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
1.(71)10=(1000111)2= 原码(01000111)2 =反码(01000111)2 = 补码(01000111)2 2.一个完整的指令系统应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完备性、有效性、规整性和兼容性。
3.在二地址指令格式中,从操作数的物理位置来说可归结为三种类型:存储器-存储器(SS)型指令、寄存器-寄存器(RR)型指令_、寄存器-存储器(RS)型指令_。
4.写出相对寻址方式下操作数有效地址表达式_E =(PC)+D__。
5.CPU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是极其重要的,它有如下四个方面的基本功能__指令控制;时间控制;操作控制_和运算功能。
6.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除了__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_外,还应有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
7.在计算机传统的术语中,将_运算器_和控制器_合在一起称为CPU,而将CPU和内存合在一起称为主机。 8.广泛使用的__SRAM和DRAM_都是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前者速度比后者_快_,集成度不如后者高。 9.指令操作码字段表征指令的_操作功能和性质_,而地址码字段指示_操作数的地址__。 10.硬布线控制器的基本思想是:某一微操作信号_控制信号是_操作操作码译码输出时序_信号、状态信号的逻辑函数。 11.微程序入口地址是根据_指令操作码_通过_地址转移逻辑_产生的。
12.在微程序控制器中时序信号一般采用_节拍电位—节拍脉冲_二级体制。
13.CPU周期也称为机器周期;一个CPU周期包含若干个时间周期。任何一条指令的指令周期至少需要2 CPU周期。 14.并行处理技术已成为计算计技术发展的主流。它可贯穿于信息加工的各个步骤和阶段。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形式_时间_并行;空间_并行;时间并行_+空间_并行。
15.衡量总线性能的重要指标是_总线带宽_,它定义为总线本身所能达到的最高_数据传输率_。若一个总线周期中并行传送64位数据,总线时钟频率是66MHz,则总线带宽是_528MB/s__。
16.在计算机系统中,多个系统部件之间信息传送的公共通路称为_总线_。就其所传送信息的性质而言,在公共通路上传送的信息包括数据、_地址_、_控制_信息。
17.在计算机系统中,CPU对外围设备的管理除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外,还有方式和通道控制方式,方式和外围处理机(PPU方式。直接存储器(DMA)访问
18.磁表面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有_存储密度、存储容量、平均存取时间和数据传输率。
19.要组成容量为8K*8位的存储器,需要_8_片8K*1位的静态RAM芯片并联,或者需要_8_片1K*8位的静态RAM芯片串联。
20.计算机软件分为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 两类。
21.控制器根据生成控制信号的方法可分为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 22.CPU中至少有如下六类寄存器,除了指令寄存器,程序计数器,地址寄存器外,还应有通用寄存器,状态条件寄存器,数据缓冲寄存器。
23.机器有不同的指令系统,RISC指令系统是CISC指令系统的改进。 24.汉字在计算机内部存储、传输和检索的代码称为汉字_内码_ 。
25.微程序控制器主要由微指令寄存器,控制存储器,地址转移逻辑三大部件组成
26.在字符显示器中,显示存储器VRAM中的内容是字符的ASCII码;字符发生器中存放的是字符的光栅地址计数器信息。
27.(-25)10=(-11001)2= 原码(111001)2 =反码 (100110 )2 = 补码( 100111 )2
1.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运算,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常需采用__C____。 A 堆栈寻址方式 B 立即寻址方式 C 隐含寻址方式 D间接寻址方式 2.程序控制类指令的功能是__D____。
A 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B 进行主存与CPU之间的数据传送 C 进行CPU和I / 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D 改变程序执行顺序
3. 微程序控制器中,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是___C___。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微指令编写的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每一条机器指令组成的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执行 D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4.描述 PCI 总线基本概念中,正确的句子是__B____。
A.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有关的高速外围总线 B.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 C PCI 设备一定是主设备 D 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PCI总线 5.下面浮点运算器的描述中正确的句子是:__A____。
A. 浮点运算器可用阶码部件和尾数部件实现B. 阶码部件可实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 C. 阶码部件只进行阶码相加、相减操作 D. 尾数部件只进行乘法和减法运算 7.指令系统中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主要是__B____。
A.实现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B.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可以直接访问外存 D.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难度 9.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___A___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 适配器 B. 设备控制器 C. 计数器 D. 寄存器
10.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为___B___。 A. 512KB B. 1MB C. 256KB D. 2MB 11.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___D___。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 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 C 用于指定主存单元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 D 用于传送主存物理地址和逻辑地址 12.中断允许触发器用来___D___。
A 表示外设是否提出了中断请求 B 表示CPU是否响应了中断请求 C 表示CPU是否正在进行中断处理 D 开放或关闭可屏蔽硬中断 13.指令系统采用不同寻址方式的目的是___B___。
A 实现存贮程序和程序控制; B 缩短指令长度,扩大寻址空间,提高编程灵活性; C 可直接访问外存; D 提供扩展操作码的可能并降低指令译码的难度;
14.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为__B____(1024*1024*8)。 A 512KB B 1MB C 256KB D 2MB
15.堆栈寻址方式中,设A为通用寄存器,SP为堆栈指示器,MSP为SP指示器的栈顶单元,如果操作的动作是:(A)→MSP ,(SP)+ 1 →SP ,那么出栈的动作应是____C__。 A (MSP)→A, (SP)+ 1→SP ; B (SP)+ 1→SP ,(MSP)→A ; C (SP)- 1→SP ,(MSP)→A ; D (MSP)→A ,(SP)- 1→SP ; 16.据标准规定,每个汉字在计算机内占用__二个字节_存储。 17.存储单元是指___存放一个二进制信息位的存储元__。 18.变址寻址方式中,操作数的有效地址等于__C____。
A. 基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B.堆栈指示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C.变址寄存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D.程序记数器内容加上形式地址(位移量) 19. 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___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它设备
20.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中,操作数放在__D__。A.通用寄存器 B.计数器 C.堆栈 D.主存单元 21.操作控制器的功能是__D____。
A.产生时序信号 B.从主存取出一条指令 C.完成指令操作的译码
D.从主存取出指令,完成指令操作码译码,并产生有关的操作控制信号,以解释执行该指令
22.一台计算机的主存容量为1MB,字长32位,直接映象的cache的容量为512字。假设块长为8个字,则主存地址格式中组号,块号和块内地址的位数:___B__ 、_____、______.
2
A.9, 9, 0 B.9, 6, 3 C.9, 3, 6 D. 3, 9, 6
23. 信息只用一条传输线,且采用脉冲传送的方式称为__A____。
A.串行传送 B.并行传送 C.并串型传送 D.分时传送
24. 采用串行接口进行八位ASCⅡ码传送,带有一位奇校验位为1位起始位和1位停止位,当波特率为9600波特时,字符传送速率为____A__。
A.960 B.873 C.1371 D.480
25.下列各操作属于活动头硬盘的存取访问时间的是寻道时间 .旋转延迟时间 .传送时间 1.集中式仲裁有几种方式?画出独立请求方式的逻辑图,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案:集中式仲裁有三种方式:链式查询,计数器定时查询,独立请求方式。 独立请求方式的逻辑图如下:
工作原理:在独立请求方式中,每一个共享总线的设备均有一对总线请求线BRi和总线授权线BGi。当设备要求使用总线时,便发出该设备的请求信号。中央仲裁器中有一个排队电路,它根据一定的优先次序决定首先响应哪个设备的请求,给设备以授权信号BGi。 2.简述机器指令与微指令的关系。
答案:指令就是要计算机执行某种操作命令。从计算机组成得层次结构来说,计算机的指令有微指令、机器指令和宏指令之分。
微指令是微程序级得命令,它属于硬件。宏指令是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得软件指令,它属于软件。而机器指令则介于微指令和宏指令之间,通常简称为指令,每一条指令可完成一个独立得算术去处基逻辑运算操作。
<1.一条机器指令对应一个微程序,这个微程序是由若干条指令序列组成的.因此,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是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的序列来实现的,简而言之,一条机器指令所完成的,操作划分成若干条微指令来完成,由微指令进行解释和执行. < 2.从指令与微指令,程序与微程序,地址与微地址的一一对应关系看,前者与内储存器有关,后者与控制储存有关.也有相对应的硬设备.
<3.每一个CPU周期就对应一条微指令.
3.指令格式如下所示。OP为操作码字段,试分析指令格式特点。
15 10 7 3 2 0 OP 源寄存器 基值寄存器 偏移量(16位) 答案:(1)操作码字段OP为16位,可指定26 = 64 (2)双字长(32位)二地址指令,用于访问存储器。
《一个操作数在源寄存器(共32个),另一个操作数在存储器中(由基值寄存器和偏移量决定)。所以是RS型指令。 4.简述SRAM和DRAM的特点。
RAM可分为动态(Dynamic RAM)和静态(Static RAM)两大类。
3
DRAM的特点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于计算机的主存存储器,保留数据时间很短,速度慢,但便宜。
SRAM的特点是存取速度快,采用双译码方式,以便于组织更大的存储容量。昂贵,所在只在CPU的一级缓冲,二级缓冲使用。集成度不高。 5.简述存储器堆栈的概念及操作过程?
存储器堆栈由一部分主存储器单元来构成,存储器堆栈中,进栈时先存入数据,然后修改堆栈指示器;出栈时,先修改堆栈指示器,然后取出数据。
6.设有浮点数x=2-5×0.0110011,y=23×(-0.1110010),阶码用4位移码表示,尾数(含符号位)用8位补码表示。求[x×y]浮。要求直接用补码完成尾数乘法运算,运算结果尾数仍保留8位(含符号位),并用尾数之后的4位值处理舍入操作。
解:移码采用双符号位,尾数补码采用单符号位,则有
[Mx]补=0.0110011,[My]补=1.0001110, [Ex]移=00 011, [Ey]移=11 011,[Ey]补=00 011, (1)求阶码和: [Ex+Ey]移=[Ex]移+[Ey]补=00 011 + 00 011 = 00 110, 值为移码形式-2 (2)尾数乘法运算可直接采用补码阵列乘法器实现,即有
[Mx]补×[My]补= [0.0110011]补×[1.0001110]补 = [1.0011001,10010010]补
(3)规格化处理: 乘积的尾数符号位与最高数值位符号相反,已是规格化的数,不需要左规,阶码仍为00110。
(4)舍入处理:尾数为负数,且是双倍字长的乘积,按舍入规则,尾数低位部分的前4位为1001,应作“入”,故尾数为1.0011010。
所以,最终相乘结果为 [x×y]浮= 00 110, 1.0011010;其真值为: x×y= 2-2×(-0.1100110) 7.已知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其存储器容量为512×48(位),微程序在整个控制存储器中实现转移,可控制微程序的条件共4个,微指令采用水平型格式,后继微指令地址采用断定方式,如图所示: 微命令字段 判别测试字段 下地址字段 ←操作控制→ ←—————— 顺序控制 ————————→ (1) 微指令中的三个字段分别应多少位?
(2) 画出对应这种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
(1)假设判别测试字段中每一位为一个判别标志,那么由于有4个转移条件,故该字段为4位,(如采用字段译码只需3位),下地址字段为9位,因为控制容量为512单元,微命令字段是( 48-4-9 )= 35 位。 (2)对应上述微指令格式的微程序控制器逻辑框图如下:其中微地址寄存器对应下地址字段,P字段即为判别测试字段,控制字段即为微命令字段,后两部分组成微指令寄存器。地址转移逻辑的输入是指令寄存器OP码、各状态条件以及判别测试字段所给的判别标志(某一位为1),其输出修改微地址寄存器的适当位数,从而实现微程序的分支转移。
8.CPU的地址总线16根(A15—A0,A0是低位),双向数据总线16根(D15—D0),控制总线中与主存有关的信号有MREQ(允许访存,低电平有效),R/W(高电平为读命令,低电平为写命令)。主存地址空间分配如下:0—8191为系统程序区,由EPROM芯片组成,从8192起共32K地址空间为用户程序区,最后(最大地址)4K地址空间为系统程序工作区。上述地址为十进制,按字编址。现有如下芯片: EPROM :8K×16位(控制端仅有CS) SRAM :16K×1位,2K×8位, 4K×16位,8K×16位
请从上述芯片中选择芯片设计该计算机的主存储器,画出主存逻辑框图,注意画出选片逻辑(可选用门电路及译码器)与CPU的连接,说明选那些存储器芯片,选多少片。 解:(1)主存地址空间分布如下图所示:
4
0 8K(EPROM)
8191 8192 32K(SRAM)
40960 20K( 空 ) 61429 4K(SRAM)
65535
根据给定条件,选用
EPROM:8K×16位 芯片1片 SRAM:8K×16位芯片4片 4K×16位芯片1片 3:8译码器1片,与非门和反向器
(2)主存储器的组成与CPU连接逻辑图如下图所示:
9.设机器字长16位,主存容量128K字节,指令字长度16位,共78条指令, 试设计算机指令格式,要求有直接,立即数,相对,基址四种寻址方式。
答:指令字长共16位,共78条指令,需操作码7位,四种寻址方式,需2位,则形式地址为16-7-2=7位 指令格式为:
OP(7位) 寻址方式(2位) 7
形式地址D(7位) 直接寻址:E=D,寻址范围为0——2-1 间接寻址:E=(D),寻址范围为0——2-1 变址寻址:E=(R)+D,寻址范围为0——2-1 相对寻址:E=(PC)+D,寻址范围为0——2-1
10.某磁盘存贮器转速为3000转 / 分,共有4个记录面,每道记录信息为12288字节,最小磁道直径为230mm,共有275道。问:
(1)磁盘存贮器的容量是多少?存储容量=记录面数*道容量*道数=4*12288B*275=13516800B (2)最高位密度是多少?最高位密度=内道容量/内到周长=12288B/π230mm=170位/cm (3)磁盘数据传输率是多少?数据传输率=道容量*转速=12288B*3000/60s =614400B/s (4)平均等待时间是多少?平均等待时间=转一周的时间/2=60/3000/2=0.01s (5)给出一个磁盘地址格式方案。 磁盘地址格式如下:
盘号
记录面 磁道 扇区 161616
5
11.有一个4K*8的存贮体,由1K*4的RAM芯片构成,问: (1)共需要多少RAM芯片?
(2)请画出存储体与CPU的连接框图。(假设此1K*4RAM芯片是静态芯片)
(3)假设此1K*4RAM芯片是动态存储器芯片,(芯片内是64*64结构)问:用异步刷新方式,如整个存储器刷新间隔不超过2ms,则刷新信号周期是多少? (1) 所需芯片数d=4K*8/(1K*4)=8片 (2)存储体与CPU的连接框图如下:
(3)计算结果为2ms/6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