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奇光异彩的金属(1)
金属的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
自主梳理
一、金属的分类和共性: 1、金属的分类:
(密度>4.5g/cm3
) 根据密度
金 (密度<4.5g/cm3) 属 (铁铬锰及它们的合金) 根据习惯 (除黑色金属外) 2、金属的共性:
(1) 导电导热最好的是 , (2) 常用 做电线。
(3)表面有 ──铂和金常做饰品。(难与空气、水等反应) (4) 有 性和 性──最好的是 。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活泼金属+酸→ +
如:Mg+ HCl→ + ↑(现象: )
Zn+ HCl→ + ↑(现象: ) Fe+ HCl → + ↑(现象: ) Cu+HCl → (现象: ) 或 Mg+ H2SO4→ + ↑
Zn+ H2SO4→ + ↑ Fe+ H2SO4→ + ↑ Cu+H2SO4→
由实验现象推知,金属的活动性: ﹥ ﹥ ﹥ ﹥ 2、金属+盐(溶液)→ +
1
如:Fe+ CuSO4→ + (现象: )
Cu+ AgNO3→ + (现象: ) 由实验现象推知,金属的活动性: ﹥ ﹥
3、常见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
三、置换反应:由一种 跟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跟另一种 。 基础巩固
1、下列金属中能跟稀盐酸反应的是 ( ) A. Cu B. Ag C. Hg D. Fe
2、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用黄铜(铜锌合金)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为了辨别真伪,以下方法可行
的是 ( )
A.观察颜色 B。称质量 C。放入稀盐酸中 D。用磁铁吸引 2、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按由弱到强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 Al、Ca、Cu、Zn B. Ag、Hg、Fe、Zn C. Al、Na、Zn、Cu D. Cu、Zn、Fe、Ca
3、不可用于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容器是 ( ) A. 铜制容器 B. 瓷制容器 C. 塑料容器 D. 铁制容器 4、下列各金属中不能和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置换出铁的是 ( ) A. Zn B. Mg C. Al D. Cu 5、要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铁粉,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 HCl B. AgNO3溶液 C. ZnSO4 溶液 D. FeSO4溶液 6、把同样大小的金属颗粒投入稀硫酸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 A.Cu B.Zn C.Mg D.Fe
7、 将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在盐酸中,只有乙不反应。另取丙放入甲的硝酸银溶液中,丙的表面有甲析出,则甲乙丙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为 ( ) A. 丙 甲 乙 B. 甲 乙 丙 C. 乙 甲 丙 D. 甲 丙 乙
8、 有X、Y、Z、W四种金属,分别投入到盐酸中,只有Z没有生成气体。再把X和W两种金属分别
放入到Y的盐溶液中,W表面析出Y,而X则没有,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 )
2
A. Y、W、X、Z B.Z、Y、X、W C.Z、X、Y、W D.W、X、Y、Z
9、金属(Ti)是航空、宇航、军工、电子等方面的必须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在加热条件下与TiCl4反应制得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Cl4+2 MgA.化合反应
Ti+2 MgCl2。该反应属于 ( )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无法确定
10、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Fe、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 ( )
A. ①或④ B. ①或② C. ②或③ D. ③或④
11、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甲>丙>乙 B.丙>乙>甲 C. 甲>乙>丙 D . 丙>甲>乙
1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物质 稀硫酸 CaSO4溶液 FeCl2溶液 二氧化碳 杂质 铜 稀硫酸 CuCl2 一氧化碳 除杂质的方法 过滤 过量CaCO3、过滤 过量铁粉、过滤 点燃 14、将一根光亮的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铜丝表面覆盖着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要除去硫酸亚铁中混有的硫酸铜溶液,可以先加入 ,充分反应后 ,留下溶液即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把足量的盐酸加入到盛有少量铁粉、铜粉、银粉、铝粉和碳酸钙粉末的混合物的烧杯中,充分
3
搅拌反应完全后过滤,在滤纸上的剩余固体有 (写化学式),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个。
17、判断下列能否发生置换反应,若能反应则写出反应方程式,不能则说明理由。 (1)铝与硫酸 , (2)铜与稀硫酸 , (3)锌与硝酸银 , (4)铁与稀硫酸 , (5)铜与氯化银 , (6)铁与硝酸银 。 18、用实验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填写下面实验报告。 【实验用品】洁净的铁丝和铜丝、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 实验步骤 把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把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 【结论】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 。
19、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张丽同学利用铁丝、锌片、铜丝、稀盐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硫酸锌、硫酸亚铁溶液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实验一: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铜片无明显变化; 实验二: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沉积;
实验三: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黑色物质生成,一段时间后逐渐变为银白色。 (1)由实验可得出的金属活动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有关方程: ; ;
。
(3)要确定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应补充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
4
实验现象 结论和化学方程式 (1)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 (选填“前面”或“后面”)。
(2)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 金属R的活动性将金属R投入 比铁 溶液中 的物质析出 误”) 金属R表面有黑色(选填“正确”或“错验证方法 现象 结论 猜想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
拓展提高
1、质量相同的下列金属,分别加入到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 ( ) A.Mg B.Al C.Cu D.Zn
2、把一定质量的锌和镁分别投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m表示氢气的质量,t表示反应时间),则投入的锌和镁的质量比是 ( ) A.1:1
B.24:65
D.无法确定
C.65:24
3、铁棒放进下列溶液中,片刻后取出,溶液质量增加的是 ( ) A.稀硫酸 B.硫酸铜 C.氯化锌 D.硫酸镁
4、某不纯锌块6.5克,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放出氢气0.09摩尔,则锌块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 ) A.Mg B.Al C.Fe D.Cu
5、向含有AgNO3、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①如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 ②如果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则滤出的固体一定为 ( ) A..Ag、Cu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B.Cu、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C. Ag、Fe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D. Ag、Cu、 Fe三种单质的混合物 E. Ag一种单质 F. Cu一种单质 G. Fe一种单质
5
6、在天平的左右两盘上,各放一只盛有150克20%的稀硫酸的烧杯,并调至天平平衡,然后分别放入铁和铝各5克(硫酸足量),反应完成后,天平将 ( )
A、右低左高 B、左低右高 C、保持平衡 D、无法判断
7、等质量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铁、锌三种金属反应,下列图像能正确生产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
8、等质量的镁、铝、铁、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它们放出H2的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正确的是( )
9、质量相等的Mg、Al、Zn、Fe四种金属分别与足量的稀H2SO4反应,产生H2的质量m H2与四种金属质量m金关系如下图,正确的是( )
10、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
6
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11、为了它们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程度的因素,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实验过程 镁粉与铁粉分别与5%的盐酸反应 铁粉与锌片分别与10%的盐酸反应 铁片分别与5%的盐酸反应和10%的盐酸反应 镁粉产生气体快 铁粉产生气体快 10%的盐酸产生气体快 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有:
因素一: ; 因素二: ; 因素三: 。
12、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 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② 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 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充分作用。 结论:金属活动性Al > Fe > Cu
(2) 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 > Fe > H >Cu的结论。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 ;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 > Fe > H >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只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 。 13、置换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之一。
(1)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一般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非金属单质也具有类似金属与盐溶液之间的置换反应规律,即活动性较强的非金属可把活动性较
7
弱的非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在溶液中可发生下列反应:C12+2NaBr→2NaCl+Br2 ;I2+Na2S→2NaI+S↓+Br2;Br2+2KI→2KBr+I2 由此可判断: ①S、C12、I2、Br2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是 。 ②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12+2NaI→2NaCl+I2 (B)I2+2KBr→2KI+Br2 (C)Br2+Na2S→2NaBr+S↓ (D)C12+K2S→2KCl+S↓ 反思纠错 1、错例分析:
2、反思小结: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