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评课稿

2025-04-26

《可能性》评课稿

“可能性”是新教材中出现的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用数表示可能性大小》是五年级上册安排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三年级对可能性的大小有了充分的体验之后,通过让学生进行摸球游戏从而引出用分数来表示可能性,让学生能辨别游戏是否公平等等,这是对可能性知识的应用,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和概率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抽象也不易理解,教材呈现的内容又不多,所以给执教陈元隆老师带来了难度,但是陈老师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学习数学。不仅如此,教学中,陈老师还用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简易的活动材料、富有趣味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创设了独立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本节课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亮点:

一、读透教材,注重联系

1、 注重偶然性与必然性之间的联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也非泾渭分明,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偶然性,但是也包含着一定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表现在大量重复的试验或观察中呈现出固有的规律,这就是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例如,陈老师同过让学生合作摸球:袋子里面有一红一蓝两个球,一组摸十次,看看摸到的结果会是怎样?在这个试验中,“摸出的要么是红球要么是篮球”。这是随机事件,事件的发生具有偶然性;而“摸出的两球的概率必定相等”是必然事件,具有必然性。如何让学生体会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区别,让学生能深入体会呢?执教老师先让学生摸10次,看看结果,然后,在摸十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后,进行猜想,如果是100次、1000次、10000次,那有会怎么样呢?学生在摸球的体验中,进一步发现“摸出的求要么是红球要么是篮球”这一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来越接近,体现了在偶然性中包含着必然性。 2、注重概率与统计知识相联系 统计与概率是密切相关的内容,通过统计随机事件发生的次数可以来理解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因此,可能性的得出要借助于统计的方法。例如,陈老师在让孩子进行摸球的实验中,运用了统计的方法。在介绍科学家在抛掷一枚硬币时的研究成果时,利用了统计图的展示,使学生非常直观的得出:通过统计会发现“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次数大约各占总抛掷次数的1/2左右。

二、层次清楚,环节紧凑。

陈老师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了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有层次地展开。在短短的四十分钟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经历了“导入—体验—探究—应用—延伸”这五个环节,使学生初步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

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先观察,思考后回答:在A、B、C 3个盒子里,盛有数量不等的红、黄、蓝小球。“如果任意摸一次,摸到红球的情况会如何?”然后又提问:如果一次性能摸到红球,你会从哪个盒子里摸?为什么?”通过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简捷地复习了第一课时关于“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知识,并顺利地导入了对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大小”的研究。通过学生精彩的回答,很自然地引出可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他们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在装有5红5蓝的袋子里进行摸10次,先行预测“摸出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这显然是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不可避免的含有“碰碰运气”的成份。但是,教师允许学生在观察摸球实验的过程中,修正自己最初的选择,进而让学生体验到,只有根据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通过这个实验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大小”的规律。

第三个环节: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一步研究:如果再增加10次,是否仍然符合物体数量多少决定摸出哪种物体的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呢?学生在亲自实践中,强化了对“可能性大小与物体数量多少有关”这样一个结论的认可。并通过引导,让学生体会出在相同的情况下,摸的次数越多,他们的可能性就越接近与二分之一。

第四个环节:是让学生应用“可能性大小”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在应用中深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

最后一个环节:是向课后延伸,让学生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 三、妙设情境,激疑解惑。

教师找准了新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有的放矢地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含有数学问题的情境。把问题设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思维上的矛盾和冲突搭起了一个平台,调动起学生运用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经历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去实现知识的建构,并从中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由于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使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学生思考起来会感到非常亲切、有趣,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陈老师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每一环节都为学生的参与,创设了要求不同、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交流与反思中,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的可能性大小的体验。让学生认识到,对某一随机现象来说,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取决于个人的意愿,而是与物体数量的多少有关。

陈老师让学生应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以扮演“策划者”“旁观者”或“顾客”的不同身份,去设计抽奖转盘,学生积极参与,颇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当学生运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去说说自己的设计想法时,教室里欣赏、赞许的笑声不断。总之,为了让学生探索随机现象中“可能性大小”的规律,并学习运用规律去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问题,本节课多处都体现了教师在创设情境时的良苦用心。 四、内化理念,改革创新。

教师的“教”应该是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的“会学”“乐学”服务的。教师要以热情的鼓励、积极的引导、耐心的期待、客观的评价,把学生推向自主学习的舞台,让学生在感受、猜测、思考、操作、交流与反思中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完善人格和认知结构。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发挥了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发挥了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真正成为了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

看了陈老师在博客中写的为上好这一堂课所经历的磨课过程,一步步的反思,一步步的改动,一步步的完美,真的让人体会到要上好一堂课实在是太辛苦了,其中花了老师多少心血和精力,凝聚着老师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在这里,我代表所有数学老师向执教的陈老师表示感谢,感谢她给我们呈现了一堂好课,同时也感谢教研室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让我们一起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可能性》评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下一篇:b亳州市近期建设规划(2024-2025)说明书2024.1.9

相关阅读
本类排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下载本文档需要支付 7

支付方式:

开通VIP包月会员 特价:29元/月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