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一)项目名称:
某肉制品有限公司(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
(二)项目承办单位或投资人:
1.某县某实业有限公司 投资股份占51% 2.何祥志 自然人投资 投资股份占49%
(三)项目主管单位:
某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某县人民政府
(四)项目建设地点:
某县城东工业园
(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二、可行性研究的依据
(一)某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山东黄河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编制本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二)国家及自治区、州、县有关食品加工业的政策、法规和规定; (三)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总体建设规划、有关设想及基础资料; (四)某县2010年国民经济发展规划 (五)某县行政区划图。
三、可行性研究的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主要是: 1、对项目的背景、必要性、市场前景、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的分析。
2、对项目用地规划、场地状况、总图运输等方案的研究。 3、对项目生产工艺、土建、公用设施等技术方案的研究。
4、对项目所采取的消防、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及节约能源措施进行评价。
5、对项目实施进度及工作制度、劳动定员的评价。 6、对项目作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
四、研究结论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某肉制品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是以某县及周边地区牲畜为原料,进行屠宰和深加工,原料供应充分;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利用动物血液资源,变废为宝,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2、本项目建成后,可促进当地原始的畜牧加工,向精细加工、生物制品转化,使牲畜加工向产品的多元化纵深发展,提高了牲畜商品化转换的附加值,对当地畜牧业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3、本项目的建设规划一经实现,对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降低经营风险,带动牧民增收、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克州地区畜牧业的产业化具有典型示范作用。
4、综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某县的农业产业化的开端,项目本身亦充分体现出“五化”,即特色化、规模化、市场化、高效化、品牌化,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二)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16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及土地投资为153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为100万元。 (三)资金筹措
项目投资资金的60%为企业自筹,40%为银行贷款。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建成后,年加工牛、羊等大型牲畜6000吨,年产冷鲜肉2000吨,熟肉制品200吨,年产羊皮8万张、牛皮1万张,年产羊、牛肠、肝、骨等副产品500吨,年生产血浆蛋白粉、血球蛋白粉、血肽素等生化制品150吨,生物颗粒肥2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400万元,实现利税600万元,其中利润总额489万元,税金111万元。
2、本项目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符合行业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当地发展规划。建设目标明确,市场前景广阔,技术方案合理,工艺设备先进适用,项目在技术上是可行的。项目各项财务指标均高于行业基准水平,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强,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在财务上也是可行的。
3、综上所述,该项目规划科学合理,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先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显著,因此本项目是切实可行的。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背景
某县地处祖国最西端,是一个牧业大县,农牧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牲畜存栏近30万头,农牧民收入的70%来自畜牧业。但长期以来,当地牧民遵循的是一种分散放养、突击宰杀、活畜交易的传统生产方式,交易时间集中,价格波动较大,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牧民收入增长缓慢,绝大多数仍处在贫困状态。因此,广大牧民迫切需要一个畜牧业龙头加工企业带动,以提高牲畜商品化水平,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某县人民政府在《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而这其中又把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放在“三农”工作的首位,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支持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为畜牧养殖、加工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实际,某县某实业有限公司和何祥志先生共同商定,充分利用当地及周边牲畜资源,组建“某肉制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规模为年加工牛羊6000吨的现代化工厂,并以此为龙头、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提高牲畜商品化水平;优势互补、双赢共赢,实实在在带动牧民致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本项目已得到了自治州党委、政府和某县党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带动牧民致富,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1、某县及周边地区是##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工业项目少之又少,生产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当地各族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的进程。因此,国家和自治区制定“西部大开发”、“向西发展”和富民兴边的决策是十分英明而又及时的。基于此,某县委、县政府更是把兴办龙头企业,解决牧民增收做为工作重点。
2、本项目的建设完全符合国家和自治区的发展战略,建成后,不但填补了某县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肉制品加工企业的空白,而且也满足了当地与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对深加工肉类食品的消费需求,同时还可以面向内地市场销售,并逐步拓展对中亚诸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肉类食品出口业务。充分利用某的地缘、口岸优势,抓住伊尔克什坦口岸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下迁的契机,变优势资源为强势资源,必将有力地促进某县工业化、产业化水平,并拉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促进畜牧业良性循环
1、项目的所在地某县及周边地区的牲畜资源丰富,有大片高原牧场,仅某县的牲畜存栏就近30万头,本地资源完全可以保障企业的日常生产需求。
2、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畜牧养殖、育肥、屠宰加工、深加工、生物制品研发、产成品销售的产业链,同时,其变废为宝的衍生产品:“有机颗粒肥”,可用于草场施肥,提高草场承载力,增加牲畜产量;而生产污水经处理后,极其适合用于农田、城市绿化的灌溉,既能反哺畜牧业,又能保护本地区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提高牧业商品化水平,增强竞争力
1、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业市场逐步开放,农副产品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社会变化促进了食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其带来了无限商机的同时,也更新了传统农牧业的经营模式和观念,加速了农业产业化和农副产品充分市场化的进程,这一过程不但引导着农牧民逐步走向市场,投入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更要求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转变。目前,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正方未艾,“公司+农户+基地”的发展模式已在广大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取得了成功,拥有成熟的经验。
2、本项目正是借鉴和采用了这些成功的模式和经验,以肉制品加工企业为龙头,以优良品种、草料基地和国家政策为依托,培育、扶持一批育肥大户,带动更广大的小户、散户;以定单、价格保护的形式,降低畜牧养殖的市场风险,使养殖户稳定受益,逐年提高收入,从而形成以市场为导向,公司、基地、育肥大户、全县牧民的分工合作,利益一体化的新型产业链。以企业为龙头做市场,实现“饲草、饲料过腹增值、牛羊产品加工增值和市场流动增值”的三次增值,提高牲畜的充分商品化水平,促进畜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 (四)更好地贯彻民族政策、建立和谐社会的需要
1、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农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的愿望更加强烈,经济发展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我们的市场调研过程中,某县巴音库鲁提乡负责人托儿坤巴依和##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托云牧场”党委副书记艾沙等同志纷纷表示:“有龙头企业的带动,我们的牛羊就好卖了,抵抗风险的能力就强了,盼望你们早日建成这个项目。”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层干部群众对畜产品加工企业的企盼之情溢于言表。
2、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吸纳一大批富余劳动力,带动当地农牧民走上致富之路,有利于民族团结,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五)扩大就业机会
本项目建成后,能够进一步带动周边产业的综合发展,而项目本身可以安排多工种的就业岗位200多个,计划优先从退耕还草的牧民和下岗、失业的适龄人员中招聘,经培训后上岗,使之掌握一定的生产和工作技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备基本工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产业工人,这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带来较为深远的影响。 (六)带动某县及周边地区物流、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
1、某县是南疆通往中亚的交通要冲,拥有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丰富的牲畜资源。本项目将建设大型冷库,作为配套和远期规划,拟建大型牲畜交易市场,吸引、整合周边县市的资源,采用先进的管理运营模式,对进场而又未能成交的牲畜,公司按保护价收购,就地屠宰存放或加工,将交易风险降为零。
2、建设一个面向中亚各国乃至欧洲部分国家的物流中心,符合自治区“向西发展”的战略规划,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纵观国内的商品市场、物流集散地,无不是利用当地优势资源、特色产品和地理位臵,自发成市或因势利导而形成与发展的,因此,某县具备这样的发展条件,同时物流业将最大限度地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安排更多的一般性、服务性工作岗位,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促进地方经济繁荣。
三、项目的相关资源和区域发展概况
(一)相关优势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某县国土总面积约19155.03平方公里(约合2880万亩),土地的地貌类型构成以山地居多,约占总面积的76%,全县土地利用结构具有多样性,牧草地占首位,约为1628.2万亩,约占总面积的56.7%,其他,耕地面积约2.94万亩,林地18.3万亩,居民点用地和工矿点用地3.82万亩,交通用地6.5万亩,水域面积104.5万亩,待开发土地面积1104.6万亩,土地的可利用潜力巨大。
2、能源
某县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位于境内的阿克气田,距某县县城23公里,其含气面积16.6平方公里,储量约123×108立方米。该气田未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被纳入西气东输气源范围,阿克气田一期工程产量40×104立方米/日,于2004年建成;二期工程产量100×104立方米/日,目前已开工建设,天然气质量符合GB/T13611-92,可满足城市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的用气要求。 这一得天独厚资源优势,为某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政策优势
某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党中央关于##发展与稳定战略部署的进一步落实,在资金、项目、政策等方面,将会有一系列优惠政策陆续到位,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难得的机遇,快速的成长壮大。 (二)区域发展概况
1、城东工业园
本项目选址在某县城东工业园。该工业园位于县城东侧,规划面积205公顷,距县城中心1公里,309省道从其南侧穿过,区位条件十分优越。据《##某县城东工业园总体规划》:到规划末期,园区面积2.5平方公里,将成为拥有先进的工业企业、完善的市政设施、优美宜人的工作环境、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安全的社会保障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是某县委、县政府力推的重点窗口项目,某实业有限公司的燃气发电项目已在此落户。目前,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已经完成,基础配套设施已经或正在建设中。
2、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
伊尔克什坦口是某县的两个国家一类口岸之一,是我国通向中亚乃至欧洲部分国家的重要陆路通道。近年来随着向西的逐步开放,该口岸的过货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战略意义日益突显。为此,国家已批准伊尔克什坦口岸下迁至某县城区,同时兴建配套设施,口岸区已规划前期用地3平方公里。口岸下迁对某县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将直接扩大某县的城市总量,带来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其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不可估量。 (三)产业现状及生产分析
某县有面积广阔的高原牧场,是一个传统的牧业大县。盛产羊、牛、马、牦牛等高原牲畜,以及雪鸡、呱呱鸡、山鸡、野鸽等珍禽。著名的玉奇塔什草原及尚亥牧场即在境内,截止2005底,牲畜存栏即近30万头,周边地区也是传统的牧业区。
1、畜牧生产现状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5年统计,全县牲畜存栏297729头,肉类总产量4044吨,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80%以上,牲畜商品率50%;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342元。详见〈某县年末牲畜头数及牧业生产情况表〉。 某县年末牲畜头数及牧业生产情况表 指 标 牲畜总头数(万头) 大牲畜 牛 马 驴 骆驼 猪 羊 绵羊 生产母畜头数(万头) 牲畜商品率(%) 总产肉量(吨) 绵羊毛(吨) 山羊绒(公斤) 牛皮(万张) 绵羊皮(万张) 山羊皮(万张) 2005年 29.77 2.37 1.20 0.47 0.37 0.33 7.97 19.61 19.94 50 4044 384 13429 0.58 11.69 4.93 2004年 29.26 2.23 1.11 0.46 0.34 0.32 7.82 19.21 19.52 50 3917 379 13000 0.63 11.74 4.58 增减% 1.74 6.82 8.11 2.17 8.82 3.13 -0.38 2.08 2.15 - 3.24 1.32 3.30 -7.94 -0.43 7.64 2、畜牧业基础设施 1)某县作为传统的牧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发展,广大牧民已自发形成从繁殖、育雏、种畜饲养到成畜饲养、疫病防治等一套生产体系; 2)县、乡(镇)、场的畜牧兽医服务体系健全,人员编制、办公场所、药械配备等基本配套齐全。同时,有关部门对牧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实用技术普及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3)疫病防治方面,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疫体系,每年由乡镇兽医定期到村、户进行预防注射,防疫密度达到80%以上,并对养殖大户,实行了及时到位的跟踪服务。 (三)城市基础设施 1、交通条件 1)某县境内的两个口岸可常年通关。 2)309省道东西横贯城南,距南疆重镇喀什94公里,州府阿图什市104公里,路况良好,交通十分便利。未来参与国际竞争也有十分明显的地理位臵与交通优势。 3)县城与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两个口岸均有省道相连,与各乡镇之间亦有干线公路或沙砾路相通。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电力、通讯设施配套
1)某县电力供应较充足,随着引进项目—胜动燃气发电站的投产,用电保证进一步提升,完全可以保障项目的发展;
2)全县的12个乡、镇、场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县城至自治州段光缆已通,程控电话已与全国联网。园区内无线信号完全覆盖,宽带线路将与项目同期建设。
3、水资源丰富
1)境内有恰克马克河、克孜勒苏河两大水系,常年流水的河流有34条,另有乌合沙鲁、江不拉克等六大泉群,年总径流量21.716亿立方米,水量较充沛。
2)园区内已接通自来水管线,供水可完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四)项目投资人的基本情况
1、某县某实业有限公司 投资股份占51%
某县某实业有限公司组建于2006年8月,法人代表庄庆辉。该公司经济实力雄厚,经营范围广泛。在山东已有四个经营良好的控股企业。2006年初,与胜利油田安能公司共同投资近亿元在工业区内投资建设规模19200KW/H的燃气发电项目(与南疆电网并网),设备已全部到位,正处于安装调试阶段。
2、何祥志 自然人投资,投资股份占49%
何祥志先生现任塔里木油田塔西南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在##工作多年,是建筑安装业务领域的专家,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第三章 市场分析及生产规模
一、驻地市场概况
(一)行政区划概况
某县位于##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西部,东经73°43'至75°45',北纬39°24'至40°17'之间,东靠阿图什市,东南邻喀什地区疏附县,西南与阿克陶县相毗,西北与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410公里)。某县辖9乡、2镇、1场,有29个村民委员会;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46679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万人左右,人口密度2.43人/平方公里。 (二)自然环境概况
该地区属大陆性垂直气候,境内四季不分明,只有冷暖之分。年日照2797.2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564.9毫米。地势东低西高,群山环绕,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平面呈马蹄型。北接天山南麓山脉西端,南靠某高原、昆仑山北坡,海拔高度在1760米至6146米之间,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与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三)社会及人文环境概述 1、某县作为边陲重地,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自汉宣帝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在乌垒城设西域都护府起,即归入中国版图。由于地处中原通往中亚的交通要冲,古丝绸之路的必经要道,因此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某县的民族构成以柯尔克孜族、维吾尔族和汉族为主,其中柯尔克孜族34022人,占全县总人口70%以上。 2、某县是是勤劳、勇敢的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居住地。这片古老的热土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民族风情浓郁;历史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突出。享誉中外的三部民族史诗之一,柯尔克孜英雄史诗《玛纳斯》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 3、某县是“中国西部第一县,共和国最后一抹阳光照耀的地方”,这里有西部第一关、西部第一街、三千年胡杨林、天门、亿万年活化石矮沙冬青、托云泉华、海相沉积等独特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四)社会经济概况 1、 国民经济概况 详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表〉。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及增长速度表 指 标 单位 年末总人口 人 生产总值 万元 第一产业 万元 第二产业 万元 工业 万元 第三产业 万元 工农业总产值 万元 农业总产值 万元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万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元 招商引资项目 个 招商引资项目计划投资 万元 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额 万元 旅游总收入 万元 财政收入 万元 财政支出 万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万元 城乡居民存款余额 万元 2005年 46679 21936 5227 5922 2822 10786 15204 7398 7311 14465 3729 14 15600 6218 987 986 15147 8464 1862 2004年 46227 19357 5256 4141 2527 9959 13167 8298 4869 7507 3590 24 22000 9426 975 859 11422 8119 1788 增减% 0.98 8.7 -2.2 37.6 2.6 3.2 15.47 -4.88 50.15 92.69 3.88 -41.67 -29.09 -34.03 1.23 14.78 32.61 4.25 4.14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某县具有良好的区位地缘优势,更是##“东联西出”的桥头堡,连同喀什地区,素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之称。是我国与中亚各国进出口贸易的捷径:距伊斯兰堡、杜尚别、塔什干、新德里、比什凯克 、拉瓦尔品第等中亚国家主要城市直线距离约在1000千米以内,航空到巴黎仅需6小时,较我国东部沿海的海运距离近3000-4000千米。由此出口货物到亚欧诸国,可大大降低国际贸易运输成本。
二、目标市场分析
(一)驻地市场现状:
据某县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全县2005年人均消费肉食产品86.63公斤,人均消费水平比全国的54.1公斤高出60.13%。另据某县工商局统计资料显示,至2006年11月底,全县尚无规模以上的肉类食品加工企业。由于民族传统习惯和原始的屠宰方式,驻地大众消费市场尚需引导、开发。
(二)项目的目标市场定位
1、国内市场: 1)国内市场分析:
—我国是牲畜生产大国,也是牲畜消费大国,椐2005年统计资料显
示,全国人均消费肉类54.1公斤,其中牛羊肉类消费量超过25公斤。特别是西北地区更有喜食牛羊肉的习惯。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010远景目标纲要》,城镇居民生活支出年均递增5.5%,农牧民年均收入递增5%。又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年统计资料估算,城镇居民生活费支出的20%用于购买肉类食品。可以预见,随着居民收入的逐渐提高,这一比例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目前,我国牛羊肉消费以西北、北部为主,随着全国大市场和大流通的发展,牛羊肉消费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地区,其制成品的市场需求正逐年增加,这为国内牛羊肉加工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本项目的近期国内目标市场定位:
—某县及周边地区 ①学校、机关集团购买; ②军队后勤供应部门;
③油田采油区后勤供应部门; ④大型火锅连锁店、高档酒店。
—供应内地大型超市,冷鲜肉重点以山东、河南为主 根据我所就本项目对山东省内最大的连锁超市—银座超市的抽样调查表明:高品质的冷鲜羊肉销售十分火爆,且价格较高。以冷鲜羊肉卷(内蒙古产)为例,每公斤售价40元,仅“滨州银座超市”一家,年销售冷鲜羊肉就接近300吨,而滨州市只是在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中,排名10位之后的中小城市,城区人口不足20万。
2、国际市场 1)国际市场分析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世界牲畜贸易量迅速增加。尤其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大型牲畜消费快速增加,根据世界牲畜联合组织统计,2005年世界范围内,羊牛肉消费较2004年增长4.5%。
2)本项目的国际目标市场定位,主要面向中亚国家和部分欧洲市场。资料表明,在意大利有1400多家中餐馆,而罗马市就有中餐馆近500家,其对高品质的牛羊肉有旺盛的需求。以一个餐馆平均一天消费100公斤计算,仅仅罗马市的中餐馆,一年的消费量就达1.8万吨。同时,荷兰、卢森堡、法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盟国家互免签证,可以直接货运,这就为以意大利为起点,向周边国家辐射创造了条件,增加了扩大国际市场的可能性。
3)对“上合组织”成员国和中亚国家而言,驻地的克族居民与之有着其趋同的社会人文渊源,血缘相亲,民族相连,宗教相同,语言相通,风俗相近,贸易交流历史悠久,经济互补性强,运距最短,对其出口极具操作性。
综上所述,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中亚诸国及欧洲部分国家发展贸易往来,本项目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人文优势。
3、某肉制品有限公司的市场定位确定为:驻地及周边市场占销售总额的30%,内地及出口占销售总额的70%。
三、竞争分析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竞争者
在南疆地区的肉类食品加工行业中,将来能与本公司形成竞争的企业主要是“##叶城县昆宝有限责任公司”,其余如位于疏勒县工业园内和阿合奇县的几个肉类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规模、技术条件、整体实力和社会知名度等方面与某公司有明显差距,短期内不构成威胁。 (二)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叶城县昆宝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喀什地区叶城县城恰瓦克路棉麻公司院内,2001年3月26日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万元,员工20余人。该公司于2001年投产以来,已逐步形成以“昆宝”牌五香牦牛肉为主的十余种系列产品,2005年销售收入400万元,实现利税60万元。其生产的系列产品因牦牛肉本身具有的肉质优良、高蛋白、低胆固醇特点,在局部市场拥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被选为“##人民大会堂指定用产品”。因其生产规模有限,市场占有的份额并不大。
2、基础数据对比:详见〈基础数据对比表〉。
基础数据对比表 对比指标 投资额 生产加工能力 年销售收入 用工人数 年利税 产品品种 叶城县昆宝有限责任公司 300万元 300吨/年 400万元 20-30 60万元 牦牛肉系列 某肉制品有限公司 1500万元 6000吨/年 5070万元 200-260 500万元 牛羊肉及深加工副产品 由以上数据对比可见,某肉制品有限公司投资规模较竞争对手有较大优势。尽管起步比竞争对手晚,但因起点高,又有政府强力支持,其经济效益及发展后劲将远远超过对手。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四、营销策略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及加入WTO后肉类食品加工行业竞争的日渐加剧,如何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扩大市场占有率,已成为企业成败关键。因此,企业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和行业现状,慎重制定并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认真树立战略发展观念、市场竞争观念、质量生命观念、品牌优势观念、效益营销观念等现代经营理念,努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围绕优质服务,在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全面推行 “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客户就是上帝”。加大软、硬件建设投入,建造格调优雅、管理到位的生产环境,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稳定占有并不断提高驻地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努力增强对周边地市、内地及中亚、欧洲国家的影响和辐射力度。
(二)打造“某放心肉”、“柯尔克孜高寒羊”等肉类名牌产品。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企业的最高竞争是品牌的竞争”。 “柯尔克孜高寒羊”是某高原特有的优良品种,产地即在某县。其生存环境在海拔2000米以上,“柯尔克孜高寒羊”吃的是天然草场的山草,喝的是高山泉水,并以出肉率高、肉质鲜嫩而驰名中外。某肉制品有限公司拟注册“柯尔克孜高寒羊”、“某高原牦牛”品牌商标,并申请原产地认证,对这些独一无二的特色优良品种进行大力宣传。为此,必须在全公司牢固树立“质量第一”观念。公司将申请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14000环保认证等多项认证。从原料进场到产成品出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全员质量管理,确保从本公司销出的产品百分之百为合格产品、放心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
(三)将公司各个车间、部室建成学习型组织,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公司人员参加学历性教育,提高职工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和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加大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力度,“稳定求生存,创新求发展”。
(四) 做“企业公民、为社区服务”,用心做食品,以情感沟通消费者,而不是仅仅以产品做交易。同时,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彰显企业的“清真”特色,与驻地各族群众的融为一体,企业本地化。
(五)加强广告推广力度,利用报刊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在目标市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加强企业的视觉识别手段,设计专门的特色企业标志,制作统一的职工徽章、胸卡、名片、制服、专用信封及信笺,采用精美的产品包装、用品;在交通要道及繁华地区和去企业的必经路段设臵醒目路标;在互联网上建立“某肉制品有限公司”网站,全面介绍企业的生产能力与经营理念。增加目标市场人民群众对企业的认知程度,努力扩大市场份额。宣传企业名牌,必然涉及某县,因为某县作为品牌载体的一部分,是不可回避的。随着“柯尔克孜高寒羊” 、“某高原牦牛”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宣传、推广,作为原产地的某县也必然深入人心,消费者必然会牢牢记住“中国西部第一县:共和国最后一抹阳光在这里消失的地方”。以企业名牌为平台,必将大大提升某县在中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会带动更多的有实力企业来某县投资。
五、生产规模
根据市场资源、市场前景、市场定位及竞争对手的逐步分析,综合考虑本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原辅材料配套情况、公用工程配套情况及企业筹资能力和项目融资风险,确定项目建设规模如下: (一)年加工羊、牛等牲畜6000吨; (二)其中主要产品:
1、冷鲜羊、牛肉2000吨;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熟肉制品200吨; 3、羊皮8万张,牛皮1万张; 4、羊、牛肠、肝、骨等副产品500吨; 5、血浆蛋白粉等生物制品150吨; 6、生物颗粒肥200吨。
第四章 建设地点与条件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于某县城东工业区胜动燃气发电厂东侧,南临309省道及绿化带,东靠工业区干线公路。该场地形状规则,平整度好,且有一定坡度,便于车辆运输和污水排放。能源供应与交通十分便利。该宗地块现为一处戈壁荒地,远离居民区、医院、学校、水源及其他公共场所,位于居民区的下游和下风向,可有效避免对居民区空气、水流和周边环境的污染。
本项目充分依托当地的资源优势,可最大限度降低投资和生产成本,提高效益。
二、建设条件
(一)地形地貌
项目选址为戈壁荒地,地势平坦开阔,平整工作量较小,可降低前期投资成本。 (二)气象资料
1、气温:全年平均气温:6.8℃,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4.7OC,极端最低气温-29.9OC;
2、降水量:年平均降雨量:163㎜ 3、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47%;
4、风向:风向为东南向北,最大风速24米/秒,年均风速2.3米/秒; 5、积雪:最大积雪厚度46cm,平均积雪厚度29cm;
6、冻土深度:最大冻土深度为3米,平均冻土深度为20cm。 (三)水文地质
根据某县规划建设勘察设计部门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某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县地下水总储量约为0.4112亿立方米。 (四)工程地质
根据某县规划建设勘察设计部门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项目场地土地承载力高,土质坚硬,结构性好。 (五)地震地质
根据历史地震资料统计,某县城区地震烈度为9度。
三、原料和辅助材料及燃料供应
(一)原料供应
1、本项目生产所需牛、羊等牲畜均从某县及周边地区采购,主要面向克州所属县市。生物制品所需动物血液,由公司自行解决。
2、生产辅料在国内竞价择优采购。 (二)动力供应
1、新鲜水:本项目需用水200吨/日,年需求量70000吨,由县自来水公司供应,未来亦可考虑自备井。
2、蒸汽:本项目需用蒸汽3吨/日,从相临的胜动燃气发电站通过管道接入,能够满足项目生产和采暖需要。
3、电:本项目装机容量300KWH,厂区新上315KVA变压器1台,能够满足项目生产建设需求。
四、厂址评述
(一)选址原则
1、符合某县发展规划;
2、周围环境、自然条件等因素适合建厂; 3、水、电、交通等配套设施良好。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二)厂址评述
拟选厂址位于某县城东工业园,现为戈壁荒地,远离居民区、学校、医院。周围自然环境条件良好,厂区内地势平坦,无拆迁物,各种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拟选厂址是适宜可行的。
第五章、工艺技术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
(一)项目购臵牛、羊屠宰加工生产线各一条;生化制品加工生产线设备、熟肉制品设备、有机颗粒肥生产设备各一套;形成年加工活牛、羊6000吨能的能力。
(二)建设牛、羊屠宰加工车间、高新技术深加工车间、冷库、羊舍、牛舍、隔离圈、急宰间、办公室、车库、职工宿舍、变配电室、污水处理等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2760平方米。
二、工艺流程
(一)羊、牛品种选择
根据国内外品种资源、生产状况和产品销售情况,羊品种确定为“柯尔克孜高寒羊”;牛品种确定为地产牦牛、黄牛。
(二)工艺选择
目前国内外羊牛的屠宰生产工艺大致相同,国外自动化机械程度高,国内有些工序如掏膛采用人工操作,而国外则实现了全部机械化。因此工艺选择根据项目产品方案及市场需求的档次确定生产工艺。本项目部分产品外销,为确保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国际市场食品卫生标准,项目设计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屠宰设备,采用单班生产,以达到加工质量的要求。
(三)工艺流程(以羊为例)及说明
1、宰前准备
1)羊只进厂未卸车前,由卫检员索取三证(检疫证、用药证、免疫证),只有检验合格才可进行屠宰。
2)侯宰圈是供牛、羊宰前停留休息的场所。应与屠宰加工车间相临。所有地面应不渗水,墙壁光滑,易于冲洗,有饮水设备。进入待宰圈后禁食供水:在宰前24小时停止饲喂,禁食期间应供应足够饮水,轻度饥饿可以提高肉的糖原含量,为肉的成熟创造条件,使肉质鲜嫩,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风味增加,还可减少污染。足够饮水可冲淡血液,宰杀时容易放净血液,提高肉品质量,减少体内细菌繁殖。
2、屠宰加工
包括吊挂、电晕、放血、取内脏、胴体整理、皮张整理、包装、冻结等工序。其中: 1)放血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A、是大抹脖(断颈法),即在羊头颈交界处的腹侧面作横向切开,切断颈静脉、颈动脉、气管、食管和部分软组织,血液从切面流出,这种方法多在伊斯兰地区用。其优点是放血快,缺点是容易污染皮毛。
B、是切断颈部血管法。刺杀部位在下颌角稍后处横向刺穿颈部,切断颈静、动脉。该方法优点是简单、安全,缺点是容易造成放血不全。
C、建议本项目工艺采用第一种方法。
2)剥皮:采用垂直机械剥离法。其操作顺序为:剥头皮-剥脖头-剥
前蹄和前腿-剥后小腿-剥后蹄和后腿-剥小腹皮-剥背皮-劈胸-机械拉皮。
3)胴体整理:利用设备将刀沿腹中线开膛,防止刀伤内脏。取内脏
时,用利刀从鼠鼷部开始至放血口,沿正中线剖开腹肌,从耻骨前剖开腹腔,随即插入左手,护住胃肠,再用刀小心剖开腹腔,直至胸骨处,撬开耻骨,割离肛门直肠,一并割下膀胱、大小肠和脾、肝、胃等。将全部内脏取出后,前肢从腕关节、后肢从跗关节去蹄,头从枕寰关节处切断。然后去掉生殖器、板油,最后修刮残毛、血污及伤痕,保持胴体清洁卫生,符合商品要求。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冷藏或分割、出售。
在屠宰过程中,一般采用架空轨道,使屠宰的整个加工过程在悬挂状
态下进行,即可减少污染又能节省体力。从生产流程的主干轨道,分出若干叉道,以便随时将需要隔离的胴体从生产流程中分离出来。 3、副产品的加工利用:以牛骨为例对其工艺和产品进行说明。
本项目牛骨拟加工骨粉、提取骨油、制取骨胶。
骨骼是牛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约占牛胴体重的15%~20%。骨组织是由骨细胞和骨基质组成,骨基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骨中的无机物主要是钙、磷和镁,这是制取骨粉的主要成分。骨中的有机物95%以上是胶原纤维,这是制取骨胶的主要成分。骨骼从形态上可分为厚的表面层和海绵状的内层(包括骨髓)。骨髓是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常被用来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提取骨髓粉。
1)骨髓骨粉的加工:骨髓骨粉特别是牦牛骨髓壮骨粉,对幼儿生长有明显效果。本项目中牦牛是主要加工品种之一。
骨髓骨粉的原料选用迅速冷藏的新鲜牛骨,洗净,破碎至长度为10~15厘米,放入密封蒸罐中通入蒸汽,温度达105~110OC,使骨头酥松、膨化,然后在110OC下干燥。当含水量低于6%时,粉碎过筛,即是骨粉。再将蒸罐中的液体放出来,冷却、静止,把油层撇出,加热脱水过滤,得到骨髓油。将骨髓油和骨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即是骨髓骨粉。整个操作过程要注意杀菌,保持无菌状态。
2)骨油的提取:骨油的含量随不同部位骨骼而变化。肋软骨最高,头骨最低,占骨重的5~15%。提取骨油的方法有水煮法、蒸汽法和抽提法。
水煮法是先将新鲜骨骼洗净并浸泡直至血水出净,以保证骨油颜色正常;然后将其粉碎成2厘米大小,倒入70~80OC的水中,保持3~4小时;待骨油分离漂浮在表面时,撇出骨油。一般可提取骨油中油量的50%~60%。
蒸汽法提取骨油和上述制骨髓骨粉中的骨髓油过程一样。
抽提法是将晒干后的骨骼粉碎,倒入一密封罐中,加入溶剂(如轻质汽油、乙醚)后加热(注意加热温度按规定执行),使骨油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再加热使溶剂挥发,如此反复循环直至提取干净为止。
3)骨胶的加工:骨胶既可食用,也可用于木工的黏合剂。骨胶加工应先把新鲜骨骼粉碎、洗涤。提取骨油后将骨头煮沸,使骨胶溶出。取出骨胶后,再加水反复煮沸,直至把胶液取净为止。把前面取出的胶液倒入一起,加热,使水分蒸发,浓缩胶液,倒入一模具内,使成型即可。
(四)制冷工艺
1、为羊、牛屠宰生产线配套建设冷库,分为冻结间和低温间,低温间用于牛羊肉及副产品贮存。
2、冷库的规模
1)冻结间:冻结间的温度为-23OC,冻结工艺采用隧道排期冷风,分为2间,每日冻结两次,每次装载量为5吨,,产品分别进入两个冻结间。
2)低温库:库温为-18OC,采用冷风冷却,冷藏库平面布臵为3个库体,周转次数为3次,设计库容为1000吨。
3)包装间:包装间1间,室温5OC,冷风冷却。
年产6000吨肉制品加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