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大力推广运用“四新技术”:
开展各种类型的QC小组进行技术攻关,狠抓薄弱环节,彻底的
消除质量通病,大力推动“四新技术”的应用,优化施工组织,用科学的管理和先进的技术来保证质量,克服并消除质量通病,围绕施工生产的重点和难点展开攻关,为工程创优打下坚实基础。
8 强化计量工作,完善检测手段:
健全工地计量管理制度。坚持挂牌施工,把好计量关,凡需计量的工序必须配备符合精度要求的计量器具,采用电子自动计量设备,严格按配合比计量。
9及时整理资料,完善档案管理:
做好施工技术资料建档工作。项目部、施工队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及时搜集、整理原始施工技术资料(含照片、录像),分类归档,数据真实准确,并作为分项、分部工程验评主要内容,按规定要求做好竣工资料的编制和建档工作。 1.9.3针对性质量技术措施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我们的施工经验,拟将焊接质量、净化空调
施工作为质量的控制重点、难点,以下是一些针对性措施。 1.9.3.1焊接质量保证措施:
⑴焊接质量是本装置管道施工质量中的关键之一。为提高管道的焊接质量,我方将对所有管道的焊接进行严格的把关。 ⑵对冷冻水管、工艺管道及消防管等管道的焊接,我们将采取如下表所示的针对性措施,以确保焊接质量(表10.1):
表10.1 序号 操作过针对性措施 程 (1)预制时小管径先用切割机切断,再用坡口机手轮开坡口,但砂轮片用碳化铝或碳化硅谷材质,且这些机械应按材质进行分类管理,严格异材混 ⑶切割或打磨时设置碎屑的防溅棚,防止碎屑飞溅至其它开 未切割的管材上,如有,则应立即消除。 1 坡 口 ⑷切割或打磨后,对溅落在管内的碎屑也应立即清除干净。 ⑸从预制场出来的半成品管段,其待焊坡口处应采用不含氯元素的胶带纸遮封。 2 焊 ⑹焊接时的固定卡具必须是与母材材质相同的材质
3 (7)对焊工采用“日清制动态追踪管理”模式,即建立 现场焊工档案,每日检查其焊接质量,计算其焊口一次接 合格率,一旦低于97%,则由焊接管理人员帮助焊工找出原因,一旦低于80%应停工重新培训,合格后再重新上岗,每日统计焊接一次合格率,采用计算机管理整个(9)现场实行无焊条头作业 ⑽采用非金属的强力尼龙绳或有保护橡胶胶套的钢丝绳进行吊装作业 ⑾预制平台、组装平台必须用橡胶板进行隔离 搬 运 防 护 ⑿现场安装时,对不锈钢管线进行以下特殊防护: 管线全程中,凡上方有交叉作业者,均采用木板覆盖,并有专人每日检查覆盖层完成程序。 ⒀试压时水源采用自来水 试 压 ⒁试压水源输送管道必须是镀锌管,法兰和螺栓必须采用与母材相同材质。
责任人 施工员 施工班组 4 控制阶段 技术文件齐全,设备完整无损,零部件无缺损 土建记录完整,有效 表面质量 放置数量、位置 吊装工具、管口方位、定位基准 水平度 水平度、各部件间隙 内部无异物 转动灵活是否
控控制点 控制内容 制等级 设吊检备 装 验 施设备开箱检验 工准备 基础验收 基础表面处理 垫铁放置 吊装就位 施工阶段 B △ B ○ C C △ ○ ○ △ ○ ○ ○ △ ○ △ B ○ △ ○ ○ ○ A △ A △ A ○ B △ ○ △ ○ ○ △ ○ △ ○ ○ ○ ○ ○ 找正、找平(初标高、中心线、垂直度、平) 精平 内部清洁度 盘车 油吹、气吹 驱动装置转向检查 试车前检查 试车 方向、电流、温度 振动、温度、噪声 B ○ B △ B △ A △ △ ○ ○ ○ ○ ○ ○ ○ ○ △ △ ○ ⑴ 管道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表10.3)
表10.3
控制质施班班材焊等检工组组料工 级 员 员 长 员 员 A △ ○ ○ C △ ○ △ 责任人 控制点 准备阶段 材料进场检验 现场测绘 管道预制 控制内容 技术文件齐全,检验合格并有检验记录 尺寸准确 提高预制精度 C ○ △ ○ 预制焊接工焊工合格证,焊接表艺 面检查,焊接记录 制作尺寸精度焊接可支吊架制安 靠、安装尺寸 管材、管径、位置标施工管道安装 高,坡高符合要求并填写安装记录 阶段 管道安装焊接焊工合格证,焊接表工艺 面检查,焊接记录 试验结果符合要求记管道压力试验 录完整 保温厚度、表面平整防腐保温工程 度防腐材质 系统隐蔽 隐蔽检查记录 B △ ○ ○ ○ C B △ ○ ○ △ ○ ○ ○ B △ ○ ○ A △ △ ○ ○ C △ ○ ○ A △ △ ○ ○
系统吹扫 介质、流速符合规定,A △ △ ○ ○ 符合要求并记录 △ ○ ○ 竣工阶段 总体试运行 各分部工程、各系统联合运行,并交工 分系统试运行 各系统独立正常工作 B A △ △ ○ 注: A停止点:公司有关责任工程师、质安科有关人员必须到场 B重要点:各有关专业责任人及施工员、班长必须到场 C一般点:施工员与施工班长负责
△主要责任人 ○配合
以下表同上
⑵ 通风空调安装工程质量控制流程(表10.4)
表10.4
控制质施等检工级 员 员 责任人 班通材焊组风料工 长 工 员 △ 准备阶控制点 控制内容 材料进场检技术文件齐全,按规范段 验 检验合格、记录完整 现场测绘 风管预制 法兰预制、焊接 尺寸准确 按技术要求施工 A △ ○ ○ C B B C B B B △ ○ △ ○ 法兰内径允许偏差+1--+3MM 制作尺寸准确、焊接可支吊架制安 靠、安装尺寸标高准确 管材、管径位置标高,风管安装 坡高符合要求 风机盘管准确,设备基设备安装 础牢固,支架牢固 接口预制安对接准确,严密不漏风 装 风机单机 运转时间不少于2H温调试 升正常 △ ○ △ ○ ○ △ ○ ○ △ ○ ○ △ ○ A △ △ ○ ○
运转时间不少于2H温空调箱单机升正常,风量、风压符调试 合要求 空调风系统风量、风速符合要求 调整 制冷管道安管材、管径、位置标高装 符合要求 系统冲洗、冲洗介质、流体条款合试压 规定,有试车记录 系统隐蔽 隐蔽记录 A △ △ ○ ○ A △ △ ○ ○ B △ △ ○ ○ A △ △ ○ A △ △ ○ ○ B △ ○ ○ 系统试运行 各单个系统正常运行 联合试运行 各工种配合 A △ △ ○ 1.9.4影响质量各要素的分析与控制(人、机、料、环、法)
1.10施工项目质量验收
1.10.1质量验收的内容 1材料、设备进场检验 2施工工序检查验收
第二章 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1.1 质量管理方针
绝对的诚信 完善的服务 满意的顾客 快乐的员工
质量管理目标
工程交付合格率100% 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大于90% 顾客满意度大于90%
1.2 质量控制的范围:合同范围内所有施做工程的质量 1.3 质量控制系统组织结构:
总经理
公司总工程师
工程管理部
项目技术组 项目质量安全组 采购及管理 专职质检员 材料、设备 项目经理
各专业工程师 ↑ ↑ ↑
各施工班组
1.4 质量管理制度
1.5 质量控制的依据
1.5.1工程承包合同要求 1.5.2业主质量计划要求
1.5.3建设法律、法规、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1.5.4设计施工图纸要求
1.5.5 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1.5.6 专业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1.6 建立施工项目质量控制运行机制
1.6.1 依据合同结构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制度、提供质量管理的资源配置;
1.6.2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竞争和利益的动力机制;
1.6.3建立组织及个人的经营理念、质量意识、职业道德及技术能力发挥约束机制;
1.6.4 建立质量运行状态和结果的信息反馈机制;
1.6.5 建立质量检查、持续改进机制;采用PDCA循环管理 PDCA管理方法 【P(计划)】:
事前做好工作计划、策划(包括危险源识别、法律法规识别、目标指标和方案制订)
【D(执行)】:
明确职责,各部门/岗位按照工作计划和既定的方案执行工作。调动资源,确保工计划的实行。 【C(检查)】:
对执行的结果进行检查,分析质量问题的原因,提供解决问题
的方法。 【A(纠正)】:持续改进
对质量问题,各部门/岗位按照既定的解决方案进行改进。
1.7 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程序 1.7.1 施工准备阶段
1、熟悉图纸、施工技术规范资料
2、熟悉工作程序和技术规程 3、学习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 4、设备、材料、劳动力准备 5、原材料检查、试验 6、设计书面交底
7、现场施工技术交底 1.7.2 施工过程阶段
1、施工过程中班组工序自检
2、质检员跟班检查及隐蔽工程检查 3、监理、业主代表检查
4、按图纸、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5、施工后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6、停工见证点检查 7、质量改进
8、不合格产品处理或返工 9、QC 小组活动 1.7.3交工验收阶段
1、设备、材料合格证
2、材料试验记录
3、设备、材料自检记录 4、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5、施工日记 6、质量评定记录 7、成品保护
7.1洁净室成品保护
⑴FFU龙骨采用塑料薄膜缠绕保护
⑵利用木板(通道口)或硬纸板(普通位置)对已完成的彩钢板隔墙进行成品保护。
⑶地面奇士筒上方需采用木板敷设(或筒体上方局部补强保护),再在其上方采用PVC薄膜敷设,材料堆放区域使用材质较厚的PVC卷材二次敷设
8、质量问题保修 1.8施工项目质量检查程序 1.8.1开工前检查
1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是否正确并满足开工需要 2技术交底是否完成
3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中需解决的问题
4材料机具、劳动力等的配备及水、电等工程实施是否满足要求 5土建工程完成情况及交接
6质量管理实施办法及创优规划是否制定 1.8.2定期质量检查 1已完工程质量检查 2质量管理检查 1.8.3工程质量三检制 1自检 2互检 3交接检
1.8.4施工过期中质量检查
1施工测量及放线要正确,精度要达到要求
2按照图纸施工,操作方法要正确,质量符合验收标准
3施工原始记录填写要完整,记录要真实
4有关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和管理制度是否落实
5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试(检)报告或质量检验合格证 6设备必须有出厂产品合格证
7工班自检、互检、交接检要严格执行,并有交接记录,工程日志
填写要符合填写要求
1.8.5隐蔽工程质量检查
1施工中隐蔽工程均须经质检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检查后方可隐蔽 2隐蔽工程检查签证,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人员自检合格并填写检
查证后备齐有关资料,会同监理人员检查合格后并办理签证手续
3隐蔽工程检查证不得在隐蔽后补签 1.8.6工程竣工质量检查
1核对各部尺寸,完成数量及质量标准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各种施工记录的收集整理情况
3复查质量评定记录、评定或核定质量等级 4工程质量档案整理情况 1.9施工项目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1.9.1 技术措施
1本标段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作业。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落实
保证措施,达到工艺标准,进而实现工程质量创优目标。
2坚持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程开工前由该项工程的主管的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讲清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定位方法、功能作用、施工参数、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3坚持工艺试验制度:本标段拟采用的新工艺和主要常规施工工艺,第一次实施前均安排试验单元进行工艺试验。坚持“一切经过试验、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优选施工参数,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须有专职质检员自检、专检和交接检;做到检验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
4坚持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凡隐蔽工程项目,在内部三检合格后按规定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检,检查结果填写表格,双方签字。 5坚持“四不施工”“三不交接” ;“四不施工”即:未进行技术交底不施工、图纸及技术要求不清楚不施工、测量控制标志和资料末经换手复检不施工、上道工序末进行三检不施工;“三不交接”即:三检无记录不交接、技术人员未签字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1.9.2组织管理措施
1为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本标段工程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对本标段工程实行质量责任目标管理、质量终身责任制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文件的规定,确保工程“开工必优、一次成优、全线创优”。
2 强化质量教育,增强全员创优意识
对全体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质量教育,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利用现场质量标语、板报、上质量课、现场分析会、观摩会等多种宣传教育形式,不断强化质量意识,使大家认识到质量第一、争创优质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从而牢固树立“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用户至上”的观点,调动每个职工创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健全组织制度,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组织制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行政主管亲自挂帅。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质量创优领导小组,施工队也设相应的质量管理机构;各作业班组设质检员,形成自上而下的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质检人员实现质量创优目标的任务、责任和权限,并赋予他们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否决权。 4 落实各项目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落实各项制度,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熟悉相关设计图纸、学习施工规范及监理规程,使全员明确标准,全方位有章可循,全过程措施到位,严格执行以下各项制度,确保工程质量。
开(竣)工报告制度,工程测量复核制度,施工过程中的“三检”制度,质量评定奖罚制度,质量定期检查制度,验工计价质量签证制度,材料质量检验认定制度,质量是报告制度,施工机具与人员进退场报验制度。
5坚持样板工程引路,严格质量管理
坚持样板引路,每项工程都要先试做样板,经监理工程师确认达到优后再展开施工。结合工程实际组织技术攻关,改善工艺,积极应用“四新”技术,克 服并消除质量通病,提高观感质量,提高分项、分部工程优良率。
施工中,做到事事有标准,事事依标准,规范施工,对标检查,按标奖罚,用标准规范作业行为。把好技术交底关,各分项工程均实行书面技术交底,做到按设计图纸、规程和标准施工。把好材料验收关,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有合格证、出厂证明书或检验合格报告单,并按规定进行抽样检查,否则不准进场使用。把好操作程序和交接关,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要按标准进行,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准施工。把好质量评定关,质量检查评定达不到标准的工程,坚持推倒重来,直到达标为止。
6自觉接受质量监督部门和工程施工监理的监督检查:
严格执行监理程序,自觉接受质量监督部门、施工监理的监督检查,建立良好的质量控制及监督机制,随时配合监理工程师对隐蔽工程等施工项目进行检查确认,未达标项目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营造一个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氛围。
3检验批质量验收 4分项工程质量验收 5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1.10.2质量 验收要求
1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各类工程质量统一验收标准和相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
2工程施工质量符合设计文件要求
3施工质量验收的各方人员具备验收资格
4隐蔽工程应由监理、业主相应工程师共同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5对涉及结构和功能的重要部分进行抽样检测
6对承担见证取样检测及有关结构安全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 7工程观感质量由监理、业主相应工程师现场检查共同确认 1.10.3质量 验收流程
1.11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处理
1.11.1材料、设备进场检验不合格的,进行退货、更换 1.11.2施工工序不合格的立即进行整改,直至合格为止
1.11.3检验批有严重缺陷的应推到重来,一般的缺陷通过返修或更换器
具、设备予以解决后再重新检查验收
1.11.4对返修或加固后仍然不能满足安全和功能使用要求的工程项目,
需重新施做;如能满足使用要求,可与业主协商处理
1.12质量事故处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