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战争与掠夺 d、宗教传播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 选项:
a、武威 b、酒泉 c、张掖 d、吐鲁番
题号: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公元前一世纪,古楼兰国改称为( ) 选项:
a、于阗 b、鄯善 c、乌孙 d、月氏
题号: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 选项:
a、13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b、唐朝鉴真东渡日本,带去了唐朝建筑、雕塑、绘画工艺和医药之学
c、张骞出使西域与外国联谊、交通
d、西域商人通过丝绸之路买卖中国丝绸等商品
题号:1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楼兰女尸属于哪一种人种( ) 选项:
a、蒙古人种 b、高加索人种 c、尼格罗人种 d、不确定
题号:1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以下不是前三史对西域记载的特点的是( ) 选项:
a、语言准确生动,但所闻与所见没有分开记载 b、对西方国家分土著与行国分别加以介绍,分类科学 c、这500年来中国人对于西方的认识,不断丰富起来
d、介绍其物产经济、城郭属国、军事实力和制度交通等,记述比较详细
题号:1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不属于赛里斯形象的意义的是( ) 选项:
a、是主体对客体关注的产物,是异域形象 b、分析赛里斯形象,只需要看它是否符合客体
c、其形象描写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并不是一无是处的 d、对赛里斯的形象的认识,折射了主体自身的文明程度
题号:1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远古时期,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会沿着有利于本民族的生存、发展的方向发展成熟,这是文化的( ) 选项:
a、发展的不平衡性 b、民族性 c、时代性 d、隔离机制
题号:1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 选项:
a、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个世纪
题号:1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外传认识有误的是( ) 选项:
a、公元前8世纪,中国的丝绸可能已经传到印度与波斯 b、至迟在两汉,中国的丝织物一北传到阿尔泰地区
c、据古希腊雕塑和陶器彩绘人像服装可以推测公元前5世纪中国丝绸已成为希腊上层人物喜爱的服装
d、公元前后,罗马教皇下令禁止男士穿着丝绸,以缓解对丝绸的需求
题号:1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 选项:
a、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题号:1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 选项:
a、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题号:18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对张骞出使认识有误的是( ) 选项:
a、张骞的西行之前,中国人还没到那么远过,眼光也没那么广 b、张骞两次出师西域,第二次被匈奴俘虏了
c、初次出使西域达13年之久,生还者共两人
d、初次出使西域后,中国人第一次知道了安息、天竺等国家
题号:19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 选项:
a、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题号:20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对西域诸国理解有误的是( ) 选项:
a、大宛、大夏、安息属于土著国 b、匈奴最强 c、大月氏败给了大夏
d、汉得乌孙马,称为“天马”,后得到大宛汗血马,改称乌孙马为“西极”。
题号:21 题型:是非题 本题分数:4 内容: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了解西域诸国,进行文化交流。 选项:
1、 错 2、 对
题号:22 题型:是非题 本题分数:4 内容:
最初的假名,是直接借用汉字的音来记录日本语言的发音,即放弃汉字的固有含义,只取其音,称为“万叶假名”。 选项:
1、 错 2、 对
题号:23 题型:是非题 本题分数:4 内容:
古楼兰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的边缘和罗布泊的西部边缘上。 选项:
1、 错 2、 对
题号:24 题型:是非题 本题分数:4 内容: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由朝廷派遣的与外国交通、联谊的行动。 选项:
1、 错 2、 对
题号:25 题型:是非题 本题分数:4 内容:
匈奴在北方最大的敌人是大月氏。 选项:
1、 错 2、 对
《中外文化交流史》第二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4 内容:
不属于“摩西十戒”的内容的是( )。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