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工艺简介

2025-04-26

化工工艺简介

01 开场白

今天有幸受山西大学化工学院的邀请,给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和老师们讲有关化学工艺的讲座,感到非常荣幸。请允许我作一下自我介绍,我叫任志伟,82年毕业于长治学院化学系,先后在天脊集团做过十年化学教师、搞过十年教育管理,现在在天脊集团人力资源部从事员工培训管理工作。由于本人不是专门搞化工工程的,所以,对化工工艺工程了解不够,加上本人普通话说的不好,可能会影响讲座的效果,希望大家理解并配合我把这次讲座做好。谢谢!下面我就以天脊集团为例,简单的介绍一下一些化工单元的工艺过程。既然谈到天脊集团,我们有必要对天脊集团作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这对于我们随后进入天脊集团现场参观是很有好处的。下面我当导游,大家就跟随我进入天脊集团做一次课堂旅行。

02天脊标识

天脊集团作为亚洲最大的、以煤为原料的复肥生产企业,它的流程最长、化工单元最全,工艺过程最复杂。多年来,天脊人致力于国家复肥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中国驰名商标”、“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产品、服务质量无投诉”、“守合同重信用”、“中国公认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标志性名牌产品”、“山西省创名牌优秀企业”等荣誉花开天脊。

1

03“天脊”释义

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即天脊集团。那么,“天脊”一词出自何处?“天脊”有什么寓意呢?

“天脊”取自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诗句“上党从来天下脊”。其意一、点出了厂址所在,山西省长治市旧称上党地区;二、她象征公司广大员工矢志进取,自强不息,昂首天外,挺起民族复肥工业脊梁的雄心壮志。

苏轼,宋代词作家; 《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是苏轼为梅庭老去上党当小官时填写的。

浣溪沙 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词】

门外东风雪洒裾,[是写送别的时间与景象,裾---衣襟] 山头回首望三吴。[是写对故园依依不舍,三吴---故园]

不应弹铗为无鱼,[是写不必计较个人待遇,弹铗使气,铗---宝剑] 上党从来天下脊,[是写上党地势高险,古有“与天为党”之说] 先生元是古之儒。[称许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勿以学官而自卑] 时平不用鲁连书。[劝勉梅庭老随遇而安,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 《浣溪沙》词调,在苏轼以前的词家手中,大抵只用于写景抒怀,而此词却用来写临别赠言(题记为: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致力于用意,有如文章之序体,从而开拓了小词的题材内容。

“门外东风雪洒裾”,是写送别的时间与景象。尽管春已来临,但因春雪,而气候尚很寒冷。这时有“雪洒裾(衣襟)”,而不言“泪沾衣”,颇具豪爽气概。

“山头回首望三吴”,对故园依依不舍。次句即有一较大跳跃,由眼

2

前写到别后,想象梅庭老别去途中,于这里作者不是强调三吴可恋,而是写一种人之常情。

“不应弹铗为无鱼 。” 第三句再进一层,这句用战国齐人冯谖事,冯谖为孟尝君食客,曾嫌不受重视,弹铗(宝剑)作歌道 :“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此句意谓梅庭老做了学官,不必唱归来了。同时又似乎是说,尽管上党地方艰苦,亦不必计较个人待遇,弹铗使气。

“上党从来天下脊 。” 过片音调转高亢 :意谓勿嫌上党边远,其地势实险要。盖秦曾置上党郡,因其地势高,故有“与天为党”之说。

“先生元是古之儒”,此称许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为己任,意谓勿以学官而自卑。笔力豪迈,高唱警挺,足以壮友人行色。

“时平不用鲁连书”。鲁连,即鲁仲连,战国齐人,曾游赵《史记》给他很高评价。因上党是赵地,当时宋辽早已议和,故云时代承平,梅庭老即有鲁连奇策,亦无所用之。此句既有劝勉梅庭者随遇而安之意,又有对其生未逢时不得重用之遭的同情。在这首词里,作者用自己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去影响朋友,出语洒脱却发自肺腑,真挚动人。

04天脊地理位置

天脊集团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心城市---长治市郊潞城市(距长治市17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爽、气候宜人。地处山西煤海,具有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长太、长晋、长邯、长临高速公路和国道309、108穿越其境,四通八达,往北—直通内蒙、北京等地;往南—直通郑州、武汉等地;往西—直通西安、兰州等地;往东—直通济南、上海等地;另外,还有太焦、长邯等铁路和通往全国重要城市的航线;公司驻

3

地每5分钟有一班公交车直通长治市中心,应该说,交通便利、四通八达是名副其实。

目前,天脊集团、晋水集团、王曲电厂、潞宝焦化等一些大型骨干企业落户潞城市,是具有“北方温州”美誉的新兴工业城市。

05天脊的发展历程

天脊集团的前身是山西化肥厂,是我国“六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是从德、日、法、挪威等十多个国家全套引进的第一套以煤为原料生产高浓度氮磷复合肥的大型现代化企业,是中国也是亚洲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该项目于1974年开始筹建,几经波折,于1983年7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1987年12月30日投入试生产。在试生产期间,实施了多项技术改造和完善配套工程,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1998年配套增建220t/h蒸汽锅炉与发电机组、1999年增建20万吨硝酸铵装置,2005年又实施了合成氨扩产项目,氨生产能力提高至45万吨/年;硝酸磷肥装置也进行了改造,已具备120万吨/年硝酸磷钾生产能力。1997年10月,山西化肥厂整体改制为“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完成公司改制; 2007年6月,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实现主辅分离、股份制改造。目前,三套主要生产装置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合成装置加压气化、低温净化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成功的技术,经过扩产后的硝酸装置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生产能力最大、产量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硝酸装置;水泥公司是国内配套、利用复肥废渣生产水泥的重要环保装置;塑料公司是华北地区产量最高、技术最先进的编织袋装置。经过多年的改造和建设,全集团公司的环保装置运行平稳、正常,主要生产装置的废水实现了零排放。

4

06天脊集团的行业地位

天脊集团的各类主要产品畅销国家主产粮区,销售网点和服务网络遍布全国各地。据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统计,天脊主导产品硝酸磷肥占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90%以上,占全国磷复肥市场份额的20%以上。产品畅销不衰,远销祖国大江南北,深受广大用户欢迎。李鹏、万里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视察天脊集团,对天脊集团的发展和壮大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支持。国家有关部委和山西省委、省政府曾多次现场办公,面对面解决问题,为天脊集团的不断壮大创造了极为优良的环境。天脊集团已逐步形成为集科工贸于一身,产供销为一体的现代企业集团。

天脊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除有独特的地理和资源优势外,主要依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集团公司根据生产需要,创建了以质量监督检验部为主体的“国家实验室”、以产品开发、技术改造、设备更新为主要任务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是集团公司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主阵地。二十年来,集团公司实施技改技措800余项,先后有54个科技项目获得市、省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其中《大型鲁奇煤制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也是全国化肥行业唯一奖项,填补了我国煤制氨技术的空白。此外,《硝酸磷肥装置废水综合治理技术》、《鲁奇气化炉煤锁、灰锁控制系统改进技术》、《触媒床蒸汽加热升温技术》、《低温甲醇洗装置高负荷冷量平衡新技术》、《硝酸磷肥装置加钾生产硝酸磷钾技术》等等一系列设备改造、工艺更新和技术创新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中《大型鲁奇炉煤制氨装置制气与净化关键技术的工程研究与改进》、《硝酸磷肥装置废水综合治理技术》、《年产20万吨多孔粒状硝酸铵装置洁净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这三项成果均达到国际水平。在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公布的2008年度中国石化工业百强企业中,天脊

5


煤化工工艺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基于Geomagic Studio的曲面重构过程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