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5-04-26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

第一章 机械运动(测试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星光闪闪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2.如图所示,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人测量方法都正确,他们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 一定相同

B.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其中有一人测量方法是错误的 C.两个人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同,两个人的测量方法都正确

D.一个人测量方法正确,读数是2.2cm;多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测得的数值不一定相同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 ,就可以避免误差 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5.摄影师抓拍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C.以老鹰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老鹰是静止的 6.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7.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运动员、汽车、羚羊 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 D.运动员、羚羊、汽车

8.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9.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s末甲、乙两同学的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0.完成下列单位转换:

(1)50m=__________km ;(2)36km/h=_________ m/s;(3)0.6min=_______h。 1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m。

12.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右图所示的方法,转动球体的不同方向在毫米刻度尺的不同部位测得球的直径D的示数如下:则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

D1 D2 D3 D4 1.73cm 1.81cm 1.89cm 1.81cm 13.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 为参照物。

14.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___________m/s。 15.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km/h。

16.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________和________;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

三、实验题(第17小题 9 分,第18小题18 分,共27分)

17.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 (1) ; (2) ; (3) 。

18.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 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cm ;tBC= s; vAB=_ m/s; vBC=____ m/s。

(4)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是在做 运动。 (5)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选填“大”或“小”) 四、计算题(第19小题 6 分)

19.小明同学从桂城乘车去南国桃园游玩,所乘车的速度计如图甲所示,他也看见路边一个交通标志牌,如图乙所示,则: (1)该车的速度是多少?

(2)该车以速度计上的平均速度行驶,从交通标志牌处到南国桃园至少需要多少小时?

五、综合能力题(第14分)

2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A.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 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

C.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D.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 E.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n。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错误的步骤是____________,还缺少的步骤是:F. 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____________。

21. 2012年2月,首批“长鼻子”校车在南京投入使用,如图所示。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在的 (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距离是 km。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时间:45分钟)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

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 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 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

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 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

3.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4.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主城区汽车禁鸣、机场搬迁、轻轨两旁安装隔声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减少大气污染

B.降低噪声污染 C.缓解“温室效应”

D.绿化居住环境

5.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

A.音速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6.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 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 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

A.音调变低 B.音调变高 C.响度变小 D.响度变大 8.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的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 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 C.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

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

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 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

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

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 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

10.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 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请填出下列描述中所指的声音的特征: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 超声波: ;闻声辨人: 。 12.请你根据下表给出的一些声音的频率完成以下填空: 声音 人能听到的声音 狗能听到的声音 人敏感的声音 人最敏感的频率 钢琴上的最低音 鼓或大提琴 频率/Hz 20~20000 15~50000 1000~3000 2000 27.5 100~200 声音 海豚能听到的声音 人能发出的声音 钢琴上的最高音 长笛或哨子 狗的叫声 钢琴的中央C 频率/Hz 150~150000 64~1300 4096 5000~8000 450~1080 261.6 能够听到次声的动物: 。

能够听到超声的动物: , 。

表中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它们中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13.太阳和地球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收缩,这时会产生“呼吸”的声音,若用仪器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则仪器 “听到”地球的声音, “听到”太阳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4.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 ,若声音被多次反射,则在原声消失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教室内的回声比空旷的原野要 (填“大”或“小”),歌剧院的设计 考虑混响问题(填“需要”或“不要”)。

9.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后,左边支架上的乒乓球会弹起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A.声音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B.左右两只音叉的频率相同,发生了共鸣现象 C.声音在钢铁中传播比空气中快 D.木箱可以传播声音

10.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

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 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请填出下列描述中所指的声音的特征:

震耳欲聋: ;低声细语: ; 超声波: ;闻声辨人: 。 12.请你根据下表给出的一些声音的频率完成以下填空: 声音 人能听到的声音 狗能听到的声音 人敏感的声音 人最敏感的频率 钢琴上的最低音 鼓或大提琴 频率/Hz 20~20000 15~50000 1000~3000 2000 27.5 100~200 声音 海豚能听到的声音 人能发出的声音 钢琴上的最高音 长笛或哨子 狗的叫声 钢琴的中央C 频率/Hz 150~150000 64~1300 4096 5000~8000 450~1080 261.6 能够听到次声的动物: 。

能够听到超声的动物: , 。

表中所有乐器发出的声音都在人的听觉范围内,它们中发出声音最低的是 。 13.太阳和地球都在不断地扩展和收缩,这时会产生“呼吸”的声音,若用仪器在地球上进行探测,则仪器 “听到”地球的声音, “听到”太阳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4.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形成 ,若声音被多次反射,则在原声消失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 ,教室内的回声比空旷的原野要 (填“大”或“小”),歌剧院的设计 考虑混响问题(填“需要”或“不要”)。


2024—2024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重庆市经济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天然气初装费管理的通知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