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2025-04-27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

—— 国际法学院xx级

学号:xxxxx

一. 调查背景及主要目的:

法律意识是公民理解、尊重、执行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的重要保证,公民的遵纪守法行为不会自然产生,而是在一定法制观念, 法律意识的指导下实现的,具备了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就会做到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的尊严。大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是现代化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的需要。

为了倡导国家法治社会的建设,大力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我们特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调查统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全方面剖析法律在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便提出具体有效地解决办法。于是我利用暑假回家的机会,对成都市大中专院校中假期未回家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 调查时间为2011年8月12日至2011年8月18日,利用了7天时间对成都市部分暑假留校未回家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方式是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人工进行调查结果分析,从而得出调查结论。问卷总共为120份。 三.调查结果:

1) 您生长在( )

A农村 74% B城市 26%

2) 在你所以的经历中,有运用法律武器解决纠纷的经历吗? A有 18% B没有 82%

从以上的两点可以看出,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拥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当其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很多都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是存在很多诸如“算了”、“算自己倒霉”之类的想法。对这一点,生长在农村的大学生会更明显。在处理纠纷和争议方面,法律通常未能充分展现出它的价值。

3) 你能区分违法和犯罪吗?

A能 24% B不一定能 14% C大部分能 62% 4) 你认为你目前法律学习中的主要问题是? A懂得法律知识但不会实际运用 32% B缺乏法律知识 40%

C能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 28% 5) 你是否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

A经常 12% B偶尔 74% C从不 14%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只有12%的大学生会经常关注国家的立法活动或是法律报告,还有14%的同学从来都不会去关注这些知识,这表明了大学生对法律的重视程度是非常不够的,认为自己只要守法不违法,法律是离他们很遥远的。 所以说,对法律知识的掌握不够,也是导致他们法律意识普遍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6)你知道《劳动法》里规定的试用期最长时限是( )?

A、三个月 22% B、六个月 48% C、一年 30%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试用期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而在调查中发现,有52%的大学生不知道,这一问题与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相关,可见大学生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 7)你认为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是( )?

A、 很重要,是维护权益的有效手段 32% B、 比较重要,有时试图用法律解决问题 42% C、 一般重要,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运用法律 26% D、 不重要 0%

8)超市的工作人员要求搜身,你会怎么样做?( )

A、 拒绝 84%

B、 如果对方态度强硬就接受 10% C、 完全接受 0%

9)民政局把你的亲人抓去关起来,放话拿钱才放人,你会怎么做?( )

A、 忍气吞声,凑钱领回亲人 8% B、 到民政局理论,要求放人 16%

C、 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亲人的人身自由权 76%

10)当你参加勤工俭学或是工作时,你会有意向与用人单位签定合同吗?( )

A、有 72% B、没有 28%

从以上四个数据可以发现,依然有少部分大学生不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认为法律不关自己的事,遇到事情就更不会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多数同学都只报以一般关心,并且同时认为总体法律意识也只是一般。重视程度不够,总体意识不强,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对于法律意识最重要的问题。 11)你认为大多数大学生法律意识欠缺的原因是什么? A 社会还不够发展的影响 43.17%

B 家长、老师以及朋友的影响 13.23% C 高校的教育体制不合理 38.4% D 其他原因 5.2%知识

12)你生活中的法律多从何而来? A 报纸 67.54%

B 电视 85.96% C 课本 83.33% D 家庭 32.46% E 其他 42.11%

从这项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同学的法律知识来源于课本与电视,课本上知识过于局限,过于书面化,没有与实际生活很好的联系。而电视上的,虽然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专业性不够,甚至有可能还有错误,对接收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有着很大的限制。

四.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因素:

1、缺乏主动性。

根据调查了解到,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自己专业科目的学习上,他们普遍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将来

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也就可以了,不必浪费在学法律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的知识上,而且,多数大学生认为法律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因而,很少大学生会主动学习法律知识,对学校开设的相关课程,也只求考试过关,大多

数学生重学分轻实效,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

2、缺乏远见性。

没有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没有法律意识,即使当自己的正当权益受侵犯时,也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目前并不需要法律,而等到真正需要时,才觉得为时已晚。

3.缺乏实践性。

在调查中,很多大学生反映,法律知识是懂了,但是根本不知道如何应用,而长时间后,知识便逐渐淡忘,每个非法学专业的专业都开设有《法律基础》这门课,详细讲述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然而,理论知识没有结合实践,而最终流于形式。

.4.对法律的信任程度不够。

当今的大学生遇到个人权益受侵害的情况时,大部分会选择回避,忍让,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虽然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他们没有真正的把法律知识内化为法律意识,没有真正的挖掘法的精神,法的价值,缺少公平,正义的理念,对法的信任程度低。

在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发展主导力量的今天,人的素质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高校作为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教育工作,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全方位的人才,来迎接世界科技迅速发展的挑战.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意识的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也是当前社会发展对高校教育提出的迫切任务.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民族发展的重任,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他们的素质水平直接代表了我国年轻一代的精神面貌,反映了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实力.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在全面进行素质教育中不能忽略对受教育者法制意识的培养,这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作为高校

的教育工作者,要长期不懈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对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二)、教师、学校方面的因素。

1、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法律专业的以外,其他院系的有关法律的课程,老师都不会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看自己喜欢的专业课书或是课外读物。只要保持课堂安静就可以了,也没有向学生讲明到底法律的重要性有多大,基本死板的按照教学大纲授课,老师重视程度不够,学生自然也不够用心。由此,学生得到的法律知识更加缩水了。

2、课堂气氛沉闷。法律知识相对于其他学科,比较枯燥,老师一般按大学教学

大纲死板授课,极少联系实际,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昏昏欲睡,失去上课的兴趣,就更不用说是能够很好的掌握课堂教学的内容了。这就需要学校和老师来共同改进。

3、教育体制不合理。

现在大多数高校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都是通过考试来把握的,但是法律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法条,还要学会在生活中加以运用,所以各学校应该改变教育理念,从实际运用方面来帮助学生学习法律,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一点就是:在课堂上多给同学们讲述一些用法律武器维权的案例,不仅课堂气氛会变得很生动,同学们也比较能够接受。

(三)社会总体法律水平不够高。

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阶段,各项法律设施还不够完善,总体的法律意识还不高,这对我们大学生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只有社会这个总体的环境下的法律意识得到普遍提高,那么我们的大学生以及其他的公民也会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法律知识。

五.改进建议:

1.健全法律运行机制,加强道德规范建设,创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

识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大学生思想开放,时代感强,主观上期望法治,关心国家法制建设,但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做到立法的民主化、科学化,执法的程序化,守法的自觉化;大众传播媒体和各种社会力量应利用普法、守法、执法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进行生动的法制宣传,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舆论环境,对于培养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学校开设法律基础课,并着力改善课堂氛围,使整个学习过程丰富而生动。

通过老师的讲授,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遇到问题,纠纷应该采取法律措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而不是采取暴力手段解决,

在课时的内容的选择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重点,在‘少而精’方面作文章,讲授一些发生在学生周围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兴趣,适当的对学习方法进行改革,不仅仅采用老师讲授,还要采用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结合录象等多媒体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同时根据大学校园发生的事件及时采取措施,以及反省发生的原因,同时适当的进行教育改革,把法律教学作为必修课,让每个学子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3.鼓励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并设置一些奖励,促使学生们能够自己主动地去

学习法律。比如说,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法律方面的相关竞赛活动,这些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参与法律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普硬法律知识法制教育对提高学生自身免疫力极为重要.

通过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增强其判断能力.自觉地抵制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于培养他们维护法律尊严的思想情感和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因此.不仅在课堂上要宣讲法律知识.法制理论,还要充分利用广播,校报,闭路电视等多种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举办法律知识讲座,竞赛,典型生动案例剖析等形式,寓教于乐,使法制深入人心,使学生知晓其中道理.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时时处处以法律规范自己的行为.把他们心中存在的零碎的,分散的和不系统的法制意识,法律观念提高为完整,系统和科学的法律观念,使他们从法律方面认识到自已的权益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知法,学法,懂法。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法律知识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信仰起到关键的作用。所谓学以致用,只有将学到的东西用实践检验其是否正确,只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才华才能增加对法律的认识,提高法律意识。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 大学生亟需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加强大学生的道 德修养和法律素养,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社会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以人为本强管理科学发展创佳绩(09年工作总结)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