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2025-05-08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必修1) Ⅰ—离子共存、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1.(2017?江苏-6)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电解饱和食盐水获取烧碱和氯气:2Cl+2H2O电解H2↑+Cl2↑+2OH

C.向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Ba2++OH+H++SO42═BaSO4↓+H2O

D.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Ca2++HCO3+OH═CaCO3↓+H2O

【答案】B

【解析】A.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且离子方程式要遵循原子守恒、电荷守恒和转移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A错误;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上生成氯气、阴极上生成氢气同时阴极附近有NaOH生成,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电解H2↑+Cl2↑+2OH,故B正确;

C.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且氢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的计量数都是2,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C错误;

D.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一水合氨和水,离子方程式为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石灰水:NH4++Ca2++HCO3+OH═CaCO3↓+H2O+NH3?H2O,故D错误;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钠及其化合物;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及电子、电荷守恒,题目难度不大。

2.(2017?浙江-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O2+OH ̄═HCO3 B.金属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双氧水2Fe2++H2O2═2Fe3++O2↑+2H+ D.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反应SO3+Ba2++H2O═BaSO4↓+2H+ 【答案】C

【解析】A.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OH ̄═HCO3,故A正确; B.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B正确; C.酸性氯化亚铁溶液中

加入双氧水,双氧水将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2H++H2O2═2Fe3++2H2O,故C错误;

D.三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生成硫酸钡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

SO3+Ba2++H2O═BaSO4↓+2H+,故D正确;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离子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

3.(15分)(2017?新课标Ⅰ-26)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 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 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 。

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f的名称是 。 (2)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

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 ;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

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

cmol?L?1的盐酸V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 %,样品的纯度≤ %。

2

【答案】(1)使容器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平衡压强) (2)防暴沸 直形冷凝管

(3)停止加热,水蒸气变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

??△↑?H2O;保温 (4)①液封,防漏气 ②NH4?OH===NH31.4cV7.5cV ;

mm【解析】(1)该装置利用水蒸气推动NH3进入g装置,故a(空心玻璃管)的作用是使容

(5)

器内气体压强与外界大气压相同(或平衡压强)。

(2)防暴沸 直形冷凝管(3)加热圆底烧瓶使整个装置内充满水蒸气,停止加热,关闭k1时,右侧装置内水蒸气冷凝为液态,装置内压强减小。

(4)①防止漏气 ②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减少热量损失,尽量保证水以水蒸气形式存在。

(5)①根据N守恒,甘氨酸中的N元素被处理成铵盐后,在e装置中转化为NH3进入g

?)?n(NH3)?n(HCl)?cV?10?3,n(N)?cV?10?3,装置:n(C2H5NO2)?n(NH4m(N)1.4cV?100%?% mm②由于HCl具有挥发性,可能有部分逸出,导致测量结果偏高,测得N的含量应为

cV?757.5cV 。 最大值,纯度为1000?100%?%mm【考点】探究物质的组成;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化学计算。 w(N)?【专题】定量测定与误差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含量的测定实验设计,为高考常见题型,试题涉及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实验原理、物质制备等,侧重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理解及对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的应用能力, 难度中等。

4.(14分)(2017?新课标Ⅰ-27)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3

“酸浸”实验中,(1)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24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 。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TiO2?xH2O转化率/% 30 92 35 95 40 97 45 93 50 88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

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1,此时是否有

Mg3(PO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90?C加热5h或100?C加热2h (2)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3)40?C前,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变大;40?C后, H2O2分解加剧,转化率降低 (4)4

?1.3?10?22?(5)QC???5??1.0?10?2?0.02????,QC?Ksp,所以最终没有沉淀 ?2?3高温(6)2FePO4?Li2CO3?H2C2O4===2LiFePO4?H2O?+3CO2?

【解析】(1)由图像推出浸出率为70%时有2个点满足

(2)反应物为FeLiO3,因为酸浸,故反应物应有H?,因生成物为TiOCl42?,因此反应物中还应有Cl?,因反应物有H?,故生成物中应有H2O,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

(3)本反应为放热反应,40?C前,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变大;40?C后, H2O2分解加剧,转化率降低

(4)过氧键存在于?1的O中,每2个O之间存在1个过氧键。根据化合价,原子守恒,设?1价Ox个,?2价Oy个。

?1 4

?x?y?15?x?8?1? 8个O,故4个过氧键 ???x?2y?22?y?7(5)溶液中主要三种离子,Fe3?、PO43?、Mg2? 根据两个难溶物的Ksp,已知c(Fe3?)?1.0?10?5mol/L 故溶液中c(PO433?1.3?10?22)==1.3?10?17mol/L ?51.0?102?23?再根据Qc=c(Mg)?c(PO4?0.02??172)=??1.3?10

(6)根据流程图知反应物为FePO4、Li2CO3、H2C2O4,生成物为LiFePO4,化合价情况为FePO4,H2C2O4,LiFePO4,故Fe化合价降低,C化合价升高,可知产物之一为CO2,反应物有H,故产物有H2O

【考点】观察图表能力;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及其配平;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元素化合价知识;溶解平衡、溶度积及其计算;

【专题】无机实验综合。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3?3?2Ⅱ—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

1.(2017?江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N2(g)+3H2(g)?2NH3(g)的△H<0,△S>0 B.地下钢铁管道用导线连接锌块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 C.常温下,Ksp[Mg(OH)2]=5.6×10【答案】B C

【分析】A.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H<0,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S<0,故A错误; B.导线连接锌块,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Fe作正极被保护,则可以减缓管道的腐蚀,故B正确; C. pH=10的含Mg2+溶液中,c(OH)=104 mol?L1,c(Mg2+ )

﹣12

,pH=10的含Mg2+溶液中,c(Mg2+)≤5.6×104 mol?L1

D.常温常压下,锌与稀H2SO4反应生成11.2 L H2,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6.02×1023

≤5.6×10错误;

—12

/(104)2=5.6×104 mol?L1,故C正确;

D.常温常压下,Vm≠22.4L/mol,则不能利用氢气的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及转移电子数,故D【考点】 反应热和焓变及熵变;原电池;难溶电解质Ksp ;氧化还原反应。菁优网版权【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点评】本题考查较综合,涉及反应热与焓变、原电池、难溶电解质Ksp的计算等,为高

5

频考点,把握化学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④为易错点,题目难度中等。

2.(2017?浙江-4)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NaHCO3【答案】C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为电子转移、特征为化合价升降,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判断。 A.2NaHCO3

Na2CO3+H2O+CO2↑为分解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

还原反应,故A错误; B.Na2O+H2O═2NaOH为化合反应,反应中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 C.2KI+Br2═2KBr+I2为置换反应,I、Br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正确; D.MgO+2HCl═MgCl2+H2O为复分解反应,不存在化合价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特征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试题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3.(14分)(2017?新课标Ⅲ-29)砷(As)是第四周期ⅤA族元素,可以形成As2S3、As2O5、H3AsO3、H3AsO4等化合物,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S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需要在加压下进行,原因是 。 (3)已知:As(s)+1.5H2(g) +2O2(g)=H3AsO4(s) △H1

H2(g)+0.5O2(g)=H2O(l) △H2 2As(s)+2.5O2(g)=As2O5(s) △H3

则反应As2O5(s)+3H2O(l)=2H3AsO4(s)的△H= 。 (4)298K时,将20mL 3x mol?L1 Na3AsO3、20mL 3x

Na2CO3+H2O+CO2↑ B.Na2O+H2O═2NaOH

C.2KI+Br2═2KBr+I2 D.MgO+2HCl═MgCl2+H2O

mol?L1 I2和20mL NaOH溶液混合,发生反应:

AsO33

(aq)+I2(aq)+2OH

﹣﹣

AsO43

(aq)+2I

(aq)+H2O(l)。溶液中c(AsO4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下列可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的是 (填标号)。 a.溶液的pH不再变化

b.v(I)=2v(AsO33) c.c (AsO43) /c (AsO33)不再变化 d.c(I) =y mol?L1

6

②tm时,v正 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③tm时v逆 tn时v逆(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④若平衡时溶液的pH=14,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为 。 【答案】⑴

⑵2As2S3+5O2+6H2O=4H3AsO4+6S 加压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平衡右移,可提高生产效率 ⑶ 2△H1﹣3△H2﹣△H3

⑷①ac ②大于③小于 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 ④4y3/(x-y)2

【解析】(1)砷元素原子序数为33,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最外层5个电子,据此写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2)工业上常将含砷废渣(主要成分为As2O3)制成浆状,通入O2氧化,生成H3AsO4和单质硫,砷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5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s2S3+5O2+6H2O=4H3AsO4 +6S,增大压强,可增大反应速率,并使平衡正向移动,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故答案为:2As2S3+5O2+6H2O=4H3AsO4+6S;加压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平衡右移,可提高生产效率; (3)已知:①As(s)+1.5H2(g) +2O2(g)=H3AsO4(s)△H1 ②H2(g)+0.5O2(g)=H2O(l) △H2 ③2As(s)+2.5O2(g)=As2O5(s) △H3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2﹣②×3﹣③可得:

As2O5(s)+3H2O(l) =2H3AsO4(s) △H=2△H1﹣3△H2﹣△H3。

(4)①a.溶液pH不变时,则c(OH)也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正确; b.同一个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是否达到平衡,都存在v(I)=2v c(AsO33),故b错误; c.(AsO43) /c(AsO33)不再变化,可说明各物质的浓度不再

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由图可知,当c(AsO43)=y mol?L

﹣1

时,浓

度不再发生变化,则达到平衡状态,由方程式可知此时c(I) =2y mol?L1,所以c(I)=y mol?L

﹣1

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②反应从正反应开始进行,tm时反应继续正向进行,则v正 大于 v逆,故答案为:大于; ③tm时比tn时浓度更小,则逆反应速率更小,故答案为:小于;tm时AsO43浓度更小,反应速率更慢;

④反应前,三种溶液混合后,Na3AsO3的浓度为3xmol/L×(20÷(20+20+20)) =xmol/L,同理I2的浓度为xmol/L,反应达到平衡时,生产c(AsO43)为ymol/L,则反应生产的c(I

)=2ymol/L,消耗的AsO33、I2的浓度均为ymol/L,平衡时c c(AsO33)=( x﹣y) mol/L,c(I2)

=(x﹣y) mol/L,溶液中c(OH) =1mol/L,则K= y×(2 y)2/[(x-y)×(x-y) 12]=4y3/(x-y)2 【考点】氧化还原反应;盖斯定律的应用; 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专题】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平衡专题。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平衡的计算以及影响因素等知识,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注意把握图象的分析以及数据的处理,难度中等。

7

4.(14分)(2017?新课标Ⅰ-27)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

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 。

?(2)“酸浸”后,钛主要以TiOCl24形式存在,写出相应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 。 (3)TiO2?xH2O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所得实

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TiO2?xH2O转化率/% 30 92 35 95 40 97 45 93 50 88 分析40℃时TiO2?xH2O转化率最高的原因 。 (4)Li2Ti5O15中Ti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c(Mg2?)?0.02mol?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

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1,此时是否有

Mg3(PO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4制备LiFePO4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90?C加热5h或100?C加热2h (2)FeTiO3?4H??4Cl??Fe2??TiOCl42??2H2O

(3)40?C前,未达到平衡状态,随着温度升高,转化率变大;40?C后, H2O2分解加剧,转化率降低 (4)4

8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2024-2025衡阳市数学中考数学押题试卷(2套)附答案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