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业汇智教育曝光经济师《初级基础》考试真题
1、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中男性占总人口的51、27%,女性占总人口的48、73%,则人口的性别比为()。 A、100::15、21 B、105、21:100 C、95、05:100 D、100:95、05 【答案】B
【解析】分类数据的整理和显示。比率是不同类别的数量的比值,所以人口的性别比为51、27%/48、73%=105、21:100。
2、关于财政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和就业 B、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具有较强的效益约束
C、转移性支出增加表明政府拥有的资源所有权的扩大 D、购买性支出规模大表面财政具有较强的收入分配职能 【答案】B
3、下列金融业务中,不属于商业信用的是() A、赊销 B、银行贷款 C、预付
D、分期付款 答案:B
4、由会计部门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进行分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称为() A、一次凭证 B、通用凭证 C、专用凭证 D、记账凭证 答案:D
5、2015年底,某高校学生年龄的算术平均数为20岁,标准差为2岁,则该校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 A、20% B、30% C、40% D、10%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第21章第2节:离散系数。离散系数,它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即2/20*100%=10%,答案选D。
6、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最终市场是指() A、生产资料市场 B、金融市场 C、劳动力市场 D、消费品市场 答案:D
7、首次提出公共物品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保罗、萨缪尔森
D、理査德、马斯格雷夫 【答案】C
【解析】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公共物品的这一定义是有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首次提出。
8、主要依靠增加资本和劳动等生产要素投入来增加社会产品产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称为()
A、集约型增长 B、资本积累型增长 C、粗放型增长
D、劳动密集型增长 答案:C
9、关于增值税计税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销项税额=增值额*13%
B、一般纳税人的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 C、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进项税额 D、进口货物的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进项税额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第12章第3节:增值税。增值税计税方法: ①一般纳税人缴纳增值税采取扣税法,其应纳税款为销项税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余额。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一般纳税人基本税率为17%。低税率为13%,适用范围是粮食、食用植物油、饲料、化肥、农药、农机、图书、报纸、杂志等。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统一的3%的征收率),进项税额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所支付或负担的增值税额,一般以当期购货发票中注明的允许扣除的增值税为准。②对小规模的纳税人不实行扣税法,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③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10、某国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9万亿元,财政支出为14万亿元;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4亿元,财政支出为15亿元,则2015年该国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为() A、0、1 B、5、0 C、0、2 D、10、0
答案:C
11、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能在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
B、可以通过一种私有制形式代替另一种私有制形式实现 C、可以在资本主义所能允许的范围内通过调整生产关系实现 D、可以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经过革命产生 答案:A
12、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属于()。
A、外延的扩大再生产 B、绝对的扩大再生产 C、内涵的扩大再生产 D、相对的扩大再生产 【答案】C
【解析】社会主义再生产的实质。内涵的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生产要素的质量以及提高劳动效率和生产效率来扩大生成的规模。
13、关于商业保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商业保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保险公司收取的保险费 B、投融资是商业保险的基本职能
C、商业保险业务主要包括人身保险业务和财产保险业务
D、再保险公司可同时经营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的再保险业务
14、关于金融工具流动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融工具流动性不受债务人信誉程度的影响 B、金融工具流动性受偿还期限的影响 C、金融工具流动性越强,风险性越高 D、金融工具流动性越强,收益性越高 答案:B
15、2015年某超市8个分店的年销售额分别为:2866万元、5900万元、1925万元、2002万、1723万、1998万、3549万。这组数据中的位数是()万元。 A、2000 B、1998 C、2002 D、1925
16、关于金融中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财政部门属于金融中介
B、信用合作组织不属于金融中介 C、向银行借款
D、金融中介主要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答案】D 【解析】金融中介的类型。从现实形态来看金融中介主要包括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1)银行类金融机构: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2)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并不经营完全的信用业务,或者是不以银行信用方式组织其业务经营活动。主要包括证券公司和投资银行、商业保险公司、财务公司、共同基金、投资基金和其他金融中介等。
17、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A、改革开放 B、消灭剥削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共同富裕
18、下列计量尺度中,计量所形成的数据表现为类别但不区分顺序的是()。 A、定比尺度 B、定类尺度 C、应距尺度 D、定序尺度
19、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建立生成组织 B、确立分配关系 C、进行商品交换 D、物质资料生产
20、关于汇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人民币对美元对的中间价是USD1=CNY6、6200、这种标价法为间接标价法 B、一般来说,银行现钞卖出价与外汇卖出价相同 C、汇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D、中间价是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査第17章第1节:汇率。汇率,指不同货币相互兑换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C正确;现钞汇率足银行买卖外汇现钞的汇率,现钞的买卖差价要大于现汇:一般来说,银行的现钞买入价低于外汇买入价,而现钞卖出价与外汇卖出价相同,B正确;中间价(又称中间汇率),买入汇率和卖出汇率的算术平均数,D正确;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折算为本国货币來表示汇率。人民币对美元对的中间价是USD1=CNY6、6200、这种标价法为直接标价法。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直接标价法。人民币汇率采取的是直接标价法,A错误。
21、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增加养老、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体现了财政的()职能。
A、收入分配 B、资源分配 C、经济稳定
D、宏观调控
22、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生产力因素是() A、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B、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C、跨鬧公司的迅速发展 D、科学技术的进步 【答案】D
23、下列负债中,属于非流动负债的是()。 A、短期借款 B、长期借款 C、应付账款 D、应交税金
24、关于商业银行的说法,错误的是() A、商业银行可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B、商业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C、信用中介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 D、中国银行属于商业银行范畴
25、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经济增长率 B、物价指数 C、国内生产总值 D、人均利润
26、金融工具的票面收益与该金额工具购买时市价的比率称为() A、名义收益率 B、实际收益率 C、平均收益率 D、当期收益率
27、合同当事人既约定了定金又约定了违约金,未违约的一方() A、可以在违约金和定金中择一要求赔偿 B、只能要求对方赔偿违约金 C、只能要求对方赔偿定金
D、可以同时要求对方赔偿违约金和定金 答案:B
28、下列国家机关中,属于行政主体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法院 C、人民政府
D、人民检察院
29、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是按其流动性进行排列的,流动性强的项目排在前面,流动性差的项目排在后面。下列资产项目中,应该排在应收账款前面的是() A、固定资产 B、长期资产 C、货币资产 D、货存 答案:C
3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累基金主要用于() A、个人消费 B、社会福利 C、基础建设 D、国库储备
31、下列收入中,不属于一般性财政收入的是() A、政府债务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政府收费 D、专项收入
32、关于公共物品及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消费的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 B、消费的非排他性是公共物品的主要特征
C、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增长了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D、消费的非排他性是指增长了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不为零
33、从性质上讲,现代企业财产所有权属于() A、财产运营权 B、财产使用权 C、财产归属权 D、财产处置权 答案:C
34、当前,为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方面必须采取的关键举措是()。
A、突出企业作用 B、发挥市场作用 C、强化政府责任 D、保障个人利益 【答案】C 【解析】考核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收入分配格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必须健全初次分配制度和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在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上强化政府责任、规范收入分配只
需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35、关于政府预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零基预算有利于克服增量预算下财政支出指标刚性增长的弊端,提高预算支出效率 B、中期预算,是指预算有效期为几年(多为5-10年)的政府预算 C、实际工作中,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的预算不能视为平衡预算 D、预算的审查、批准和监督权在政府
36、关于行政许可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行政许可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C、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D、行政许可是抽象行政行为 【答案】D
【解析】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故D错误。
37、财产清查时,对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用的清查方法是()。 A、实地盘点法 B、发函询证法 C、技术推算法 D、永续盘存法 【答案】B
【解析】考核财产清查。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用发函询证的方法进行核对,派人前往或利用通讯工具,向结算往来单位核实账目。
38、关于我国货币供应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指流通中的货币
B、中国人民银行将广义货币供应量作为重点调控对象 C、广义货币供应量包括财政存款
D、我国的货币供应量指标有M0、M1、M2三个层次 【答案】D
【解析】考核货币发行。狭义货币供应量是指M1,是央行的重点调控对象,A\\B错;广义货币供应量不包括财政存款,C错。
39、关于税收加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税款称为加成税 B、加一成等于加征正税税额110%
C、加成是加成征收的简称,是对特定纳税人的一种加税措施
D、现行个人所得税法中,对稿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对全部收入有加成征税的规定 【答案】C
【解析】把正税以外附加征收的税款称为附加税,A错:加一成等于加征正税税额的10%,B错: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对畸高部分可按应纳税额加征五成或十成,D错。
40、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法的本质可以概括为阶级性、国家意志性和物质制约性等多个方面,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法最终决定于()。 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统治阶层的意志 C、国家的意志
D、多数公民的意志
41、采用“总产出减中间投入”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 A、收入法 B、生产法 C、支出法 D、平衡法 【答案】B
【解析】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总产出减中间投入)、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同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四项之和)和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之和),这三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