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教学设计 教案

2025-04-27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 2.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 3.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

2. 教学重点/难点

激发学生想象力,充分发挥联想能力进行创作。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 标签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

一 、以自愿为原则把学生分成五组,并分配活动任务。

第一组:“听听我的足音”;第二组:“说说我的功过”;第三组:“读读我的韵味”; 第四组:欣赏、评论关于雨的歌曲──尤其是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搜集相关作品,分析它们是怎样写雨、唱雨的;第五组:举办雨景摄影展、绘画展。可以诗画相配,增添情致。

二、资料收集。

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

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

汇报阶段:

一、第一小组展示活动成果 :听听我的足音 1、说说我听到的雨声──讲述听雨感受 2、听听我收集的雨韵──播放雨的录音 二、第二小组展示活动成果:说说我的功过 1、诉说雨之功:讲述雨的种种好处 2、诉说雨之过:讲述泛滥的雨带来的灾害 三、第三小组展示活动成果:读读我的韵味

与“雨”题材相关的诗词散文配乐朗诵,并请听众对朗诵本身的评价及谈谈感受。所有朗诵结束后,再对作品进行一番比较、品评、归纳,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力。

附录: 关于雨的诗词: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客行逢雨霁,歇马上津楼。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川从陕路去,河绕华阴流。向晚登临处,风烟万里愁。——唐·崔颢《题潼关楼》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唐·崔颢《行经华阴》

山头野火寒多烧,雨里孤峰湿作烟。闻道辽西无斗战,时时醉向酒家眠。——唐·崔颢《雁门胡人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唐·戴叔伦《兰溪棹歌》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唐·戴叔伦《苏溪亭》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唐·杜甫《兵车行》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唐·杜甫《春夜喜雨》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唐·杜甫《寄韩谏议注》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唐·杜甫《贫交行》

四、第四小组展示活动成果:高唱雨之歌 1、演唱写雨的歌曲

2、赏析歌曲是怎样写雨、唱雨的。 附录: 关于雨的歌曲:

六月的雨 三月的小雨 雨 蓝色雨 雨人 花瓣雨 雨后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五、作文要求

1、这次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聆听了雨的足音,诉说了雨的功过,品味了雨的韵味,高唱了雨之歌,展示了雨之美,我们一定会有许多的感受想要倾诉。那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赶快行动吧。

2、作文题目与要求 ①、题目:《雨的诉说》,

提示:“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②、类型:写景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

③、方法:前者的关键是以物传情,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带上你的心中情,写出你的眼中景,后者的关键就是观物思理。

④写景的基本要求------特征鲜明 层次清晰 情景交融

要求:写作时注意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写作知识,或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或托雨言志、借景抒情或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方法。另外文章要写出新意,要写出雨四季中任意季节的特点、个性,又要突出中心,不能为写雨而写雨,要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六、作文指导

读一读课本上“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提示你去观察雨景、倾听雨声的优美语句,你的心灵是否有了某种雨情。

做一做课本建议你做的语文实践活动,你是否又感受到了某种雨趣。

写景、状物和抒情在一篇具体的文章中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写景、状物离不开抒情,而抒情又往往需要借助景和物。这就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借景抒情”。如《诗经》中以一个戍边征人的口吻吟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个征人在连绵的阴雨中回到家乡,这场景或许是写实的,但这儿的“雨雪”明显投影上了征人垂暮之年才返回家乡,一切都“物是人非”的阴霾心境。

当然写景、状物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如:朱自清《春》中描绘的春雨图。既写出了江南春雨连绵不断的特征,同时江南雨景中田园牧歌般情味又是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主观感受。或以抒发某种感情为主线,景物只是借以寄托的一种比拟和象征。如本单元的《雨说》;同样秋瑾在狱中写下“秋风秋雨出煞人”这里的“秋风秋雨”实际上象征了当时风雨如晦的社会环境,所以才“愁煞人”。下面的一篇学

生习作《听雨》抓住春雨的特点进行的思考。也有许多文章将这两者很好地揉合在一起。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借景抒情”前,用大量饱含感情的笔触去写景状物,景物的描写细致生动,最后的抒情议论成为画龙点睛之笔。

那么在具体的写作中,我们怎样来用好运用这两种方法呢?前者的关键是以物传情,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带上你的心中情,写出你的眼中景。怎样做到这一点呢?要在字里行间能加上自己的感觉,并在语言形式上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和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把这些感觉写出来,这样才能形象生动。与其说“春雨又多、又细、又密”,不如像朱自清先生那样说“像花针、像细丝、像牛毛”;与其说“春雨把我淋湿了”,不如像下面罗兰文章中写的那样:“扑在那柔细清凉的雨丝里,让它冲刷抚慰着你的头颈,和你赤裸的背”。后者的关键就是观物思理,如何做到这一点?学会思辨,并对这种思辨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例如:张晓风在观察“立在城市飞扬的尘土里德行道树身上”思考联想到了奉献精神;宗璞在“紫藤萝瀑布”前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借对花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辨;又如下面的小作者,在春雨的韧劲这一特点中,进行思考,联想到了自己在小小的挫折面前应不气馁,文章就有了比较深刻的中心。

七、范文点评: 雨的诉说

四季之中,春是最美的;春天之中,春雨是最美的。与其说春雨是一种美妙的自然现象,还不如说春雨是一年中第一位给心灵滋润的使者。

我来临之前不像夏雨之前那样漫天阴暗,也不像秋雨之前那样凉冰冰的,却还能看见低飞的燕子,与其被清风压得低低的天空。四月的大地上弥漫着温柔的雨,大地所有的生命都在等待,等待雨来临的时刻……田圃跟牧场等待久了,鱼塘和小溪也等待久了。他们等待了三个季节,终于让他们盼到了。

天空悄悄为我蒙上一层极淡的、似乎看不见的银色。太阳的光柔和了些,是因为他躲进了淡云层里。雨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雷电知道我的到来特意停止敲锣打鼓,使我的到来更神秘。我悄悄的把自己的爱心织成天地笼罩着大地所有的儿童,雨像每一个孩子的母亲一样,呼唤着他们的乳名好甜好甜……就在这时,雨说道:“我来了,等待久了的四月的大地啊!”

又是一瞬地,雨丝变粗了,轮廓清晰可见,泛着黄绿,闪着亮光,带着晶莹,落啊,落啊……就在我将要隐失在泥土中时,请你们不要抗拒我,用额头轻轻地沾沾我吧,让我

轻轻地亲吻你们的脸颊吧!我将无声地钻入泥土。杜甫写: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不敢对这位诗圣夸大其词,但我来的时候是有声的,滋润着花朵,凝成了花儿开放的声音;溶入溪河,凝成了水花儿涌动的声音;灌浇田地,凝成了庆祝丰收的声音……

琥珀、珍珠、水晶、玛瑙、翡翠、钻石、祖母绿……或许比春雨更加晶莹剔透、更加可贵,但却是比春雨少了什么东西……或许每个季节都有雨,但在四季雨中,是他最早把自己生命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一切的生命……

点评:这是一篇学生习作,就像小作者说的那样“春雨是一年中第一位给心灵滋润的使者”。春雨很平凡,但不平凡的可以是我们“听雨”的思考,雨有什么样的特点?不仅用我们的眼睛却观察,更要用我们的心灵去感悟。这感悟便成了文章,虽不巧妙,较为深刻的立意。

课堂小结

1.通过搜集有关的资料,增长见闻,开阔视野,锻炼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阅读和朗诵写雨的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和朗诵能力,尤其是体味抒情类作品中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3.丰富心灵感悟,注意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的韵味。

课后习题

写一篇作文 作文题目与要求:

写作时注意结合本单元学习的写作知识,或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或托雨言志、借景抒情或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等修辞方法。另外文章要写出新意,要写出雨四季中任意季节的特点、个性,又要突出中心,不能为写雨而写雨,要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板书

作文题目与要求

①、题目:《雨的诉说》,

提示:“我在不同的季节里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情致,请你选择一个季节中的我作为描写对象,抓住带给你的突出的感觉,写一篇抒情文章。

②、类型:写景和抒情在具体的一篇文章中,视其倾向性不同有时可以有所侧重:或以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抒情只是投影在具体景物上的某种感受,即作者既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在景物描写的同时带上“我”此时此地的主观感受。

③、方法:前者的关键是以物传情,描写景物时应抓住景物的特征,带上你的心中情,写出你的眼中景,后者的关键就是观物思理。

④写景的基本要求------特征鲜明 层次清晰 情景交融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教学设计 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火力发电厂汽机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