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空间与图形》模块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郭岗小学 适用年级 六年级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课程类型 总课时 必修课程 3课时左右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 刘秋红 11月25日 从学生方面看:六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活动经验,有较好的自主合作能力和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从学习内容看:本模块安排了:圆的特征,圆周长和面积的推导方法和计算方法,圆是对称轴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因此,本模块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把各个知识点真正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回忆、自主整理、合作交流等方式,引导学生对小学所学的空间与图形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整理,通过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启发,发展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提高学习的学习质量。 课 程 目 标 1、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及面积公式,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够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3、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模块重点: 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模块难点: 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 课 程 内 容 实施内容 位置 圆 课时安排 1课时 2课时 课 程 实 施 ㈠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采用直观演示、启发讲解、师生互动交流、合作探究、讲练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㈡学习方式 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班级展示、运用操作等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在教师组织、引导下的小组合作,以获得新的认知。其中学生提出计划、团队合作、问题解决以及合理的表述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 ㈢实施对策 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数学感,增强图形的理解;重视空间想象能力,注重解题的多样化和优化;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加强方法的指导。 ⒉注重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培养空间观念不仅需要自主探索、亲身实践,更需要合作交流。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讨论交流、合作实验。直观教学,注重教具和课件的合理运用;注重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探索体验与发现是学习过程的主要活动。 3.实践活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能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重视复习整理能力的培养。 4.重视学习兴趣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5.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个别辅导;每个知识点落实到位。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⒈利用课堂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⒉利用信息交流平台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特性与家长定期进行交流。 ⒊学生书写错题分析报告。 ⒋收集的有关资料,合作完成一次实践活动。 ⒌模块学习进行复习整理,及时互评。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⒈卷面测试:概念平均错误在6%以内,口算、简算平均错误率8%以内,速度每分3题以上;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18%以内;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⒉进行一次计算能力检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能否运用空间与图形的知识描述并解决实际问题;是否能够运用合理的计算策略正确地进行运算;是否有对计算结果进行估算和结合实际检验的习惯;能否有效地利用计算器探求规律. ⒊进行一次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给每位学生做出综合评定,也可以让和社区有关人员参与评价过程。评价方式应当多种多样,既可用书面考试、口试、活动报告等方式. (三)教师教学行为评价 教学活动中师生应共同参与,并以主体建构的身份表达和诠释着自己的选择。师生双方以对话的行为维系着评价主体间的交往。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表现、情感体验、参与程度、知识获得以及合作交流等诸方面的情况,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的价值作出更为准确、全面的判断,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有 效 性 评 价
《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六年级模块二
2025-04-27
《空间与图形》:小学数学六年级模块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