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中学 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在图中洋流处放一漂流瓶,最有可能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是
A.欧洲西海岸 B.亚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北美洲西海岸
高山林线是指当山体达到一定高度时出现的森林分布上限。下图是“中国高山林线高度等值线图”,读图回答2-3题。 2.
下
列
叙
述
符
合
图
示
信
息
的
是
A.我国A~B、A~C的纬度变化更明显 B.我国北方高山林线的经度变化更明显 C.理论上广东林线应高于3400米
D.同纬度比较,一般我国东部林线高于西部
3.导致图中A~B、A~C沿线高山林线变化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A.降水差异;气温差异
1
B.海陆差异;纬度差异
C.地形差异;降水差异 D.地形差异;纬度差异
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尕恰迪如冰川面积不断缩小。 4.以上现象反映了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5.冰川在前进过程中会塑造出的地表形态有
A.V型谷、瀑布 B.冲积扇、河漫滩 C.U型谷、角峰 D.溶洞、喀斯特地貌
科学家观测研究表明,近30年来我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区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读图回答问题。
6.天津和上海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不同于其他沿海地区的重要原因是 A.大量抽取地下水,地面沉降 B.厄尔尼诺现象引发气候异常 C.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融化 D.地势低平,海平面上升快
下图表示了某海域四次地震的发生地、震级和震源深度。读图,回答7-8题。 7.该海域地震频发的原因是
A.板块碰撞 B.板块张裂
2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8.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海浪。一般,当海底浅源大地震(震源深度小于50 Km,震级大于里氏6.5级)造成大洋地壳局部隆起或陷落,并且带动震源上方的深层(水深不小于1000m)海水做大规模扰动时,就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若图中的四次地震都造成了地壳陷落,则四地中最可能发生灾害性海啸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左图为我国某河流河道示意图,甲为一河心沙洲,下右图为该洲一年内面积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河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东南地区 D.西南地区 10.对于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P河道为该河主航道,则该河段的流向为东北流向西南 B.若河流上游修筑水坝,则河心洲面积增长速度减慢 C.若该河段为自西向东流,则Q河道将慢慢变浅 D.河心沙洲常发育在河流上游水流较快的地方
11. 阶段I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12. 阶段Ⅱ总人口的变化特点是
A. 缓慢增长 B. 迅速增长 C. 迅速下降 D. 保持不变
3
13. 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处于
A. 阶段I B. 阶段Ⅱ C. 阶段Ⅲ D. 阶段Ⅳ
14.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取决于
A.人口的迁移数量 B.人口的总数
C.人口的年龄结构 D.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
下表为部分地区工业用水比较表。读表回答15~16题。 广州地区 京津地区 日本东京 水价(元/吨) 0.3 1.6 14 有效利用率(%) 33 52 87 15.该表说明
A.东京的水资源最紧张 B.我国水资源污染程度低于日本 C.低水价是水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 D.我国的节水技术与意识强于日本 16.我国南方地区水价低于北方地区的重要原因是:
A.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太大 B.北方地区降水量小,水资源短缺 C.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D.北方地区人口数量大于南方地区 读“某区域自然状况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反映地域分异规律是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8.图中各地人类活动最合适的是
A.甲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B.乙发展水稻种植业 C.丙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D.丁发展水产养殖业
2011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3亿人次,同比增长12.5%。由于春节前务工流、学生流、探亲流出现重叠,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客流压力最大。据此回答19~20题。
19. 春运期间北京、广州、上海、杭州地区的客流压力,反映出
A.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出区 B. 这些地区主要为人口迁入区 C. 春运客流方向主要在城市之间 D. 当地已进入逆城市化发展阶段 20. 北京等地的务工流和学生流,说明影响当地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为 A. 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B. 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C. 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21.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水平 C.生产能力 D.消费水平 2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它描述了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23~25题。
4
23.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 B.② C.③ D.④ 24.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德国 D.新加坡 25.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Ⅰ B.Ⅰ和Ⅱ C.Ⅱ D.Ⅲ
下图是“某四国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据此完成26~27题。
26.可能出现人口就业压力较大的国家是
A.A国 B.B国 C.C国 D.D国
27.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和近年来可能有大批移民流入的国家分别是 A.A国和B国 B. D国和B国 C.A国和C国 D. C国和D国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
28.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000 B.10000 C.6000 D.4500
29.下列城市发展措施与其目的一致的是
A.上海扩大城市园林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环境 B.伦敦附近建设八座新城——改善交通拥挤 C.北京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缓城市化进程 D.东京建造多层高架道路——减少环境污染
30.4家庭轿车的大量使用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5
A.大范围的酸雨危害 B.大范围的水体污染
C.城市大气质量下降 D.在城市上空形成臭氧空洞 度碣石中学高一级第二次月考
地理答题卡 20123-05-03
试室号 考试号 班别 姓名 评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A】【B】【C】【D】 6.【A】【B】【C】【D】 11.【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16.【A】【B】【C】【D】 21.【A】【B】【C】【D】 26.【A】【B】【C】【D】 17.【A】【B】【C】【D】 22.【A】【B】【C】【D】 27.【A】【B】【C】【D】 18.【A】【B】【C】【D】 23.【A】【B】【C】【D】 28.【A】【B】【C】【D】 19.【A】【B】【C】【D】 24.【A】【B】【C】【D】 29.【A】【B】【C】【D】 20.【A】【B】【C】【D】 25.【A】【B】【C】【D】 30.【A】【B】【C】【D】
第二卷 综合题(共40分) 31.(20分)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箭头代表河流流向,数字代表等高线的数值,单位:米)。A、B、C是三种不同的功能区。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 (1)(6分)图中三种功能区分别是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A、B、C分别代表的功能区是:
A B C (
2
)
(8
分
)
分
析
功
能
区
C
布
局
的
主
要
区
位
优
势:
6
。
(3)(6
分)分析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有利区位条
件:
。
3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将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变暖问题。(20分)
材料一: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的数量分布图
材料二:墨西哥简图和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7
1月 7月 平均海 降水降水气温气温拔(米) (℃) (mm) (℃) (mm) 9 墨西哥城 2013 13.4 16.2 183 坎昆 53 22.9 26 27.4 162
年降水量(mm) 738 989
(1)世界碳排放量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前三位国家或地区是 、 和欧盟。(2分)
(2)图中甲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该自然带可能向 (北或南)扩展。(4分)
(3)结合材料二,墨西哥城的气候特点与坎昆不同,主要表现在墨西哥 ; 。对应以上差异,主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是 ; 。(8分)
(4)结合材料二,近年来墨西哥大力发展石化工业,试分析其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条件。(6分)
8
碣石中学高一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班参考答案
二、综合题(共40分)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