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二单元
学段目标:1、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
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
信心。.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会写的字有28个,会认的字共有
22个,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做到有条理的说出图上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4、习作要求学生先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能按
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有条理的把观察到的内容写下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课文内容分析,采用自读自悟、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运用抓重点词句、角色转换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
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第三周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单元总体识字写字课
课时目标:认识“腊、豚”等28个生字,会写“叠、蔽”等27
个生字。积累词语,要求会读会认28个词语,会写会运用22个词语。
教学重难点:正确书写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假期老师让同学们自学第二单元的生字词,现在老师检 查一下同学们的自学情况。 二、读一读
2 找同学来读一读这些词语,看谁读的又快又准。(出示 词语) 三、说一说
根据上下文初步理解词语的意思,能用词语说一句话更 好。
四、写一写
这些词语当中有很多容易写错的字,我们来共同写一写。
虎:注意笔顺,短竖,短横,横钩,撇,短撇,竖弯钩,
撇,横折弯钩。 茎:第四笔是横撇。
叠:应注意每个部件写得小一些,秃宝盖写得宽一些。 蔽:第八笔是短竖。
第二课时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的意境,体会思想感情。
3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默写。
3、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
的情感。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著名诗人苏轼吗?(生自由发言)苏 轼,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今 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首诗。(板书:题西林壁)齐读题
二、解题
借助书中注释我们知道了“题”是书写、题写的意思。 “西林”是指西林寺,西林壁指庐山西林寺内的壁墙。全意 为在庐山西林寺的壁墙上书写。
三、范读诗歌
4 1、教师范读诗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
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思考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 真面目? 四、理解诗意 1、学习1、2句
学生自读诗句,讨论句意。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3、4句
学生自读诗句,讨论句意。学生自由发言。 五、体会思想感情
学生自由发言,怎样才能看到庐山的真面目, “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 情况吗?
《游山西村》
5
课时目标:1、学习《游山西村》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古诗。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接着我们来学习南宋著名诗人的一首诗,游山西村。(板书课题)
二、解题
通过注释我们知道“山西村”指村庄名。全意为游览山西村。 三、范读诗歌
1、教师范读诗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
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学生自由读诗。体会诗歌意境。
6 四、理解诗意 1、学习1、2句
学生自读诗句,讨论句意。学生自由发言。 2、学习3、4句
学生自读诗句,讨论句意。学生自由发言。 五、体会思想感情
思考: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你能举个例子吗?
同桌间讨论,自由发言。从而理解诗歌的深意。
第三课时 爬山虎的脚
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
7 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 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壮美的雅鲁藏布大 峡谷??今天老师带同学们观赏一种植物──爬山 虎。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 1、你看到了什么? 2、有什么特点?
3、你能用一两句话把这些特点连起来说说吗? 4、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怎样呢?自由朗读
第二自然段。
5、读了有什么感受?(美)哪些地方写的美?你喜欢
哪句?
6、自身感受一下风吹时爬山虎叶子的美。做一做拂过、
漾起的动作,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想欣赏一下风吹爬 山虎的样子吗?
8 7、老师指导读出美来。可以采取老师读前半句,同学 补充后半句的读法,也可以男女生分组读,让同学 充沛感受爬山虎叶子的美。
8、作者为什么把叶子写的这么美呢?(认真观察)考
虑:光光的墙上为什么能铺满生机勃勃的叶子呢?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
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三、体验观察
请同学们观察PPT中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 进行观察:脚的样子、脚的形状、颜色
1、谁来告诉老师你观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