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第四章军事高技术试题

2025-04-30

2009年《大学军数学教程》

第四章 军事高技术试题库

一、填空题(40个)

1、1986年1月28日,美国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重返大气层时空中解体。 2、一架E-3A预警机,当飞行高度为9000米时,可以探测到500~650千米远的高空目标、300~400千米远的低空目标和270千米远的巡航导弹。

3、美国人认为,要想有效地削弱敌人的战斗力,致死不如致伤,致伤不如使其失能。

4、美国的国防部长科恩宣称:“以往的哲学是大吃小,今天的哲学是快吃慢。”

5、美军认为,“战略和战术行动的目的,往往本身就是为了削弱对方的后勤或轰炸某个工业中心,或破坏某个海港,或夺取某一战略要地以威胁敌方的供应线”。

6、法国的“勒克莱尔”坦克,装有各类微机30余台;而每一艘航空母舰,各系统至少装有200台左右的计算机。

7、未来战争中,动能武器和强激光武器将成为防空防天和导弹攻防作战的利器;高功率微波武器是未来信息战的重要软、硬杀伤武器,将成为攻击敌方信息链路或节点的主要手段之一。

8、对一些信奉“实力”的好战分子来说,基因武器无疑是一种理想

的“超级杀手”。因此,人们把基因武器称为“世界末日”武器。 9、所谓直接命中,就是武器的圆公算误差要小于弹头的有效杀伤半径。

10、1967年3月12日,美军出动8架飞机,首次使用了“宝石路”激光制导炸弹,准确地炸毁了清化桥,自己无一损伤。

11、精确制导导弹按战斗部性质分类,可分为普通装药战斗部、核装药战斗部、特种装药战斗部。

12、惯性制导是采用惯性测量设备测量导弹运动参数的制导技术。一般用来攻击固定目标,因为其弹道在发射前就装定好了。

13、美国用来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精确制导炸弹叫杰达姆(JDAM),属于全球定位系统制导。

1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都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由于这种武器大范围的杀伤与破坏作用,使用后能使敌人蒙受巨大损失,并造成强烈的心理和精神影响,所以是一种很好的用来恐吓、威胁敌对一方的武器。

15、主动式声呐,又称“回声声呐”,被动式声呐,又称“噪声声呐”。 16、声呐,是利用声波对水中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识别的水中探测技术设备。它是最主要的水声探测设备,俗称水下的“千里眼”、“顺风耳”。

17、假目标伪装是指为欺骗、迷惑敌人而模拟目标暴露征候所实施的伪装,主要包括形体假目标和功能假目标两类。

18、F—22隐身战斗机采用低可探测性布局和结构,蝶形机翼,全动

平尾,菱形进气道,垂尾外倾29°,使飞机具有良好的隐身和机动性能。

19、电子对抗技术按作战内容及电子设备的类型,可分为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和水声对抗等。

20、作为进攻一方,要隐蔽战争企图,实施战役造势,必须依靠电子欺骗等手段相配合;作为防御一方,要及时发现敌发动战争的征候,掌握战争态势,变被动为主动,也必须依靠电子侦察手段来获取情报。 21、不论采用哪种手段和运载工具,要使航天器在太空飞行,必须具备一定的速度和一定的高度这两个条件。

22、从1934年起,火箭研究工作在德国成为机密,1944年9月8日,第一枚“报复性武器”V2导弹击中伦敦。

23、1962年,约翰·格伦成为进入地球轨道的第一位美国人。 24、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 25、在载人上天前,美国和前苏联都先后进行了大型动物试验,而我国则进行的是仿真人试验。

26、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时,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并不弱,但多国部队在发起大规模空袭之前,首先实施高强度的综合电子战,瘫痪了伊军C3I系统,使其作战指挥系统成了“瞎子”、“聋子”和“哑巴”。美国称这个行动为“白雪行动”。

27、1994年1月,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佩里批准成立一个“高级指导委员会”,负责领导美军有关RMA的研究工作,这是美国官方最早承认和使用RMA这组词汇。

28、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发表了著名的《第三次浪潮》,认为知识是形成毁灭力的主要资源,一盎司硅产生的效益也许比一吨铀还要大。

29、通过大力推进新军事变革,美军获得了超强的作战能力,这使世界各主要大国在震惊的同时,更增强了紧迫感和危机感,围绕如何缩小与美国的“时代差”和“技术差”而纷纷制定措施,竞相加快了军事变革的步伐。

30、全面军事变革的根本动力是社会或时代的根本性变革,即人类技术社会形态的转型。这是因为,社会是军事的“母体”,军事既是社会的“产儿”,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31、1985年,西欧各国制定了联合发展高新科技的长远规划——“尤里卡”计划。

32、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这种“全局稳定,局部动乱,全局和平,局部战争”,即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将继续下去。 33、据统计,冷战时期发生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年均为4次,而冷战后年均却达10次之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出兵达60多次,占二战后对外出兵总数的一半以上。

34、美军建成C4KISR系统后,将把预警、侦察、监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精确打击联为一体。

35、世界各国为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高度重视优化军队的内部结构,使军队的体制编制向着精干、高效、合成的方向发展。 3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州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10月16日顺利返回,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7、我们党和国家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的方针。

38、当前世界正在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新军事变革。这场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信息化。

39、一枚20万美元的“飞鱼”导弹击沉了一艘价值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

40、1996年5月,美参联会公布《2010联合作战构想》。其中提出:“机动制敌、精确打击、全维防护和聚焦保障”,勾画了今后15年美国武装力量建设和作战蓝图。

二、解释概念(5个)

1、军事高技术

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高技术总称。 2、新概念武器

是相对于传统武器而言的,是指尚处于研制或探索之中的一类高新技术武器群体。它与传统武器相比较,在原理、杀伤破坏机理(杀伤效应)和作战方式上有显著的不同,是军事知识创新和军事技术创

新的集中体现,投入使用后往往能大幅度提高作战效能与效费比,取得出奇制胜的作战效果。 3、基因武器

也称为“遗传工程武器”,就是运用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按人们的需要通过基因重组,人为地改变一些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培育出利用遗传工程制造新的生物战剂,也就是往微生物体内转移一些有害的基因,如接入能对抗普通疫苗或药物的基因,或在一些本来不会致病的微生物体内接入致病基因,从而拼凑成更凶恶的瘟神。 4、精确制导技术

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控制武器的飞行方向、姿态、高度和速度,引导其战斗部准确攻击目标的军用技术。它是利用探测器和敏感装置接受被攻击目标的信号特征(如目标反射的自然光或夜光,目标反射、散射或辐射的红外线、无线电波或声波),对目标进行识别、定位和跟踪。 5、雷达隐身

是指目标(如飞行器)对雷达隐身的技术,即设法降低目标的可探测性,使之不易被敌方雷达发现和跟踪的技术。它通过隐身外形技术、隐身材料技术、自适应阻抗加载技术、微波传播指示技术等降低或减少目标雷达散射截面积,以避开敌方雷达的探测。

三、简述题(5个)

1、激光武器的特点有哪些?

激光武器是利用激光的能量,直接摧毁目标或使其失去战斗力的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有许多优点:一是速度快,发射的激光射速以每秒30万千米的光速传播,弹道即(光路)是一条笔直的直线,不需计算提前量和弹道,瞬发即中,命中率高,适合拦击超低空快速运动目标。二是威力大,摧毁能力强,可摧毁坚固材料做的目标。三是无惯性,不产生后坐力,可以从飞机、舰艇、车辆和航天器等高速载体上灵活而迅速地进行射击,并可同时或连续攻击多个目标。四是抗电磁干扰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既可用作战术武器,也可用作战略武器。五是效费比高,激光武器一次射击的费用比一发导弹便宜得多,而且不污染环境。 但激光武器也存在一些弱点:因为在大气层中使用时,激光能量会严重衰减,射程和威力将受到影响。激光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因此攻击目标时必须直达“透视”。激光照射在目标上的光斑要有一定的稳定时间才能起破坏作用,对瞄准跟踪系统要求很高。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设备庞大,消耗能量大,用作远程战略武器还显得功率不足等等。

2、简述伪装的原理

伪装的基本原理是减小目标与背景在光学、热红外、微波波段等电磁波波段的散射或辐射特性的差别,以隐蔽目标或降低目标的可探测特征,模拟或扩大目标与背景的这些差别,以构成假目标欺骗敌方。军事伪装就是要通过采用光学的、电学的、热学的、声学的、磁学的、生物化学的技术手段,减小或消除目标与背景的差别或可探测特征,将目标隐蔽在背景之中,以实现目标的“隐真”;或者模拟目

标的可探测性特征,构成假目标,以“示假”欺骗敌方。

3、军事变革的主要动因有哪些?

内因之一:人类文明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型 内因之二:高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内因之三:各国安全战略的内在要求 外因之一:长期相对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外因之二: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推动作用 外因之三:美国军队的示范效应

4、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一)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A、发展军事高技术 B、研发高技术武器装备 (二)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组织结构 (三)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 (四)创新作战方式,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5、指挥控制技术的作用? (1)军队战斗力的“倍增器” (2)军队一体化作战体系的“黏合剂” (3)军队指挥控制的重要手段

(4)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根本保证

四、论述题(1个)

结合所学军事高技术,论述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哪些特点?

结合所学军事高技术,论述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有哪些特点?

(一)信息资源居于主导地位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是核心资源,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在某种意义上讲,信息化战争是以争夺战争“制信息权”为主要行动的战争。美国高级军事专家艾略特·科恩指出:“在未来战争中,对信息的争夺将发挥核心作用,可能会取代以往冲突中对地理位置的争夺。”可以说,攻城略地已经成为机械化战争的历史,在信息化战争中,信息资源将急剧升值,争夺“制信息权”将成为敌对双方的焦点。拥有信息资源,握有信息优势,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二)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 1信息攻防武器系统

信息攻防武器系统包括软杀伤型信息武器、硬杀伤型信息武器及信息化作战平台。

2单兵数字化装备

单兵数字化装备是指士兵在数字化战场上使用的单个士兵装备,也称“信息士兵系统”。信息化的士兵装备,具有攻击、防护、观察、通信、定位等诸多功能,能实时侦查和传递信息,既是战场网络的一个终端,也是基本的作战单元,具有人机一体化的远程传感能力和较强的生存能力,能够实时实地为炮兵或执行空地作战任务的飞

机提供数字化的目标信息。

3指挥控制系统(C4ISR)和数字化战场

指挥控制系统,即C4ISR系统,是集指挥、控制、通信、侦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信息系统,其核心作用就是通过该系统对军事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分析和控制,以达到协调、控制参战部队和武器装备,实现指挥、作战和武器的最优化组合以及作战资源最佳配置的目的,是军队发挥整体效能的“神经和大脑”。这一系统,能够为从总统到士兵的各级作战人员快速提供决策和作战所需要的信息。

(三)作战空间多维广阔

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将在全维空间进行,战场空前广阔。这里所说的全维空间包括有形空间和无形空间。有形空间又分为陆地空间、海洋空间、航空空间和航天空间;无形空间包括信息空间、认知空间和心理空间。

(四)作战节奏显著提高

1战争动因复杂,战争目的有限 2作战节奏快,战争持续时间短 (五)附带毁伤破坏减小

在任何形态的战争中,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毁伤破坏分为两类,一类是必要毁伤,另一类是附带毁伤。必要毁伤是与达成战争目标有直接关系的破坏,附带毁伤是与达成战争目标无直接关系或根本无关的不必要破坏。

(六)战争高度一体化

战争高度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的又一特征。

第一,陆战、海战、空战、天战、信息战将相互交织,紧密融合,联为一体,在大战、小战中都是如此。

第二,军种间作战的界限将难分彼此,摧毁敌方坦克的兵器可能不是己方陆军的反坦克武器,而是空军的飞机或舰艇发射的智能导弹。

第三,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的界限将模糊不清,在很多情况下用少量信息化兵器和小型信息化部队就可直接达成战略、战役目标。

第四,作战指挥将趋向“扁平化”。

第五,军事成为一个大系统,使战争的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使战争成为“系统与系统的对抗”。

战争高度一体化是信息化战争的又一特征。

第一,陆战、海战、空战、天战、信息战将相互交织,紧密融合,联为一体,在大战、小战中都是如此。

第二,军种间作战的界限将难分彼此,摧毁敌方坦克的兵器可能不是己方陆军的反坦克武器,而是空军的飞机或舰艇发射的智能导弹。

第三,战略级、战役级、战术级作战的界限将模糊不清,在很多情况下用少量信息化兵器和小型信息化部队就可直接达成战略、战役目标。

第四,作战指挥将趋向“扁平化”。

第五,军事成为一个大系统,使战争的一体化程度空前提高,使战争成为“系统与系统的对抗”。


军事理论第四章军事高技术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全国名校联盟2024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五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