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3年相关病区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甲级病案率 出院患者随访率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基础护理合格率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院内感染率 病床使用率 病床周转次数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制度及执行 情况说明: 2013年 2014 年 2015年 46
(三)门诊质量 指标名称 年均专家出诊人次所占比例 年门诊人均费用 日均专病门诊数量 门诊预约挂号比例 2013年 六、科研与教学 (一)学术影响 1.学术团体任职 姓 名 职称 学术团体(杂志)名称 2.近3年主办学术会议情况 年度 会议名称 会议地点 会议时间 参会人员数量 学术任职 任职期限 2014年 2015年 47
专科的临床研究方向的文字说明(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 48
(二)近3年立项的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课题项目名称 级 别 项目批准 单位 立项时间 (年) 参加研究单位(人)排位 (三)近3年临床方向的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科研成果名称 获奖名称与等级 近3年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序号) 主要发表论文题目 近3年专利发表情况 发明人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批准年度 专利类别 专利证书号 发表期刊及 年、卷、期、页 期刊 类别 获奖时间 (年) 获奖项目单位 (人)排序 49
(四)学生教育 年度 专科(人) 本科(人) 进修生(人) 近3年承办市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情况 继续教育项目名称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情况说明: 项目类别 举办年度 参加人员数量
50
河南省县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申报书(2016-2017年度)
申报单位(盖章): 范县中医院 申报专科名称: 康复科 主 申
河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河南省财政厅 2016年 月
管报
部日
门 :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 期: 2016 -06-01
1
一、基本信息 医院第一名称 医院现名称 所在地区是否国家级 ˇ是 □否 贫困县 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 总值 医院类别 医院现有资产 医院上年度业务收入 医院上年度门诊人次 医院实际开放床位数 医院在岗人数 法定代表人 申报专科负责人 医院地址 联系电话 ˇ公立 □非公立 范县中医院 范县中医院换 所在县域人口 2015年全县财政收入 医院等级 组织机构代码 55万人 二级甲等 医院业务用房建筑面积 6343 m2 医院上年度出院人数 医院上年度转诊率 24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数 204 人,占总人数的 82.9 %; 刘波 焦金保 联系电话 (办): (手机):13938301066 电子邮箱 fxzyykfk@163.com 邮政编码 457500 范县新区金堤路267号 (办): 0393-5265306 (手机):13839351256 二、专科基础条件 (一)专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简介(500字左右): (专科业务发展方向、具体措施、目标及近3年科室获政府、医院专业立项及资金投入情况等)(一)专科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简介(500字左右): 一、发展计划 未来2年目标发展:科室业务在重点发展脑病康复及骨科康复的基础上,全面发展康复托养(老年病科)以及中医传统康复。我科发展成6层楼:一层专科康复病房(脑病)、一层针灸推拿病房、一层传统疗法中心、一层现代康复治疗中心、一层椎间盘治疗中心、一层高压氧、臭氧治疗中心。新院区2期工程使用后将达16层,另外,我科目标希望做到广大市民康复意识有所提升,届时,康复科科将成为豫北地区最大、最具特色的康复医学中心。 二、业务开展: 1、传统康复治疗分为针灸、推拿、针灸减肥、亚健康干预四组。开展各种针法、灸法、推拿、整脊、拔罐、刮痧、埋线、穴位注射等项目。 专科实际开放床位数 30 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 7.5 m2 2
(二)相关科室整体实力的说明(500字左右) (与本科室相关的科室人员、设备、业务开展及科室获奖情况) 本专科坚持中医特色和优势,不断继承创新,打造针灸中医特色优势品牌,在临床规模﹑硬件设施﹑特色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质量﹑社会影响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现本专科共有专科医师8人,主治(中)医师3人,住院(中)医师3人,濮阳市卫生系统医德先进个人1人。我专科现有护士7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3人,护士1人,学士学位2人。我专科从未出现过差错事故。 本专科针灸灸技术创新团队历经10余年的发展,逐步成长,已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科技创新团队。 本专科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合理,年龄构成均衡,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有连续的、高学历、高学位的人才梯队。共有2人次入选河南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本专科住院中医师掌握了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了热敏灸、埋线等中医针灸特色疗法的临床操作,并掌握了本科主要病种诊疗规范和基本诊疗技能。主治中医师均熟练掌握了本专科中医针灸特色疗法的临床操作,对本专科优势病种形成了系统的诊疗思路,均对本专科常见的部分疑难病种具有较高的诊疗水平,积累了相当的诊疗经验。能够及时发现诊疗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中医针灸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本专科疑难病的诊断和处理疑难、危重病症的能力,具备对本专科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已形成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的临床队伍,处于濮阳市领先地位。是河南省中医特色专科、濮阳市工人先锋号、濮阳市重点中医专科协作单位。 (三)近3年医院对专科经费投入情况 年度 2013年 投入金额(万元) 30 主要用途 购臵设备,科研协作,人才培养,诊疗规范的梳理、优化、临床验证 购臵设备,科研协作,人才培养, 诊疗规范的优化、临床验证及临床路径的制定 购臵设备,科研协作,人才培养, 诊疗规范的优化、临床验证及临床路径的制定及实施 --------- 2014年 40 2015年 合计 70 140 3
(四)专科专用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体外电容场深部热疗机 电脑辩证治疗机(2台) 红外线治疗仪(10台) 电子针灸仪(5台) 自动牵引床(2台) 三氧治疗仪 温控射频热凝器 气压治疗仪(4台) 认知评价训练系统 电动起立床 OT\\PT训练系统 CT-ⅡA KAH-SXDZ-100 YH-D91 SDZ-Ⅱ DKWS-88 PD-180 S200 DL2002B V1.0 Sz-2 广东珠海 郑州爱博尔医疗 无锡 苏州医疗 河南翔宇医疗 山东淄博悦华 北京北棋医疗 苏州 河南翔宇医疗 河南翔宇医疗 河南翔宇医疗 购买日期 金额(万元) 运行状况 2012.12 2010.8 2009,6 2009,6 2009.5 2010.7 2010.5 2010,7 2013.6 2013.6 2013.6 50 10.3 0.6 0.05 10.00 7.00 25 3.00 1.0 3.0 3.5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五)中医诊疗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红外线治疗仪YH-D91 (10台) 华陀牌电子针SDZ-Ⅱ 灸仪(5台) 电脑中频治疗CM2000D 仪 温热直流药物RYD-IIE 导入仪(2台) 电脑多功能综ILO-3B 合治疗仪 无锡 苏州医疗 中国 中国 中国 购买日期 金额(万元) 使用情况 2009,6 2009,6 2006,7 2006,7 2008,9 1.20 2.10 0.80 0.90 2.50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4
电脑超声中频治疗机(2台) 颈腰椎牵引装臵 自动牵引床 电脑辩证治疗机(2台) 中药熏蒸床(2台) 软组织伤痛治疗仪 CTT-8A TM-300 中国 2006,7 2009,7 2009.4 2010.8 2012.06 2009.6 1.00 4.10 10.00 10.3 10.0 30.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河南翔宇医疗 河南翔宇DKWS-88 医疗 KAH-SXDZ郑州爱博-100 尔医疗 河南翔宇HYZ-IIIA 医疗 河南 (六)相关科室配套设备 仪器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生产厂家 螺旋CT C臂X光机 视频会议系统 Bucky Diagnost TH型摄片机 Xpress/GX ZIEHM8000 V2标准 日本 德国 中国 Philips(飞利浦)公司 美国GE公司 购买日期 金额(万元) 使用情况 2010,4 2012,8 2011,6 505.00 29.80 12.00 良好 良好 良好 TH型 2010,9 102.00 良好 数字化胃肠机 PS800型 2008,7 180.00 良好 意大利移动X线机 AR30型 Mobildrive公司 意大利数字式乳腺钼FLAT SE型 METALTRO靶X光机 NICA公司 Digital DR(数字化X荷兰飞利Diagnost线摄影) 浦公司 型 彩超 DC-6 深圳迈瑞 2006,7 130.00 良好 2008,5 120.00 良好 2008,9 247.00 良好 2008,9 499.00 良好 5
年均学科带头人出诊人次所占比例 年门诊人均费用 日均专病门诊数量 门诊预约挂号比例 61.8% 48.7元 317 24.7% 65.6% 47.8元 351 35.9% 67.4% 46.3元 426 46.2% 注:本专科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每人每周出门诊3次以上。 六、科研与教学 1.学术影响 姓 名 焦金保 焦金保 焦金保 职称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主治医师 学术团体(杂志)名称 全国臭氧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中西结合委员会 濮阳市康复医学会 学术任职 委员 委员 委员 任职期限 2012-2024 2012-2024 2013-2018 41
专科的中医临床研究方向的文字说明(研究的主要方向、研究内容及与临床的关系) 本专科目前共有3个国内瞩目的研究方向: 1.腧穴敏化规律研究:主要探索腧穴敏化的生理病理学意义,思路新颖,为针灸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该项研究已获国家“973”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科研项目,总研究经费达400余万,在国内外腧穴敏化动态特性研究方面已形成了较高的学术影响。该方向深入研究可望开辟新的针灸研究领域,深化针灸理论,促进针灸学术水平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可使我省针灸学科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2.灸疗热敏规律研究:主要研究热敏灸的临床疗效及机制,属原始创新,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形成了一支有影响的专家学者队伍,在全国同学科中有较高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该方向是针灸领域中的最新研究方向,代表了艾灸研究的最新成果。由于大幅度提高了灸疗临床疗效,充分展示了艾灸学的特色与优势,有望复兴中国灸疗学。 3.踝三针技术治疗根性疼痛技术研究:取穴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及7寸,膝上7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3穴,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选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穴位三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等导致经脉气血瘀滞不通或经脉失养,踝三针通过本部(踝部)的针刺达到对标部(腰部)经脉气血的调整,通过调节皮部经气发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接针灸针,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作用原理:产生镇痛作用的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强度往往只兴奋脊髓后角中的胶质细胞,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小纤维,从而镇痛。 42
(二)近3年立项的科研项目 主要科研课题项目名称 级 别 灸疗的热敏规律及其科学机制研究 项目批准 单位 市科技局 立项时间 (年) 2010 参加研究单位(人)排位 范县中医院 市级 踝三针技术 市级 市科技局 2011 范县中医院 (三)近3年临床方向的科技奖励情况 主要科研成果名称 获奖名称与等级 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三等奖 河南省科学技术普及成果奖三等奖 近3年论文发表情况 作者(序号) 焦金保 焦金保 焦金保 主要发表论文题目 微创介入联合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期刊及 年、卷、期、页 期刊 类别 获奖时间 (年) 获奖项目单位 (人)排序 椎间盘微创介入联合消融术临床推广应用 2013、9 范县中医院 三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痛的临床推广应用 2014、09 范县中医院 医学信息 2014, 1、96 ISSN-CN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与医学信息 2015、2、297 ISSN-CN 疗效观察 三针技术联合电针治疗腰椎间健康世界 2015、23、3、ISSN-CN 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219 43
近3年专利发表情况 发明人姓名 专利名称 专利批准年度 专利类别 专利证书号 行业标准及国家指南制定 (四)学生教育 年度 2011 2012 2013 本科 10 15 20 专科 12 16 18 中专 1 1 1 进修生 5 6 9 注:本专科承担本科、专科、及进修生的临床教学任务,每周安排临床授课及病例讨论一次。其中本科生临床教学不少于本课时的80%,其见习、实习由我院医务科统一安排,轮转安排合理、到位。 近3年承办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情况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情况说明: 针灸学是研究如何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法以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专业范围可分基础和临床两大部分,基础以经络、腧穴学等内容为主,临床有针法、灸法等技术操作以及疾病诊疗等内容。针灸科住院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既要掌握本专业知识与技能,也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诊疗技术。对中医针灸科住院医师的培训分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前2年)为临床基础培训阶段。培训方法为在针灸科和相关临床及医技科室轮转。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能熟练运用针灸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诊断、治疗、转归等。成为一名能够独立工作的针灸科医师。第二阶段(后1年)为提高培训阶段。培训方法是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进行专科培训。培训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使住院医师对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准确地诊断和处理某些疑难病症,掌握复杂的针刺方法和技术要求较高的穴位的针刺操作。在第3年承担住院中医师职责。能指导实习医师和进修医师,开设小讲课,有一定的临床科研工作能力,完成一定水平的论文。 本专科 “十五”、“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周期间,每年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培养合格率均为100%。
44
五、医疗质量状况 (一)质量概况 1.近3年用血情况 年度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人均输血量 0 0 0 2.近3年合理用药情况 基本药物占门诊患者抗菌住院患者抗菌抗菌药物 年度 药占比 处方用药比药物使用比率 药物使用比率 使用强度 2013年 例 2014年 2015年 3.近3年病人满意度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输血患者比例 0 0 0 4.近3年医疗事故发生例数 2013年 0 2014年 0 2015年 0 医疗事故相关情况说明: (二)病区质量 45
感热流如“水注”向腹腔深部灌注,并向下腹涌动,整个下腹部感到滚烫,自觉下腹温度明显高于施灸点皮温,灸感持续约30分钟后下腹热流渐回缩至双天枢穴并感皮肤灼热后停灸,改于中脘穴施热敏灸,数分钟后感热流扩散并汇合一处,10分钟后热流渐深透至上腹部,感热流涌动,整个上腹部温热舒适,该灸感持续约35分钟后热流渐回缩,且感施灸点皮肤灼热,乃停灸,完成一次热敏灸治疗。次日查房,精神好转,愿意接受康复训练,纳寐可,大便1次,稍干结,小便通畅。继续给予热敏灸及常规对症治疗一月,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较入院明显好转,查右上肢肌力Ⅱ级,右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稍高。病情好转出院。 病例3:患者龚某,男,40岁,因“行走不稳”两月入院。入院时四肢活动不利,行走不稳,头及躯干部摇晃不定,不能独自站立行走,纳眠可,大便干结,三日一行,小便可。查体:神志清,精神可,左侧肢体肌张力高,肌力可,右侧肢体肌力肌张力尚可。指鼻试验(+),闭眼难立征(+),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辅助检查:颅脑CT示小脑出血。入院诊断:中医:1.中风(痰浊内阻);西医:脑出血恢复期;入院后应积极完善入院检查,治疗以艾灸,针刺,中药,康复及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综合治疗为主。入院后第10天突发头晕,左侧肢体无力,摔倒在病房,急扶至病床平卧休息,查:T 37.8℃,R 22次/分,P107次/分,BP 170/105mmHg,舌质红,苔少,脉细涩。双肺呼吸音粗,心(-),神清,言语不流利,左侧机体肌力Ⅱ级,左侧肢体肌张力高,腱反射亢进,巴彬斯基征阳性,平衡功能差。给予脱水、降颅压、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次日复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外囊区脑梗塞。修正诊断:中医:1.中风(痰浊内阻);西医:1、脑梗塞急性期2、脑出血恢复期;继续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连续3天未探查到热敏化穴,于百会穴温和灸,每次半小时,每日一次。第四天经查,在患者上星穴探及腧穴热敏化,即在上星穴处施热敏化穴温和灸,患者感觉热流灌注颅内,继则向右侧颅脑部扩散,灸感持续20分钟后热流回缩至上星穴,且头皮有灼热感,遂结束该点施灸。完成一次治疗。继续按前法施灸30次,每天1次。患者症状逐渐好转,1月后可独自站立行走,言语流利,病情明显好转出院。 31
4.近3年专科危重病种诊治情况 2013年专科危重病种 疾病名称 患者 并发症发总例数 生率 治愈好转率 死亡率 转平均 诊人均费用 住院日 率 2014年专科危重病种 疾病名称 患者 并发症发总例数 生率 治愈好转率 死亡率 转平均 诊人均费用 住院日 率 2015年专科危重病种 疾病名称 患者 并发症发总例数 生率 治愈好转率 死亡率 转平均 诊人均费用 住院日 率 32
33
5.提供3-5例危重患者病历摘要 34
(五)创新能力 新技术新业务名称 开展开展年度 例数 2013年 705 新技术新业务先进性 □市内最早 □省内最早 □市内领先 □省内领先 □市内最早 □省内最早 □市内领先 □省内领先 □市内最早 □省内最早 □市内领先 □省内领先 □市内最早 □省内最早 □市内领先 □省内领先 □市内最早 □省内最早 □市内领先 □省内领先 □市内最早 □省内最早 □市内领先 □省内领先 热敏灸 定点介入疗法 小针刀 椎间盘微创介入 康复训练 穴位贴敷 热敏灸新疗法是本专科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从灸态、灸位、灸感、灸法、灸量、灸效六方面都完全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由于其能高效激发经脉感传,因此大幅度提高了灸疗疗效,充分展示了灸疗学的特色与优势,本项热敏灸科技成果相关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教授任主任委员和中国针灸学会会长李维衡教授任副主任委员,评价意见为:“该项成果属原始创新。达到国内、国际领先水平”。并已成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重点推广的国际合作项目,其原始创新优势与疗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 踝三针技术治疗根性疼痛技术研究:取穴三针定位: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踝上4寸及7寸,膝上7寸,每条经脉循行线上各3穴,根据具体情况综合选穴。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选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穴位三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等导致经脉气血瘀滞不通或经脉失养,踝三针通过本部(踝部)的针刺达到对标部(腰部)经脉气血的调整,通过调节皮部经气发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接针灸针,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作用原理:产生镇痛作 35
用的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强度往往只兴奋脊髓后角中的胶质细胞,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小纤维,从而镇痛。 热敏灸疗法及椎针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死)、腰痛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面瘫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项痹病(颈椎病)等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且单病种治疗人均费用明显下降,医疗质量显著提高。 踝三针疗法技术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适宜技术,通过全国针灸临床新技术高级讲习班向全国推广应用。配合电针技术对神经根性疼痛病证临床疗效显著 36
创新项目简介(包括如下内容:本专科的治疗方法被诊疗方案或指南采纳;理论创新;新批准的医院制剂;新技术、新疗法、新设备;有本专科中医特色疗法或创新点,并有明显临床效果等。) 热敏灸、三针疗法为我国家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治疗针灸科优势病种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全国目前已有30个省、市、自治区共28家三甲医院、109 家市县级以上医院应用热敏灸技术,已治疗患者6万余例,一致肯定了热敏灸技术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社会效益显著,使萎缩的灸疗学科焕发了生机。由于热敏灸技术的疗效优势及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和影响,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热敏灸重点研究室和中医药腧穴敏化三级实验室。 热敏灸疗效可靠,理论创新,被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公布的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及中医诊疗方案中涉及7专业9病种采纳,具体如下:1、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2、肺病科中医诊疗方案: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3、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4、针灸科中医诊疗方案:面瘫(面神经炎)诊疗方案;5、妇科中医诊疗方案: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6、耳鼻喉科中医诊疗方案: 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耳鸣诊疗方案、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7、中医皮肤科诊疗方案: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治案。 依据经络皮部理论,结合神经分布区,按照“循经分部”原则,采用“以经刺皮”的针法,选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坐骨神经痛的穴位三针疗法。腰椎间盘突出引起腰腿痛的主要病机是肾精不足、外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等导致经脉气血瘀滞不通或经脉失养,踝三针通过本部(踝部)的针刺达到对标部(腰部)经脉气血的调整,通过调节皮部经气发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止痛的作用。接针灸针,以一定技术参数的低频脉冲电流,经过皮肤输入人体,用于治疗急、慢性疼痛的方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作用原理:产生镇痛作用的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的强度往往只兴奋脊髓后角中的胶质细胞,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小纤维,从而镇痛。运用于临床治疗本专科常见病及部分疑难病种均取得了满意疗效。 (六)辐射能力 1.近3年的相关数据 项目内容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县外患者比例 41.2% 45.1% 50.3% 派出进修医生、护士数量 11 18 22 2.近3年技术推广情况 接受乡镇卫生院进修人员数 10 17 18 37
项目名称 腧穴热敏规律及其优势病种技术操作规范 热敏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技术操作规范(“十一五”国家中医药管三针疗法暨针刺治疗神经根性疼痛培训班 举办年度及培训班次数 2011-2012(5次) 2012-2013(7次) 2014(1次) 受训人数 486 768 128 3.近3年对乡镇卫生院支援情况 支援年度 2013 2013 2014 2015 受援卫生院名称 颜村铺乡卫生院 龙王庄乡卫生院 陆集乡卫生院 高码头镇卫生院 支援人员数量及工作时间(人天) 1人∕180天 1人∕180天 1人∕180天 1人∕180天 4.近3年受邀在学术会议上做学术报告 报告名称 五、中医医疗质量状况 (一)质量概况 1.辨证论治情况 年度 2011 2012 2013 辨证论治优良率(%) 97.6% 98.8% 99.4% 2.中药及非药物疗法使用情况 理法方药一致性(%) 100% 100% 100% 学术会议名称及年度 报告人 38
年度 2011 2012 2013 门诊中药饮片处方比例(%) 31.2% 33.5% 36.9% 门诊中成药处方比例(%) 61.3% 67.5% 69.6% 非药物疗法占门诊人次比例(%) 100% 100% 100% 3.近3年病人满意度 2011年 95.2% 2012年 98.2% 2013 年 99.1% 4.近3年医疗事故发生例数 2011年 0例 2012年 0例 2013年 0例 医疗事故相关情况说明: 本专科未出现医疗事故。 (二)近3年单病种质量及费用 2013 年单病种质量及费用 疾病名称 患者 总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2.5% 1.6% 0.0% 治愈好转率 94.9% 95.2% 96.4% 平均 人均费死亡率 住院日用(元) (天) 0% 0% 0% 18.7 21.5 15.5 3478 2356 1123 腰痛病 158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面瘫病 124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漏肩风 84 (肩周炎) 2014 年单病种质量及费用 疾病名称 患者 总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1.2% 1.5% 0.0% 治愈好转率 95.1% 95.4% 96.6% 平均 人均费死亡率 住院日用(元) (天) 0% 0% 0% 18.2 19.7 15.3 3246 2182 1934 腰痛病 163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面瘫病 130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漏肩风 87 39
(肩周炎) 2015 年单病种质量及费用 疾病名称 患者 总例数 并发症发生率 1.1% 0% 0.0% 治愈好转率 95.2% 95.8% 96.7% 平均 人均费死亡率 住院日用(元) (天) 0% 0% 0% 16.7 17.4 15.1 3045 2067 1845 腰痛病 168 (腰椎间盘突出症) 面瘫病 14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漏肩风 92 (肩周炎) (二)病区质量 1.近3年相关病区质量指标 指标名称 2011 年 诊断符合率 95%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95% 甲级病案率 100% 出院患者随访率 100%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 基础护理合格率 100%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100% 院内感染率 5.14% 2012 年 2013年 98% 100% 98% 100% 100% 100% 100% 100% / / 100% 100% 100% 100% 3.21% 1.77% 注: 1、本专科严格执行《中医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已建立并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定期不定期对全体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医院护理部定期对本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每月对科室的护理进行阶段性总结,找出问题根源,进行整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三)门诊质量 指标名称 2011 年 2012 年 2013 年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