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实录及评析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 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3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2、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坐标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确定位置方法的过程,认识数对,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理解抽象的“数对”,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
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同学们欢迎吗? 老师们都很想认识你们。咱们先来给他们介绍一下我们班的班长,可以吗?
你能说一说班长在什么位置吗? 生:从右向左数第4排的第2个。
师:谁还想说?
生:从左向右数第2排的第3个。 师:还有不同的说法吗?
生:从后往前数,第4排的第3个。 师:怎么同一个人的位置有这么多种说法呢? 生1:人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位观察的。
生2:人们的视觉不同,也就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说的方法就不一样了。
师:正像刚才大家所说的,一个人的位置不变,但由于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述位置的方法就不同。
刚才大家在描述小强位置时,你有你的说法,他有他的说法,感觉怎样?
生:有点乱。
师:我们能不能寻找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方法来描述位置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确定位置。(板书:确定位置)
[评析: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出发,了解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同时设置——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二、用列与行确定位置
师:刚才同学们在描述班长的位置时,用到了“排”,“个”等词来描述位置,你们认为怎样为一排?
生:横着是一排。
师:还有不同意见的吗? 生1:竖着也可以看作一排。 生2:排是直的。
师:有横排,也有竖排,在描述位置时很容易混淆了,在数学上我们通常把竖排称为“列”,把横排称为“行”。(板书:列和行)
大家认为哪为第一列合适? 生1:最左边的为第一列。 生2:最右边的为第一列。
师:你们认为从哪边起为第一列合适? 生:最左边为第一列。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我们观察的时候一般是从左边开始数的,这是习惯。 师:这位同学说的多好啊,根据人们的习惯,我们通常把最左边的一列称为第一列,请你找到第2列,第3列?(课件)
师:哪为第一行呢? 生:最前面的是第一行。
师:自己找一下第2行,第3行? 师:现在你能说一说小强在什么位置吗? 生1:第3列第2个。 生2:第2行第3个。
师:你能用列和行来描述小强的位置吗? 生:第3列第2行。
师:还有不同说法吗? 生:第2行第3列。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常先说列再说行。小强的位置可以说是在第3列第2行。(板书:第3列第2行)
[评析: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通过不同理解、不同表述,让学生再次体验产生“标准”的必要性。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探讨用数对确定位置 1、抽象点子图
师:同学们观察,圆点代替学生(课件),你还能找到小强的位置吗?
生:能。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找到的吗?
生:先找到第3列再找到第2行,交叉的地方就是小强的位置。 师:这位同学不但找到小强的位置,而且还介绍了自己寻找的方法。
师:小青的位置在第几列第几行呢? 生:第1列第4行。 师:小刚的位置呢? 生:第4列第5行。
师:其它点的位置你能用列和行来表示吗?
生:能。
师:你能说出几个点的位置? 生:所有点的位置。
师:其实每一个点的位置我们都可以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
[评析:通过让学生观察点子图的变化,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渗透数学的简洁性。]
2、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师:我们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来表示位置,与刚开始上课你们自己的描述方法比,有什么感觉?
生1:我们的方法麻烦,而且很容易混了。 生2:用列和行来表示很明确。
师:用六个字就能描述一个人的位置,的确很简单。我们能不能用数学上的数或符号等创造出一种更简洁的方法呢?有没有这样的方法呢?同桌两人商量一下,如果有,请记录在小卡片上。
(学生活动,部分学生板书自己的表示方法)
师:刚才我看到在开始时,大家都皱着眉头,可是后来经过努力都创造出了自己的方法,下面同学们来看这几种表示方法。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自己的表示方法? (1)3列2行
师:谁创造的这种表示方法?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这样表示很明白,而且比第3列第2行简单了。
(2)(3 2 )
师:这种方法又是怎样想的呢? 生:用竖线表示列,用横线表示行。 师:这位同学很有自己的想法。 (3)3 2
师:这种方法是谁的创意?
生:为了我区分列与行,用圆圈表示列,三角表示行。 师:这位同学很有创意。 (4)3、2
师:谁能看懂这种方法?
生:用点把列与行隔开,这样表示非常方便。 (5)3 2
师:这种方法是怎样想? 生:我用竖线把行与列隔开。
师:谁能对这些方法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1:我认为用第4种方法很方便,而且能表示第几列第几行。 生2:这种方法虽然方便,但是万一看成三点二怎么办? 生3:如果换成逗号就好了。
师:同学们不但对方法进行了评价,而且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师:谁还想评价一下其他的方法?
生: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比其它方法更容易懂一些,像其它的方法:三角、竖线等还要加以说明,别人看了不明白,而3列2行很容易明
白。
师:3列2行看起来的确很明白,可是与其他方法比呢? 生:用3列2行表示不简单。
师:明白了有不简单,简单了又不明白。其实大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些方法有共同点吗? 生1:都有3和2。(板书) 生2:都有列和行。
师:而且大家都想到了把列和行隔开,正像刚才大家说的我们用逗号把列和行隔开,因为表示一个人的位置,是一个整体所以再加上一个小括号。像这样用一对数来表示位置的方法称为数对。小强的位置可以用数对三二表示。
师:小青的位置怎样用数对表示? 生:(1,4) 师:小刚的位置呢? 生:(4,5)
师:其它的位置我们可以用数对表示吗? 生:能。
师:你感觉用数对表示位置怎样? 生1:非常简单。 生2:既简单又准确。
师: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探讨了一种既简单又准确的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