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某金属冶炼企业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中包括了“含重金属污水的排放”和“能源消耗”。请适当举例,谈谈对这两项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策划进行审核时应把握的一般思路?(考试:2016 年9 月、2016 年6 月)
1)查相关文件,在确定“含重金属污水的排放”及“能源消耗”时,是否考虑了其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能够施加影响,是否是从整个生命周期去考虑异常状况或可合理预见的紧急情况;
2)在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时,运用的准则是否合理,有无将其他重要因素遗漏的情况,所确定“含重金属污水的排放”及“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影响是否识别全面,是否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加强监测频次、制定应急响应措施等;
3)是否对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含重金属污水的排放”及“能源消耗”在各车间、相关部门进行了沟通,抽查沟通记录;
4)查组织在策划措施时,有无考虑“含重金属污水的排放”及“能源消耗”,对所制定的措施如何融入到实际业务过程中,例如所制定的应急响应措施,查应急预案内容、时间、有时可查应急响应记录、评价等。策划在什么时间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查相关记录;
5)在对“含重金属污水的排放”及“能源消耗”两项重要环境因素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时,有无考虑相应的技术方案、财务要求、运行及经营要求,哪种方案是最优化的。 47、请就“信息交流过程”谈谈应从哪些方面收集审核证据。(考试时间:2016 年9 月) 按照标准7.4 的要求扩展并结合实际描述即可。要注意分别从内部交流和外部交流两方面进行审核。
1)需从主观部门审核信息交流的策划,如组织是否通过策划,建立和实施环境信息内外部沟通的过程?确定了哪些需要沟通的事项?
2)再到各相关部门查实施记录(如各部门内部及之间的有效沟通记录,对重要环境因素、环境绩效、合规性义务和环境风险应对措施与外部联络的方法及实施记录,如对环境投诉的答复和处理记录,如环信息对外公开情况与环保局的排污申报记录,与外部功放(包括合同供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的证据)。 47.据ISO14001:2015标准,请编制审核某污水处理站的检查表(考试时间:2016 年6 月) 1)7:与污水处理站站长交谈,询问污水处理站的主要职责、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抽查关键岗位(如水处理工、化验工)的上岗证、培训记录;
2)6.1.1:查看对污水处理站确定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资料;
3)6.1.2:询问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情况,查环境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文件,现场确认环境因素有无遗漏、重要环境因素评价是否合适?现场确认污水排放、污泥排放、恶臭气体排放、化学品泄露等重要环境因素是否遗漏?关注污水中是否含第一类污染物;
4)6.1.3:查法律法规识别情况,是否收集了适用的污水排放标准(包括第一类污染物的相关要求)、污水、大气、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等法规要求;
5)6.2.2:查询污水处理站对于实现其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是否合理、充分;抽查的实施情况,是否按期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6)8.1 请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日常控制要求,查阅污水处理程序、作业指导书,重点关注: ◇污水处理站三同时的执行情况; ◇对含第一类污染物污水的处理规定;
◇现场工艺执行情况,抽查污水处理记录、药品使用记录;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抽查近期设施运行、维护记录; ◇污水处理用化学品管理、存放情况;
◇污泥、废弃药品及包装物的处置,包括与固废处置合同方的沟通。
7)8.2:查是否针对污水超标排放紧急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现场检查应急设施、物质的配
备情况;
8)9.1.1:查阅污水监测规定,抽查污水处理站检测记录3-5 份,抽查第三方的监测报告,查看在线监测运行情况,了解达标排放情况,抽查监测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查看校准记录; 9)9.1.2:查合规性评价记录,对污水处理合规义务遵守情况是否已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何。 10)10.2:抽查近期该站监测不达标或其他不符合纠正措施记录,了解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 1、ISO14001:2015 标准强调了风险和机遇的有关要求,请阐述风险和机遇的来源以及标准中对于组织如何应对和管理风险和机遇的主要要求??(考试时间:2015 年12 月) 风险和机遇来自于:1)影响组织实现环境管理体系预期结果的能力的外部和内部问题,包括能够影响组织或受组织影响的环境状况;(4.1)2)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3)环境因素(6.1.2)4)合规义务(6.1.3)
标准中对于应对管理风险和机遇的主要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将环境管理融入到组织的业务流程、战略方向和决策制定中、与其他业务优先相结合,并将环境管理纳入组织的全面管理体系中,最高管理者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其面临的风险和机遇(0.3 成功因素)
2)6在策划中充分考虑风险和机遇,充分考虑组织的内部和外部的事项、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建立环境目标时充分考虑了风险和机遇;
3)7在管理风险和机遇中,充分提供各种资源,保证相应的能力和意识,做好充分的内外部信息交流,保持必要的文件话信息; 4)8针对所识别出的风险和机遇所涉及过程,对其运行策划和控制(包括应急准备和响应); 5)9对识别出风险和机遇所涉及到的过程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6)10针对不符合响应或采取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持续改进,提升环境绩效。 2、简述ISO14001:2015 标准与ISO14001:2004 标准相比,标准要求有哪些主要变化 1)新标要求组织应识别组织所处的内部环境,控制受组织影响或能够影响组织的环境状况,并作为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和策划、运行的输入;在确定环境管理体系范围时,组织赢取诶的那个其边界和适用性,考虑组织所处环境、合规义务、其实施控制与施加影响的权限和能力;
2)加强领导作用,相比2004 版增加最高管理者应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并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到组织的业务过程,支持其他相关管理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3)强化了保护环境,包含了污染预防及其他与所处环境有关的特定承诺,包括了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以提高环境绩效的承诺;
4)策划增加应考虑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考虑到环境因素、合规义务、内部环境及其相关方要求;
5)提出了生命周期的概念,从原材料到最终处置阶段,均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合规义务; 6)加强了信息沟通,明确了沟通的内容、时间、方式等内容,规定了内外部沟通的要求; 7)文件化信息代替了文件和记录的描述; 8)加强对外包过程的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
9)将原来新版的法律法规要求和其他要求改为合规义务,组织更加灵活的控制合规义务; 10)新增术语“预期结果”和强调了最低限度的预期结果包括环境绩效、履行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
11)旧版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在新版4.1 和6.1 条款中,环境管理体系本身就是一个预防性工具;
12)新版标准诸多要求中均提出对变更的管理。
3、请根据ISO14001:2015 标准的相关要求,阐述预期结果与环境绩效的关系 相关术语定义:
1)预期结果:组织通过实施其环境管理体系想要实现的结果,或者是组织希望达到的绩效水平。最低限度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吕I 系那个合规义务和实现环境目标; 2)环境绩效:与环境因素的管理有关的绩效,可依据组织的环境方针、环境目标或其他准则,运用参数来测量的结果,是组织在环境方面的现实表现;预期结果与环境绩效两者关系: a)4.4“环境管理体系”中明确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目的是取得预期的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
b)5.1“领导作用和承诺”中的f)中明确最高管理者要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环境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包括提升环境绩效;总之,环境管理体系达到的预期结果包括环境绩效,环境绩效是环境管理体系缺德预期结果的重要内容之一,环境绩效的测量结果也会影响预期结果的实现。
4、请根据ISO14001:2015 标准的要求,阐述对“7.2 能力”的审核要点。
1)询问相关负责人是否对“能力”策划了哪些文件和要求?若有,查策划的充分性和合理性,是否符合新标准条款的要求;
2)组织在确定所要控制的人员时,是否考虑的是与组织环境绩效和履行合规性义务能力有关的人员,如其工作可能造成重担环境影响的人员、实施内部审核的人员、对紧急情况做出响应的人员;
3)关于需要胜任工作的人员,有没有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查相关记录;
4)组织有没有对与环境管理体系相关的培训需求进行了解,了解的是否全面;查培训需求情况,确定需求了解是否全面,是否有将一些重要的环境因素规避在外与实际业务不符情况; 5)如果组织出现不能满足工作所需能力时,组织有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培训、指导、重新委派工作、招聘等,并在措施后对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6)查与环境有关的特殊工种岗位是否有相关的资质证书,是否持证上岗作业,如污水处理工或化学品管理员。
5、阐述ISO14001:2015 标准提出的,有关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的条款及具体要求。:
标准中明确要求的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中的条款及具体要求如下: 5.1 领导作用与承诺: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6.1.3b)确定如何将这些合规义务应用于组织;
6.1.4 措施的策划:1)在其环境管理体系过程中或其他业务过程中输入并实施这些措施; 6.2.2 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组织应考虑如何能将实现环境目标的措施融入其业务过程; 9.3 管理评审:g)持续改进的机会。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如需要,改进环境管理体系与其他业务过程融合的机遇;以上条款是标准明确提到将环境管理体系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但其他条款的实施其要求也应与组织的实际业务过程相结合。 6、阐述ISO14001:2015 标准中对组织保持和保留文件化信息的要求。(各举至少5 例) 1)标准对组织保持文件化信息的要求有:
4.3 应保持范围的文件化信息,并可为相关方获取; 5.2 环境方针应保持文件化信息;
6.1.1 组织应保持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文件化信息; 6.1.3 组织应保持其合规义务的文件化信息; 6.2.1 组织应保持环境目标的文件化信息。 2)标准对组织保留文件话信息的要求有:
7.2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能力的证据;
9.1.1 组织应保留适当的文件化信息,作为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结果的证据; 9.1.2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合规性评价结果的证据;
9.2.2 组织应保留文件化信息,作为审核方案实施和评审结果的证据; 9.3 组织应保留文件话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结果的证据。
7-2、ISO14001:2015 标准明确要求将生命周期的观点应用于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请阐述“标准”的要求中是如何体现生命周期观点的应用的?(考试时间:2016 年6 月)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环境管理的系统方法可想最高管理者提供信息,通过“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的方式,能够防止环境影响被无意地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以获得长期成功。4.3 确定环境管理体系的范围:组织应运用生命周期观点考虑其对活动、产品和服务能够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程度;6.1.2 在确定环境因素时,组织要考虑生命周期观点。在识别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时需考虑产品或服务的典型生命周期阶段(包括原材料获取、设计、生产、运输和(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以保证环境因素识别的充分性。
8.1 组织在进行运行策划和控制时,需考虑从生命周期的观点出发,对相关方提出环境方面的要求。比如a)适当时,制定控制措施,确保在产品或服务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考虑其生命周期的每一阶段,并提出环境要求;b)适当时,确定产品和服务采购的环境要求;c)与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沟通其相关环境要求;d)考虑提供与产品或服务的运输或交付、使用、寿命结束后处理和最终处置相关的潜在重大环境影响的信息的需求。总之,审核企业如何采用生命周期观点,控制或影响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制造、交付、消费和处置等的方式,如何运行生命周期观点考虑其对活动、产品和服务能够实施控制或施加影响的程度,防治环境影响被无意的转移到生命周期的其他阶段。
8、阐述审核员在企业依据2015 班新标准审核环境管理体系时,应从哪些方面关注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应用了机遇风险的思维?)(考试时间:2016 年6 月)
1) 基于风险的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条款:6.1,6.2,第7 章,第8 章、9.1 和9.3; 2)在审核6.1.1-6.1.4 条款时,应关注机遇风险的思维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例如6.1.1,策划环境管理体系时,组织应确定与环境因素、合规义务、4.1 和4.2 中识别的其他问题和要求相关的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6.1.2 重要环境因素可能导致与有害环境影响(威胁)或有益环境影响(机会)相关的风险和机遇;6.1.3 合规义务可能会给组织带来风险和机遇; 3)在审核一下条款时,应关注机遇风险的思维,要求组织应对和管理相关的风险和机遇。例如:6.1.4 组织应采取措施管理器6.1.1 中识别的风险和机遇;制定环境管理目标6.2 时,应考虑风险和机遇;第7 章,在支持过程,组织应从资源提供、能力的获取,组织控制下工作的人员的风险意识的培养,在内外部交流中应包括风险和机遇;在第8 章,运行过程中,运行策划和控制应考虑应对和管理的风险和机遇;9.1 怎样利用给分析和评价的结果,考虑到相应的风险和机遇;9.3 在管理评审中,应考虑到有关风险和机遇的变更信息。 9、阐述相对于2004 版标准,ISO14001:2015 在合规义务的要求方面的变化。
履行法律法规要求应是一个负责任的组织行为的底线。因此,在2015 版标准中,强调 了组织应履行合规义务(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确定强制遵守和资源选择遵守“要求”(6.1.3);
2)一旦自愿选择遵守,就要作为必须履行的“义务”包括相关方面的要求(4.2); 3)考虑与合规性义务相关的风险和基于(6.1.1、6.1.4); 4)合规性义务应用于组织(6.1.3);
5)对履行合规性义务有影响的人员的能力要求(7.2); 6)建立合规性义务信息的沟通过程(7.4);
7)考虑证实履行合规性义务信息的沟通过程(7.5);
8)运行控制措施考虑合规性义务(8.1); 9)合规性义务遵守情况的评价(9.1.2); 10)合规性义务遵守情况的评审(9.3);
11)保持合规性情况的知识和对合规性情况的理解(9.1.2) 10、阐述组织应如何在体系中实施“领导作用与承诺”,才能满足ISO14001:2015 标准的要求。(2016 年9 月)
ISO14001:2015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几个条款中,对领导作用专门提出了要求,如下: 5.1 领导作用于承诺
最高管理者应证实其在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领导作用和承诺,通过: a)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负责;
b)确保建立环境方针和环境目标,并确保其与组织的战略方向及所处的环境相一致; c)确保将环境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d)确保可获得环境管理体系所需的自愿;
e)就有效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进行沟通; f)确保环境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
g)指导并支持员工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做出贡献; h)促进持续改进;
i)支持其他相关管理人员在其职责范围内证实其领导作用。
5.2 环境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在确定的环境管理体系范围内建立、实施并保持环境方针。 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部分配并沟通相关岗位的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对下列事项分配职责和权限,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9.3 管理评审:最高管理者应按计划的时间间隔对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1、审核组到某一木质家具厂进行审核,请针对喷漆房编制检查表。
1)7:查相关文件,确定喷漆房人员职责的分工是否明确,现场查看环保资源配置,询问现场人员的职责和环保意识。查看培训记录了解对本岗位员工的培训情况; 2)6.1.1:查看对家具厂确定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资料;
3)6.1.2:查看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记录,确定是否包括喷漆废弃排放、废水排放、粉尘排放、噪声排放、固废的废弃、火灾等环境因素;
4)6.1.3:查看法律法规清单,确定喷漆废气废水、粉尘、噪声执行的排放等级标准及固废管理要求是否识别;
5)6.2.2:查阅家具厂对于实现其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是否合理、充分;抽查措施的实施情况,是否按期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6)8.1:查阅喷漆废气、废水、噪声级粉尘处理相关的作业指导书或规范等相关文件,车间现场查看喷漆废气、废水、噪声及粉尘排放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有效,查看运行、保养记录。查看固废的处置记录,确定是否交有资质处置方进行合理处理; 7)8.2:是否针对废气、废水、粉尘超标排放、火灾等紧急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查看相应的应急设施、物质是否具备,是否进行了演练,查看演练记录;
8)9.1.1:查阅废气、废水、粉尘、噪声常规监测工艺、指标,查看环境监督部门监测报告和近期组织的监测记录,确定是否达标排放。监测设备是否进行了校准和检验,是否定期进行维护保养,查看检定证书及相关记录;
9)9.1.2:查合规性评价记录,对木质家具厂适用的合规义务遵守情况是否已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何。
10)10.2:是否存在不符合,如果存在是否采取了纠正措施,采取的纠正措施是否有效。
2、请针对某燃煤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等于14MW)编制检查表。至少答7 个条款。 1)7:请负责人介绍锅炉房的主要职责、岗位设置及人员配备情况,提供人员名单,抽查关键岗位(如司炉工、水处理工)的上岗证、培训记录;
2)6.1.1:查看对燃煤锅炉确定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资料;
3)6.1.2:询问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情况,抽查锅炉房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记录,对照现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是否有遗漏(如烟尘、SO2废气排放、噪声、炉渣煤灰、废水排放等); 4)6.1.3:请负责人介绍燃煤锅炉适用的环保法规(关注锅炉噪声、锅炉废气排放标准); 5)6.2.2:查阅燃煤锅炉对于实现其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是否合理、充分;抽查措施的实施情况,是否按期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6)8.1:介绍锅炉房日常控制要求,查阅锅炉房管理制度文件,到锅炉房现场,烟气治理工艺执行情况;锅炉房烟囱高度不得低于45m,若烟囱周围半径200m 距离内有建筑物,需高出最高建筑物3m;锅炉运行是否正常,看配套的脱硫除尘装置,查近期锅炉运行、维护记录,锅炉安全附件、仪器、仪表定期检定情况,抽查检定证明;燃煤现场防火、防尘措施。 7)抽查针对废气超标排放、设备故障、火灾爆炸等事故及紧急情况制定的应急预案,现场检查应急设施、物资的配备情况;
8)9.1.1:查噪声、废气、废水监测情况,抽查近期噪声、废气、废水排放监测记录是否达标排放;监测设备是否有效,抽查校准或检定记录(关注废气在线检测仪);
9)9.1.2:查合规性评价记录,对燃煤锅炉适用合规遵守情况是否已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何; 10)10.2:了解过去监测不达标或其他不符合的处理情况,抽查相关纠正、纠正措施的实施。 3、针对化学品管理部门及仓库编制检查表,至少写6 个条款。(考试时间:2012 年3 月) 1)7:与化学品管理部门负责人交谈,询问其职责,仓库中存放化学品种类及分布的情况,查看仓库现场,询问保管员其职责是否明确。抽查管理人员、保管员、司机的资格、培训记录;询问其环保意识及知识,确认其控制重要环境因素的技能;
2)6.1.1:查看对化学品仓库确定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资料;
3)6.1.2:查环境因素清单,识别是否充分;查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评价是否客观、科学、合理。废弃化学品及包装物、危化品的泄露、火灾爆炸等是否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 4)6.1.3:查化学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抽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识别情况;
5)6.2.2:查阅化学品仓库对于实现其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是否合理、充分;抽查措施的实施情况,是否按期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6)8.1:◇查化学品仓库装卸、贮存、搬运、防火等管理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
◇查对供方和合同方的管理情况,如化学品的采购、化学品外运,进入仓库区域机动车等有无管理规定?与非化学品及包装物处置方有无签订管理合同?◇查化学品库房是否完好(如通风、干燥、防晒、防雨、防冻、防热等)。
7)8.2:◇针对化学品泄露、火灾、爆炸而伴随着重大环境影响,是否制定了应急措施; ◇消防设备、灯具、火灾事故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是否明示,是否符合有关要求;应急物资是否配备齐全、有效;◇现场观察消防设备(如自动监测和火灾报警系统,灭火喷淋装置等)、避雷和通风设备、报警电话是否保持其良好运行状况;◇是否定期对应急预案演练和评审。 8)9.1.1:查化学品库的监测项目(废气、废水)、监测频次规定和要求是否已明确;查监测记录,确认按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进行了例行监测;查看监测和测量设备校准和验证的记录,现场观察记录中确定的监测和测量设备是否在有效期内;
9)9.1.2:查合规性评价记录,对化学品仓库管理适用的合规义务遵守情况是否已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何;
10)10.2:了解过去监测不达标或其他不符合的处理情况,抽查相关纠正、纠正措施
4、你作为审核员,如何审核组织的“合规性评价”工作,请编写审查检查表。
类似题:对标准“合规性评价”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时,应取得哪些证据,试举例说明?
除在主控部门对评价信息/依据进行验证外,还需在相关部门对一些守法情况进行验证。 1)到主管部门了解合规性评价程序的策划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抽查最近合规性评价的记录(如评价记录表、评价报告),了解合规性评价依据的环保法规和其他要求是否适当,了解各部门提交的合规性评价输入信息对组织的环境运行情况描述是否充分,例如环境监测部门提供的污水排放监测报告是否准确、全面;
2)到相关部门,查阅有关记录确定其守法情况。例如:查看污水处理现场运行记录、污水监测记录,药品使用记录等证据确定污水处理系统是否运行正常;查看危险化学品仓库现场管理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及微信爱废弃物处置情况等(危废处理记录、处置方的资质等)。 5、GB/T24001 标准要求识别能够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在相关条款中提出了有关管理要。请根据有图: 供方→组织→消费者
(1)根据此图,应至少识别供方中的哪类(活动、产品、服务)环境因素?通过标准的哪个条款哪项要求进行管理?并举例识别出相关环境因素和说明如何管理,写出具体措施。 (2)产品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通过标准的哪个条款的哪项要求对消费者施加影响?并举例说明如何对消费者施加影响,写出具体措施。
1)组织应至少识别供方所提供产品中的环境因素,通过标准中的8.1c 条款要求进行管理。如燃煤电厂对煤炭供方的管理,涉及的相关环境因素有SO2 的排放、烟尘的排放、炉渣煤炭的排放等,可在煤炭采购合同中要求煤炭供方所供煤炭的硫分、灰分等指标达到所要求的等级;
2)产品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可通过标准钟的7.4.3 条款要求对消费者施加影响。如电池生产厂家建立回收点,提倡消费者废电池回收,还有酸奶厂家鼓励消费者空酸奶瓶回收等。 6、某金属配件厂的生产工艺如下所示:
下料(剪板)→成型(冲压)→组焊→表面处理(前处理、喷漆)→装配→成品该工厂的靠近冲压设备一面有住宅楼,因工厂三班倒,晚班用剪板机及冲压机设备噪声过大,总是遭到住宅楼居民的投诉。根据上述给出的工艺图,请分析剪板机和冲压机噪声治理可能的措施以及喷漆工序废气可能的治理措施,并写出上述场景中的环境因素。 剪板机和冲压机的噪声治理的措施:
1)车间设备合理布局,将剪板机、冲压机放置于远离住宅楼的场所,可采取独立封闭式车间,做好隔声措施;
2)采用低噪声冲压、剪板等设备替换高噪声设备,对设备进行改造,加装减震、吸声装置、材料,加强对设备维护保养,减少设备异常发声;
3)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将冲压、剪板等产生高噪声的工序安排在白天,以减少对周边住宅区人群休息的影响。
喷漆工序废气的治理措施:
1)设置封闭式喷漆房,严禁露天喷漆,加装水幕,将漆雾冲洗进入水池,对水中漂浮漆渣定期打捞,池中吸附用水循环适用,放置造成第二次污染; 2)将喷漆房废气排入“活性炭吸附塔”,可吸附废气中苯系列污染物。环境因素:固废的排放(金属下脚料、焊渣、废漆)喷漆废气的排放噪声的排放(剪板机、冲压机噪声) 7、某城市工业区内一汽车制造厂涂漆车间的生产工艺为:
清洗除油→水清洗→磷化→水清洗→涂漆→水清洗→干燥→中涂→烘干→喷面漆→烘干;清洗出游采用NaOH 和合成清洗剂,磷化适用磷酸锌、硝酸镍,涂底漆适用不含铅的水溶性涂料,中漆含甲苯、二甲苯,烘干采用热空气加热方式。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吸
附处理后由30 米高的排气筒排放;产生的废水排入汽车制造厂污水综合处理站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
(1)该涂漆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2)请给出喷漆废水的主要污染因子,评价污水处理方式的合规性。(3)与该生产过程有关的固体废弃物是否属于危险废物,为什么? (解析:磷化: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
(1)该涂漆车间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含油废水排放、含锌镍废水的排放、涂料废水的排放、含苯废气的排放、废除油液、废磷化液、磷化渣、废油漆的废弃、含漆包装物的废弃、油抹布废弃、废活性炭的废弃、水电的消耗、加热燃料的消耗、NaOH、硝酸镍等化学品的泄露、潜在油漆着火;
(2)废水中主要含NaOH、锌、镍等污染因子,组织将该车间的污水汇入综合污水处理池处理是不符合法规的,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要求,含镍污水属于第一类污染物,含此类污染物的污水,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取样,不得与其他污水混合后进行处理: (3)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或者感染性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和液态废物属于危险废物;该生产过程主要的固废为磷化渣、废油漆、含油抹布、废活性炭都属于危险废物。
8、2009 年6 月1 日审核员到某汽车4S 店进行第一阶段现场审核,了解到以下信息: 1)该4S 店于2007 年9 月建成,2008 年1 月1 日开店营业,2009 年1 月1 日正式按GB/T24001标准实施运行环境管理体系;
2)该4S 店没有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也没有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
3)汽车维修车间将喷漆产生的废气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审核员在巡视维修车间时,发现正在进行烤漆作业时的废气净化系统并没有按《喷漆废气控制程序》的规定启动运行。废油漆桶、废报纸、废旧汽车配件等都堆在一个大塑料桶中,其中还有一些烟头; 4)该4S 店自营业以来从未对喷漆废气进行过监测。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该4S 店违反了哪些主要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至少写出4 个)
2)该4S 店不符合GB/T24001 标准哪些条款?为什么?(至少写出两个条款并说明理由) (考试时间:2012 年3 月、2010 年9 月) 1)该4S 店违反的主要环保法规有:《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消防法》等;
2)a)未进行环评和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违反新项目环境管理要求,不符合标准8.1; b)未按《喷漆废气控制程序》的规定启动运行废气净化系统,及废油漆桶(危险废物) 与废报纸、废旧汽车配件等混装在塑料桶中,桶中有烟头,不符合标准8.1; c)未进行喷漆废气监测,不符合标准9.1.1。
9、审核中发现某公司有一蒸汽锅炉,需要24 小时不间断供汽,在运行过程中,每半小时左右会减压放气一次,产生比较尖锐刺耳的声音,影响了周围居民的休息而导致了投诉,当地环保监测证实在减压时噪声超过排放标准限值15 分贝,公司据此认为这属于偶发噪声不需要改进。请描述下审核思路(至少答出4 个关键条款),并阐述锅炉房噪声污染防治的措施。(考试时间:2012 年12 月)
1)6.1.2:查看环境因素识别记录,确定是否识别了锅炉减压放气中产生的噪声;
2)6.1.3:查看适用法律法规及要求的识别情况,确定是否收集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夜间频发噪声的最大声级超过限值的幅度不得高于10dB(A)”等规定; 3)7.4.3:查阅公司对居民关于锅炉放气噪声投诉的处理情况;
4)8.1:查看公司对锅炉房噪声控制措施及运行控制情况; 5)10.2:对噪声超标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纠正措施: 可从以下方面考虑锅炉房防治措施: 1)安装锅炉排气消音器
2)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更换低噪声设备,减震,隔音罩,厂房设计合理 3)合理布局,砌围墙,建绿化带 4)居民安装隔音窗或搬迁
10、审核员在化学制药行业审核,调阅企业自测污水排放监测报告,其外排污水COD 为280mg/l,BOD 为90mg/l,审核员接下来应该考虑审核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与GB/T24001 标准的哪些条款有关?(2012 年12 月、2012 年6 月)
某审核员于2010 年6 月5 日对某组织进行现场审核时发现,该组织5 月份自测废水监测报告中CODcr 的监测结果为150mg/1,经查其执行的标准为100mg/1。请针对此现象 写出审核思路。(考试时间:2010 年12 月、20l0 年6 月、2009 年3 月、2007 年12 月) 1)9.1.1:查阅组织的监测依据,抽查监测记录确定监测方法及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抽查校准维护记录确定监测设备是否校准;
2)10.2:查对该污水超标排放的原因分析及采取的纠正措施的实施及其有效性的证据; 3)8.1 污水处理控制程序中是否规定了运行准则,现场操作是否符合运行准则,现场污水处理设施是否运行正常;
4)6.1.2:是否识别了关于污水排放的环境因素,是否包括了COD、BOD 排放; 5)6.1.3:是否收集适用的污水排放标准。
11、审核员发现在企业的事故档案中有一起XX 年7 月因供方发货人员装卸不小心发声柴油泄露,使土壤和水体受到污染,请针对此场景阐述审核思路。(至少写出3 个条款内容)(考试时间:2013 年3 月)
1)8.2:查企业是否识别了柴油泄露的紧急情况并制定了响应程序,针对本起泄露事故是否启动了应急预案,是否消除了环境影响,查阅有关事故影响记录,查事后对应急预案评审及必要修订情况;
2)10.2:查是否对已发生泄露事故及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查相关纠正措施的实施及验证记录;
3)6.1.2:查企业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情况,确定是否识别了供方装卸活动导致柴油泄露; 4)8.1:查是否制定相关方的控制程序,并将相关程序要求告知该供方,如与供方签订环境管理要求协议,对供方装卸活动进行监督管理等。
12、审核员来到某施工现场,向项目经理了解工地食堂和混凝土搅拌污水排放问题,经理说公司废水都能达标。审核员看到监测报告,污染物排放浓度均达到排放标准要求。审核员询问,如何进行污水取样,项目经理说以上两种废水最终均排到化粪池排放口取样。请针对上述场景,阐述审核思路。(考试时间:2015 年9 月、2013 年9 月) 1)6.1.1:查看对施工现场确定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资料;
2)6.1.2:查看其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记录,确认有无识别食堂污水和混凝土搅拌污水排放,关注混凝土搅拌污水中是否有第一类污染物; 3)6.1.3:查看其收集的适用的《水污染防治法》、《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等相关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确认有无收集对食堂污水和混凝土搅拌污水处理及监测、达标要求;
4)6.2.2:查阅施工现场对于实现其环境目标措施的策划是否合理、充分;抽查措施的实施情况,是否按期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5)8.1:重点关注:a.三同时及环评批复的执行情况;b.查看食堂污水和混凝土搅拌污水处理系统的适宜性,是否清污分流,现场查看其处理设施是否正常运转,现场污水处理操作流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c.两种污水处理产生的固废处置方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6)8.2:污水超标排放的应急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7)9.1.1:查看其食堂污水和混凝土搅拌污水的监测规定,是否分别食堂污水和混凝土搅拌污水处理系统排放口取样,再抽查公司污水监测记录,确认是否执行监测规定要求。查看第三方环保监测部门对其污水的监测报告,确认污水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8)10.2:对以前发生的污水超标的情况,有无采取纠正措施并有效实施。 13、监督审核时,某审核员在B 经理陪同下来到某公司二期工程厂房。经询问审核员了解到,一期工程及配套污水处理厂是2006 年投产的,持有“三同时”、“环评”等批文,当时的设计生产能力是年产50 万台。审核员紧接着问:“二期工程何时投产?”……“现在全公司三班年产多少台?”B 经理回答说:“2012 年4 月、三班年产100 万台!”但当问到1996 年后是否兴建新的污水处理装置(或厂)时,回答没有。在磷化装置前发现未经处理的含镍的污水直接排入流向污水处理厂的下水管道。现场工程师告诉审核员,污水处理是公司污水厂的职责,我们只管生产。请描述你的审核思路。(至少回答出五个关键条款) 1)6.1.1:查看对二期工程确定的需要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文件资料;
2)6.1.2:查是否针对二期扩建项目进行了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环境因素的识别是否充分,评价是否准确,是否包括了含镍废水的排放那个环境因素;
3)6.1.3:查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要求清单,确定是否收集和识别了二期项及含镍废水排放控制要求和标准;
4)6.2.2:查阅二期工程对于实现环境目标措施策划是否合理、充分;抽查措施是否按期实施,达到预期目标;
5)8.1:查工程的环评批复、竣工环保验收的批复执行情况,查是否有新建项目的管理要求,查原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是否满足二期生产要求,查是否建立了含镍废水的处理规定,含镍废水的处理运行能力是否确保在车间排放口达标后,再排入公司污水处理厂;
6)8.2:查是否识别了污水超标排放紧急情况并制定了相应应急预案,现场产看应急池等相应应急设施,查应急预案的演练及评审情况;
7)9.1.1:查废水排放监测的管理规定及监测报告,了解生产废水是否达标排放,特别是含镍污水是否在车间排放口取样并达标;
8)9.1.2:查合规性评价记录,对二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验收等相关法规的遵守情况是否已进行了评价,结果如何;
9)10.2:查针对监测中或合规性评价中存在的不符合是否已实施了纠正并制定了相应的纠正措施。
14、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燃料贮存→烘干磨粉--原料储存→破碎烘干→生料磨粉→烘干→生料储存、均化→熟料煅烧→水泥粉磨→水泥运装审核员在某水泥企业审核发现,在震耳欲聋的水泥磨粉车间看到大门敞开,在不到5 米远处是工厂厂界,隔壁是某小学校。审核员了解到一条新的生产线在试运行。审核员问环保科长:“新生产线是否有环境批复?”科长答:“有。”审核员进一步问:“是否提交了竣工验收申请?”回答说:“还没有,因为生产还不正常,待生产正常后再提交。”审核员又问:“试生产多少时间了?”科长答:“已有5 个月。”审核员问:“是否向环保局提交了试生产申请?”回答:“没有。”审核员看到新生产线上的除尘装置没有运行。”
(1)请写出水泥厂的主要环境因素。
1)粉尘的排放(主要有原料粉尘、生料粉尘、熟料粉尘、成品水泥粉尘)、废气的排 放(主要由燃料燃烧产生SO2、NOx 和烟尘等);
2)废水的排放(主要来自循环冷却水系统排污、生产车间洗涤废水、化验室废水等); 3)噪声的排放(主要由各种破碎机、磨机、空气压缩机、风机工作时产生);
4)固废的产生(主要是废弃的水泥包装袋、原料包装袋); 5)能源和资源的消耗。 (2)水泥磨粉车间5 米外是工厂界,附近有小学教学楼,针对此情景阐述审核思路。(4 条) 1)6.1.2:查看水泥磨粉车间的环境因素的识别,关注噪声、粉尘排放的识别和评价; 2)6.1.3:查看适用的法律法规识别情况,关注《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标准的相关要求是否收集;
3)7.4.3:查看与相关方的沟通情况,特别关注周边学校对工厂环境方面的反馈及答复情况; 4)8.1:查看查看车间对噪声和粉尘的控制措施是否到位以及现场管理情况; 5)9.1.1:查看差噪声和粉尘的监测规定及监测记录,关注第三方的监测报告。
(3)请据上述场景阐述该水泥厂水泥磨车间和新生产线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活动。 水泥磨车间:生料粉磨、熟料粉磨活动; 新生产线:新项目的施工、试生产活动。
(4)上述情景是否存在不符合,并阐述不符合事实。
存在以下不符合:水泥磨车间噪声很大,但是门窗敞开,隔壁是某小学;新生产线已试生产5 个月,但未进行试生产申请和竣工验收;新生产线上的除尘装置没有启动运行。 (5)请阐述预防水泥厂大气污染的控制措施。 工业粉尘的控制:应选择具有先进水平的生产工艺和扬尘少的生产设备。在粉状物料的输送过程中应选择密闭负压式输送设备,并用收尘装置将其净化处理,收集的粉尘可返回原工序利用;燃料燃烧和窑尾废气的控制,选择低硫燃料,适用脱硫装置和除尘装置。
15、某市有一发电厂,规模为2 台功率600MW 的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工程总投资55亿元,主体工程包括2 座1900t/h 的锅炉,2 台600MW 的气轮机和2 台600MW 的发电机。辅助工程包括供水系统、灰渣场、除灰系统以及燃料的运输等。配套工程包括石灰石一石膏法烟气脱硫系统和烟气脱氮装置。项目主要废水为冷却塔排污水,废水产生量600t/h,其余废水基本不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为:SO20.40t/h,烟尘排放量0.21t/h,N0 折合成N02 排放量0.8t/h。该厂所在地气候温和,光照充足,年降水量充沛,春秋季短,冬夏季厂。冬寒干燥,夏热多雨,春秋干旱突出,全年主导风向ENE。项目选择区位于山区丘陵地带的矿区,距市区45KM。区内工业以煤炭、水泥为主,区内煤炭和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选址区南350m 处为A 村庄,东北8km 为B 镇,西偏北约15km 为一市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北偏西19km处为区政府,东南约2.lkm 处为一河流,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概和航运。(考试时间:2014年6 月)以下问题:(1)请识别该厂主要的环境因素。
冷却塔温水的排放、锅炉废气排放(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燃料和炉灰堆放产生的扬尘、噪声排放(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产生)、固废(炉渣、煤灰、石膏)、煤炭消耗,水和电的使用、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2)该厂大气污染物总量指标包括哪些?
答:该厂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二氧化硫和烟尘。 (解析:根据国家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污染物总量控制建议指标包括:SO2、烟尘、工业粉尘、COD、NH3-N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
(3)该厂应提供哪些污染物(含污染因子)的环境监测指标?项目噪声执行几类标准? 废气监测项目: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监测项目:水温、PH、色度、COD、BOD、SS;噪声检测项目:厂界噪声项目选址区为矿区,附近有村庄,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以工业生产区为主执行3 类声环境功能区要求,因此项目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标准 (4)请写出该厂锅炉房的8.1 和8.2 的审核思路。
8.1 请负责人介绍锅炉房日常控制要求,查阅锅炉房管理制度文件,到锅炉房现场, 重点关注:——现场烟气治理工艺执行情况; ——锅炉排气筒高度及周边环保间距;
——锅炉运行是否正常,查看配套的脱硫除尘装置,抽查近期锅炉运行、维护记录,锅炉安全附件、仪器、仪表定期检定情况,抽查检定证明;——燃煤现场防火、防尘措施。8.2 (5)请写出针对噪声治理的措施。
可以从一下方面考虑噪声防治措施: —安装排气消音器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更换低噪声设备,减震,隔音罩,厂房设计合理; —合理布局,砌围墙,建绿化带 —居民安装隔音窗或搬迁
16、审核员来到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公司审核,听取了公司环保部长有关情况的介绍如下:某化工厂是一家生产化学添加剂的企业。2010 年,该厂通过了区环保局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在废水处理设施验收合格后,正式投入生产。2014 年3 月、该化工厂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企业利润,在未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但是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予以改造,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扩建的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后,因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区环保局接到举报后对化工厂一进行了现场检查。但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由阻止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供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经环保局对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请问:(1)指出上述场景中哪些是审核证据?
(2)该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些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或基本法律制度,请正确列明5 项制度。
(3)根据上述情景,编写污水处理站现场检查表。(考试时间:2014 年12 月) (1)审核证据有以下4 条: a、2014 年3 月,工厂在未向环保局申报的情况下扩建了加工精制3-硝基、4-氨基苯酚(NAP)工艺和设备,污染防治设施没有相应予以改造,在投入生产使用前也未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b、扩建的设备投入生产使用后,原废水处理设施无法处理大量新增废水,造成处理池废水外溢和直接排放,污染了附近的河道;
c、化工厂以保守技术秘密为阻拦环保人员进入生产车间,并拒绝提供扩建工程的任何资料; d、环保局对该厂排污口污水排放进行监测,表明污染物排放严重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 (2)该化工厂的行为违反了《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水污染防治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排污申报等级制度、排污达标等要求。 (3)现场重点审核检查以下条款:
8.1:请负责人介绍污水处理日常控制要求,查阅污水处理程序、作业指导书。重点关注: ——污水处理站“三同时”执行情况;——含一类污染物处理工艺文件; ——现场工艺执行情况,抽查污水处理记录、药品使用记录;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是否正常,抽查近期设施运行、维修记录; ——污水处理用化学品管理、存放;
——污泥、废弃药品及包装物的处置,包括与固废处置合同方的沟通;
8.2:查是否针对污水超标排放紧急情况制定了应急预案。现场检查应急设施、配备情况; 9.1.1:查阅污水监测规定,抽查污水处理站的监测记录3-5 份,抽查第三方的监测报告,查看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情况,了解达标排放情况,抽查监测仪器是否经过校准,查校准记录; 10.2:抽查近期该站检测不达标或其他不符合的纠正措施记录,了解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