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分析化学实践教学应用转型改革探索
作者:张松柏 杨基峰 胡霞 黄勇 周诗彪
来源:《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2017年第05期
[摘 要] 以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分析化学实践教学为研究模型,从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应用转型改革,修改了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了实验教学内容,创新了实验教学方法,改革了实验考核方式,从而在各个环节的改革过程中贯穿学生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初步探索,该分析化学实践教学应用转型改革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 键 词] 分析化学实验;应用转型;材料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5-0022-01 一、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经济社会当前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国务院相继出台了重要文件,以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湖南文理学院是湖南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首批试点单位之一,而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下简称“材料专业”)又是湖南文理学院转型首批试点专业之一。分析化学实验是材料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程,它在材料的合成指导、结构表征、性能分析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地方高校材料专业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一些阻碍应用转型的问题,如实验开设课时偏少、实验开设内容陈旧、实验教学方法落后、实验考核方式偏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分析化学实验的教学远远不能满足材料专业应用转型的要求,必须对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也进行相应的“应用转型”改革,使学生真正能从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获得材料专业学生所需的分析检测技能。
二、分析化学实践教学“应用转型”综合改革举措 (一)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实践环节课时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优化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学院根据材料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大幅修改和完善。其中,在分析化学课程上,理论课课时由36课时缩减为32课时,而实验课课时由32课时增加至40课时。通过增加实践环节课时,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材料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调整实验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应用能力