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摄影测量学 ?摄影测量具有哪些优越性?摄影测量是影像信息获取、处理、析取、和成果表达的一门信息科学。
2.摄影测量学的分类:(1)按摄影机平台位置: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水下摄影测量。(2)按距离远近分:航天摄影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近景摄影测量和显微摄影测量。(3)按用途分:地形摄影测量、非地形摄影测量(4)按技术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侧量、数字摄影测量。(5)按特殊、性分:雷达摄影测量、多介质摄影测量、X射线摄影测量。
3摄影测量过程:摄影测量一般分为三个主要过程,摄影过程、负片过程和正片过程。
景深:构成清晰影像的物方纵深范围成为景深;景深用D.F表示,其中从对焦面到最近一点的距离叫前景深,到最远一点的距离称为后景深。前后景深之和即为景深。
4航空摄影分类 (1)按像片倾斜角分类:像片倾斜角小于3度的航空摄影称为竖直航空摄影或近似垂直航空摄影,所摄取的像片为近似水平像片。像片倾斜角大于3度的航空摄影称为倾斜航空摄影。(2)按航空摄影分类: 单片航空摄影 航线航空摄影 区域航空摄影
5什么是相对航高?答:以分区的平均高度平面为基准面的航高为相对航高。
相对于大地水准面的航高为绝对航高。摄影中心到像面的距离为摄影仪主距。 4.航摄相片和地形图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1)、摄影方式不同。地形图是正摄投影,航摄是中心投影,(2)、表示方法不同。地形图是用各种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注记来表示地物、地貌、航摄像片是由像的形状、大小和色调来反映地物。(3)、内容取舍。航摄像片是地面景物的全部反映,而地形图则有所取舍。
5 .什么是像片的重叠度和像片倾斜角?
答: 1 航摄像片必须要有一定的影像重叠,重叠大小用像片的重叠部分x(y)与像片边长比值的百分数表示,称为重叠度。 2 摄影机物镜主光轴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像片倾斜角。
6.什么是中心投影?中心投影有哪些?
投射光线或其延长线都经过一个固定点(投射中心)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7.绘图说明透视变换中的特别点、线、面?主合点,主迹点,一切空间铅垂线的合点就是像低点。
8.试小结出中心投影作图的作图步骤要点?
答:一、地面上点的中心投影法。(1)连接投射线A8。(2)求迹点(3)求延长线(4)求A点的像 二、以画线的中心投影作图。1、求迹点2、求合点3、迹合连线4、连投射线5、交点连续,即为像点。
9.什么是像空间坐标系统,他是如何定义?为了便于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最新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空间s-xyz
10. 简述倾斜误差与投影误差的特性投影误差的特性:1,头型误差发生在以n为顶点的辐射线上。2,水平像片上的投影误差大小,与地面点对起始面的高差成正比,与像点的辐射距成正比,与起始面的航高成正比。3,移动方向和改正方向。4,投影误差具有相对性,他随起始面的选择不同而不同。倾斜误差的特性:1,等高线上的点倾斜误差为〇 2,当rc一定时,主纵线上的点倾斜误差最大。3,等比线将倾斜相片分成两部分,包含主点部分的所有像点都向着等角点c移动,包含低点部分的所有像点背着等角点c移位。
11.立体像对:由不同摄影站摄取的具有一定影像重叠的两张相片称为立体相对。
12.产生立体视觉的原因是什么? 生理视差
13.人照立体视觉的应满足那些条件? 1,两张相片必须是有相邻两摄影站对同一物体摄影所得,即要有立体像对。2,两眼分别各看一张像片,即必须实现分相。3,相片所安置的位置,必须使相应视线成相交,即相片定向,以保证两视线在同一视平面内。4,同名影像的比例尺差异应尽量小,一般不能大于比例尺的16%。航测成图对航摄相片要求:摄影质量,现势性的要求,飞行质量
15. 我国的地形类别如何划分? 1,平地:2度,高差80米。2,丘陵地:2到6度,高差80~300m。3,山地:6到25度,高差300到600米。4:高山地,25度,高差600m以上、、。5、补充:沙漠,沼泽。
16,划分地形类别有何作用为了确定测图精度指标。2,便于制定作业计划。3,用以确定成图方法。 17,地面倾斜角和地面高差发生矛盾时,为什么要规定划分地形类别时应对以地面倾斜角为主?高差和坡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地面为等倾斜时,坡度和高差一致,但是实际情况往往比较复杂,如石山地区,按高差是丘陵地,但是坡度很大。高程测量精度只能达到山地要求。 18,相片控制点的布设的基本要求有哪些?并简要说明提出这些要求的原因?1,选用的相片控制点,其目标影响要清晰,易于判断。2,航外像片控制点一般应布设在航向及旁向航片重叠范围内。3,布设的控制点尽量能共用。4,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边缘不小于1cm或1.5cm。5,航外像片控制点距像片的压平线和各类标志不小于1mm。6,立体测图时每个相对四个基本定向点离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不超过1cm,最大也不能超过1.5cm,四个定向点的位置应近似成矩形。7,控制点应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3cm(18*18cm像幅)或5cm(23*23)像幅。当旁向重叠过大,离开方位线的距离应大于2cm(18*18cm)或3cm(23*23cm),否则应分别布点。8,解析法空中三角测量布点时,航线两端的控制点应分别布设在图阔线所在的像对内,每端上下两控制点最好选在通过像主点且垂直于方位线的直线上,相互偏离不超过一条基线,航线中央的控制点应尽量选在两端控制点的中间,左右偏离不超过一条基线。9,控制点在相邻航线上不能共用时要分别布点,此时控制范围所裂开的垂直距
离不得大于2cm。10,位于不同方案布点区域间的控制点应确保精度高的布设点方案能控制其相应面积,并尽量共用。11,自由图边的控制点应布设在图廓线外。
19,什么是布点方案?在航测成图中有哪些布点方案?像片控制测量的布点方案:根据成图方法和成图精度的要求在航摄像片上确定航外控制点的分布,数量和性质等各项内容》全野外布点方案,非全野外布点方案,特殊布点方案。
20 ,选择布点方案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大地测量资料成果的精度和大地点分布情况,2,航摄比例尺的大小以及相对成图精度的要求。3,根据地形类别,选择布点方案4,根据人员配备,根据成图,根据时间要求。 22.什么是非全野外布点方案?非全野外不点方案有哪些优点?航测内业测图所需要的像片控制点主要是由内业采用空中三角测量加密取得,只在航外测量的测定少量必须的控制点作为内业加密的基础,这种方案称为非全野外布点方案。
23 什么是特殊情况的布点方案 ?处理特殊情况布点的原则是什么?航区分界处的布点有哪些要求和规定?特殊情况的布点方案:由于地形条件或航摄资料的影响,如摄影区内出现大面积水域,致使主点和标准点位落水;摄影航线航向或旁向重叠过大或过小;航区分界处两个摄影区域的衔接等,按规范规定布点有困难或不能保证作业精度时,必须采取比较灵活的办法实施布点方案。处理特殊情况的布点原则是:既要保证成图质量的要求,又要照顾实际测定的可能,同时也要考虑不过多增加外业工作量。 24像片航向重叠过大或过小时,野外像片控制点的不舍应如何处理?像片航向重叠度在80﹪以上时,成为重叠过大.可根据实际情况抽去部分多余像片,以抽片后的像片数为准布设像片控制点.(不得小于规范规定的正常重叠度的范围)立体测图时航向重叠不符合航空摄影规范的最小重叠度而产生摄影漏洞时,应以漏洞边缘魏杰夫,两侧各自按短航线或单、双模型的要求分别进行布点。在航摄漏洞处,可采用人工平板仪补测或采用单张像片测图补测的方法。
25. 什么是地面标志 ?布设地面标志有什么作用?地面标志主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地面标志:航空摄影测量时地面上布设像片控制点的标志。当航测放大成图的放大倍率较大而致使平面精度难以达到规范要求时,应在航空摄影前布设对空地面标志;以提高像片控制点的平面精度,保证航内加密及立体测图的精度。 布设在对空视角广的地区,防止标志落入摄影死角。
26.分析、检查航摄资料包括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1)检查位于自由图边的像片是否满幅。(2)检查像片的摄影质量(3)检查像片的飞行质量弄清航摄像片能否航摄成图要求,另外还可以根据像片情况提出合理的施测方案以及对航测资料的某些质量问题提出处理办法。
27.什么是实地选点?实地选取像片控制点应考虑哪些问题?
1 、首先勘察已知控制点,以熟悉测区已知控制点情况。2、根据像片上预选像控点的影像,经实地判读反复对照,辨认出所预选的像控点在实地的位置,并核对点位是否满足刺点目标的要求,以及摄影后刺点目标有无变动和破坏。3、根
据拟定的联测方案在该像控点上有哪些观测方向,并逐个观察所有方向是否通视。若所有方向都通视,则像控点就被最后选定,联测方案就被落实。
28.像片刺点应满足哪些要求?平面控制点的刺点目标,应选在影像清晰、能准确刺点的目标点上,以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两侧。一般应选在线状地物的交点和地物拐角上,此时线状地物的交角或地物拐角应在30度----150度之间,以保证交会点能准确刺点。在地物稀少地区,也可选在线状地物端点,尖山顶和影像小于0.3莫名的点状地物中心。弧状地物和阴影等均不能选作刺点目标。对高程控制点的刺点目标应选在高程变化不大的地方,这样,内业在模型上量测高程是,及时测量位置不准对高程精度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因此高程控制点一般应选在地势平缓的线状地物的交会处,地角、场坝角;在山区,常选在平山顶以及坡度变化较缓的圆山顶,鞍部等处。夹沟。太尖的山顶和高程变化急剧的斜坡等,均不宜选作刺点目标。森林地区由于选刺目标比较困难,一般可以先刺在没有阴影遮盖的树根上,或者选刺在高大突出、能准确判断的树冠上。在沙漠、草原选点困难的地区,也可以灌木丛、土堆、坟堆、废墟拐角处、土提、窑等作为选刺点的目标。当控制点刺在树冠上火刺点位置上有植被覆盖,且片上看不清地面影像,应量注植被高度至分米。若航摄时间距测图时间较长,植被增长较大,还应调查注记摄影时植被高度
29.控制像片的整饰有哪些要求?调绘的内容及时清绘:2.清绘是各种地物的中点位置要准确,中心点,中心线应按图式规定绘出:3.正确运用图式符号:4.各地物符号之间的关系要交待清楚,合理反映地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物符号之间保持0.2mm的间隔:5.清绘冲要做到不遗漏。
30.什么是相片判读?根据相片影像所显示的各种规律,借助相应的仪器设备及有关资料,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相片影像进行分析判断,从而确认影像所表示的地面物体的属性、特征,为测制地形图或为其他专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地形要素。
31.相片判读特征有哪几种? 1.地形判读2.专业判读3.电子计算机判读4.目视判读---野外判读 室内判读
32.什么是阴影?阴影在像片上构象有什么规律?阴影在像片判读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作用?阴影是指地面物体在阳光照射下投落在地面上的影子。阴影在像片上也是有影像的,它的方向取决于太阳的照射方向,阴影在、一般与物体的高度成正比,与阳光的高度角成反比。阴影对突出地面物体的判读有重要意义,特别市当物体较小,而与周围地物的影像缺乏色调上的差异时,阴影特征显得特别的有用。有时阴影也会造成判读上的困难,所以当判读有阴影地物时,最好用立体观测,以免造成错觉。
33. 综合取舍的依据有哪些? 1. 根据地形元素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中药作用决定综合取舍2.根据地形要素分布的密度进行综合取舍3.根据地形的特种决定综合取舍4.根据成图比例尺的大小进行综合取舍5.根据用图部门对地形图的不同要求进行取舍
综合取舍的目的: 使地形图得到合理的表示放法,具有主次分明的特点,保证重要地物的准确描绘和突出显示,反映地区的真实形态,从而使地形图更有效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综合取舍的原则:取突出明显的,舍不突出不明显的:取主要的,舍次要的;取大的,舍小得,取永久的,舍临时的;与用图直接有关的优先表示,一般的酌情化简。
34. 像片调绘前应进行哪些准备工作? (一)调绘像片的编号、选择、检查(二)调绘工具(三)初步分析。
36.试述像片调绘的基本作业程序? 1.准备工作2.像片判读3.综合取舍4.着铅5.询问、调查6.量测7.补测新增地物8.清绘9.复查10.接边
37.调绘居民地时应着重哪些特征?外围轮廊特征、结构类型特征、通行情况、方位意义特征、地貌形态特征、相关位置特征
38.调绘独立房屋应注意哪些问题?保持真方向、判绘要准确、只能取舍不能综合、特殊加注记、围墙篱笆可舍
40.房屋在堤上、堤坡、堤脚时应如何表示?当房屋在堤顶或以堤为街道时,房屋准确表示,堤断开表示。当房屋在堤坡上,房屋按相应位置准确表示,堤断开或省略号一边的短线。当房屋在堤脚,则堤的符号准确、完整表示,房屋移位绘出。
41.地面上的窑洞和地面下窑洞有何区别?我国大部分地区为地上窑洞,有少数地区以地下窑洞分布为主,还有的地上窑洞地区杂有地下窑洞。地上窑洞于地下窑洞在地形图上符号不同,判绘时用各自相应的的符号表示。最重要的特征是从地面向下挖掘的方坑,方坑的四周破壁有窑洞。
42.道路共分几种?调绘道路有那些基本要求?铁路,公路,大车路,乡村路,小路五个等级。等级分明,位置准确,取舍适当,注记正确,交接清楚 43. 普通公路注记包含哪些内容? 普通公路注记包含路面宽度,铺面宽度和铺面材料性质注记三项 44公路分那几个等级?一、二、三、四级公路,用普通公路符号加注记白表示
45. 如何辨别乡村路? (1)农村、林区、矿区不通行载重汽车而只能通行小型机动车。
(2)农村打居民地之间或大居民地通往城市、乡镇、集市,而不通行载重汽车的道路
(3)打居民地间的连接主要是驮运路。
47. 什么是水涯线?河流、湖泊、水库、池塘、沟渠、时令河、时令湖的水涯线如何确定?
在地图上,水涯线符号表示河流两岸岸线.用蓝色的细实线表示。 51. 地理名称注记有哪些基本要求? 字体工整,疏密得当,主次分明,位置合适,指向合适,颜色明确,地理名称注记不得压盖重要地物,在不压盖重要地物
和图面清晰的前提下,应尽量注记详细。当地理名称过密时,可按照取总名,舍分名,取著名的,舍一般的,取大的,舍小的原则进行取舍。
52. 注记字体的排列形式有那几种? 答:雁行字列,垂直字列,屈曲字列,水平字列。
53. 地理名称注记的位置要求? 位置合适,字位得当。等山岭山脉很长时,名称应重复注记。排列得当反映地物的形态及分布特点。地理名称注记不得压盖重要地物,在不压盖重要地物和图面清晰的前提下,应尽量注记详细。同一地理实体的名称被分割在两张判绘相片上时,为了便于拼接,应在两张相片上分别注出它的名称。地理名称较少的地区,如判绘相片上不能明确交代总名与其所属分名的关系时,应在片的判绘面积线外,加列总名和分名的一览表,作为下道工序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