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5-04-26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课 题:1拐弯处的回头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懂课文,理解父亲表示爱的方式,感受文中、生活中的亲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主动认识9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 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课文,读懂文中同学所说的话,感受理解文中、生活中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

2. 学会书写13个生字。

3. 积累并在口语、习作中运用?半信半疑??不约而同?等词语。 教学准备:光盘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交流认识的生字和多音字。 2. 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标记出文中关键的词句。

2.联系上下文利用语境理解、联系生活经历利用情境理解。 3.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的句子。 4.延伸课文,适当拓展。 5.梳理情感,整合全文。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弟弟:受伤 生气 伤心 委屈 爸爸:简单说几局 拐弯儿处回头 就走了 瞟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2、在课文中找出表示?看?和时间很短的词。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 三、实践活动:

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听。

1

教学反思:

课 题:2母亲的帐单 时 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读了这篇课文的想法和感受。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彼得的可爱和母爱的伟大。 2.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课,板书问题。 二、读书指导。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子音,读通读顺。 2.指名读文,正音,检查读顺情况。 3.学生互相说说读完课文后大致的感受。 三、默读课文,合作探究。

1. 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互相讨论对小彼得和母亲的理解。 2. 体验角色,引导学生互相讨论。 体会小彼得的内心世界。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情感。 4. 适当扩展:

妈妈的帐单是可以用金钱来兑换的吗? 将来你怎样换妈妈的帐单?

板书设计: 小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帐单 报酬 高兴 妈妈给小彼得开了一份帐单 羞愧 无私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 完成课后?练?的内容 2. 独立完成?字选词语?。 3.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迁移练习。

1、读生字卡片,认识文后11个生字。 2、指导写字。 3、实践活动。 三、作业

2

写一篇日记(结合课文) 教学反思:

课 题:快乐读书屋 一 天气预报 时 间:

教学目标:1.在朗读中领悟内容,体验诗歌表达的亲情。 2.认识10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1.根据诗歌的特点,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感受生活中的这些不易察觉但无处不在的感人亲情。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新棵,板书文题。

二、读阅读提示,体会?亲情?表现在家庭的方方面面 三、练习朗读诗歌。 1.注意读音。 2.注意停顿。 四、朗读比赛。 五、扩展练习。

1.想象一下爸爸出差回来全家人团聚的场面 2.读《阅读》的相关篇目。 教学反思:

课 题: 看不见得爱 时 间:

教学目标:1.读通顺课文,体会文中妈妈的爱。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回答阅读提示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问题。 二、通读全文。

1. 这篇文章比较长,保证学生通读全文,字字读对,句句读通。 2. 同桌相互检查,评价自读。 三、话题讨论。

课题《看不见的爱》怎么理解?

1. 潜心读书,抓住文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2. 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 步骤:

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归纳要点—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四、体验爱心,快乐阅读。

有了对课文的理解,再读课文时,把对母爱的感受、体会表达出来。五、小结

3

教学反思:

课 题:能说会写 转述 时 间:

教学目标:1.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转述,生活中常常需要转述,怎样把听到的内容转述给对方。

2.知道转述时要说清楚转述的主要内容。 3.在与别人的交际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难、重点:1.能听清楚要求转述的主要内容,并能正确简要的转述。 2.积极参与角色表演,态度自然大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结识话题。 1. 教师讲故事,导出新课。

2. 自由读书,什么是转述,在转述时要注意什么? 3.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认真听 听清楚 抓要点 说明白 二、创设情境,练习转述。

1.创设情境:有一位同学病了,请把这个通知转述给他。 2.练习转述,同学相互练习说说。

3.表演汇报,同学评议。 三、课外拓展,联系生活。 四、总结。

五、作业:把今天课的内容转述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课 题:语文七色光 一 时 间: 教学目标

1. 完成练习中的三道语文基础知识题目。 2. 积累名言警句。

3. 阅读知识短文,了解关于狼的简单知识。

4.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有所用,会利用语文等知识表达、传递亲情。 教学重、难点

前三项语文知识练习题目,尤其是对第三项,学生练习会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狼的图片、资料等。 课 型:综合实践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 练:

4

(1)在中间的圆圈里填入一个恰当的字,使周围的字都能与它组成词语,再抄写在右边的横线上。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要求,再互相补充,丰富词语积累。 对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安排组成词组、造句等训练。 2. 找出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或意思相反的词。 先让学生正确地读准这些词语。 再找出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

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把下面的词语写在适当的地方。

题目较难,只要求学生通过多读凭感觉判断完成。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日 期: 教学流程: 1. 日积月累。

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同时要培养学生搜集名言警句的意识和习惯,受到做人处事的启示和教诲。 2. 知识窗

(1)课前让学生查阅或询问有关狼的相关资料或知识,供课堂交流。 (2)独立阅读。

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词典解决。 (3)交流阅读体会,可结合课外积累或资料来谈。 6. 制作亲人、朋友信息卡。

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创意,互相交流设计方案,大家评议、修改、完善方案,然后再去制作。 最后组织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反思:

课 题:3《沙漠里的船》 时 间:

教学目标: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积蓄?、?熟悉?造句。

2.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理解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3. 背诵课文第一段。

4. 教育学生学科学、爱科学 教学重点:课文第一段。

教学难点:掌握本课的段与段之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学辅导法、议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脑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5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放映准备好的电脑课件,展示各种各样的骆驼,引起学生兴趣。 2、(复习)课文分几段? 各写什么?

二、精读课文第一段。

1、 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 想问题:骆驼有哪些生理特点?

(身高脖子长,嗅觉很灵敏,鼻孔能紧闭,腿上有胼胝,脚掌宽又厚,背上有驼峰。) 2、 根据屏幕骆驼身体分解图,自由读课文。 再想:骆驼这些生理特点各通过哪句话表达出来?

1)第一、二句写沙漠广阔无边,骆驼身体高,脖子长,望得远。 2)第三句写骆驼嗅觉很灵敏,能找到水源。 3)第四句写骆驼的鼻孔能及时紧闭以防风沙。 4)第五句写骆驼有胼胝,不怕热沙烫。 5)第六句写骆驼脚掌宽、厚,不陷沙。

6)第七、八句写骆驼背上有驼峰,可以存脂肪,维持生命。

3、 把自己喜欢的一、二句话背出来,并说说写了骆驼什么生理特点及其作用? (先请个人背诵,然后请他带领大家一起背诵) 4、 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理解边背诵。 5、 学生试背诵课文第一段。 三、略读课文第二段。

1、听电脑录音,同时看屏幕骆驼在沙漠生活图,思考: 骆驼有哪些特殊本领? 2、小组讨论汇报。 1)给人带路。 2)预报风沙。 3)能驮东西。 四、总结全文。

1、 思考: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段与段之间有什么联系? 2、 人人动手:上黑板找联系。 板书设计: 沙漠里的船

生理特点 特殊本领

身高脖子长--------望得远

嗅觉很灵敏--------找水源给人带路 鼻孔能紧闭--------防风沙预报风沙 腿上有胼胝--------不怕烫 脚掌宽又厚--------不陷沙

背上有驼峰--------存脂肪能驮东西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日 期:

6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完成反义词练习。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知道书写13个生字。 三、实践活动。

1、 屏幕展示各种动物。

2、 激趣: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3、 议一议: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4、 举手发言,仿说(注意指导学生抓住动物特点)。 六、作业

仿照课文写法,观察熟悉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抓住它的特点和作用写一篇短文。 教学反思:

课 题:4《雪猴》 时 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还舍不得那些雪猴?的原因。 4、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特点,从对聪明、可爱的雪猴以及它与边防军人友好相处的具体描述中,体会边防军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怀。 教学难点:理解边防军与雪猴的密切关系。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讲一段人与动物友好相处的故事,引入课文内容:在我国云南边境,生活着一种有趣的动物——雪猴,它是边防战士的好朋友。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

读前引导看阅读提示,了解阅读要求。 设问:

1.雪猴有哪些特点?

2.雪猴和边防战士是如何相处的?

3、边防战士服役期满后,为什么还舍不得那些雪猴? 三、合作研讨

1.从文中二、三自然段了解雪猴外形特点:

文中二、三自然段中?桌子上多了一小把香蕉?,?回头看了我一眼?,?点点头?,?闪进?,?蹿到?等词句,写出了雪猴通人性,行动灵活、迅速的特点。?身体较为高大,鼻孔高傲地翻向天空?形象地描绘出了雪猴的外形特点。

2、阅读四至六自然段,填写下表,了解雪猴对边防军的友好。 人 猴 来客人 送礼物 出操

7

3.为什么边防战士服役期满,还舍不得那些雪猴呢? (重点引导认真阅读课文,填写表格后,进行归纳:

(1)热情、好客、有礼貌。每当边防哨所来了客人,雪猴当天就送来了小礼物。 (2)模仿性强。模仿边防战士出操、洗脸刷牙、上课。?雪猴也按号音起身,攀枝欢跳,飞身跃林,开始做‘早操’?。?猴儿也一齐拥到水边,用爪捧水抹抹脸,把脚趾伸到嘴里掏掏?。?战士们上课,它们也会不远不近地学着战士们席地而坐,凝神听讲?。

(3)懂得体贴。?一次,一个新战士从单杠上摔下来,首先奔上去的竟是猴儿。它们把那个战士围得严严实实,又蹦又跳,用它们特有的方式表示关切和同情。?

(4)有灵性,能预报天气。一次,我们采访归来在途中休息,?猴王带领它的部下把我们团团围住?,用它们特有的方式?催我们快走?。 从中体会边防战士与雪猴之间的友好感情。)

4、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雪猴动作神态的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5、想想、议议边防战士对雪猴的态度:假如边防战士厌烦它们,驱赶它们,甚至捕杀它们,雪猴仍然会那么友好吗?引导学生想象边防战士爱护雪猴的情景,让同学们认识到,雪猴的友好,源于边防战士对它们友好,从而认识到要热爱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四、感情朗读全文,体会雪猴与边防战士之间的深厚感情。 板书设计: 跟军人出操

} 深厚感情 预报天气情况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 间: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到摘抄本上。 2、自选词语,学生独立完成。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

2、书写13个生字。

三、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开拓思路: (1)你想对雪猴说什么? (2)你想对边防战士说什么?

(3)在和大自然和谐相处方面,你受到什么启发?

六、作业:找一些描写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书或图片读一读,看一看。 反 思:

课 题:快乐读书屋二 动物的?个人卫生? 时 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动物搞?个人卫生?的方法,从而感受动物世界的神奇。 2. 认识本课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8

1. 了解几种动物是怎样搞?个人卫生?的。

2. 帮助学生理解个别不常见词语:如羽虱、蚁酸等。 教学准备: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世图片小鸟用水搞?个人卫生?的画面,让学生说说小鸟在干什么。激发他们的兴趣:今天的?快乐读书屋?让我们去动物世界看看,动物怎么搞?个人卫生?的。 2.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全篇内容。

(2)小组内?开火车?读,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3.结合图片、理解课文。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通过看、读、议,了解不同动物搞?个人卫生?的不同方法。 (2)学生自由汇报读懂了什么,有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4.拓展延伸。

动物搞?个人卫生?的办法,你知道吗?交流汇报。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搜集有关动物种种仿人行为的资料。如:睡觉方式、安家等。 (2)阅读《阅读》中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

课 题:青蛙 时 间: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青蛙的外形特点及多种本领,从而感受到青蛙的可爱,并懂得要保护青蛙,保护动物。 2. 认识本课6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通过读文感受到青蛙是一种可爱的、有益的动物,我们要保护它。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有个小动物,本领真是大,游泳、跳远、唱歌、捉虫样样都数它,如果你还猜不到,呱呱叫的就是它?,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带领我们来到池塘边,一起走进青蛙的世界。 2.结合提示,自读自悟。

(1)结合阅读提示,在问题和情境中让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

(2)扮演小青蛙,把自己了解的青蛙美称向大家做介绍。先在小组内介绍交流,再选代表在全班 交流。

3.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1)读中体会:学生范读,大家闭眼听,将文字变为画面帮助体会青蛙的本领真大,它当之无愧有那么多美誉。

(2)看图理解:青蛙是农作物的好卫士。 (3)相互讨论:

9

1)青蛙是怎样捉虫的?

2)用青蛙可以做哪些科学实验? 4.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青蛙的哪些知识?向同学们介绍。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搜集一些国家保护动物的资料,相互介绍,进一步强化保护动物的意识。 (2)阅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教学反思:

课 题:能说会写 动物本领大 时 间: 教学目标:

1. 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能够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有选择地介绍给大家。 2.培养学生在口语交际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培养学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难、重点:

1.使学生通过口语交流,知道哪些动物具有神奇的本领,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2.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今天《动物世界》要向大家介绍动物的神奇本领,可是还没找到合适的主持人,你们有信心竞选小主持人吗?只要你在这次?口语交际?课山有出色的表现,就有资格竞选小主持人了。加油吧!

2.自由读书,理解要求。

(1)全班自由读书上的文字说明,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自由汇报。 (2)师生总结说话要求。

a介绍自己了解的具有神奇本领的动物。说明它们的这些本领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b说明自己所介绍资料的来源。 c同学之间展开互评。 3.小组练说,互相补充。

小组内练习说,同学之间随机补充,互相纠正评价。 4.推荐代表,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5.总结。

(1)师生评价表现最出色的小组,选出《动物世界》节目的主持人。

(2)动物世界是神奇的。动物是人类永恒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与它们建立和谐的关系,因为动物和人类共同拥有一个地球。 教学反思:

课 题:语文七色光 二 时 间:

10

教学目标:

1.进行词、句训练,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积累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3.阅读介绍浣熊的短文,扩展知识面。

4.练习猜谜,并说出自己的根据,激发学生猜谜的兴趣。 教学难、重点:

1.理解个别成语的意思。

2.培养学生的交流及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动物图片,课前收集的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1.练。

(1)仿写句子。

先让学生独立写,再小组、全班交流,要注意肯定学生所填的新颖答案。 (2)用带点的词语说句子。

a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题目要求,独立完成,再相互说说、评议,看谁说得正确、恰当。 b适当补充一些关联词语,做扩展练习。 (3)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学生反复读这三个加上不同标点符号的句子,体会语气。小组试读、全班交流,评议,教师讲解。最后学生再试着用句号、问号、叹号分别写一句话,同桌互读,体会句子语气的不同。 2.日积月累。

(1)先出示缺少动物名称的成语及12个动物图片,让学生帮动物找家,选择试填。 (2)学生试填后,互相交流,然后读一读这些成语。

(3)学生质疑,这些成语中哪个词语的意思不太明白,师生共同讨论、释疑。 (4)?动物成语之最?小竞赛。看谁知道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多。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时 间: 教学流程: 1.知识窗。

先读一读文章的内容,同时欣赏浣熊图片,理解浣熊名字的由来,从中感受它的可爱。同学之间可相互讲一讲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的由来的小故事。 2.开心一刻。

(1)自读谜语,读通读顺。 (2)小组互读,试猜谜语。 (3)推荐代表,全班汇报。

(4)扩展:教师或学生出有关动物的谜语,共同猜。 (5)选一则谜语背下来,回去说给家人或小朋友猜。 教学反思:

11

课 题 :5、爱国将领邓世昌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按提示找出描写人物的行动、语言等 主要语句,概括归纳后组织成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朗读并理解课文里主人公慷慨激昂说的一段话,体会并学习他热爱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 3.通过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中国近代爱国志士的有关资料,进一步体会学习 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难、重点:

1.抓住邓世昌在关键时刻所说所做的语句,通过读、议的形式,体会他的爱国精神。 2.学习抓住反映人物品质的主要事件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实物投影仪 课 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引入新课:

1.学生充满感情地吟诵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2.诵完后师述:刚才同学们吟诵的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将领岳飞和文天祥 的诗词《满江红》和《过零丁洋》。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七课,认识 另一位著名的爱国将领邓世昌。(板书课题:爱国将领邓世昌) 3.师述:我们一起来读好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后,师述:邓世昌是什么时代的人?他有哪些功绩?请大 家把书打开轻读课文后说说。 读后学生谈谈对邓世昌的了解。 (二) 学习新课

1.指名分别朗读第一节和第八节后,(板书词语:为国捐躯) 从第一节中找出意思相呼应的句子进行理解。

2.课文2—7小节具体叙述了邓世昌为了保卫祖国海防献出生命的那场海战。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老师请大家观看一段那场海战的场面。 (播放电影《甲午海战》剪辑片断)

3.请同学们各自学习课文2—7节,读一读,划一划邓世昌在战斗中指挥定 远,表现得非常勇猛的语句。 4.学生读、找、划出有关语句。

(1)学生将有关划出的语句进行交流,师指导朗读,齐读划出的语句。 (2)师出示邓世昌慷慨激昂的一段话:

他登上舰桥,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

12

之度外。现在我舰船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撞沉‘吉野’,与他同归于尽。? 指名学生朗读,要求读出慷慨激昂的语气。

播放与此内容相关的影片片段,进一步感受后再次朗读。

(3)师说:邓世昌当时在怎样的情况下是怎么做的?边说边板书: (在什么情况下 怎么做的 )

请同学们在学习小组中通过讨论进行归纳概括,并在提纲中列出。

(4)教师指导学生将事件中主要人物的表现进行归纳概括的小标题,加上开头和连接词,组织成主要内容。

(5)学生按要求进行组织整理,在小组中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所述主要内容,进行点评。

(6)出示归纳后的主要内容。(多媒体演示)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学生再读课文,回顾课文情景 二、课外引申:

1.读后师说:中国的近代使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政府腐败无能,任

凭列强欺凌,但是每当国家面临危亡,人民受到奴役的时候,总会有许多爱国志士挺身而出。我们课外已经读了许多有关近代爱国志士的书籍,并且写了读后感,这节课我们进行交流。 2.学生先按小组交流,然后在集体中交流。 教师及时点评。 三、积累内化 1、识字教学

学生看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组词。 2、写字教学

师板书,生临写后摹写。 四、总结全文

师说:这些爱国志士的英勇事迹让人感动,精神让人震撼,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起为祖国的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5爱国将领邓世昌

在什么情况下 怎么做的

战斗打响后 纵横海面 屡中敌舰 日舰进逼旗舰 开足马力 抢先迎战 炮弹打光时 命令用步枪射击 船伤弹尽时 亲自驾舰 冲向敌舰 舰沉落水后 英勇献身 教学反思:

课 题:6古诗三首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外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概意思,初步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朗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13

3.认识双线格内的个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2个字。 难、重点:

1.读懂诗的意思,能背诵这三首古诗。

2.颂读古诗,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这三首诗的资料。 2.挂图或课件。 课 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介绍作者

A 板书并揭题,说说你知道的王昌龄、杜甫的诗歌有几首?你了解他们吗?你知道戚继光吗?

B 介绍王昌龄、杜甫、戚继光,说说这些了解是从从哪里得到的?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出示自学提纲,按提纲要求自学三首古诗歌。 三、合作讨论,解决疑难。

A 小组内朗读这三首诗歌,组长汇总组内读不明白的地方,组内讨论。

B 小组学习汇报:学习组长先报告讨论的是什么问题,通过讨论弄明白了什么,是怎么弄明白的?其他同学补充。 四、指导精读,启发想象。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积累内化。

(1)背诵三首古诗。

(2)?自选佳句?由学生自由选择,不做统一规定。 二、迁移练习。

(1)仿照戚继光的《马上作》,替北洋海军名将邓世昌也写一首《舰上作》,表达他的爱国情怀。如学生有困难,也可用填空形式完成。 (2)根据情景填写适当的古诗。

2005年的春天,当一位中国记者踏上伊拉克的领土,面对葱葱的绿树和弹痕累累的墙壁,不禁想到了杜甫的两句诗:? ,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指导写字。 三、实践活动。

课后找王昌龄、杜甫的其他诗作读一读,背一背,并与同学们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通过三首古诗的学习,使学生对爱国诗有所感悟,对爱国诗人有了深刻的了解。 教学反思:

课 题:快乐读书屋一《为了祖国》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14

2. 认识?罗??裕??艰?等11个生字,学习应用多音字?华?。 3. 了解华罗庚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华罗庚图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情,揭示课题

(出示华罗庚的图片)你们认识他吗?他也是一位值得祖国骄傲的人物,你们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那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快乐读书屋一?轻轻地翻开《为了祖国》这篇课文吧!(师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 轻声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内容? 3. 汇报交流。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注意纠正字音) 三、朗读理解,质疑感悟

1. 朗读课文。思考:华罗庚作为著名的数学家在美国可以享受富裕、舒适的生活但他为什么要回到祖国呢?

2. 同桌互动,交流自己的看法。 3. 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集体交流。 4. 学生质疑,共同解决。

5.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华罗庚说的话。(师指导朗读,并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比赛朗读,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华罗庚的爱国主义精神)

6. 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你认为小学生怎样做才是?为了祖国?呢? 四、识字

1. 学生自读生字后,同桌间说一说记字的方法。 2. 全班汇报。

3. 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4. 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加深对字的认知。 五、扩展延伸

交流在外国的中国科学家或留学生回国工作的事例。(课前布置学生搜集) 教学反思:

课 题:死也不倒下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 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吉鸿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认识13歌生字。 难、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铜像设计说明。

教学准备:字卡,吉鸿昌《就义诗》四字词语做成投影或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

1. 填空导入,激发情感。 (1)完成词语填空练习。

15


新教科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新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新人教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