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

2025-04-27

临海六中2015学年第一学期统练2试卷

高一语文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表达题20分,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沟壑(hè) 天籁(là) 赭色(zhě) 绿林豪客(lǜ) ....B、狭隘(ài) 解数(jiě) 恪守(gè) 舳舻千里(zhú) ....C、祈求(qí) 游说(shuì) 坍圮(pǐ) 怏怏不乐(yàng) .....D、倔强(juè) 贮藏(chǔ) 憎恶(zèng) 张口结舌(j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城阙 撕杀 名信片 无动于衷 B、嘻戏 帐户 协奏曲 察言观色 C、丰腴 蛰居 水蒸气 毛骨悚然 D、雾霭 沉缅 瞭望哨 直接了当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空缺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 ① 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 ② 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 ③ 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 ④ 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 ⑤ 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A、①飘②染③添④点⑤画 B、①飘②加③点④添⑤染 C、①洒②加③添④点⑤染 D、①洒②加③点④添⑤画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不仅在舞台上风姿绰约,在日常生活中也气度不凡,无论何时....何地,他总能让人为之倾倒。

B、张火丁音域宽厚,音色略带些凄迷轻重缓急收放自如,抑扬顿挫一气呵成,行腔既一波三折,又珠圆玉润,听上去舒服极了。 ....

C、山东省台办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台办学习宣传刘竹承先生的感人事迹,从善如...

登,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广泛参与公益事业。 .

D、新世纪以来,中小学的整体综合实验方兴未艾,关于整体改革综合实验理论的探讨....也受到各方重视。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林黛玉进贾府》中,曹雪芹通过对王熙凤翻云覆雨的语言描写来渲染她的情感变化和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台北故宫博物院首次针对亲子观众推出"故宫亲子数码艺术展"在台北市华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幕,以趣味互动的方式吸引家长与孩子,让家长与孩子在游戏中感受古典文化的魅力。

C、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每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举办,是各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界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也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工商界活动。 D、印度尼西亚国家搜救中心负责人在记者会上说,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初步显示,亚洲航空公司失联客机有可能已经沉入海底。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短语,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 ,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树间筛洒而下, ,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 。

①地下阴影斑斓 ②微闻犬吠 ③助我凄凉

A、②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① D、 ①③② 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互文”是古诗文常用的修辞手法,前人解释为“参互成文,含而见文”,“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即互文。

B、我国古代称农历每月初一为“晦”,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月末一天为“朔”。 C、赫尔曼·黑塞是瑞士籍德国人,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荒原狼》《彼得·卡门青》。

D、《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代表作,文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的见闻与感悟,讲述的中心是人应该怎样面对人生的苦难。

8、从词类活用的角度来看,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B、顺流而东也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日与其徒上高山 ..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B、客有吹洞箫者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何为其然也 10、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顺着风呼啸,声音并没有更加快速,但是听的人听得更清楚。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要学习的地方。

C、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在茫无边际的江上飘荡,越过浩荡渺远的江面。

D、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以后才知道我向来没有旅游过,从此开始旅游。 二、阅读题38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节选自苏轼《赤壁赋》)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节选自苏轼《后赤壁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享用 .B、洗盏更酌 重新 .C、履巉岩,披蒙茸 拨开 .D、攀栖鹘之危巢 危险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虽一毫而莫取 予乃摄衣而上 ..B、不知东方之既白 攀栖鹘之危巢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凛乎其不可留也 ..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客亦知夫水与月乎”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扣上文的“水”与“月”,以答客的方式,展开了富有哲理的议论。

B、甲文中苏轼认为,无论宇宙还是人生,变与不变都是相对的,皆有短暂与永恒的两面,人对天地万物不必“羡其无穷”。

C、乙文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动态美,与《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静态美,展现了赤壁景物的多姿多态。

D、乙文道士化鹤的故事与“羽化而登仙”的道教思想有关,作者借此寄寓对超凡脱俗、自由自在境界的向往。 1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2)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3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小隐自题

林逋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

【注解】林逋,宋代钱塘人,初游历江淮,后结庐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称“梅妻鹤子”,终身未娶,隐居不仕。

15、“清深趣有余”,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趣有余”?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4分)

答: 16、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请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1 10分

我与地坛(节选) 史铁生

我在好几篇小说中都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实际就是地坛。许多年前旅游业还没有开展,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这古园仿佛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

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园子无人看管,上下班时间有些抄近路的人们从园中穿过,园子里活跃一阵,过后便沉寂下来。”“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一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这都是真实的记录,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除去几座殿堂我无法进去,除去那座祭坛我不能上去而只能从各个角度张望它,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方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呆过。有时候呆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呆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记不清都是在它的哪些角落里了。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17、请用原文中的一句话概括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并作简要分析。(5分)

答: 18、结合文本,简析史铁生为什么对地坛如此情深意重。(5分)

答: (四)现代文阅读2 8分

鸟啼

①严寒持续了好几个星期,鸟儿很快地死去了。田间与灌木篱下,横陈着田凫、椋鸟、画眉等数不清的腐鸟的血衣,鸟儿的肉已被隐秘的老饕吃净了。

②突然间,一个清晨,变化出现了。风刮到了南方,海上飘来了温暖和慰藉。午后,太阳露出了几星光亮,鸽子开始不间断地缓慢而笨拙地发出咕咕的叫声。这声音显得有些吃力,仿佛还没有从严冬的打击下缓过气来。黄昏时,从河床的蔷薇棘丛中,开始传出野鸟微弱的啼鸣。

③当大地还散落着厚厚的一层鸟的尸体的时候,它们怎么会突然歌唱起来呢?从夜色中....浮起的隐约而清越的声音,使人惊讶。当大地仍在束缚中时,那小小的清越之声已经在柔弱 的空气中呼唤春天了。它们的啼鸣,虽然含糊,若断若续,却把明快而萌发的声音抛向苍穹。.....

19、死亡是令人厌恶的,作者为什么在第①段对此进行了描绘?(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②段写到鸽子的啼叫,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第③段中加点的短语象征着什么?(2分)

答: 三、默写 6分

2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_____________。 25、旌旗蔽空,酾酒临江,___________,固一世之雄业。 26、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 27、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诺贝尔在1895年11月27日写下遗嘱,捐献全部财产3122万余,创建诺贝尔奖,授予“一年来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诺贝尔文学奖金授予“最近一年来”“在文学方面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在授奖前,组委会要给出授奖理由,比如:

2007年英国女作家莱辛获奖。她的主要作品是《金色笔记》《青草在歌唱》等。获奖理由是“这个表述女性经验的诗人,以其怀疑主义精神,火一样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对一个分裂的文化作了详尽细致的考察”。

假如以下作家也可以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请你选择其中一人,写出推荐作品和获奖理由。

要求在150字左右,语言精炼,特点突出。(6分)

梭罗 雨果 高尔基 鲁迅 史铁生 欧·亨利 劳伦斯 推荐作家: 推荐作品:《 》 获奖理由:

五、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30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献血是一条花,一个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 ?? ,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的情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请以“我的花儿为你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抄袭或套作;④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C A、籁 lài 绿lù B、解数xiè 恪守kè D、倔强jué 贮藏zhù 憎恶zēng 结jié 2、C A、厮杀 名信片 B、嬉戏 账户 D、沉湎 直截了当 3、D

4、C从善如登:学习好的就像攀登高山一样困难 A、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风韵、体态柔美动人 B、比喻歌声婉转优美,或诗文流畅明快。 D、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5、C A、搭配不当,渲染不能搭配性格特征 B、句式杂糅,推出后面加的 D、句式杂糅,显示改为判断

6、A

7、B 朔——初一 望——十五 晦——三十 8、D 名作状 ABC、名作动词 9、D、宾语前置 ABC、定语后置

10、C A、疾——加强 B、师——老师 D、向——以前 11.D(危,高)

12.C.(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 A.表示转折关系;表修饰关系。B.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的。D.表示判断;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13.C.(“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都是动静结合)

14.译文:( 1)(江水)总是不停地流逝,但它们并没有流走;月亮总是那样有圆有缺,但它终究也没有增减。(或:流逝者如同那江水,但实际上它们未曾流走;圆缺者如同那月亮,但它最终并没有增减)(重点字词:斯、彼、卒、消长)

(2)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重点字词:顾、寤、户、其)

参考译文:

于是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15、“趣有余”主要表现在:①鹤悠闲地对着水久久站立,不去捉鱼;②蜜蜂疏懒,不去采花粉;③我饮酒后恹恹如病,在清幽的环境中不想读书,随心所欲;④我扛着锄头悠闲地步入春阴中劳作。(4分,1点1分。用诗中原句作答至多给2分)

16颔联运用了拟人、衬托、对仗等手法,“闲”“懒”等词赋予动物人格化,以物衬人,具体形象,流露出诗人隐居时的恬然闲适(或悠然自得/淡泊宁静/惬意喜悦)的心境。(4分,“手法分析”2分,“心境”2分)

17、文本所描写的地坛的特点:荒芜但并不衰败。(1分)“荒芜”体现在:园子历尽了四百多年的沧桑:琉璃剥蚀,朱红淡褪,高墙坍圮,雕栏散落,古柏苍幽,野草荒藤茂盛;(2分)“不衰败”体现在: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的蚂蚁,支开翅膀

升空的飘虫,脱蜕而去的蝉,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生机盎然画面。(2分)(概括1分,分析各2分)

18、(1)地坛与作者结缘很深,古园仿佛是为了等他,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让他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给他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2)古园荒芜的现实与现实残废的“我”,命运相似,同病相怜,惺惺相惜。(3)他从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中,看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园让他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带来的恐惧与颓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古园是作者的精神家园,已经和他的所有思考、思想、思绪、情感、灵魂融在了一起。

(5分。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满分。如果还有其它角度,只要合理,亦可给分)

19、 因为鸟儿死亡的场景让人倍感凄凉,这样描绘为下文写鸟啼欢快的景象作铺垫,并形成鲜明的对比。

20、呼告了一个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的冲动。

21、“鸟的尸体”象征死亡,“它们的啼鸣”象征新生命,两者在文中有着强烈的对比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升空的飘虫,脱蜕而去的蝉,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的生机盎然画面。(2分)(概括1分,分析各2分)

18、(1)地坛与作者结缘很深,古园仿佛是为了等他,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让他有这样一个宁静的去处,给他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2)古园荒芜的现实与现实残废的“我”,命运相似,同病相怜,惺惺相惜。(3)他从古园荒芜但并不衰败的景象中,看到了生机,感悟到了生命的力量,古园让他战胜了突如其来的不幸带来的恐惧与颓废,实现了人生的突围;古园是作者的精神家园,已经和他的所有思考、思想、思绪、情感、灵魂融在了一起。

(5分。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满分。如果还有其它角度,只要合理,亦可给分)

19、 因为鸟儿死亡的场景让人倍感凄凉,这样描绘为下文写鸟啼欢快的景象作铺垫,并形成鲜明的对比。

20、呼告了一个新世界的到来,显示了一种生命的冲动。

21、“鸟的尸体”象征死亡,“它们的啼鸣”象征新生命,两者在文中有着强烈的对比效果,肯定了生命冲动力量的不可阻挡。


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母亲石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