(1.0分)
1.0 分
?
A、
发现
? B、
求合
? C、
效率
? D、
知识
我的答案:A
33
逻辑是指事物之间的普遍()。(1.0分)
1.0 分
?
A、
联系
? B、
存在
? C、
意义
? D、
价值
我的答案:A
34
()与激进立论不同,它体现出从平淡到极致的过渡。(1.0分)
1.0 分
?
A、
主动立论
? B、
积极立论
? C、
消极立论
? D、
保守立论
我的答案:D
35
辩论中第一个层次的对抗是()。(1.0分)
1.0 分
?
A、
意义对抗
我的答案: √
33
机会均等是公平的全部内涵。()(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4
举出对方认可,但又和已知概念事实或者对方前提假设不一致的事例是可用的论辩技巧。(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5
逻辑论证不能构成主要论证战场体系。()(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6
“名不副实”告诉我们认知时要凭借名称来判断价值内涵。()(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7
辩论者要牢牢把握的是自己的主战场,而不是相似的,但实际上有偏差的战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8
在杀人游戏中,每个人既要充分体验角色,又要充分考虑全局。()(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39
自由辩论对抗中,最好的不是一味反驳对方,强调对方是错的,而是将对方论据化为己用,做到势在我手。(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0
“本分而理”强调讨论具体事实、细节。()(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1
辩论中,价值主体过于集中容易造成被接受性差。()(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2
辩论需要辩手能说、会写,同时具有广博的阅读量以及强大的记忆力。()(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3
立论的边界是全方位的,它要求在意义概念内讨论相关主体的价值观念。(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4
追求极致是指从始至终,保持价值标准、论据、价值观的一致。(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5
辩论准备时,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罗列各种可能,然后找出适合本方的立论。(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6
不同的价值主体对同样的概念可以有不同的价值判断。()(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7
辩论的目的不是单纯获得某种胜利,而是让更多人认知辩题背后的深刻内涵。()(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8
一个强大的辩论思维是排斥对方,而不是吸收对方。()(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49
学习过程强调的是创造而不是模仿,特别是思维创造。() (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
50
用对方概念作为本方概念的基石,是最高包容性的对抗。() (1.0分)
1.0 分
我的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