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桥面板安装 2.2.3.1加工以及运输
桥面板包括I25a、I12及钢面板,I25定尺8米、I12定尺6米、钢面板在成产加工区加工成8米宽6米长的吊装段,汽车吊吊至半挂车上,半挂车运输至钢栈桥。1)陆上工作面:由履带吊直接起吊安装;2)水上工作面:半挂车运输至临时码头,转运至运输船,由浮吊进行起吊安装。 2.2.3.2吊点设置以及具体安装方法
I25a、I12设置2个吊点,吊点在型钢中点对称,钢丝绳卡环固定、钢面板设置2个吊点,在面板宽方向中点对称设置2个钢丝绳抱箍。贝类梁安装完成后,其上逐片铺设I25横向分配梁,I25与贝雷梁间采用Ф16“U”型螺拴固定,每个节点1套螺栓。然后在I25上铺设[12纵向分配梁,间距35cm,如遇与“U”型螺栓螺母冲突时,可适当调整其间距。再安装钢面板,钢面板与纵梁接触点均要满焊,焊缝质量要满足要求,每块面板间设置2cm的伸缩缝,用于防止因温度变化而引起的桥面翘曲起伏。 2.2.4附属结构施工
桥面板铺设定后架立栈桥栏杆,高1.2m,采用钢管焊接,立柱间距2m,焊在栈桥I12上。横向间隔0.6m焊接两道扶手,钢管采用Ф48*3mm。 每隔100m安放一个救生圈,每隔15m设置夜间警示灯。
2.3技术参数
设计荷载:轮式55吨,履带式80吨。
栈桥沿主线右侧搭设,距主线净距离2m,总长6.520.2km,每15米为一跨。
栈桥为上承式结构形式,栈桥下部管桩采用Φ600*10、Φ800*10两种规格钢管桩,桩自由度大于14m的采用Φ800*10钢管桩,桩自由度小于14m采用Φ600*10钢管桩。15m标准跨栈桥钢管桩间距为3.20米,钢管桩横向剪刀撑采用[22a槽钢交叉焊接(见图2.4.1)。栈桥下部结构横梁采用双拼I40a工字钢。
为确保栈桥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防止型钢受热变型,在每7跨设置一组双排复式桥墩并设置20cm伸缩缝。
15m标准跨栈桥上部结构主桁架采用321型装配式公路钢桥桁架,栈桥设置8道桁架片,间距为90cm+130cm+90cm+130cm+90cm+130cm+90cm。
桥面系为钢结构桥面,桥面系横向分配梁采用I25a工字钢间距75cm铺设,I25a工字钢与贝雷片用U型螺栓连接,I25a工字钢上纵向间距30cm铺设I12工字钢,面板用10mm花纹钢板满铺供车辆通行。
图2.4.1 15m跨度栈桥断面图
(1)错车平台
为保证栈桥上车辆转向及车辆人员分流,尤其是运输钢管桩的拖挂车(长度多大于13m),拟每630m(2联)设立一个错车平台,平台尺寸为16m*30m。平台同栈桥设计要求,下部采用Φ800*10mm钢管桩,单排设立3根,共5排,详见设计图。
(2)临时码头
本工程实施的时间正处于枯水期的开始时段,施工水深不到1.5米或可能湖床干枯,针对上述情况,在栈桥第4跨西侧设置临时码头并采用挖泥设备开挖一条水深不小于2.0m的航道,宽度不小于25米,作为枯水期机械与材料从临时码头转运至现水上工作面的水上通道。临时码头布置以及具体结构形式见下图。
(3)栈桥标高
为了保证栈桥与大堤顺接,栈桥桥面标高与大堤平齐(14.5m)。 (4)与大堤连接
栈桥与圩堤相接的第一跨采用钢管桩基础桥台与现有圩堤公路相接,桩基础与护岸结构之间采用砼填充,桩内灌注混凝土,栈桥拆除时仅拆除护坡以上的结构。
2.4技术措施
编制检验和试验计划,确定业主对材料、过程、半成品、成品和各单项指标的明显和隐含要求,以上对应这些指标所进行的检验,测量和试验方法、依据、频次。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操作规程,确定施工工艺和方法,编制工程施工程序。各工程项目开工前进行详细技术交底,做到操作有工艺、施工有图纸,并做好各项施工原始记录工作。对原材料、半成品以及成品施工过程中一切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